钼精矿焙烧回转窑热平衡测试与分析

合集下载

回转窑焙烧钼精矿技术及设备

回转窑焙烧钼精矿技术及设备

W ANG Y , UAN Y n—g a g, N Xu iG a u n YI e—k iZ a , HANG Jn ig—fn a
( o drE g e r ga dT cn l yC . f otes r nvr t,h na g10 1 Lann , hn ) 1P w e n i ei eh o g o o r at nU i sy S ey n 0 5,i ig C ia n nn o N h e ei 1 o ( iy ni n e t rt t nE up e to et n r o , o gu 1 7 0 G ag o g C ia 2J uE v o m na Poei q im n fr a E eg C . D ng a 5 1 0 , u d n , hn ) e r l co H y n n Abta tT i p p rdsr e h eh nlg a c aat s c fit a cm ut grtr kl , ec o e o src :hs a e ec b stetco o i l h rc r t so ne l o b s n ay i t h i f i oc e i r i n i o nh c
治理等。配套设备机械化程度高可 自动控制 , 斯德 干燥机一机多能兼钼精矿干燥 , 粉碎筛分 , 气流输送
物料等作用。燃烧装置的不同可适用各种燃料为回 转窑供热 , 尾气处理系统可 回收物料 。净化有 害气 体生产环保副产品, 内燃式 回转窑焙烧钼精矿工程
0 前 言
回转 窑焙烧 钼精 矿这一技术在 国内已存在 多 年, 分为外燃式和 内燃式两种 , 本文仅讨论后者。早 期的内燃式回转窑焙烧钼精矿这一技术在前苏联已 得到 应用 … , 国内一 工 厂采 用 这 一技 术生 产 用 以生 产钼酸铵 , 由于操作技术及配套设备简单 , 使用效果 不理 想 , 因此该 项 技 术 的应用 不 广泛 。近几 年 由于 企业的发展及对生 产环境 的要求 , 人们研究 发展 了 该项应用技术及配套设备 , 并取得 了较好的应用效 果, 使回转窑焙烧钼精矿这一技术 日趋成熟。内燃 式回转窑焙烧钼精矿的技术特点是焙烧质量好 , 单 台套设备产量大, 可达到一个新 的水平 6—1 / 。 0t d 设备使用寿命长, 可达十几年 ; 节省能源 , 便于环境

焙烧钼精矿中钼含量测定方法改进探讨

焙烧钼精矿中钼含量测定方法改进探讨

第44卷第4期2020年8月中国钮业CHINA MOLYBDENUM INDUSTRYVo/.44No.4Aug2020焙烧钳精矿中e含量测定方法改进探讨张涛,辛雯静,康宁莉(金堆城(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渭南714000)摘要:探讨了焙烧(精矿中(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实验采用王水(HC1+HN03+1)分解试样,用5%EDTA 溶液络合掩蔽多种干扰金属离子,用(酸铅重量法测定焙烧(精矿中(含量,与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分解试样相比,无需二次除铁,分解试样完全,不用做残渣补正,具有分析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准确率高、精密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焙烧(精矿中(含量分析的需要&关键词:焙烧(精矿;王水;EDTA;络合掩蔽DOI:10.13384。

.cnkt.cmt.1006-2602.2020.04.012中图分类号:O6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602(2020)04-0055-03IMPROVEMENT OF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MOLYBDENUMCONTENT IN 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ZHANG Tao,XIN Wx-jing,KANG NNg-i(Jinduicheng Molybdenum Co.,Ltd.,Weinan714101,Shaanxi,China)Abstract:The iNprovement of detemnination method of molybdenum content in 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 was discussed.In this expe/ment,the aqua p/ia solutions were used to decompose the sample,and5%EDTA so­lution was used as complexing agents to mask ve/ous in/PPng metal ions.The molybdenum content in 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 was detemnined by lead molybdate gravimethc pared with the decomposition sample in the saturated solution of nithc acid-potassium chlorate,there is no need to remove the iron twice,the de­composition samp/is comp/te,and no need to make up the residue.It has the adventages ot shop analysis/Ne, high XeNxcy,high accu/cy and precision.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molybdenum content analysis in roasted mo-/ybdenum concen eae.Key wordt:roasted molybdenum concentrate;aqua p/ia;EDTA;complex masking0引言金属(因其耐高温、耐研磨、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自1910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将金属(制成延性金属后,金属(从此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重要产品,尤其是合金领域&金堆城(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完整产业链,笔者所在单位的一项重要检测任务就是要快速准确测定中间环节样品焙烧(精矿中(的含量&焙烧(精矿国家标准GB/C24482-2009试验方法规定,(的检测方法按照YS/T 555.1-2009(酸铅重量法进行,该法作为实验室常用分析方法,具有分析结果准确、重现性和再现性好等优点,但样品消解需二次除铁,过程耗时长。

钼精矿无碳焙烧技术

钼精矿无碳焙烧技术

钼精矿回转窑“无碳”焙烧新工艺针对现有的钼精矿焙烧工艺和设备对钼精矿进行焙烧时需要外热源提供热量,主反应期热量过剩,脱硫后期热量紧缺,以及焙烧烟气量过大,焙烧烟气SO2浓度低的问题,进行了钼精矿回转窑“无碳”焙烧工艺研究,提出了一种钼精矿“无碳”焙烧工艺及设备。

该工艺采用回转窑进行钼精矿焙烧,通过在窑体上设置夹层换热器的方法,回收钼精矿焙烧主反应放出的热量并预热空气,预热后的空气再由窑头的出料端供入回转窑内,与钼精矿发生焙烧反应,并为回转窑后段脱残硫区的物料补充热量,降低回转窑中段反应高温区的温度,启炉后的钼精矿焙烧过程在完全不用外部供热的状态下完成,实现了钼精矿的“无碳”焙烧。

该工艺完全利用钼精矿反应热进行焙烧,取消了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外供热源(传统焙烧工艺最小能耗指标275kgce/t),实现了钼精矿的“无碳”焙烧和CO2零排放,属国内外首创。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河南洛阳栾川钼业集团冶炼公司得到推广应用。

按照最低耗能指标275kg/t,年产量20万吨计算,采用该钼精矿自热式焙烧技术每年可为国家节省5.5万吨标准煤,减排CO213.7万吨;同时,产品产量比原有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20%左右,产品中的三氧化钼含量比现有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20%左右,产品脱硫效果更佳,产品含硫在0.05%左右,远远低于国际含硫量0.1%的标准。

研究内容:1)钼精矿氧化焙烧机理研究;2)钼精矿无碳焙烧工艺及装置开发;3)回转窑内物料“结圈”机理及消除;4)钼精矿脱水脱油研究;5)钼精矿两段焙烧机理及工艺开发;6)钼精矿回转窑无碳焙烧生产化工氧化钼工艺及装置开发。

相关成果:1)“钼精矿自热式焙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201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钼精矿自热式焙烧方法及其装置”已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钼精矿自热焙烧方法及其装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钼精矿无碳焙烧无硫排放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与实践”获得2012年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发明专利:钼精矿自热式焙烧方法及其装置,授权号:201010237892.9 5)实用新型专利:钼精矿自热式焙烧装置,授权号:ZL201020272435.9 6)论文[1] Lian-yong Wang,Jing-fan Zhang,Lei Dai,Jiu-ju Cai. Study on Mechanism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 Carbon-Free Roasting[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ols. 588-589 (2012) , p.1685-1688.[2] L.Y. Wang,J.L. Dong,J.J. Cai. Study on Mechanism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 Roasting[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ols. 455-456 (2012), p. 60-64.[3] Wang Lianyong,Dong Jinling,Cai Jiuju. Study on Mechanism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 Roasting[J].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 2011, Hongkong, 37-39.[4] Lian-yong Wang,Jing-fan Zhang,Lei Dai,Jiu-ju Cai. Study on Mechanism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 Carbon-Free Roasting[J]. Energy Procedia, 2011, 1–4.[5] 王连勇,张井凡,蔡九菊,刘智凯. 钼精矿无碳焙烧工艺分析[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3,1:16-20.。

钼精矿的前处理与矿石终端受试方法

钼精矿的前处理与矿石终端受试方法

钼精矿的前处理与矿石终端受试方法钼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军工等领域。

钼精矿的前处理和矿石终端受试方法是钼矿石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钼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钼精矿的前处理方法和矿石终端受试方法。

一、钼精矿的前处理方法1. 研磨和分级研磨和分级是钼精矿前处理的首要步骤。

矿石经过粗破碎后进入磨机进行细磨,以达到理想的粒度。

随后,根据颗粒大小进行分类,将合适粒度的矿石送入下一步工艺流程,同时将不合适的颗粒分离出来。

2. 非粘附性浮选分离工艺钼矿石中常伴有其他有价金属矿物,如黄铜矿、铜矿等。

针对矿石中存在的非粘附性有价金属矿物,可以采用非粘附性浮选分离工艺,通过调整药剂配比和控制浮选条件,选择性地将非粘附性矿物从钼精矿中分离出来。

3. 磁选工艺磁选是一种常用的矿石前处理方法,适用于含磁性物质的矿石。

通过磁选设备对矿石进行处理,可将磁性矿物与非磁性矿物分离,提高钼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

4. 水力选矿水力选矿是一种利用水流作用力进行分选的方法,适用于一定比重差异的矿石分离。

通过水力选矿设备,将矿石进行分级,将轻质矿石与重质矿石分离出来。

这样可以减少杂质物质的含量,提高钼精矿的品位。

5. 酸浸法酸浸法常用于提取含铜、钨、铼等有价金属的钼矿石。

通过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进行浸取,将有价金属从矿石中溶解出来,然后通过氧化、沉淀等方法将其分离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有价金属产物。

二、矿石终端受试方法1. XCT扫描技术XCT扫描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对矿石进行三维扫描和重建。

通过该技术可以获得矿石中不同物质的密度和结构信息,从而实现对矿石组分的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2. 选矿试验选矿试验是矿石终端受试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原矿进行不同的选矿工艺试验,确定最佳选矿流程和操作参数。

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矿石样品的制备、实验室测试、数据处理等步骤,以获取有关选矿工艺的有效参数和指标。

钼精矿分析操作流程

钼精矿分析操作流程

伊春鹿鸣矿业化验室钼精矿分析操作流程1 称量样品1.1 称取试料约0.20g试样,精确至0.0001g。

独立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1.2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1.3 随同试料做国标样品或质量管理样品。

2 样品溶解2.1 将试料置于40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盖上表皿,低温加热溶解,蒸至3mL~5mL,补加5mL 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继续蒸至3mL,取下稍冷。

加入10mL 盐酸,继续加热蒸至3~4mL,取下。

3 沉淀分离杂质3.1 向试液中加入10mL浓盐酸,用水冲洗表皿和杯壁,稀释至约80mL,煮沸,加入少量纸浆,取下稍冷。

3.2 在搅拌下徐徐加入氨水,使氢氧化物沉淀生成后再过量20mL,煮沸5min,取下,趁热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热氨水洗涤液洗涤沉淀4~5次。

3.3 加入10mL(1+1)盐酸溶解沉淀于原烧杯中,用热水洗至无黄色,再用水稀释滤液至50mL,加入25mL氨水,煮沸5~6min,用原滤纸过滤于第一次滤液中,再用热氨水洗涤液洗涤沉淀4~5次,保留残渣用于钼的补正测定。

4 钼酸铅沉淀,灼烧,称量4.1 滤液用水稀释至约300mL ,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1+1)中和至溶液呈橙红色,再过量10~12滴。

4.2 加入50mL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加热至微沸,取下,在搅拌下用滴定管加入乙酸铅溶液,乙酸铅以1ml/3s 均匀加入,至单宁外指示剂溶液不呈黄色反应,再过量2~3mL 。

4.3 加入少量滤纸浆,加热微沸后,在温热处静置30min 。

取下,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粘附在烧杯和玻璃棒上沉淀用小片滤纸擦净,用热乙酸铵洗涤液洗涤沉淀10~12次。

4.4 将沉淀和滤纸移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烘干,灰化,置于550~6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

5 分析结果的计算按下式计算钼的质量分数,数值以%表示:6 结果报出6.1 填写详细的原始记录。

ICP-OES法测定钼精矿及焙烧钼精矿中的钨量

ICP-OES法测定钼精矿及焙烧钼精矿中的钨量

2
0.20
3
0.50
4
1.00
5
5.00
6
10.00
1.3 分析步骤 称取 0.200 0 g 试样于 300 mL 烧杯中,加入 10 mL
H2O 和 5 mL 硫磷混酸 (1+1),加热至冒浓白烟,取 下,冷却后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将分析试液与标准系列溶液同时进行氩等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具有高效稳定, 分析速度快,可连续多元素测定,受干扰小,线性范 围宽,灵敏度高等优点[8]。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
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钼精矿及焙烧钼精矿中的钨可大 大提高分析效率,扩展测定范围,其测定范围能够涵 盖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的范围且方法下限可向下延 展至 0.005 %,在实际生产运用过程中可快速准确 测定钨量。
摘 要:钨含量高低是衡量钼精矿及焙烧钼精矿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后续生产钼铁、钼金属制品的产品
质量有重要影响,故钼精矿产品标准 YS/T 231—2015 和焙烧钼精矿产品标准 GB/T 24481—2009 都将其列为杂质含
量指标。钼精矿及焙烧钼精矿中钨量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为行标 YS/T 555.8—2009,该方法通过过氧化钠熔
表 2 分解方式的选择试验 W/%
Tab.2 Selection experiment of decomposition mode
熔剂
过氧化钠
钼精矿 GBW(E)070034 焙烧钼精矿 Mo-1
0.232 0.0071
硫酸+磷酸 0.218 0.0075
硝酸+磷酸 0.153 0.004 6
10.00 mL、20.00 mL 钨标准贮存溶液 A,各加入 10 mL

钼铁冶炼中钼精矿氧化焙烧的工艺分析

钼铁冶炼中钼精矿氧化焙烧的工艺分析

o i ii g ra tn a e dee mi e r c s n l sso x d zn o sig t lbd n m n Fe moy d nu xd zn o si g c n b tr n d by p o e sa ay i fo i ii g r a t o Mo y e u i  ̄o l b e m n S lig.i c n p a e d n oe i r c ia p lc t n . metn t a ly a la i g r l n p a t la p iai s c o
A G =[一 3 0 4 2 9 ( / ]Jmo 2 120 0+ 1 .8 T K) / l
(.) 14
1 9 /p 0 4
A A o RL丽 G= G + Tn
可 ≥ 。
(.) 15
1 Mo ,的 氧 化 J S
由热力 学数据 可 知
M s( + 0 ( =Mo 3 ) s ) ( . ) 。 8 : ) ) g 0 ( +2 o ( s g 1 1
下 , 应式(.) 反 1 1 会始 终进 行 。 1 2 反应 气氛 分析 .
艺 分为焙 烧 和冶炼 2个 过程 , 在焙 烧 过 程 中将 钼精 砂 经 回转 窑氧 化焙 烧 为 氧化 钼 , 在冶 炼 过 程 中将 氧 化 钼还原 为钼 , 并制 成钼铁 , 生产 含硫量 低 的合格 要 钼铁, 钼精 矿 的氧化焙 烧便 显得 尤为 重要 , 必须 保证
1 1 反 应温 度分 析 .
式 ( . ) 应 是 强 放 热 反 应 。常 温 标 准 状 态 11 反 下 : 2 8 K, G T= 9 A = 一10 3 1 J m l 说 明 反 应 0 . 3 k/ o, 在 室温 下 即能进行 , 焙烧 反应 一旦 进行 , 不需 要外 部

钼精矿氧化焙烧试验研究

钼精矿氧化焙烧试验研究

图1 钼精矿XRD 图谱主要试验试剂为硝酸、氨水和去离子水,试剂均为化学纯。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包括马弗炉、数显恒温水浴锅、电动搅拌器、电热恒温干燥箱等。

试验方法:称取定量的钼精矿,平铺于瓷舟内,放入马弗炉焙烧,其间对物料进行扒动,使氧化充分并防止物料黏结,至设定温度后开始恒温一定的时间,得到氧化焙砂。

综合考察焙烧过程中S、Mo、Re 挥发率以及焙砂中Mo 的氨浸出率,从而优化焙烧条件。

S、Mo、Re 挥发率按式(1)进行计算:11001m a V m a ×=−× (1)式中,V 为挥发率,%;m 0、m 1分别为钼精矿原料和焙烧后焙砂的质量,g;a 0为钼精矿原料中S、Mo、Re 含量,%;a 1为焙烧后焙砂中S、Mo、Re 含量,g/t。

Mo 浸出率按式(2)进行计算:22111m a X m a ×=−× (2)图2 焙烧温度对S、Re、Mo 挥发率的影响氧化焙砂直接进行氨浸试验,氨浸条件如下:时间120 min,原料50 g/次,常温(25 ℃),液固比5∶1(mL ∶g),NH 3浓度8%。

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焙烧温度为550 ℃时,Mo 的浸出率可达到92.62%,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焙砂中Mo 的浸出率呈上升趋势,当温度为625 ℃时,Mo 的直接氨浸出率为95.45%。

继续增加温度,Mo 的浸出率虽然有升高,但由焙烧试验结果可知,焙烧温度为650 ℃时,Mo 的挥发损失也随之增加,物料软化结块严重,因此确定优化的氧化焙烧温度为625 ℃。

图3 焙烧温度对Mo 氨浸出率的影响2.2 时间条件试验氧化焙烧试验条件如下:温度625 ℃,原料150 g/ 次,时间30~120 min。

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焙砂产率介于83~84%;硫的挥发率都大于99%,渣中硫含量小于0.5%;钼的挥发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在90 min 以内,铼的挥发率随焙烧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焙烧时间为30 min 时,铼的挥发率为13.15%,而当焙烧时间增加至90 min 时,铼的挥发率达到了图4 焙烧时间对S、Re、Mo挥发率的影响氧化焙砂直接进行氨浸试验,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钼精矿焙烧回转窑热平衡测试与分析
【摘要】本文以某公司钼精矿焙烧回转窑作为测试对象进行热工测试和热平衡计算,由此了解钼精矿焙烧回转窑的能量利用情况。

通过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设计以及节能建议,以达到高产低耗的目的。

【关键词】钼精矿回转窑;热工测试;热平衡计算
0 引言
钼精矿回转窑内反应过程十分复杂,既有物料内部的物理化学反应,又有窑内气体流动、燃料燃烧和传热,且影响窑内热工过程的因素很多[1-3],若要改进回转窑设计,优化焙烧工艺操作,都必须借助回转窑的热量平衡和物料平衡来进行评估,因此需要对回转窑的热工过程进行综合测试。

通过对回转窑的热工测定,我们可以了解回转窑的物料烧损和能量利用状况,编制相应的热平衡表,再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回转窑的热工操作、窑体结构等具体情况,可以从中得到有价值的节能经验并提出节能措施。

1 热工测试
1.1 测定对象的确定
2 热平衡计算
本次热工测试中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24-1.1-94《回转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为依据,并根据测试窑的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

2.2.4 窑门溢气散热
2.2.5 其他热损失
3 热平衡测定结果分析与建议
由热平衡计算可知,此回转窑实际回收率为96%,燃料消耗量为93.75kg/h,单位产品燃料消耗耗为275kg/吨矿,绝大部分支出项热量由烟气及窑体散热带出,该回转窑在节能降耗方面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通过热平衡计算,揭示了钼精矿回转窑的热量分配情况,在热量支出项中:
3.1 出窑物料带走的热量
焙烧物料的出窑温度为776℃,这部分热量占到了总支出的3.2%,回收这部
分热量对降低能耗也有一定的意义。

为了回收这些热量,可以采用高效的气化冷却系统,在冷却出窑物料的同时加热气体,然后利用加热后的的气体进行诸如对入窑物料闪蒸干燥之类的生产操作,也可以直接利用这部分热量加热入窑空气。

3.2 烟气带出热
计算显示,烟气带出的热量占到了总热支出的大部分(约占热支出的56%)。

在保证窑内温度能够满足焙烧工艺水平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这部分热量进行回收有重要意义。

在回转窑尾部设置余热换热器或者余热锅炉均是回收利用烟气中的余热的有效方法。

这就需要深入分析窑内温度分布,合理设置焙烧气体参数,使窑内各段温度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3.3 窑体表面散热损失
由热平衡计算可知,窑体表面散热占总热耗的33.3%,这部分热量相比较其他炉窑而言有些偏高,为了降低这部分热耗可以从减少窑体散热的传热系数方面进行考虑,一般来说一定的炉体结构对应着一定的产能,所以产能大小确定以后其窑体结构便以确定。

但是,在不改变窑体结构的情况下(即不改变窑的内外径),可以在耐火材料层进行适当改造,这对节能降耗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稀有金属编辑委员会.稀有金属手册: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12:34-40.
[2]黄培云.粉末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11:20-23.
[3]徐润泽.粉末冶金结构材料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2:5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