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
红外遥控器

1 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智能建筑的关注,遥控技术也将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遥控技术和照明控制的家庭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建筑智能化向室内的扩展和延伸,能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更加人性化的关怀和体贴,同时还兼具节能与安防等一些的辅助功能。
在今后的几年当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智能化设备。
遥控技术与照明电器控制系统涉及千家万户及个种场合,是未来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智能产品。
传统的按键式和拉线式开关仍然是照明开关的主体,凭借其较为简单的结构、低廉的售价和便利的安装使用方法,牢固地占领着市场。
然而,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变化,已使传统的开关感受到产品更新换代的威胁。
于是遥控开关电路便顺理成章的应运而生了。
遥控其实就是远距离操纵的意思。
自从人们发现了无线电波,就开始用无线电来遥控了。
红外遥控是目前家用电器中用得较多的遥控方式。
我们知道,红外线是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70年代研制出的红外遥控技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红外线遥控系统也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家用电器上的成功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里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加,与之配套的红外遥控发射器也越来越多。
2 红外遥控电路的设计2.1 硬件设计思路2.1.1 红外遥控系统组成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发射部分:按键开关、控制芯片、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信号等; 接收部分: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信号、光/电转换放大电路、控制芯片、输出控制。
红外遥控原理

红外遥控原理是一种常见的远程操作技术,它允许用户通过红外发射机(如遥控器)来控制电器,如电视机、机顶盒等。
这种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它使得人们可以在家里控制电器,而不必走到设备旁边来操作它们。
红外遥控原理就是利用红外线(Infrared,IR)来传输信号。
红外遥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发射机、接收机和电路。
发射机可以是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遥控器,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设备,比如红外线手电筒等。
接收机是一种接收红外信号的电子器件,它的作用是接收发射机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最后,电路部分则用于处理电信号,以控制电器。
红外遥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发射机发出一系列编码的红外信号,接收机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电路部分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控制电器的运行。
红外遥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比如遥控器的体积小,操作方便,而且数据传输速度快,能够精确地控制电器,而且能够抗干扰。
综上所述,红外遥控原理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远程操作技术,它使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其他类似设备发射红外信号,从而控制电器运行。
红外遥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是一种实用的远程控制技术。
2023年智能遥控器操作与配置手册

2023年智能遥控器操作与配置手册智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各种智能设备也越来越常见。
智能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智能设备,适用于电视、空调、音响等众多家用电器。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2023年智能遥控器的操作和配置方法。
一、基本使用1.连接设备:首次使用遥控器前,需先将其与设备进行连接。
具体方法为:打开遥控器电源,进入遥控器设置页面,选择“连接设备”,根据提示将遥控器对准设备进行连接即可。
2.操作设备:连接完成后,可以直接使用遥控器对设备进行操作。
例如,选择音响,则需要在遥控器上选择“音响”选项,然后根据遥控器界面提示,选择相应歌曲、调节音量等。
3.常见问题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无法操作、连接断开等问题,可直接在遥控器设置页面查看常见问题并进行修复。
二、高级功能1.语音识别:遥控器支持语音识别,可以直接使用语音指令进行操作。
例如,说出“打开电视”,遥控器会自动打开电视。
2.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观看记录,遥控器可以智能推荐相关内容,例如推荐电视节目、音乐、电影等。
3.定时开关:用户可以在遥控器设置页面进行定时开关的设置。
例如,可以设置每天晚上10点关掉电视、音响等设备,避免浪费能源。
4.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
例如,在外出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遥控器应用程序远程控制电视开、关。
三、配置方法1.遥控器绑定:遥控器支持多设备绑定。
用户可以在遥控器设置页面中选择“设备绑定”,并按照提示进行绑定操作。
2.设备连接:在遥控器设置页面中,选择“连接设备”选项,并根据提示对设备进行连接操作。
3.关联账号:用户可以在遥控器设置页面中选择“账号关联”,并关联自己的账号。
这样,遥控器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智能推荐,提高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2023年智能遥控器的操作和配置方法十分简便,同时支持语音识别、智能推荐、定时开关、远程控制等高级功能,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红外 遥控器 原理

红外遥控器原理
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设备,用于控制电子设备,例如电视、音响、空调等。
它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光信号来实现远程控制。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光的特性和传输方式。
红外光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光谱范围,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
红外遥控器内部有一个红外发射器,它能够产生红外光信号,并且能够通过遥控器上的按键进行调节和控制。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按钮对应的电路会关闭,使得电流通过红外发射器。
然后红外发射器将电流转变为红外光信号,并通过红外发射器的透镜发射出去。
这个发射出的红外光信号携带着特定编码的数据,例如控制命令和设备标识等信息。
接收端的设备(例如电视机)上有一个红外接收器,通常位于前方或顶部的位置。
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路进行解码。
解码后的信号可以被电子设备识别,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红外遥控器的传输距离通常较短,约在10米左右。
这是因为
红外光的传输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如障碍物、光照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总的来说,红外遥控器通过红外光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它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控制方式,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中。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原文来自ELECTRONICS, VOL. 14, NO. 2, DECEMBER 2010 Infrared Transceiver for Home Automation摘要:大多数家用电器都具有内置红外接收装置,当试图将家中所有的此类设备整合到一个控制系统中时,我们需要用另一个智能红外遥控器替代原有的遥控器,本文提出了一种USB接口的智能红外遥控器解决方案,该设备分成接收和发射两部分,接收部分记录并处理原遥控器的指令,发射部分代替原来的控制器,向家用电器发出来自计算机或者远程网络的指令,解决了家中无人时对设备简单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红外通讯,远程控制,智能家居I. 引入智能家居是指将家中所有的或部分的设备用一个独特的系统连接起来,并提供对每个设备进行自动智能控制的家居系统。
实现智能家居的初衷是多方面的,如:家庭财产安全,节能环保,无人时设备控制等等,其原始出发点是处于安全的考虑,因此报警装置,拨打指定电话,模拟家中有人(如:百叶窗定时升起或落下,灯光,音响,视频设备指定时间的开启或关闭)被开发出来。
而如今,又增加了空调的控制,自动浇花功能,宠物喂食功能,车库门的自动控制,入户门的自动开启。
所有这些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解决。
大多数家用电器中均内置红外远程接收器,因此,可通过简易整合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
本文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用一个USB接口的智能红外遥控器,该设备分成接收和发射两部分,接收部分记录并处理原遥控器的指令,发射部分代替原来的控制器,向家用电器发出来自计算机或者远程网络的指令,解决了家中无人时对设备简单有效的控制。
II.遥控设备的红外通讯红外通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需要通讯双方具有光可视性,即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没有障碍物阻隔,具有可视性。
这种通讯技术,常在较短距离范围内适用,特别是在一个房间内比较适合。
家电设备的开发商们开发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红外通讯和远程控制协议。
智能遥控器用户手册

智能遥控器用户手册欢迎使用智能遥控器。
本用户手册将为您提供全面的操作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使用遥控器。
一、产品概述智能遥控器是一款实用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无线连接和可编程功能,实现对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
它的简单易用性和多功能性将为您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二、产品特点1. 多设备控制:智能遥控器支持对多种家电设备的控制,如电视、空调、机顶盒等。
只需一个遥控器,即可掌控全屋设备。
2. 语音控制:通过内置的语音识别系统,智能遥控器能听懂您的指令,并快速响应。
轻松实现语音控制家电的操作。
3. 可编程功能:智能遥控器具备可编程功能,您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定义设备的快捷键和组合控制模式,满足个性化的操作要求。
4. 智能学习:遥控器配备智能学习功能,可轻松学习其他遥控器的功能,将所有遥控器的功能整合到一台遥控器上。
5. 智能场景模式:智能遥控器支持根据场景切换控制模式,如影音模式、会议模式等,方便用户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
三、使用说明1. 初始设置首次使用智能遥控器,您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始设置:(1)插入电池:打开遥控器背部的电池仓盖,插入正确的电池。
(2)连接设备:按照遥控器说明书的指引,将遥控器与需要控制的设备进行连接。
(3)语音识别:根据遥控器的语音识别设置流程,设置合适的语音识别模式并进行语音模型训练。
2. 遥控器操作(1)按键操作:通过按键操作,您可以控制电视、空调等设备的开关、音量、频道等功能。
(2)语音操作:按住遥控器上的麦克风按钮,说出您要执行的指令,遥控器将根据语音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3)触摸操作:智能遥控器配备有触摸屏,您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滑动、点击等操作,实现更加直观的设备控制。
3. 可编程功能(1)设备绑定:在智能遥控器的设置界面,您可以对设备进行绑定和编辑,确保遥控器和设备的连接正常。
(2)快捷键:您可以通过快捷键来设置常用操作,将常用的功能绑定到遥控器上的指定按键,在遥控器的任何页面都能快速执行。
红外遥控器程序及原理、程序

Data=0;//收到数据 0 }
if(Ok==1) {
hw_jsm<<=1; hw_jsm+=Data;
if(Num>=32)
{ hw_jsbz=1; break }
EXTI_ClearITPendingBit(EXTI_Line15); }
printf_init(); //printf 初始化
while(1)
{
if(hw_jsbz==1) //如果红外接收到
{
hw_jsbz=0;
//清零
printf("红外接收码 %0.8X\r\n",hw_jsm); //打印
hw_jsm=0;
//接收码清零
}
}
}
1.1 红外遥控简介简介 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 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 到计算机系统中。 由于红外线遥控不具有像无线电遥控那样穿过障碍物去控制被控对象的能力,所以,在 设计红外线遥控器时,不必要像无线电遥控器那样,每套(发射器和接收器)要有不同的遥控 频率或编码(否则,就会隔墙控制或干扰邻居的家用电器),所以同类产品的红外线遥控器, 可以有相同的遥控频率或编码,而不会出现遥控信号“串门”的情况。这对于大批量生产以 及在家用电器上普及红外线遥控提供了极大的方面。由于红外线为不可见光,因此对环境影 响很小,再由红外光波动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所以红外线遥控不会影响其他家用电 器,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红外遥控的编码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NEC Protocol 的 PWM(脉冲宽度调制)和 Philips RC-5 Protocol 的 PPM(脉冲位置调制)。 普中科技 STM32 开发板配套的遥控器使用的是 NEC 协议,其特征如下: 1、 8 位地址和 8 位指令长度; 2、地址和命令 2 次传输(确保可靠性) 3、 PWM 脉冲位置调制,以发射红外载波的占空比代表“ 0”和“ 1”; 4、载波频率为 38Khz; 5、位时间为 1.125ms 或 2.25ms; NEC 码的位定义:一个脉冲对应 560us 的连续载波,一个逻辑 1 传输需要 2.25ms ( 560us 脉冲+1680us 低电平),一个逻辑 0 的传输需要 1.125ms( 560us 脉冲+560us 低 电平) 。而遥控接收头在收到脉冲的时候为低电平,在没有脉冲的时候为高电平,这样, 我们在接收头端收到的信号为:逻辑 1 应该是 560us 低+1680us 高,逻辑 0 应该是 560us 低+560us 高。 NEC 遥控指令的数据格式为:同步码头、地址码、地址反码、控制码、控制反码。同步 码由一个 9ms 的低电平和一个 4.5ms 的高电平组成,地址码、地址反码、控制码、控制 反 码均是 8 位数据格式。按照低位在前,高位在后的顺序发送。采用反码是为了增加传输的 可靠性(可 用于校验)。 2.数据码格式 数据格式包括了引导码、用户码、数据码和数据码反码,编码总占 32 位。数据反码是数据 码反相后的编码,编码时可用于对数据的纠错。注意:第二段的用户码也可以在遥控应用电 路中被设置成第一段用户码的反码。
遥控器简介介绍

安装新电池
将新电池按照正确方向(通常 在电池仓内有指示)放入电池 仓内。
找到电池仓
首先需要找到遥控器上的电池 仓,通常位于遥控器背面或底 部。
取出旧电池
将旧电池轻轻取出,注意不要 用力拉扯,以免损坏遥控器内 部结构。
关闭电池仓
将电池仓盖轻轻关闭,确保盖 子卡住并固定。
如何清洁遥控器
准备清洁工具
使用干净的布或棉签,以及适量的酒精或 温和的洗涤剂。
如何避免遥控器丢失
设置备用遥控器
为了防止遥控器丢失或损坏导 致无法使用,可以准备一个备 用遥控器,并将其放置在易于
找到的地方。
标记遥控器
在遥控器上标记您的名字或标 识,以便于找到并认出您的遥 控器。
放置在固定位置
将遥控器放置在固定的位置, 例如电视柜或沙发旁,这样您 每次使用时都会在同一位置找 到它。
遥控器还可以用于切换电视频道,让 用户方便地浏览不同的节目。
遥控距离
有效遥控距离
遥控器的遥控距离通常受限于红外线或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 ,一般在10米以内较为常见。
最大遥控距离
在理想环境下,遥控器的最大遥控距离可能达到数十米甚至 更远,但实际使用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障碍物、 电磁干扰等。
信号传输速度
与车辆系统集成
车载遥控器通常与车辆的系统集成在一起,可以 实现一些高级功能,如导航、语音识别等。
工业遥控器
工业控制
01
工业遥控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控制各种工业设备和机
械,如起重机、挖掘机的操作。
防爆设计
02
一些工业遥控器采用防爆设计,适用于一些危险环境,提高安
全性能。
高可靠性
03
工业遥控器通常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原文来自ELECTRONICS, VOL. 14, NO. 2, DECEMBER 2010 Infrared Transceiver for Home Automation摘要:大多数家用电器都具有内置红外接收装置,当试图将家中所有的此类设备整合到一个控制系统中时,我们需要用另一个智能红外遥控器替代原有的遥控器,本文提出了一种USB接口的智能红外遥控器解决方案,该设备分成接收和发射两部分,接收部分记录并处理原遥控器的指令,发射部分代替原来的控制器,向家用电器发出来自计算机或者远程网络的指令,解决了家中无人时对设备简单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红外通讯,远程控制,智能家居I. 引入智能家居是指将家中所有的或部分的设备用一个独特的系统连接起来,并提供对每个设备进行自动智能控制的家居系统。
实现智能家居的初衷是多方面的,如:家庭财产安全,节能环保,无人时设备控制等等,其原始出发点是处于安全的考虑,因此报警装置,拨打指定电话,模拟家中有人(如:百叶窗定时升起或落下,灯光,音响,视频设备指定时间的开启或关闭)被开发出来。
而如今,又增加了空调的控制,自动浇花功能,宠物喂食功能,车库门的自动控制,入户门的自动开启。
所有这些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解决。
大多数家用电器中均内置红外远程接收器,因此,可通过简易整合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
本文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用一个USB接口的智能红外遥控器,该设备分成接收和发射两部分,接收部分记录并处理原遥控器的指令,发射部分代替原来的控制器,向家用电器发出来自计算机或者远程网络的指令,解决了家中无人时对设备简单有效的控制。
II.遥控设备的红外通讯红外通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需要通讯双方具有光可视性,即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没有障碍物阻隔,具有可视性。
这种通讯技术,常在较短距离范围内适用,特别是在一个房间内比较适合。
家电设备的开发商们开发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红外通讯和远程控制协议。
所有的红外通讯和远程控制协议均使用数字化调制方式,信号载波频率不同,但多数(90%)的频率为38KHz。
对家庭音视频设备而言,大多数红外通讯协议是采用Philips RC-5 (欧美) and NEC协议(日本),Philips RC-5协议使用的载波频率为36 kHz,每位固定位长为1.778ms,每次数据共14位。
采用双相信号调制方式(曼彻斯特码)如图1,每一位由一个状态开关来表示,逻辑“0”由低电平向高电平的转化状态(开关转化)来表示,而逻辑“1”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的转化状态(开关转化)来表示。
高电平是信号载波存在,低电平是信号载波不存在。
图一(暂略)Fig. 1. Bi-phase modulation (Manchester code) – a logical …zero“, and logical one“.在这个协议中,每次数据由开始位(2位,2个逻辑“0”),一个触发位(遥控器按键每按下一次该位翻转一次),设备地址位(5位)和最后指令位(6位)组成。
图二(暂略)Fig. 2. Philips RC-5 protocol – message.如果遥控器的按键一直被按下,那么整条数据会在114ms后再次发送,但触发位保持不变,因此,接受部分能够理解是同一条指令,而不再重复执行。
NEC协议使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逻辑“0”位长为1.125ms,逻辑“1”位长为2.25ms。
采用脉冲长度调制方式,如图3。
每位由562.5 µs的高电平开始,接下来为562.5 µs低电平(逻辑“0”),或者为1.6875 ms低电平(逻辑“1”)。
图三(暂略)Fig. 3. Pulse distance encoding –a logical …zero“, and logical …one“.在这协议中,每次数据由一个9 ms的脉冲,4.5ms 的暂停,8位设备地址位,求反的8位设备地址位,8位指令位,求反的8位指令位和一个562.5 µs长的脉冲组成。
其中求反的8位设备地址位和求反的8位指令位用于数据校验。
由于地址位和指令位均以原码和反码的方式发送,因此发送数据的时间固定。
图4(暂略)Fig. 4. NEC protocol – message.该数据因被发送一次,当遥控器上的按键一直被按下时,接下来仅发送9ms的脉冲,2.25ms的暂停和562.5µs的脉冲。
仅发送的部分会每隔110ms重复一次。
图5(暂略)Fig. 5. A message followed by a code that is repeated every 110 ms.III.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的实现本文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用一个USB接口的智能红外遥控器,该设备分成接收和发射两部分,接收部分记录并处理原遥控器的指令,发射部分代替原来的控制器,向家用电器发出来自计算机或者远程网络的指令,解决了家中无人时对设备简单有效的控制。
接受部分检测来自遥控器的红外信号,计算机对遥控器指令进行处理,或者将其记录下来,用于将来对被控家用电器的控制。
我们选用集成电路SFH 5110-38对红外信号进行处理,SFH 5110-38包含一个光敏二极管,前置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带通滤波,信号解调器和日光过滤器(家用电器型)。
该集成电路针对不同的信号载波频率的不同,有不同系列的产品供用户选择,其可检测的信号载波频率在30KHz至40KHz之间。
在本方案中,由于在家用电器中信号载波频率大多数为38KHz,所以我们采用信号载波频率为38KHz的芯片,其输出信号与微处理的I/O脚直接相连。
接受单元负责发送红外调制信号,代替原来的遥控器。
红外调制信号由微处理器生成,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infrared LED)发送出去。
家用电器智能红外遥控器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我们采用Atmel公司的A VR ATmega8芯片,该芯片集成了收发单元,并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负责USB接口通讯的为FT232RL,它将USB通讯信号转化成RS232串行通信信号,并使得计算机把该设备作为一个虚拟COM口,计算机就像对待一个普通硬件COM口一样与之通讯。
微处理器程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接受并存储来自接受单元的数据,将信号传送至发送单元,与上位机进行RS232串口通讯。
当接在外部中断I/O位上的信号状态发生改变时,触发外部中断程序,进行信号的接收处理,在外部中断信号保持不变期间把接收到的信号连同与前一个状态信号及其间隔时间存储在一个特定数组中,由于不同类型的遥控器使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其传送的信息长度也不同,一次这个特点数组的长度应足够长,以确保能够将整条信息全部存贮下来。
当数据存贮完成后,程序应通过串口通讯将存贮好的数据传送至上位机,上位机将其存贮在一个数据库中。
通过发送单元发送信号的过程与之正好相反,首先,上位机发送数据至微处理器(该数据与从遥控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完全相同),并被存贮在一个变量数组中。
输出信号载波频率由微处理器的定时器生成,而信号则由定时器有顺序地控制微处理器输出脚的状态去生成,这种顺序和存贮在变量数组中的数据相对应。
由于信号变化的频率相当高,所以微处理器不能同时收发数据,它只能处于或收或发的状态。
当设备上电时,该设备设置为接受状态,并一直保持这一状态,直至接受到来自上位机的指令让其转变成发送状态。
本例中使用的ATmega8内置集成RS232串口通讯,我们需要对通讯速率,数据位数,停止位和效验进行设置。
当在外部晶振频率为7.3728 MHz时,我们可以选择115200 bps 的最高通讯速率,8位数据码,1位停止位(无效验位)。
IV. 与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通讯的上位机程序为了在一个控制系统中将所有的设备控制起来,需要在上位机中编写了上位机程序,该程序使得上位机与红外收发器之间通过虚拟COM口进行RS232串型通讯。
串口通讯的设置为波特率115200 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效验位)。
用户通过上位机程序,向微处理器发送特定指令改变微处理器的工作方式,如:接受方式或发送方式。
如果微处理器处于接受方式,可发送指令让其读取存储在微处理器数组中的数据,并将其数据转存在上位机程序数据库中。
上位机程序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存储家用电器设备名称,功能指令数据及其含义。
当上位机程序已存贮某个家用电器的所有命令后,便可改变微处理器的工作方式,使其工作在发送状态,并向该家用电器发送具体操作指令,控制该家用电器工作状态。
当我们将家中所用的家用电器的遥控器指令全部被上位机建立在数据库中后,我们可根据家中所需,适时从数据库中选择家用电器进行操作,这时所选家电及其操作指令被存贮在临时数组变量中,并以适当的格式通过虚拟COM口传送至微处理器中。
在上位机程序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家中的家用电器智能红外遥控器进行远程控制,这样便可实现家中无人情况下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智能控制。
另外,我们可在程序中加入对家用电器的定时操作功能,如:DVD的定时录制某个节目,定时开启电视机或音响设备,提前一个时间段打开空调等。
V. 结论在智能家居中,我们可以将所有内置红外接收功能的家用电器整合成一个自动智能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使用另一个红外发射器来代替原有的多个遥控器去智能控制家用电器。
本文提出一种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使用USB接口与计算机通讯,该红外遥控器可存储原有的遥控器指令,并将其传送至上位计算机中的特定数据库中,当需要时可将所需指令发送至发射部分,发射部分将其以红外信号的方式发送给指定设备。
由于大多数设备使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本系统可完全替代原有的众多遥控器,甚至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实现对家用电器(电视机,音视频设备)的自动控制。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的优点是其不依赖遥控器和所控家电的之间具体通讯协议,仅依赖于其载波频率。
其所需指令(其格式与原始遥控器的指令格式完全相同)已被存储在数据库中。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的缺点是需要遥控器与被控家电之间具有光可视性,因此,需要设计多个红外发射二极管,以指向多个家用电器方向。
参考资料:[1] J. Gerhart, "Home automation and wiring", McGraw-Hill 1999.[2] A. Varma, Domotics: Smart technology, smarter homes, ICFAIUniversity Press 2008.[3] Ostojić G., Stankovski S., Rakić-Skoković M., Lazarević M., JovanovićV: "Building automation with the usage of RFID tech. for the useridentification", 14.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Systems - IS, Novi Sad: Faculty of Technical Sciences, 2008.[4] T. B. Zahariadis, "Home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and standards",Artech house, Inc. 2003.[5] /knowledge/ir/ir.htm, accessed 20. 11. 2010.[6] /, accessed 20. 11. 2010[7 ]Ivana Šenk, Laslo Tarjan, Gordana Ostojić, and Stevan Stankovski Infrared Transceiver for Home Auto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