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轴瓦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滑动轴承’的国内外标准

‘滑动轴承’的国内外标准

‘滑动轴承’检测标准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

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

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

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

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

‘滑动轴承’的国内外标准较多,所以只列了80个国内的国标及行业标准和地台湾地方标准。

CNS 5694-1980 滚动轴承组成零附件及球面滑动轴承总则CNS 8210-1982 连座滑动轴承CNS 8213-1982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承衬(尺度)CNS 8214-1983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承衬检验法(外径及内径)CNS 8468-1982 径向滑动轴承运转试验通则CNS 8556-1982 滑动轴承中耐摩擦金属摩擦状态之特性CNS 8769-1982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衬之润滑孔、润滑槽、润滑坑CNS 8770-1982 滑动轴承用卷制轴衬之材料CNS 8922-1982 滑动轴承用轴衬(驱动组件)CNS 8923-1982 滑动轴承用抗摩合金衬料CNS 9062-1982 托架滑动轴承?总成及外壳CNS 9063-1982 托架滑动轴承?轴承衬CNS 9064-1982 托架滑动轴承?润滑环CNS 9065-1982 托架滑动轴承?轴承油封、轴承盖片及组合尺寸CNS 9066-1982 止推滑动轴承?轴衬式止推轴承之组合尺寸CNS 9067-1982 止推滑动轴承?止推轴承环之组合尺寸CNS 9068-1982 滑动轴承之配合CNS 9348-1982 滑动轴承轴衬?烧结材料制CNS 9349-1982 滑动轴承轴衬?铜合金制整件CNS 9350-1982 滑动轴承轴衬?有润滑孔及润滑槽CNS 9351-1982 滑动轴承轴衬?碳精制CNS 9352-1982 滑动轴承轴衬?热硬性树脂制CNS 9353-1982 热硬性树脂制滑动轴承轴衬检验法CNS 9354-1982 滑动轴承轴衬?热塑性塑料制CNS 11203-1985 铁路车辆滑动轴承之轴箱用防尘板CNS 11204-1985 铁路车辆用滑动轴承GB/T 2688-1981 滑动轴承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GB/T 2889.1-2008 滑动轴承术语、定义和分类第1部分:设计、轴承材料及其性能GB/T 7308-2008 滑动轴承有法兰或无法兰薄壁轴瓦公差、结构要素和检验方法GB/T 10445-1989 滑动轴承整体轴套的轴径GB/T 10446-2008 滑动轴承整圆止推垫圈尺寸和公差GB/T 10447-2008 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要素和公差GB/T 12613.1-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1部分;尺寸GB/T 12613.2-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2部分;外径和内径的检测数据GB/T 12613.3-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3部分;润滑油孔、润滑油槽和润滑油穴GB/T 12613.4-2002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第4部分;材料GB/T 12948-1991 滑动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GB/T 12949-1991 滑动轴承覆有减摩塑料层的双金属轴套GB/T 14910-1994 滑动轴承厚壁多层轴承衬背技术要求GB/T 16748-1997 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GB/T 18323-2001 滑动轴承烧结轴套的尺寸和公差GB/T 18324-2001 滑动轴承铜合金轴套GB/T 18325.1-200 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GB/T 18326-2001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GB/T 18327.1-2001 滑动轴承基本符号GB/T 18327.2-2001 滑动轴承应用符号GB/T 18329.1-2001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GB/T 1833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GB/T 18331.1-2001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外径的检测GB/T 18844-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GB/T 21466.1-2008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圆柱滑动轴承.第1部分:计算过程GB/T 21466.2-2008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圆形滑动轴承第2部分:计算过程中所用函数GB/T 21466.3-2008 稳态条件下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圆形滑动轴承.第3部分:许用的运行参数HG/T 2121-1991 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技术条件JB/T 743-2000 电机用Z系列座式滑动轴承JB/T 2560-2007 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1-2007 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2-2007 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3-2007 对开式四螺柱斜滑动轴承座型式与尺寸JB/T 2564-2007 滑动轴承座技术条件JB/T 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技术条件JB/T 5888-2005 电机用DQ系列滑动轴承结构与尺寸JB/T 5985-1992 滑动轴承.水润滑热固性塑料轴承JB/T 7920-1995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JB/T 7921-1995 滑动轴承单层和多层轴承用铸造铜合金JB/T 7922-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锻造铜合金JB/T 7923-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用铝基合金JB/T 7925.1-1995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硬度检验方法JB/T 7925.2-1995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硬度检验方法JJG(机械) 86-1992 滑动轴承薄壁轴承互校准模检定规程LY/T 1501-1999 森林铁路车辆无导框滑动轴承铸钢轴箱体技术条件MT/T 643-1996 滚筒采煤机用三层复合材料滑动轴承TB/T 2875-1998 滑动轴承几何特性和材料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检验TB/T 2876-1998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筒形轴承的壁厚测量TB/T 2958-1999 滑动轴承. 薄壁轴瓦周长检验TB/T 2959-1999 滑动轴承. 金属多层滑动轴承粘结层的超声波无损检验TB/T 2984-2000 滑动轴承.金属多层滑动轴承渗透无损检测TB/T 302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承用多层材料TB/T 3033-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YB/T 5364-2006 滑动轴承用铝锡合金-钢复合带。

如何对滑动轴承轴瓦进行刮研

如何对滑动轴承轴瓦进行刮研

如何对轴瓦进行刮研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它是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但起动时摩擦阻力较大(因轴瓦要承载转子自身重量,起动时转速低)。

轴被轴承支撑的部位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合起支撑轴颈作用的零件称为轴瓦,轴瓦由瓦体和轴承衬(表面合金)组成,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轴与轴瓦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轴瓦表面合金磨损,油膜还具有较强的吸振能力。

如果存在润滑不良,则轴瓦与轴之间会直接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特殊的有一定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会将轴瓦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高温过高、润滑油存在杂物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轴瓦瓦衬变形直至烧瓦。

轴瓦刮研就是将精车后的弧面与所装配的轴进行刮合,通常是内孔面,轴瓦的瓦衬一般都要进行刮研,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成品瓦侧隙可以达到要求,下瓦接触角、面就要根据现场轴颈经旋转后的情况来进行刮研,因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

轴瓦刮研的目的是为了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颈间存在楔形缝隙,以保证轴颈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楔形油膜,使轴颈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底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从而可以通过向轴瓦供油,带走轴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并且在轴瓦与轴颈间隙形成稳定的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油膜,以保证液态润滑。

轴瓦的光洁度及平整越好越有利于油膜形成(也包括侧隙油带的形成),下瓦接触角内一般是建立油膜产生油压的区域(也就是说下瓦接触角内是油膜压力区),现有的轴瓦刮研方法所加工出的轴瓦表面的光滑、平整度较低,在滑动轴承工作时难以形成稳定的油膜,从而轴与轴瓦之间的磨擦阻力大,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大,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短,维护频繁、成本高。

轴瓦的刮研是按轴瓦与轴承的配合来对轴瓦表面进行刮研加工,使其在接触角范围内贴合严密和有适当的间隙,从而达到设备中能形成良好的油膜。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第八章滑动轴承8.1 重点、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滑动轴承轴瓦的材料及选用原则;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准则及设计计算;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难点是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及参数选择。

8.1.1 轴瓦材料及其应用对轴瓦材料性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咬粘性;具有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的能力和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经济性等。

常用轴瓦材料: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其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为轴承合金、铜合金、铸铁等。

8.1.2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对于工作要求不高、转速较低、载荷不大、难于维护等条件下的工作的滑动轴承,往往设计成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这些轴承常采用润滑脂、油绳或滴油润滑,由于轴承得不到足够的润滑剂,故无法形成完全的承载油膜,工作状态为边界润滑或混合摩擦润滑。

非液体摩擦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取决于轴承材料的减摩耐磨性、机械强度以及边界膜的强度。

这种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料磨损和胶合;在变载荷作用下,轴承还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因此,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可靠工作的最低要求是确保边界润滑油膜不遭到破坏。

为了保证这个条件,设计计算准则必须要求:p≤[p],pv≤[pv],v≤[v]限制轴承的压强p,是为了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挤出,使轴瓦产生过度磨损;限制轴承的pv值,是为了限制轴承的温升,从而保证油膜不破裂,因为pv值是与摩擦功率损耗成正比的;在p及pv值经验算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由于轴发生弯曲或不同心等引起轴承边缘局部压强相当高,当滑动速度高时,局部区域的pv值可能超出许用值,所以在p较小的情况下还应该限制轴颈的圆周速度v。

8.1.3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和形成液体动力润滑(即形成动压油膜)的条件已在第一章给出,这里不再累述。

1.径向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径向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动前阶段,见图8-1a;(2)起动阶段,见图8-1b;(3)液体动力润滑阶段,见图8-1c;图8-1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液体动力润滑的过程对于这一形成过程应掌握如下要点:(1)从轴颈开始转动到轴颈中心达到静态平衡点的过程分析;(2)在给定载荷、轴颈转动方向及偏心距e的大小时,如何确定轴颈的平衡位置;(3)确定轴颈平衡位置后,油膜压力分布的大致情况以及最小油膜厚度h min的位置;(4)影响轴颈静态平衡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外载荷F,润滑油粘度η和轴颈转速n。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要紧用在重载大中型机械上,如冶金矿山机械,大型发电机,球磨机,活塞式紧缩机及运输车辆等。

其材料要紧为巴氏合金,少数情形下采纳铜基轴承合金。

在装配时,一样都采纳刮削的方式来达到其精度要求,保证其利用性能。

因此,刮削的质量对机械的运转相当重要。

削刮质量不行,机械在试车时就会很容易地在极短的时刻内是轴瓦由局部粘损而达到大部份粘损,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利用。

因此在刮削轴瓦时都由技术体会丰硕的钳工操作。

下面详细介绍泵房式滑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削刮轴瓦的方式。

一、轴瓦与瓦座和瓦盖的接触要求(1)受力轴瓦。

受力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散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50 °,其余许诺有间隙部份的间隙b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2)不受力轴瓦与瓦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而且散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20°,许诺有间隙部位的间隙量b,应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图一轴瓦与瓦座、瓦盖的接触要求(3)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用着色法,涂以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形,用细锉锉削瓦背进行修研,直抵达到要求为止。

接触斑点达到每25mm23~4点即可。

(4)轴瓦与瓦座、瓦盖装配时,固定滑动轴承的固定销(或螺钉)端头应埋入轴承体内2~3mm,两半瓦合缝处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内侧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瓦口两头垫片厚度应一致。

瓦座、瓦盖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而受力均匀。

所有件应清洗干净。

二、轴瓦刮削面利用性能要求的几大要素(1)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接触斑点要求。

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见表1。

表1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图示名称通用技术要求重载及其它要求接触面要求如下图接触面积要求分布均匀轴瓦上瓦下瓦上瓦下瓦a120°120°90°90°在特殊情形下,接触范围角a也有要求为60°的。

滑动轴承(轴瓦)的刮研解读

滑动轴承(轴瓦)的刮研解读

按材料 分类
单一材料
两种材料
强度足够的材料可 以直接作成,如黄 铜,灰铸铁。
轴承衬强度不足, 故采用多材料制作。
按加工 分类
铸造
轧制
铸造工艺性好, 单件、大批生产 均可,适用于厚 壁轴承。
只适用于薄壁轴 承,具有很高的 生产率。
二、轴承的定位方法
目的:防止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 对移动。
轴瓦装配
削刮轴瓦,在粗刮与细刮时要同时考虑与轴相关件的情况,如中心距偏 差、步轮齿面的接触状况等,以便使轴的位置准确。由机械加工造成的微小 积累误差,可通过刮削得到进一步的消除。较大误差,刮削是无法解决的。
b、油槽带分布在上、下轴瓦结合部位处(两侧)。如图2所示。油槽带成圆弧 楔形,瓦口结合面处向外侧深度一般在1~3mm。视轴瓦的大小,油槽带宽 度h一般为8~40mm。油槽带单边距轴瓦端面的尺寸b一般为8~25mm。上 述要求通常在图样上明确标出。油槽带的长度为轴瓦轴向长度的85%左右, 是一个能存较大量的润滑油的带状油槽,便于轴瓦与轴的润滑与冷却,油槽 带通常由机械加工而成,也有钳工手工加工的。
滑动轴承的分类
一、滑动轴承的形 式和结构
按构造分: 整体式
需从轴端安装和拆 卸,可修复性差。
剖分式 (对开式)
可以直接从轴的中 部安装和拆卸,可 修复。
按尺寸分 薄壁滑动轴承
厚壁滑动轴承
节省材料,但刚度不 足,故对轴承座孔的 加工精度要求高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 度,可降低对轴承座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
(2)细刮轴瓦。如图5b所示。细刮轴瓦时,上、下瓦应加垫(瓦口结合面)装配 后刮削两端轴瓦,在瓦上涂色,用轴研点。开始压紧装配时,压紧力应均匀, 轴不要压得过紧,能转动即可,随刮随撤垫,随压紧。此时也应注意不要将 瓦口刮亏了,经多次削刮后,瓦接触面斑点分布均匀、较密即可。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
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是指轴瓦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它对轴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
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确定合适的轴瓦间隙标准对于轴承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首先,轴瓦间隙的大小应根据轴承的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
高速旋转的轴承,应该选择较小的轴瓦间隙,以减小摩擦阻力和能量损失;而对于低速和大载荷的轴承,则应该选择较大的轴瓦间隙,以增加润滑膜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轴瓦间隙的测量和调整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在测量轴瓦间隙时,应该使用专用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调整轴瓦间隙时,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如研磨、磨削、镗孔等,以保证轴瓦间隙的精度和平行度。

此外,轴瓦间隙的标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化的轴瓦间隙可以有效地提高
轴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因此,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轴瓦间隙标准,对于轴承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轴瓦间隙的管理和监控也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轴瓦间隙
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文件,建立轴瓦间隙的档案和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轴瓦间隙始终处于合适的状态。

总之,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标准是轴承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对于轴
承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合理确定轴瓦间隙的大小,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加强管理和监控,才能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工作。

轴瓦标准长度

轴瓦标准长度

轴瓦的标准长度取决于其应用场合和所需承载的负荷。

轴瓦是滑动轴承的一部分,通常安装在机械设备的旋转轴上,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轴瓦的尺寸和形状会根据轴的直径、转速、负载条件以及润滑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选择轴瓦时,需要参考具体的设计标准和制造商的规格。

例如,对于某些常见的工业应用,轴瓦的长度可能是轴径的一定倍数,如1.5倍、2倍或更大。

轴瓦的长度还需要足够容纳润滑油膜,以确保良好的润滑效果。

为了确定轴瓦的标准长度,可以查阅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或DIN(德国工业标准)等。

在中国,还可以参考GB(国家标准)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文档会提供轴瓦尺寸的详细指导,包括长度、宽度、厚度以及与轴的配合公差等。

如果是特定品牌或型号的轴瓦,还需要查阅该产品的技术规格书。

制造商通常会提供详细的产品尺寸和安装指南,以确保轴瓦能够正确地安装和运行。

在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轴瓦的设计和制造通常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工程计算和经验来确定。

滑动轴瓦

滑动轴瓦

轴瓦(bush)汽轮机中,轴瓦是轴承的重要构件之一,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塑料或橡皮制成。

也叫“轴衬”,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

其主要作用是:承载轴颈所施加的作用力、保持油膜稳定、使轴承平稳地工作并较少轴承的摩擦损失。

分为轴向推力瓦和径向瓦,径向瓦起到支撑转子和转动部分的作用,推力瓦承担轴向定位和轴向推力的作用,是重要的静止部件。

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

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器烧坏。

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

烧瓦后滑动轴承就损坏了。

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

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

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

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

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胶、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

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滑动轴承的分类滑动轴承种类很多。

①按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径向(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轴向)滑动轴承两类。

②按润滑剂种类可分为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轴承、水润滑轴承、气体轴承、固体润滑轴承、磁流体轴承和电磁轴承7类。

③按润滑膜厚度可分为薄膜润滑轴承和厚膜润滑轴承两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