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双语教师培训规定(试行)校人事〔2007〕40号

广东海洋大学双语教师培训规定(试行)校人事〔2007〕40号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精神,为推进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制定本规定。
一、培训目标培养普通外语和专业外语交流能力较强且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二、选拔条件(一)承担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特别是承担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课程的骨干教师;(二)一般应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三)外语水平较高,外语表达能力较强;(四)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选拔程序(一)个人申请每年九月份,申请人填写《广东海洋大学双语教师培养对象申请表》,交所在院(系、部)。
(二)院(系、部)审核推荐各院(系、部)根据学校下达的申报名额,经教授委员会推荐,党政联席会议审核,确定推荐候选人,并对推荐候选人的材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然后将申请材料报送人事处。
(三)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对申请人进行评审后,国内培训人员由人事处审批,国外培训人员报主管校长审批。
(四)公示拟入选人员在全校范围内张榜公示,公示期为7天。
(五)确定培养对象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正式公布双语教师培养对象名单。
四、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有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种,其中校外培训包括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
(一)校内培训1、举办强化培训班。
充分利用我校外籍教师及外语学院外语教师资源,每年定期举办外语培训班,对双语教师进行听力、口语专项训练,在语音、音调的标准化、课堂组织教学用语的积累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双语教师外语应用能力。
2、参加听课。
组织双语教师参加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校外培训1、国内高校培训。
每年学校择优派遣一定数量的双语教师到国内外国语大学或重点大学的外语学院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外语强化培训以及参加有关双语教学方面的学术活动。
2、国外高校培训。
每年学校择优派遣3~5名骨干教师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出国进修,提高外语和专业能力。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2013年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是国际事务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深的中西文化修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全面型英语人才。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可胜任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涉外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根据英语专业教学的规律,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
2、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侧重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导入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3、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在高年级阶段(三、四年级)里,学生可以选择三个专业方向(语言、文学、翻译)其中一个作为学习重点,选修相关的课程。
修够专业方向选修课规定的学分,便可获得英语专业某个专业方向的毕业证书。
5、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日语、法语、德语或俄语),借助词典看懂一般难度的所修语言的书刊。
6、全部学生在第四学期顺利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统测,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第八学期能顺利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统测。
7、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三、授予学位—1—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程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外国文化Ⅰ-Ⅳ、文学作品选读Ⅰ-Ⅳ、英语翻译Ⅰ-II、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概论。
六、专业特色课程创意写作、功能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化系列讲座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二)—2—附表一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中国海洋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English Listening and Recitation II
英语听力诵读 I
050102101249
英语阅读 I
English Reading I
050102101247
英语阅读 II
English Reading II
英语阅读 I
050103101243
英语语音学
English Phonetics
六、专业特色课程
2. 英语写作 I-IV (128 课时,8 学分) 4.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32 课时,2 学分) 6. 汉英翻译 (32 课时,2 学分) 8. 文学概论 (32 课时,2 学分) 10. 美国文学 (32 课时,2 学分)
英汉/汉英翻译(包括其中的涉海专业翻译内容)(64 课时,4 学分)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文学 专业代码 050201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2016 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语言技能、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结合,系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英语语言、 英语文学及实际英语应用 (如翻译、英语编辑、国际文化商务交往) 能力,从而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 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 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第二外语 V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V
大学 计算 机
英语专业第二外语可从法语、德语、日语等语种中任选一门,修满 10 学分。 008501101065 大学计算机与数据库基础
008201103019
体育Ⅰ(系列课程)
Physical Education Ⅰ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设置
1.语言基础课程
–英语听力
–英语口语
–英语阅读
–英语写作
2.专业课程
–英美文学欣赏
–英语语言学
–英语国际交流
–英语翻译与写作
3.实践课程
–英语演讲与辩论
–跨文化交流实践
–实习与社会实践
–创新与创业实训
教学方法
•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供个性化辅导与指导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索
考核方式
•日常表现与学术论文
•学期末考试
•课堂演讲与展示
•项目报告和实习成果
实习机会
•提供与外企、跨国机构等合作的实习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暑期实习项目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奖励与表彰
•设立英语专业学生奖学金
•组织英语演讲和写作比赛,颁发优秀奖
•表彰在跨文化交流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交流与合作
•组织师生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座
•建立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学习
以上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致内容,具体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优质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机会的提供,我们有信心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专业人才。
广东海洋大学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招生的通知

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招生的通知各学院, 2008级各学生班: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广东海洋大学第二专业和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有关规定》,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学校拟组织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教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修读资格2008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且第一至第三学期所修读本专业的课程(含任选课)的平均学分绩点在1.5(即平均分为65分)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学位、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
二、毕业待遇1、双学位:本科学生在完成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所有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的同时,修读了另一学科门类所属的专业规定的学位课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相应的学分者可同时获得另外一个学科的学士学位。
2、第二专业:本科学生在修读本专业的同时,修读了其他专业规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可获得第二专业毕业资格。
3、辅修专业:本科学生在修读本专业某专业方向的同时,修读了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规定的课程,修满辅修专业规定的学分,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资格。
三、招生专业及人数四、报名方式、时间和审查方式有意报读的学生根据本人意愿登录教务处主页→表格下载→教务科中下载《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申请修读双学位审批表》、《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修读第二专业申请表》、《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申请表》等相关表格,也可以到开课学院领取这些表格。
报读学生将填写好的申请表(附成绩单)于9月7~10日交学生所在学院,逾期不再受理。
学生所在学院结合学生第一至第三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对其修读资格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于9月16日前统一将申请表交教务科,由教务科汇总申请材料后转发到有关开课学院审批后交教务科。
经学校核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由学生所在学院转发修读学生。
五、修读学分辅修专业应修30学分。
第二专业应修50学分,包含必要学科基础课,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双学位应修60学分,在第二专业教学计划基础上,增加10学分的毕业论文(设计)或其它教学环节,并应通过论文答辩。
英语专业全国高校排名

英语专业全国高校排名1、北外2、上外3、北大4、南京大学5、复旦大学6、厦门大学7、南开大学8、对外经贸大学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华东师范大学11、中山大学12、上海交通大学13、湖南师范大学14、山东大学15、洛阳外国语大学16、清华大学17、北京师范大学18、武汉大学19、南京师范大学20、河南大学(资料来源:全国高校专业报考指南 2002版学苑出版社)这个排名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北外,上外,北大,南大的英语是国家重点学科,排前四无可置疑,复旦由编英汉大字典的陆谷孙领衔,专业设置和学校背景都不错,厦门大学的口译,英美文学很出色,现在很多人看上了同声传译这个行业,拼命想弄个高级口译证书,但全国开设高翻学院,同声传译课程的学校只有三所:北外,厦大和广外(听说上外正在筹建高翻学院);排第七的南开长于历史和文学,其系主任常耀信编的一本美国文学简史被许多考研者奉为圭耒,外经贸大学与欧盟合作的培训中心影响很大,其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也很好,上海交通大学的应用语言学与广外的语言学全国一流,中山大学在其黄院长的带领下,进步也很快,清华大学的崛起与其学校背景密不可分,罗立胜,罗选名在翻译界知名度也很高,这个学校着重于其翻译专业的建设,曾和中国翻译杂志联合举办多种活动。
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则全靠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支撑了,前者有英汉语比较协会的郭著章,后者有译界泰斗刘重德。
河南大学则是每况愈下了,虽然身为16所设有博士点的学校之一,但留不住人才,地理位置又太差(在开封)考外语研究生,上述这20所基本上包括了中国最好的外语学校了,考上北大,中山大学,人大,上外和厦门大学,据说都不太容易,所以,有志于外语的朋友们要加油了!新排名好象已经有了,和这个有一点出入,不过不大。
1、文学复习,一定要用笔记将各个作品及其特点记下来,最好是以时代和文学流派为单位,关于这方面的参考书,向大家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英美文学学习指南2.关于英语硕士的前途问题,如果你不是排名前几的学校,那还是考研把,名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很少考研的,北京大学2002级外语研究生中,本校上的只有10个,厦门大学外文系只有7个,因为他们很容易找的好工作至于考什么方向,我推荐考口译,因为他给你一种全新的生活3、孔庆华编的那本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试卷集。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国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机关、公司、媒体、中小学或高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交流、公共交际与管理、语言教学或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掌握英语语言与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具备文学赏析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运用英语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英语专业人文性特色。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育教学等方面知识,掌握良好的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
3.掌握第二外语基础知识,具备第二外语的基本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与交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基础。
4.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国际惯例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
5.参加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鼓励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翻译资格(英语口/笔译)证书考试。
掌握以上考试的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二)能力要求1.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素质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强。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学分与学时总学分及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数学分比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合计必修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20103018.0%—选修课程1414—8.4%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必修课程4484.8%—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43115432.3%专业必修课程3363.6%—专业选修课程162137—22.2%实践教学军事技能2210.8%—社会实践33专业实习33毕业论文(设计)44创新能力专业实践66合计1006716769.5%30.5%学分比例59.9%40.1%100%注:①本专业总学分167分。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惠州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2006级师范、商务方向)第一部分英语专业简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教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7. 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 或毕业论文等.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七年以内毕业最低学分:165分毕业规定:本专业本科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5学分,其中课内必修课程120学分,限制性选修课程3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2学分,实践教学19学分,课外拓展5学分.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第二部分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2.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3、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符号说明:●:理论教学※:考试★:军训△:实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第三部分英语专业培养计划的说明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说明1.人才培养定位在坚持本科人才学术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需求与我院的实际情况,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201 学科门类:文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口译、笔译能力;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和第二外语的应用能力;能在外事、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应受到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教育。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具备运用英语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具备口译、笔译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 熟悉我国在外事、外贸、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四、专业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基础写作、英语高级写作、口译、笔译、语言学概论、英语词汇学、文体与翻译、英美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美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英语翻译方向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商务英语方向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英语翻译专业方向实习、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实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实习、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实习、翻译技能实训、口译课程实习、笔译课程实习、商务翻译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无
七、教学计划安排
1. 教学日历:(见附表一)
2. 各学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附表二)
3. 课程设置和安排:(见附表三)
4. 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见附表四)
八、学制
基本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
九、毕业要求
课内教学总学时:2366学时,综合实践周数:31周,总学分:175.5学分。
英语专业教学日历及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附表一、教学日历 (2013级)
符号:◎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
□理论教学
∶考 试∧&~∞金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机动时间
=假 期
毕业教育技能训练(水上训练)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实习
生产实习
附表二、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备注:
1.一般每学期共19周;
2.一般每学年寒假6周,暑假8周(最后一学年不安排暑假);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理工科专业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暑假进行;
4.公益劳动(1周)安排在第二、三学期,由学生所在学院统筹安排,公益劳动不占课内学时; 5.其他年级参照执行。
附表四、英语专业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
执笔:郭国旗教学院长:何谦卫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207 学科门类:文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了解语言文学及翻译理论和技巧,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经贸知识及运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应受到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的教育,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并且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翻译理论与技巧,通过课内外翻译活动和翻译实践;具备较强的日语口译、笔译能力;熟悉日本的社会和文化;熟悉日本企业的管理规程;掌握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国际贸易的操作技能;
2.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公关与营销能力,掌握电子商务运作技能;
3.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外文书刊;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四、专业核心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基础写作、日语高级写作、日语阅读基础、日语笔译、日语口译、日本概况、日本历史与文化、日本文学概论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日语基础技能实训、日语专业知识实训、日语翻译技能实训、日语商务实务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无
七、教学计划安排
1. 教学日历:(见附表一)
2. 各学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附表二)
3. 课程设置和安排:(见附表三)
4. 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见附表四)
八、学制
基本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
九、毕业要求
课内教学总学时:2374 学时,综合实践周数:30 周,总学分:175 学分。
日语专业教学日历及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附表一、教学日历 (2013级)
符号:◎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
□理论教学
∶考 试∧&~∞金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机动时间=假 期
毕业教育技能训练(水上训练)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实习
生产实习
附表二、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备注:
1.一般每学期共19周;
2.一般每学年寒假6周,暑假8周(最后一学年不安排暑假);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假期进行;理工科专业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暑假进行;
4.公益劳动(1周)安排在第二、三学期,由学生所在学院统筹安排,公益劳动不占课内学时; 5.其他年级参照执行。
附表四、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
执笔:谢步群教学院长:何谦卫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