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精选)

合集下载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赏析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赏析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赏析
平面作品形式美法则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在平面作品中,以某一点或线为中心,两边的形态、色彩、大小等要素呈现出相对应的关系。

均衡则是指通过调整形态、色彩、大小等要素的位置和比例,使整个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平衡的状态。

对称与均衡能够给人以稳定、庄重、和谐的感觉。

2.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在平面作品中,将不同的形态、色彩、大小等要素进行对比,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调和则是指通过将对比强烈的要素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其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对比与调和能够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3.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在平面作品中,通过重复、渐变等方式形成的有规律的变化。

韵律则是指在节奏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情感和动感元素,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节奏与韵律能够使作品产生动感和节奏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 统一与变化:统一是指在平面作品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

变化则是指在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些变化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统一与变化能够使作品既整体协调,又
不失变化和活力。

5.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在平面作品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尺度则是指作品与实际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与尺度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视觉感受。

在平面作品设计中,灵活运用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同时,这些法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和突破,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A、协调
协调的原则是“统
一中求变化,对
比中求统一。

•B、平衡
•C、对比
•D、对称
•E、节奏
•F、韵律
•G、统一
•H、分割
•包括等分割、渐变分割、黄金分割、自由、数列分

–1、分割的基本形式
•等分割——等分割包括两种,即等形分割和等量分
割。

•等形分割——指分割的形状要完全一样、即分割后
的单位形完全相同
•等量分割——
指分割后的形有所不同,但面积必须相等,即分割后的形不同而面积相等。

这种分割的特点由于分割后的形状各异,使等量分割更富有变化,在视觉上被认为是通量之形,在量上给人们一种平衡及安定感
•渐变分割——
利用渐变的原理来进行的分割。

渐变的原理是指基本形或骨格有规律的、循序的逐渐变化,从而产生一种节奏感和韵律。

•自由分割——
一种任意的、不拘泥于任何规则的分割方法,分割后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但应注意的是自由分割也需要把握形与形、局部与整体的呼应性、节奏感。

不能杂乱散漫。

•数列分割—
是指用不同的数列比进行的分割,其中主要包括等比数列、等差数列、调和数列及费波纳齐数列。

分割方法秩序性强,节奏精确、是一种数理美感的分割形式。

等比数列:1、
2、4、8、16、32、64… 等差数列:1、2
、3、4、5、6、7、8
调和数列:1、1/2、1/3…….
费波纳齐数列:1、2、3、5、8、13、21 34。

–2、分割的方法
•直线、曲线、自由曲线
这种分割随意性强,优雅、活泼、变化丰富。

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

A
2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质或量方面区别和差异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相对比 较。在图案中常采用各种对比方法。一般是指形、线、色的对 比;质量感的对比;刚柔静动的对比。在对比中相辅相成,互 相依托,使图案活泼生动,而又不失于完整。
调合就是适合,即构成美的对象在部分之间不是分离和排斥, 而是统一、和谐,被赋予了秩序的状态。一般来讲对比强调差 异,而调合强调统一,适当减弱形、线、色等图案要素间的差 距,如同类色配合与邻近色配合具有和谐宁静的效果,给人以 协调感。
A
4
四、对称与均衡
对称:指假设的一条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周 围配置同形、同量、同色的纹样所组成的图案。 从自然形象中,到处都可以发现对称的形式,如我们自身的五 官和形体,以及植物对生的叶子,蝴蝶等,都是优秀的左右对 称典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称满足了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 对于平衡的要求,对称是原始艺术和一切装饰艺术普遍采用的 表现形式,对称形式构成的图案具有重心稳定和静止庄重、整 齐的美感。
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变化间 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就 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
节奏与韵律往往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韵律在节奏基础上丰富,节 奏是在韵律基础上的发展。一般认为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美, 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如植物枝叶的对生、轮生、 互生,各种物象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疏到密,不仅体现了节奏 变化的伸展,也是韵律关系在物象变化中的升华。
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他不但继承了日本 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 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了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 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以民族风格为中 心,得到了国际设计界的认同,使他多次受到美国各大学邀请, 举办日本文化和设计讲演。同时获得了包括布尔诺图形设计奖、 华沙招贴海报奖、捷克海报设计奖、莫斯科招贴设计奖等众多 的大奖。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统一和变化
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统一 是这些有变化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使其从整体到得到多样 统一的效果。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对称 就是在中心点或者中心线,在点的四周或者线的两边,出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对比 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
所产生的现象,使他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调和 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节奏 节奏是指形与色合乎规律的周期性运动变化。就是相同
的形反复出现在同一画面的构成法则称为节奏。这种反 复是有一定差别的反复。所以说反复时节奏的重要标志 ,没有反复就不可能让人有节奏的感觉 韵律 对节奏给予的变奏性处理,称为韵律。对比和变化的程 度是韵律的关键。
相等、相同或者相似的画面内容。 平衡 是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人的眼睛,在心
里上感受到一种物理的平衡(比如空间、重心、力量等).平衡 与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 “严谨、庄重”的感受,而平衡则是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画面 呈现“稳”的感受。
平面构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对比和统一、对称、均衡、比例、视觉重心、节奏和韵律、联想和意境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依据确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说明是:推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说明是统一和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猛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和统一对比又称比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显明猛烈的感受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显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调的饱和和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凹凸、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冲突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好用效果。

对称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匀整、协调、整齐、高雅、庄重、完备的朴实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心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假如两部分的形态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放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五、比例与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 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 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 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 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 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 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 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 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 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 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 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 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 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平面构成4——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4——美的形式法则

对称与均衡
对称
对称
对称
绝对对称
相对对称
相对对称
相对对称
均衡
均衡
均衡
均衡
均衡
节奏与韵律本是对音乐的描述,通过音符、旋 律等元素变化体现。被引入到视觉艺术中,指 利用视觉元素中的形、色、位置、方向等有规
节奏与韵律
律的运动变化所带来的心理感受。
节奏
节奏
节奏Βιβλιοθήκη 节奏节奏调和
调和
作业内容:根据本章所学形式美法则为主要设 计手法,绘制平构作品。 作业要求:共4幅,单幅大小15×15cm,黑白 色,裱在32×32cm的黑卡纸上。
课后作业
平面构成
杨华芸 主讲
如何看起来更“美”——美的形式法则


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

对比与调和
变化与统一是美的形式法则中的第一原则,
它也是所有艺术形式需要遵循的法则,重 复、渐变、变异等构成形式都是在变化统
变化与统一
一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称与均衡都有平衡的概念,但这里的平衡并 不是物理学概念,而是通过视觉反映到心理的 一种感受,即是通过构图、形式、色彩等视觉 因素使画面在心理上形成平衡的效果。
韵律
韵律
韵律
对比和调和是指整体与局部,或是局部与局部 之间各元素相比较,产生的统一或者变化的形 式,是变化与统一的直接体现。统一的整体中 局部产生变化,形成了对比;不同的元素通过 一个形式统一起来,这就是对比与调和的过程。
对比与调和
疏密对比
疏密对比
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
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对称与均衡在平面设计中各有优势。 对称能够带来稳定、庄重的视觉感受 ,增强设计的整体感和秩序感;而均 衡则更注重画面的动态平衡和和谐感 ,使设计更加生动和灵活。在实际应 用中,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和目 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法则。
03 重复与节奏
重复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技巧
单一基本形重复
将同一基本形在画面中反复出现, 通过改变大小、方向、色彩等方 式形成有规律的排列,从而构成
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骨骼线重复
骨骼是支撑平面构成的基本框架, 通过骨骼线的重复排列,可以形 成严谨、理性的视觉效果,同时
增强画面的秩序感和稳定感。
近似基本形重复
在保持基本形相似的基础上,进 行局部变化或细节调整,使重复 元素在统一中呈现多样性,增加
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节奏感营造方法论述
元素大小变化
体感,同时采用统一的色彩和形状元素进行搭配,保证了界面整体的一
致性和协调性。
03
案例三
某书籍封面设计,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书名和作者信息,同时采用相
似的色彩和风格进行统一设计,使得封面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保持了整
体的和谐统一。
05 比例与尺度

比例关系在平面设计中重要性
比例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它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整体美感和和谐度。 恰当的比例关系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易于被观众接受和理解,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强的视觉冲击力。
案例分析:成功运用美的形式法则作品
案例一
某品牌标志设计,运用对称均衡 的法则,使标志在视觉上达到平 衡,同时增强了标志的稳定性和
识别度。
案例二
某海报设计,运用调和对比的法则, 通过色彩、形状、大小等元素的对 比与调和,使海报主题突出,视觉 效果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