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

合集下载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重要文明成就。

2.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历史资料,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文明的起源1. 古代埃及文明2. 古代巴比伦文明3. 古代印度文明4. 古代中国文明第二章:古代文明的繁荣1. 希腊文明2. 罗马文明3. 印度文明的发展4. 中国文明的繁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的发展历程,阐述文明成就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明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明发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明成就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追寻文明的足迹》2. 课件:文明起源和繁荣的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

3. 历史资料:关于古代文明的文献、图片、遗迹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论文:评估学生在作业和论文中对文明成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明起源和繁荣的试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1.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2. 希腊罗马文化与印度中国的交流3. 宗教的传播与文明的融合4. 古代文明对现代世界的影响七、中世纪文明的发展1. 欧洲中世纪文明2. 伊斯兰文明3. 东亚文明的发展4. 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八、近代文明的崛起1.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2. 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3. 民族国家的兴起4. 近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九、现代文明的挑战与变革1. 全球化与文明交流2. 科技发展与文明进步3. 文明的冲突与和解4.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挑战十、展望未来的文明1. 未来文明的发展趋势2. 人类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3. 文明的责任与使命4. 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教学评价:六、七、八、九、十章内容的教学评价参照五章的评价标准,重点关注学生在了解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明传播、发展、挑战和变革等方面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1《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1《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追寻文明的足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特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认识不同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艺术品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明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追寻文明的足迹,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明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文明时期的特点。

2.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文明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域的文明发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新课导入: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史前时期、古代文明、中世纪、近现代等阶段。

3. 作品欣赏:展示不同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艺术品等,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讨论,感受文明的艺术魅力。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文明时期进行深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展示海报。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六、板书设计1. 追寻文明的足迹2. 副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0课3. 正文:介绍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不同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和艺术品、学生合作研究等。

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明时期,深入了解其特点,完成一篇研究报告。

2. 学生绘制一幅描绘文明时期的建筑或艺术品的画作,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表现力强。

世界历史100集

世界历史100集

《世界历史100集》: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一、史前时代:文明的曙光1. 人类的起源:从非洲大陆走出的智人2. 石器时代:人类学会制造工具,开启征服自然之路3. 农业革命:从狩猎采集到农耕定居,人类社会迎来第一次飞跃4. 村落与城邦:人类开始聚居,文明初现曙光5. 早期宗教与信仰: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二、古代文明:辉煌与衰落6.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畔的永恒之谜7.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的兴衰8.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的传奇9. 中国古代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繁荣10. 爱琴文明:希腊半岛的早期文明之光三、世界三大宗教:信仰的力量11. 佛教:释迦牟尼的启示12. 基督教:耶稣基督的教导13. 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的传承四、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文明的基石14. 希腊城邦:民主与哲学的摇篮15. 希腊战争:波斯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16. 罗马共和国:征服地中海的霸主17. 罗马帝国:辉煌与衰落的历程18.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罗马帝国的宗教变革五、中世纪:封建社会与宗教改革19. 欧洲封建制度:骑士、城堡与领主20.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的辉煌与衰落21. 伊斯兰世界的繁荣: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22. 十字军东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23.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与宗教分裂(文档第一部分完,后续内容敬请期待)六、文艺复兴与探索时代:人文主义与地理大发现24. 文艺复兴:意大利的兴起,艺术的复兴25.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天才的艺术成就26.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欧洲殖民时代27.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新教的诞生28. 麦哲伦埃尔卡诺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七、启蒙时代与工业革命:理性之光与生产力飞跃29. 启蒙运动:理性、自由、平等等理念的传播30. 伏尔泰与卢梭:启蒙思想家的呐喊31. 美国独立战争:民主与自由的胜利32. 法国大革命:君主专制的终结33. 工业革命:从手工生产到机器制造八、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国家崛起与殖民扩张34. 意大利统一:加里波第与加富尔的事业35. 德意志统一:俾斯麦的铁血政策36.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37. 英国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38. 俄国的扩张:从彼得大帝到苏联九、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动荡与秩序重建39.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火药桶爆炸40. 俄国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4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秩序的重建42.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与灭亡43. 原子弹与冷战: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十、现代世界:变革与发展44. 联合国成立:世界和平的守护者45. 殖民地独立运动:非洲与亚洲的觉醒46.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冷战的较量47. 欧洲一体化:从煤钢共同体到欧元区48. 中国改革开放:东方巨龙的觉醒十一、科技革命与全球化:未来已来49. 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50. 人类基因组计划:解开生命密码5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挑战52. 全球化: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世界历史100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辉煌历程,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继续前行。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追寻文明的足迹》是“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课内容。

它是继第11册《神州风采》--有关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一课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次专题欣赏活动。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通过本节课的欣赏活动,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智慧和壮举,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本课的编辑指导思想。

在本课学习中,需要师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解答教材中的学习问题。

鉴于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有限,建议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同学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由两页组成。

第2页中简短的导语首先把我们学习、了解文化遗产的目标呈现出来,即让我们了解它、保护它,并把它留给未来。

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位于埃及南部纳赛尔湖附近。

这四尊高20米的雕像,都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像。

他是古埃及最强大的国王,骁勇善战,征服和统治了北起地中海、南到努比亚、东自利比亚、西到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的广大地区。

阿布辛拜勒神殿的墙上多处画着他与敌人勇敢战斗的画像。

教材中展现的是神庙入口处的巨型雕像。

拉斯科洞窟的岩画是人类最早的绘画。

这些壁画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绘制?这些都无法揭开真实的谜底,只能通过猜测,来推想当初的情况,毕竟这是史前时期的艺术,没有翔实的文字记载。

根据对拉斯科岩洞绘画布局的研究发现,凡是对人类有威胁的动物,如虎、豹、豺、狼等,大都绘制在朝外的岩壁上,而温顺的牛、马、鹿等,大都绘制在朝里的岩壁上。

这说明,这些壁画有一定的宗教禁忌的含义。

大概通过这些图,来表达当时的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恐惧感和理解。

他们使用的颜料是木炭及各种矿砂,工具则是蕨草和羽毛等。

拉斯科洞窟的岩画被称为“史前的卢浮宫”。

库库尔坎金字塔位于尤卡坦半岛北部低地。

在这里繁荣、发展的玛雅文明,从距今2300年前开始,持续了1800多年。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比分析,认识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明的发展轨迹。

(2)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

(3)利用比较研究法,探讨不同文明的共性与个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全球观念,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鼓励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第1课:人类文明的起源1. 导入:介绍文明的定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2. 主体内容:讲述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文明起源。

3. 课堂讨论:分析这些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和各自的特点。

第2课:古代文明的繁荣1. 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

2. 主体内容:讲解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文明的繁荣时期。

3. 课堂讨论:比较这些文明在繁荣时期的成就和差异。

第3课:文明的碰撞与融合1. 导入:介绍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及其影响。

2. 主体内容:分析古代文明之间的战争、贸易和文化交流。

3. 课堂讨论:探讨文明碰撞与融合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用。

第4课:中世纪文明1. 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中世纪文明的特点。

2. 主体内容:讲述欧洲、伊斯兰世界和东亚的中世纪文明。

3. 课堂讨论:分析中世纪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第5课:近现代文明的发展1. 导入:介绍近现代文明的定义及其产生的背景。

2. 主体内容:讲解近现代欧洲文明以及美洲、亚洲的文明发展。

3. 课堂讨论:探讨近现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明的发展轨迹。

2. 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文明案例,深入剖析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

《追寻文明的足迹》优秀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优秀教案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探索文明的足迹》

《探索文明的足迹》

《探索文明的足迹》张仁伟(青田县第二中学)内容目标2-1-3 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学习要求1、通过了解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的概貌和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感受人类告别野蛮的历程,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2、通过国家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出现和形成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中国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并归纳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理解文字产生的原因和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4、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现象,培养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内容一、考古现场,发现文明1、中国商朝的殉葬制度,感受阶级社会的残酷,理解阶级分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

2、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辨证地看待起两方面的作用,既残酷性和进步性。

3、理解阶级的分化,军队刑法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理解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

4、养成辨证看待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感受文明(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表现1、时间:四五千年前2、位置:长江黄河流域3、物质基础: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适宜人类生活。

4、政治文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进入阶级社会,建立政权,出现城市和国家。

5、精神成果:发明了古老的甲骨文,拥有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二)古代埃及文明的表现1、时间:公元前三千多年前2、位置:尼罗河流域3、物质基础:气候干燥,依赖尼罗河的灌溉,在沿河地区开展农业生产。

4、政治文明:公元前两三千年前进入阶级社会,建立政权,出现城市和国家。

5、精神成果:创造古老的象形文字,建造雄伟的金字塔,在数学、天文学、医学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三)古代巴比伦文明的表现1、时间:公元前两三千年前2、位置:两河流域3、物质基础:干旱少雨,但是有发达的灌溉系统,在平原地区开展农业生产。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主要文明古国的起源、发展、衰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通过分析不同文明的特点,提高比较、归纳能力;(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明的发展规律;(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文明古国的风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历史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全球观念,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文明的起源1.1 古代埃及文明1.2 古代巴比伦文明1.3 古代印度文明1.4 古代中国文明1.5 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第二章:文明的扩张与交流2.1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2.2 罗马帝国的兴衰2.3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2.4 印度的孔雀王朝2.5 中国的秦汉时期第三章:文明的冲突与融合3.1 拜占庭帝国3.2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3.3 蒙古帝国的征服与交流3.4 西方的宗教改革3.5 中国的隋唐时期第四章:文明的重塑与转型4.1 欧洲的文艺复兴4.2 英国的工业革命4.3 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宪法制定4.4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4.5 中国的鸦片战争与近代化探索第五章:现代文明的发展与挑战5.1 第二次工业革命5.2 两次世界大战5.3 冷战与两极格局5.4 第三次科技革命5.5 全球化与多元文明共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明古国的起源、发展、衰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现代文明的发展与挑战。

2. 教学难点:文明的发展规律;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全球化进程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书写体。
4、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 超的医学技术,也反映了古埃及人企图 长生不死的信仰。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世 界最高建筑物的桂冠在它头上戴了 有4300年之久,古埃及人用了20年 时间才建成它。
狮身人面像
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 演变。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就是从它 演变来的。在这个历法里一年分三季: 泛滥期、播种期和收获期。
《打破神像的人》告诉我们要打 破人们对神灵的迷信。
《乌鸦和狐狸》讽刺了一些人的 虚荣心。
《初次看见的骆驼》说明实践出 真知的道理。
3、追求科学的声音------阿基米 德是希腊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今天, 世界著名的发明博览会就以“尤里 卡”命名,而欧洲发展高科技的科 学规划也叫“尤里卡计划”。
4、坚持真理的声音------亚里士 多德就是一个坚持真理的人,他说: “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 理。”
中国
甲 骨 文
夏历

(传统的
农历 ) 水 稻
长城 故宫
(三)、古巴比伦 1、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与金字塔
齐名的世界奇迹,但它已经不存在了。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是国王汉谟拉比用来治理国家,统治人 民的。
3、古巴比伦这个国家现在已经没 有了。从地图上可以知道古巴比伦城在 如今西亚的伊拉克境内。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与金 字塔齐名的世界奇迹。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国 王汉谟拉比用来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
二、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的诞生地往往有著名的大河,
她们都被称作文明的“母亲河”。 1、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印度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 3、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
3.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 强。
三、爱琴海上的回声 1、在四千年前的欧洲南部,新
的文明中心在希腊爱琴海地区产生 了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2、希腊文学名著《伊索寓言》 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也是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
《伊索寓言》里面有许多精彩的 寓言,它们借用动物世界里的故事, 告诉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追求科学的声音
坚持真理的声音------
------阿基米德是希腊 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
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坚持真理的人。
运动员的声音------在古希腊,人们崇尚体育 运动。他们每4年进行一次奥林匹亚赛会。 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林匹亚赛会的精神。
5、公民的声音------雅典公民只有经过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选举后 才能担任国家公职。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 在大会中,允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雅典是 古代世界的民主国家。
6、运动员的声音------在古希腊,人们崇 尚体育运动。他们每4年进行一次奥林匹亚 赛会。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林匹亚赛会 的精神。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人民一次体育盛 会,也是世界人民追求友谊、渴望和平意愿 的反映。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
(二)、古埃及 1、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最 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世界最 高建筑物的桂冠在它头上戴了有 4300年之久,古埃及人用了20年时 间才建成它。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是埃及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 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埃及灿烂 文明的象征。
2、 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 的历法演变。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就 是从它演变来的。(它是以太阳运行周 期为依据。)在这个历法里一年分三季: 泛滥期、播种期和收获期。
2、印度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 也是最崇拜牛的国家。印度人把牛当做 幸福吉祥的象征,每年都有“敬牛日”, 庆祝活动盛况空前。
3、在印度创立的佛教流传到了很多 国家,而印度人现在大多信仰印度教。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
4、 恒河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 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
5、印度拥有非常发达的软件业,在 世界上名列第二。
古巴比伦文明。 4、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中国)
文明。

古埃及
发 拉

尼 罗

古巴比伦

古印度
黄河
中国
长江
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位置图
讨论: 为什么人类早期的文明通 的水资源人 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2,这些地区有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 条件;(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第四单元
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
导读: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先有后,古埃
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举 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上 最早产生文明的地区。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最古老的文 明,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基础。
10探索人类文明的足迹
• 一、文明古国的遐想 • (一)、古印度
1、古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了它成为一个充满 神秘色彩、十分迷人的国度。唐僧带 领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到西天取 经,他们到的“天竺国”就是古印度。
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书写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 的医学技术,也反映了古埃及人企图长 生不死的信仰。
比较两个文明古国的辉煌成
就文字 历法
最早种 代表性 其他 植的农 的建筑
作物
古埃 及
象形 文字
太阳历
大麦 小麦
金字塔 狮身人 面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