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八对一注意(最新版)

三查八对一注意(最新版)
三查八对一注意(最新版)

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八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物名称、对剂量、对浓度、对用法、对时间、对药

物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药物的反应。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一)定义 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二)基本内容 1.查对基本要求: 1)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2.查对实施要求: 2.1医嘱查对 1)开医嘱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应做到班班查对,夜班查对当日医嘱, 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1次。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3)处理医嘱及查对者,均须签全名。 4)长期医嘱执行后,要在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并保留执行单。 需要转抄医嘱时,需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5)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 执行者签名。 6)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 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

医师应及时补开医嘱并签名(不超过6小时)。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的时间。 7)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向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2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 1)服药、注射、输液、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摆药后查; 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八对:对住院号(门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操作前核对时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或使用PDA电子扫描(仍需口语化查对信息)。根据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要求识别患者身份。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 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有效期和批号有无超期。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致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经双人核对,用后保留空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空瓶,经另一人核对 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8)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师, 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做好记录。 2.3输血查对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查八对查对制度

三查八对查对制度 一、目的: 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内容: 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三、要求: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须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住院部输液必须做到化药、输液双签名;输液、换瓶时认真查对无误后,签上时间和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十不准制度 1.不擅自离岗外出; 2.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 3.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 4.不在工作场所内吃东西; 5.不做私事; 6.不打瞌睡不闲聊; 7.不玩手机;

8.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 9.不接受患者馈赠; 10.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十不执行制度 1、不三查八对不执行 2、口头医嘱不复述两边不执行 3、转抄医嘱不经过两个人核对不执行 4、服药输液注射有疑问不查询不执行 5、药物质量标签有效期不检查不执行 6、药物作用配伍禁忌不清楚不执行 7、易过敏药物不做过敏试验不执行

三查八对制度

查对制度 一、目的: 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内容: 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三、要求: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输入电脑或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须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住院部输液必须做到化药、输液双签名;输液、换瓶时认真查对无误后,签上时间和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十不交接制度 1、护士衣帽,仪表不整齐,不交不接。 2、为下一班产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 3、上一班及本班医嘱未核对,不交不接。 4、输液不通畅不交不接 5、各种引流不通畅不交不接。 6、危重病人床单不整洁,不交不接。 7、重点病员的病情动态变化记录不清,不交不接。 8、抢救物品不全或损害,不交不接。 9、毒、麻、限剧药品基数不符,不交不接。 10、治疗室、办公定不清洁,不交不接。

三查八对制度

三查八对查对制度 、目的: 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内容: 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三、要求: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须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住院部输液必须做到化药、输液双签名;输液、换瓶时认真查对无误后,签上时间和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

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三)、手术查对制度: 1、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2、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5、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6、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7、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8、《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案中保管。 十不交接制度 1.护士衣帽,仪表不整齐,不交不接。 2.为下一班产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

输血前检查核对(三查八对)制度

输血前检查核对(三查八对)制度(一)“三查” 1.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 (1)血液有效期 浓缩红细胞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 少白细胞红细胞4±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4±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4±2℃24小时内输注。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4±2℃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浓缩血小板22±2℃24小时(普通袋)或 5天(轻振荡、专用 袋制备)。 机采血小板同浓缩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20℃以下一年。 普通冰冻血浆-20℃以下四年或五年。 冷沉淀凝血因子-20℃以下一年。 全血同浓缩红细胞。 (2)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封口有无松动。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查血液质量 (1)正常库存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两层,上层为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凝血块或异物。 (2)异常库存血:血浆变红或混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层呈紫红色,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红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3。查输血装置 (1)有效期; (2)包装有无漏气、污染; (3)装置是否完整无损。 (二)“八对” 1.受血者血样的采集: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贴好标签。 2.取血与发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及配血试验结果,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观察: “三查”:摆药时查;给药、注射、处置前查;给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的有效期。 “一观察”: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医嘱经查对后方可执行,护士执行医嘱后一定要签名,医嘱不明要问清(口头医嘱、医嘱不全、不签名、未注明时间、剂量、用法),否则不予执行。 3、抢救时,口头医嘱护士须重复一遍,经认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抢救后应督促医师及时补医嘱,对使用急救药或毒麻药时必须经二人核对后再执行。 4、清点药物时或使用药物前,要认真检查药品的质量、标签、有效时间或批号,如安瓿有裂缝或瓶口松动,则不得使用。 5、给药前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对药物过敏实验结果应二人核对和签名,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无菌技术操作时,须查对用物灭菌时间的有效期及物品质量和数量。 临床科室查对制度 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执行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注意用药反应。 1.医嘱查对 (1)电子医嘱:护士接收医嘱,打印执行单,须经两人核对,签名后方可执行。如需转抄医嘱也须经两人核对并签名后方可执行。 (2)医嘱应班班查对。办公室护士、中班护士查对当日班医嘱,中班医嘱由夜班护士查对,夜班医嘱次晨由白班办公室护士查对。 (3)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1—2次。 (4)整理医嘱后,必须经二人查对。 (5)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要及时查对医嘱并签字。 2.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 (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要经过反复核对。 (4)摆药注意四不用:①不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的药物;②不用变色、混浊或有沉淀的药物;③不用可疑的药物;④不用内服、外用、剧毒药物的标签与药瓶混淆的药物。 (5)静脉输液应注意查对:①液体名称及有效期;②玻璃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③检查液体有无变色、 混浊、沉淀;④一次性输液器有无过期,是否清洁,有无异物,包装袋有无破损、漏气;⑤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及用药后反应。 3.输血查对 (1)输血前由两人共同执行“三查八对”并签名(“三查”: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对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者要认真确认。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2)取血后在30分钟内输入,输血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床旁观察5—10分钟,患者无异常方可离开。患者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输血完毕,保留血袋24小时。 分级护理制度 一、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及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二、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并有统一标志。 三、分级护理药店参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执行。 四、患者一览表和床头卡上有分级护理标志,标志与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五、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1

护理三查八对制度

护理三查八对制度 一、护理三查八对制度的目的: 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护理三查八对制度的内容: 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三、护理三查八对制度的要求: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输入电脑或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须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住院部输液必须做到化药、输液双签名;输液、换瓶时认真查对无误后,签上时间和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三)、手术查对制度:

1、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2、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5、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6、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7、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8、《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案中保管。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输血三查八对制度》

《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三查: 1、检查血制品的质量 2、有效期 3、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 1、对床号 2、对姓名 3、对住院号 4、对血袋号 5、对血型 6、对交叉结果 7、对血液的剂量 8、对血液种类 泉州鲤城东方妇科医院 第二篇: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三查: 1、检查血制品的质量 2、有效期 3、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 1、对床号 2、对姓名 3、对住院号

4、对血袋号 5、对血型 6、对交叉结果 7、对血液的剂量 8、对血液种类 山川镇中心卫生院 第三篇: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三查: 1、检查血制品的质量 2、有效期 3、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 1、对床号 2、对姓名 3、对住院号 4、对血袋号 5、对血型 6、对交叉结果 7、对血液的剂量 8、对血液种类 伊川县平等乡卫生院 第四篇:输血前“三查八对”输血前“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及血液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瓶)号(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血液的型号种类、血量。 第五篇: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八对查对制度 一、目的: 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内容: 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三、要求: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范本

文件名称:查对制度文件编号: 起草部门:护理部起草人:王瑛 审定人:张华丽发行日期:2016/5/23 变更原因:版本号:2016 全。 2.依据: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医疗核心制度》 3.范围:全院各科室 4.责任者:王瑛 5.规定内容: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1.2.1查对制度 附件1 色达县人民医院“临床 工作查对制度督查活动”实施方案 为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当前安全医疗现状,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临床工作查对制度督查活动”,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制度在心中,落实在行动”,确保诊疗工作中查对制度落到实处,减少医源性损害,为患者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诊疗环境,实现患者安全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临床工作查对制度督查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考核标准,督促查对制度的学习、评价、考核等工作。 组长:张华丽

副组长:杜金玉 成员:王瑛陈友万王清兵王祥林 (二)成立临床工作查对制度督查考核小组,检查各科室查对制度自查整改情况,并依据方案要求实施考核。 1、医疗组: 组长:杜金玉 成员:张彬蒋登高 2、护理组: 组长:王瑛 成员:俄谢拉姆更登格马章虹格桑志玛 扎西志玛王芝秀 3、药学组: 组长:陈友万 成员:李红 4、医技组: 组长:王清兵 成员:高建群周娜 三、督查活动实施步骤 (一)学习、自查阶段 1、组织学习: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查对制度的内容,做到人人知晓、自觉运用和严格执行。 2、开展自查:在制度学习的基础上,各科室认真查找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落实查对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逐一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前写出书面自查整改报告至相应的管理部门(医、药、技交医务科,护理交护理部)。 (二)整改、督查阶段 1、各科室通过自查,制定适合本科室实际的整改措施与办法,“边整改、边落实、边总结,边提高”,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并使之“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一)基本要求 1、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都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 2、执行任何操作、治疗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即操作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的反应。 3、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有否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查看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二)医嘱查对制度 1、凡用于患者的各类药品、各类检查和操作项目,医师均应下达医嘱。护士转 录医嘱必须准确、及时。 2、护士对可疑医嘱应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在紧急抢救患者时,护士可执行口 头医嘱,但必须复述,无误后执行,并保留所用安瓿,经2人核对后弃之。事后督促医师及时、据实补开医嘱并签名。 3、医嘱必须及时处理、核对并签署全名。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医嘱是否处理完 毕,值班期间随时查看有无新开医嘱。医嘱转录整理后,须另一护士查对。 4、当日医嘱应执行三班查对制度并由查对者签名。即:主班查对日间全部长期 医嘱和临时医嘱;大夜班查对小夜班所有长期及临时医嘱;主班查对大夜班所有长期及临时医嘱,每周进行一次全病区所有已执行的长期医嘱的总核对。 5、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 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抢救用药的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在弃之。抢救结束后应补开抢救医嘱,由执行者签时间、签全名。 6、紧急医嘱应在15min内执行,要求先执行、后签署姓名和执行时间。凡需下 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 (三)口服给药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用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和批号,做到三不用:不用标签不清或无标签药物;不用变色、混浊、沉淀药物;不用可疑(剂量、药名不清)药物。 3、药物摆放后必须2人核对(即摆放者、发放者各自核对),无误后方可发给患者。 4、发药时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及用法。 5、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如饭前药、饭后药、餐中药、服药顺序及注意事项。特 殊药物如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激素、抗菌药等。必须看患者服用。 6、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四)皮下、肌肉注射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3、核对注射单与医嘱的一致性,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4、备齐药品再次核对安瓿上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批号、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质、混浊等。 5、到患者床边操作前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

医院医嘱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1执行医嘱时,认真履行医嘱审查义务,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向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不合理的医嘱不执行。 1.2医嘱执行后,应将当班医嘱与治疗牌(转抄的输液执行单、肌肉、皮下、雾化、口服卡等)全部查对一次,无误后方可执行。 1.3抢救或手术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待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待医生手术或抢救结束后,当即据实补记医嘱,护士查对无误后方可弃去空安瓿。 1.4医嘱查对: 当班查对,夜班查对,护士长一周一次大查对并记录。 1.5查对医嘱必须认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立即予以纠正,反馈给护士长。 1.6护士对查出的问题不能隐瞒不报。护士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补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7当天查对医嘱时未查对的病例,第二天要补查。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2.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一注意。 ①三查: 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②十对:

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③一注意: 注意用药后反应。 2.2认真检查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如药片变色、溶剂变色、开口、裂缝等)。 2.3用药前注意询问三史(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有使用记录,用后留安瓿。 3.无菌操作前查对 3.1核对无菌物品日期及质量。 3.2无菌包有无破损。 4.输血查对制度 4.1采血样时,应该核对标签号、姓名与配血单是否相符,无误后将血标本与配血单送血库。 4.2xx医嘱给病人进行输血。 4.3取血时做到三查八对。三查: 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良好。八对: 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的种类、剂量。供血者血样一定要保留到病人输血完毕后24小时。 4.4输血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必须由两名护士核对三查八对的内容,无误签字后方可输入。一人工作时要重复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7种护理查对制度注意事项总结【最新版】

7种护理查对制度注意事项总结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各部门护理工作制度,是医院护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一定程度的指令性和法规性。 严格执行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各部门护理工作制度,是医院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医院护理工作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 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各类医嘱均由两名护士进行查对,每日医嘱班班查对。 (2)护士长每周组织医嘱查对两次。 抢救患者时,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抢救结束后二人核对后弃掉,并保留原始抢救记录。 (3)查对医嘱必须认真,一丝不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立即予以纠正,并反馈给护士长。

(4)所有住院病历,夜班需全部查对一遍,当天未查到的病历第二天要补查。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摆药后必须经二人核对方可执行。备药前要检查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医嘱是否相符,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瓶、安瓿、有无裂痕,查对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发药及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3、输血查对制度 (1)采集血标本时,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做到准确无误,两位以上患者同时配血时,血标本要分别、分次采取。 (2)接血者与送血者共同核对血型、血袋号、血量是否相符,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等、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血,并在输血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3)输血时双人核对,两名医务人员,持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全面再次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输血完毕血袋按规定时间送回输血科。 4、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医嘱需每班查对,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护士长组织大查对一次,并有记录,查对后签字。 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遗嘱后,执行者须复诵读一遍,由俩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和用法。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过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在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取血时,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查对无误,在取血登记本上签字。 2.输血前,必须经过俩人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3.输血完毕,应将血袋送血库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护士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的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5-10分钟到病房,交班前在班护士应完成本班工作,并给下一班作好必需用品的准备。 3.病房应建立交班记录本,交班人必须将病人总数、出入院、死亡、转科、手术和病危人数;新病人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重要医嘱和执行情况;手术和病危病人的病情、抢救、治疗情况;以及各种检验的留取和特殊检查等情况均向接班人交待清楚后在下班。 4.病房应建立常用物品数量、物品损坏遗失登记本,交接班人将规定的交班物品、常用毒麻药品、急救药品和其他医疗器械与用品以及损坏遗失等情况,详细想接班人交代清楚后方可下班。 5.交接班时,接班护士应详细阅读交接班,了解病人动态,然后同交班护士一起对危重、抢救、昏迷、大手术等重点病人进行床头交接班,了解病情、诊断及专科护理执行情况。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一)基本要求 1、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都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 查对制度。 2、执行任何操作、治疗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即操作前、中、后各查对一 次。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的反应。 3、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有否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查看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 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二)医嘱查对制度 1、凡用于患者的各类药品、各类检查和操作项目,医师均应下达医嘱。护士转录医嘱必须准 确、及时。 2、护士对可疑医嘱应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在紧急抢救患者时,护士可执行口头医嘱,但必 须复述,无误后执行,并保留所用安瓿,经2人核对后弃之。事后督促医师及时、据实补开医嘱并签名。 3、医嘱必须及时处理、核对并签署全名。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医嘱是否处理完毕,值班期间 随时查看有无新开医嘱。医嘱转录整理后,须另一护士查对。 4、当日医嘱应执行三班查对制度并由查对者签名。即:主班查对日间全部长期医嘱和临时医 嘱;大夜班查对小夜班所有长期及临时医嘱;主班查对大夜班所有长期及临时医嘱,每周进行一次全病区所有已执行的长期医嘱的总核对。 5、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保留抢救用药的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在弃之。抢救结束后应补开抢救医嘱,由执行者签时间、签全名。 6紧急医嘱应在15mi n内执行,要求先执行、后签署姓名和执行时间。凡需下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 (三)口服给药查对制度 1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用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和批号,做到三不用:不用标签不清或无标签药物;不用 变色、混浊、沉淀药物;不用可疑(剂量、药名不清)药物。 3、药物摆放后必须2人核对(即摆放者、发放者各自核对),无误后方可发给患者。 4、发药时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及用法。 5、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如饭前药、饭后药、餐中药、服药顺序及注意事项。特殊药物如心律 失常药、利尿药、激素、抗菌药等。必须看患者服用。 6、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四)皮下、肌肉注射查对制度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3、核对注射单与医嘱的一致性,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4、备齐药品再次核对安瓿上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批号、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质、混浊等。 5、到患者床边操作前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 6、同时应用两种以上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并应先注射刺激性小的药物。

查对制度考核试卷

查对制度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计分 一.填空题 (每空1.5分共45分) 1.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3.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4.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备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检,。 6. 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7.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输血前,需经( B)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 C )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 C ),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天 4.术中用药的核查 ,由( A )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A、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5.麻醉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 C )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并签名。 A、一方 B 、二方 C、三方 D、四方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医嘱查对制度: ①、医嘱必须班班查对,每日总查对。②、转抄医嘱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并签名。 ③、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④、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生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⑤、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2.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③、抽血(交叉)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一)定义 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的查对制度应当覆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 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 作为身份查对标识。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3、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三)具体规定 1、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八对”:“三查”内容:①查药物有效期,有无沉淀、变质、破损②查药物配伍禁忌③查一次性用物有效期、密封程度、是否有产气杆菌污染;“八对”内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批号。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2、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医师签名是否正确。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名字、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3、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量。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4、理疗科及针灸室

三查八对制度

核对制度 一、目: 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内容: 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涉及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映 三、规定: (一)、医嘱核对制度 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献,应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有关信息资料,加以核算。 2、解决医嘱时,应核对医嘱与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核对医嘱。输入电脑或解决医嘱者、核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要总核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每班核对新医嘱,每周总核对一次)。 4、对有疑问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核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要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住院部输液必要做到化药、输液双签名;输液、换瓶时认真核对无误后,签上时间和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物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规定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要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实验药物,在实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实验成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十不交接制度 1、护士衣帽,仪表不整洁,不交不接。 2、为下一班产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 3、上一班及本班医嘱未核对,不交不接。 4、输液不畅通不交不接 5、各种引流不畅通不交不接。 6、危重病人床单不整洁,不交不接。 7、重点病员病情动态变化记录不清,不交不接。 8、急救物品不全或损害,不交不接。 9、毒、麻、限剧药物基数不符,不交不接。 10、治疗室、办公定不清洁,不交不接。

三查八对制度

三查八对查对制度 一、目的: 保证安全用药、 二、内容: 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 三、要求: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须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换瓶时认真查对

无误后,签上时间与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与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三)、手术查对制度: 1、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就是否完整、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她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2、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