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素异形体教案
《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一、同素异形现象1.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
(2)同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1)碳的同素异形体(2)氧的同素异形体(3)磷的同素异形体对同素异形体的理解(1)组成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
(2)物质类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只能是单质。
(3)性质关系: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
(4)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转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由于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一般认为这种转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1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B.N4转化为N2属于物理变化C.N4的摩尔质量为56D.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D解析N4是一种单质,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二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N4的摩尔质量为56 g·mol-1。
例2下列关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形成的各种单质称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结构虽然不同,但性质差别不大C.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性质不同,其用途相同D.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答案A解析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原子间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化学性质相似,用途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石墨和C60只是三种主要的碳单质。
二、同分异构现象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2)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机化合物中。
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学案

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化学教学案(6)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编写:许乃祥审核:于建东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学会对同素异形体的判断。
了解碳、氧、磷三种元素的几种常见同素异形体。
2、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认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3、运用活动与探究方法,学习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同分异构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知识梳理】一、同素异形现象1、同素异形现象:。
2、同素异形体:。
特点:(1)同种元素(2)不同种单质(3)化学性质相似(4)结构不同二、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注意:除了C有同素异形体外,O、S、P也有同素异形现象。
思考:(1)Na和Na+是同素异形体吗(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C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巨大的区别2三、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小结]:分子式,但是空间结构。
[阅读]:见教材P21表1-91.同分异构体2.同分异构现象34【典例分析】例1: 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素异形体B . 互为同位素C . 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D . 都含有34个中子例2: 将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260o C 可转变为红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磷转变为红磷是一个吸热过程B .红磷比白磷稳定C .白磷转变为红磷时有热量放出D .白磷比红磷稳定 例3:下列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例4:有下列各组物质:A 、水银和汞B 、C C 136126和 C 、红磷 、白磷 D 、金刚石与石墨E 、 CH 3CH 2CHO(丙醛)和 CH 3-CO-CH 3(丙酮)F 、氯水和液氯G 、醋酸与乙酸(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4)属于同一化合物的是________ 【思维训练】1.大气层外的臭氧层的作用是 ( )A .吸收CO 2B .分解补充O 2C .吸收红外线D .吸收紫外线 2.下列关于臭氧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常温下能将Ag 、Hg 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B .臭氧可以杀死许多细菌,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C .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一种很好的脱色剂D.臭氧和氧气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下列各组物质属同素异形体的是()A.16O和18O B.金刚石、石墨和C60 C. O2和O3D.H2O和H2O24.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右下图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5.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结构方式6.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O2和O3B.2H2和3H2 C.H2O与H2O2 D.C2H5COOH与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正确的是 ( )A.少量白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B.氢氧化钠贮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少量的钠贮存在酒精中硝酸银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8.据报道,N5是破坏力极强的炸药之一,18O2是比黄金还要贵的物质。
第3单元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精品教案

第3单元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一、学习目标1.从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以及C4H10、C2H6O等同分异构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进而认识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的物质的多样性。
2.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等方法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究化学本质问题的学习兴趣,同时认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以金刚石、石墨以及C4H10、C2H6O等同分异构体为例认识由于微观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的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
难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三个概念的辨析三、学习过程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氕氘氚氯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与讨论]你能根据上述信息,找出一百多种元素是怎样形成数千万种不同的物质的吗?[整理与归纳][观察与思考]请看一组图片: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教材p18)[问题1]你们能说说这几种物质的异同点吗?[结论]都是由____元素组成的。
金刚石是最硬、无色透明的;石墨是深灰色、不透明、质软、易导电的片状固体;C60灰黑色固体[问题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思考单质性质为什么相差这么大?[结论]构成金刚石的微粒是C原子,C原子以共价键相连,结合成____网状结构,金刚石的基本结构单元是___________;构成石墨的微粒是C原子,C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在石墨的每一层,每个C原子与周围3个C原子以共价键相连,排列成______,无数平面六边行形成____网状结构,石墨的不同层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形似足球;还有碳纳米管也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是由石墨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碳管,管直径一般为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管壁厚度仅为几个纳米,像铁丝网卷成的一个空心圆柱状“笼形管”。
同素异形现象教案

同素异形现象教案【篇一:同素异形体教学设计】中学化学教学设计院系班级学号姓名成绩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111同素异形现象一、选材依据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的第一课时“同素异形现象”。
二、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同素异形现象是从微观结构看物质多样性总结的经验一(从单质物质分析多样性的原因)。
与下节课内容“同分异构现象”相互联系,两者分别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多样性。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相关元素的知识内容,对元素的种类及性质已相当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应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元素、单质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属于概念性知识,理论性较强,为使学生更易掌握本节课主要内容,基于概念出于现象的存在,所以我将采用“现象比较——建立概念——强化概念——运用概念”的教学思路。
通过对比熟悉的两种物质:金刚石、石墨的性质比较,建立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通过对臭氧和氧气的介绍、对比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辨别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检验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所学概念的情况。
本节课设计的内容在难易程度上属于一般,为了使优等生不觉得本节课无聊,在教学过程中会相应的进行一些拓展,以达到“差生迟到,中等生吃饱,优等生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掌握并运用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学会区分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石墨和金刚石的性质的比较,建立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2)通过对石墨及金刚石的结构分析,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表及里,培养学校总结现象、运用知识的科学思维及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辨别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区别;教法: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讲解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学法:观察比较,合作讨论的学习方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金刚石及石墨的结构模型;【篇二: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现象》教案【教材分析】同素异形现象是构成物质多样性的主要形式之一。
同素异形体教案

新课标(苏教版)化学2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素异形现象(1课时)漳州二中化学组黄凌燕【教学设计思路概述】本课与同分异构现象、不同类型的晶体共同构成一单元,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为《化学2》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及《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材以碳的同素异形体为例,帮助学生认识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作用力和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并简要介绍了氧和磷的同素异形体,丰富了学生对同素异形体的认识,故而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碳的同素异形现象及同素异形体是重点,从学生熟悉的金刚石和石墨入手,从“同”和“异”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同素异形现象,本堂课中,碳、氧、磷三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就如同语文中的排比句式,但尤为突出碳的同素异形体,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到新鲜的物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同素异形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以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同素异形现象2、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熟悉的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异”“同”为切入点,从“同素”和“异形”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认识同素异形体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原子不同连接方式的印象,从中体会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深刻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这一观点。
【教学重点】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教学难点】同素异形体的判断、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辨别【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铅笔芯、钻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认识: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资料卡(1)1772年化学家拉瓦锡做了金刚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结果表明,金刚石燃烧所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1797年法国化学家覃拉德做了一个成功实验,他将石墨充分燃烧,结果得到了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同素异形体学案

同素异形体学案【学习目标】1.以碳、氧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体。
2.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观念。
【你知道吗】人类已发现的元素仅100多种,而这些种类有限的元素却构成数千万种不同的物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素异形体1、定义:2、同素异形体间性质的比较问题探究一:同素异形体中“同”和“异”体现在哪些方面?(1)碳的同素异形体硬度熔点导电性完全燃烧产物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结论: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问题探究二:为什么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性质存在这样的异同呢?问题探究三:石墨与金刚石之间能不能相互转化?【整理归纳】①.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物理性质,原因是化学性质,原因是。
②.证明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依据:③.同素异形体间相互转化,属于变化。
(2)氧的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互转化氧气(O2)色味气体,溶于水臭氧(O3)色味气体,溶于水(3)磷的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物理性质完全燃烧产物白磷(P4)状固体,毒,少量保存于中红磷(P)色固体,毒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Na和Na+B.16O和18OC.H2O和D2OD.金刚石和石墨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概念研究对象常见实例【问题解决】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2. 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他们互为()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B.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转化C. 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D. 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O2和O3B. 2H2和3H2C.H2O与H2O2D.C2H 5COOH与CH3COOCH35.最新发现一种新微粒O4,有关这种新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结构与P4相同B、它的摩尔质量为64C、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新微粒6.下列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
同素异形现象教学设计07

[探究活动]1、用玻璃刀(刀头上镶有金刚石)和小刀刻划玻璃。
2、铅笔芯开启锈锁。
实物展示,PPT图片展示
[感受科学]了解石墨和金刚石的发现史。
[视频]廉价的石墨转变成金刚石。
[图片展示]其他碳单质:活性炭、炭黑、C60、碳纳米管等。性质各异,属于碳的一家,互为同素异形体。
2.学情分析
(1)使学生认识模型、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认识化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碳元素的几种同素异形体的实物图片、结构模型,发现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结构差异,从而理解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并掌握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特点。
一.同素异形现象: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不同单质的现象。
二.同素异形体
(1)概念:________种元素形成的不同_________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碳的同素异形体:
①金刚石:_________结构,无色透明、质硬。同一单质空间网状
②石墨:_______结构,同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___________形。灰黑色、质软、能_______。
A.钾石墨是一类离子化合物B.钾石墨导电性比石墨弱
C.石墨与水相遇不发生任何反应
3.对于同位素的概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与质量数不同
B.原子序数相等,并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相同的质量数
C.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D.化学性质相同,而质量数与原子序数不同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同素异形体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教师姓名焦慧迎单位名称哈密市第四小学填写时间2020年7月25日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金刚石、石墨和C60难点名称同素异形体的含义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1、发现同素异形体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原因。
2、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难点教学方法1、运用生活中的物质,帮助学生理解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
2、拓展延伸更多的同素异形体,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 1.直接切入主题,出示新知识点,什么是同素异形体?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直切入主题,随即引出两种物质。
2、第一种石墨。
教师通过借助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物质,比如铅笔,电池等,和学生共同发现石墨的性质,以及因为石墨独有的性质决定了石墨在生活中的用途。
讲解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再次让学生感受,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第二种金刚石。
教师同样介绍金刚石的性质,以及用途。
4、由于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人们用石墨在特定的条件下制造人造金刚石。
这一事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由此引出什么是同素异形体,以及由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概述所谓的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
6、拓展延伸:同素异形体的存在,不是个别孤立的现象,生活中也有很多其他的。
举例磷、氧的同素异形体。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下列有关对碳单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A、金刚石坚硬且价格昂贵,所以金刚石在点燃的条件下不会与氧气反应B、石墨粉很滑腻,常代替易燃的油类物质,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作润滑剂C、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导致的2、下列物质中,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苏教版)化学2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素异形现象(1课时)
漳州二中化学组黄凌燕
【教学设计思路概述】
本课与同分异构现象、不同类型的晶体共同构成一单元,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为《化学2》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及《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材以碳的同素异形体为例,帮助学生认识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作用力和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并简要介绍了氧和磷的同素异形体,丰富了学生对同素异形体的认识,故而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碳的同素异形现象及同素异形体是重点,从学生熟悉的金刚石和石墨入手,从“同”和“异”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同素异形现象,本堂课中,碳、氧、磷三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就如同语文中的排比句式,但尤为突出碳的同素异形体,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到新鲜的物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同素异形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以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同素异形现象
2、过程与方法
以生活中熟悉的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异”“同”为切入点,从“同素”和“异形”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认识同素异形体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原子不同连接方式的印象,从中体会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深刻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这一观点。
【教学重点】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
【教学难点】同素异形体的判断、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辨别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铅笔芯、钻石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
认识: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资料卡
(1)1772年化学家拉瓦锡做了金刚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结果表明,金刚石燃烧所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1797年法国化学家覃拉德做了一个成功实验,他将石墨充分燃烧,结果得到了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科学家经过定量实验表明,在金刚石,石墨的燃烧实验中,燃烧后,二氧化碳中氧的质量等于反应物氧气的质量。
从以上事实可看出:金刚石与石墨之间有何联系呢?
结论: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思考:为什么这些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如此之大呢?
多媒体展示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模型比较:结构决定性质
展示固态碳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富勒烯的结构图片(C60、纳米碳管)
引入本课核心概念:
一、同素异形现象
同种元素形成多种不同单质的现象。
二、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分析概念,重点强调:同种元素、单质、结构不同
练习
问题解决:1、Na和Na+是同素异形体吗?
2、1H和2H是同素异形体吗?它们互为什么关系?
链接: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比较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物质中哪些属于同素异形体?
介绍O、P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
化学式颜色
(气态)
气味
沸点
℃
化学性质
氧气O2无色无味-183氧化性臭氧O3淡蓝色鱼腥味-112.4强氧化性介绍氧气与臭氧的性质、结构;生活中的用途以及相互转化
红磷和白磷
本课小结:
同素异形体的特征:
a.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b.物理性质不同
(空间结构不同)
c.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是同素异形体,哪些是同位素。
A 红磷、白磷
B 水、重水
C 16O、17O、18O
D 金刚石、石墨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
D: C60是新发现的一种化合物
【板书设计】
同素异形现象
一、同素异形体现象
二、同素异形体
1、定义:
2、注意点:同种元素
单质
结构不同
三、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
【教学反思】
通过图片和结构模型的展示,学生对自然界的同素异形现象建立起了感性认识,并对同素异形现象产生的原因充满好奇,新知识点的引入水到渠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刻的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下一节课的同分异构做了良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