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卫生营养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精选8篇)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精选8篇)食品安全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所以,食品的安全就十分重要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食品安全知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篇1一、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二、在您选购食品时,务必做到“六不买”1、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在您选购食品时,尽可能选择在大中型商场、超市、粮油专卖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证照齐全的食品店等正规店铺购买。
如果您购买的食品是在无证、无照经营的摊贩或流动商贩处购买的,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您将很难追偿或索赔,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2、有包装的食品标签内容不全的不能买。
标识内容不全、不清楚的包装食品,一般都不是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3、感觉不好的食品不能买。
感觉不好的食品是指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絮状物、结块、异物、发粘、返砂、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油脂酸败、霉变生虫、腐败变质等现象。
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4、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不能买。
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是指一些不法分于为谋取暴利对食品采取掺兑、替代、抽取、粉饰、混充、假冒等手段,使食品质量降低,有的甚至带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建议您最好到正规的店铺购买,以防上当受骗。
5、露天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露天经营的食品一般情况下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器具,其食品极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您的健康。
6、过期食品不能买。
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一旦过期,食品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有的甚至会变质,食用后可能影响到您的健康,还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这样的食品不能卖。
三、经营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销售明知是过期、变质、掺假掺杂、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除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外,消费者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经营者支付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
40条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识

40条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识俗话说“病从口入”。
近期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提醒大家,应该储备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这40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要点,一起看看吧。
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用手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带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6.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
7.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
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8.贪吃使能量和营养摄入过量,容易造成肥胖,影响人的健康。
9.饮食要清淡少盐,过多吃过咸的食品加大得高血压的风险。
10.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11.冷饮不要贪吃,多吃冷饮会使消化道内温度骤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遏制胃酸分泌。
12.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
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临睡前和看电视时吃零食都不是好习惯。
13.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含较多的蛋白质、植物油、磷脂、维生素、铁锌等矿物质,有助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是较好的小零食。
14.少吃肥肉、盐腌、烟熏和油炸的食品。
15.巧克力不是营养品。
巧克力热量高,但营养价值较低,吃巧克力太多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影响胃口,不能多吃。
16.每天适量饮水有益健康,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
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
17.学生每天饮水要做到多次少量,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18.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造成青少年身材矮小、骨折、龋齿、肥胖的危险,别把饮料当作白开水。
19.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
现代营养学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20.蔬菜可供给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素等,因此我们需要每天摄取蔬菜。
食品安全小知识大全

食品安全小知识大全食品安全小知识一、几个饮食小常识为健康护航1、常吃宵夜对胃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胃一整天都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
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吃较好。
4、人们常认为饭后吃水果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饭前吃水果是好的。
5、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每天早晨醒后,可以先喝一杯白开水,这样可以预防胆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12、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
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
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番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空腹不要喝牛奶。
二、健康饮食主要的知识健康饮食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l)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
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
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有些合适。
(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
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食品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选择新鲜食材
选购食材时应选择新鲜的、质地均匀、无异味的食材。
注意检查食材包装是否完好,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 注意食品存储
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冷藏食品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冰箱要经常清理,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3. 煮熟食品
确保肉类、海鲜等动物性食品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的细菌感染人体。
4. 饮用安全水源
饮用水源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含有有害细菌或化学物质的水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5. 避免生食
避免食用生肉、生蛋、生海鲜等生食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6. 注意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在不洁净环境下加工或保存食品。
7. 合理膳食搭配
合理搭配各类食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8. 避免过量食用
控制食品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量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9. 注意食品安全事件
如果发现食品有异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食用并报告相关机构。
10. 定期检查食品安全知识
不断关注食品安全新闻和知识,保持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
以上就是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大家能够以健康的方式饮食,远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危害,保障食品的卫生、质量和营养安全。
以下是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1. 食品卫生:食品应该保持清洁,不受外界污染。
在购买和处理食物时,消费者应该注意食品包装是否完好,食品是否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避免与有毒物质或有害微生物接触或污染。
2. 食品储存:将食品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过期食品的食用。
冷藏食品应该储存在低温下,新鲜的食品应该储存在干燥的地方,并避免与其他食品混合。
3. 食品加工:消费者在加工食品时应遵循正确的食品加工方法,比如煮沸食品以杀死病原微生物,避免脏器与食物接触等。
4. 食品传染病:一些食品可能被感染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消费者应该避免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品,并遵循正确的烹饪方法以杀灭这些微生物。
5. 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可能添加了化学物质,如防腐剂、色素等。
消费者应该选择没有或者添加剂含量较低的食品,避免过量摄入这些化学物质。
6. 食品标识:消费者应该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保质期等信息。
7. 食品过敏:一些人对某些食品过敏,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对哪些食品过敏,并避免食用这些食品。
以上是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消费者应该了解并遵循这些知识,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内容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内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我们需要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食品通行渠道1. 食品市场食品市场是一个我们比较常去的购买食品的场所。
我们在买食品的时候要看清楚食品的外包装,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过期、变质的情况发生。
通过价格排行,挑选自己需要的食品。
2. 超市购买食品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超市。
超市的食品以一般化、交易量大等特点而崭露头角。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要注意了解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质量等信息。
选择大型超市,选择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超市购买是可以降低食品卫生安全风险的办法。
二、五色饮食营养法五色饮食营养法是生成安全饮食中的一种方法。
五色饮食指的是食物的五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紫色、绿色和白色。
推荐我们食用各种五颜六色的水果、蔬菜、肉类和豆类,并将其活生生地融入到我们每天的饮食之中。
三、食品宜忌1. 食品宜食(1)蔬菜、水果类:绿色蔬菜、白菜花、青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西瓜等。
(2)主食类:米、面、各种粉丝、饺子、鱼、瘦肉、鸡蛋等。
(3)饮料类:矿泉水、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2. 食品忌食(1) 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指人工改变的食品基因的食品,包括以转基因植物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
(2) 重金属污染的食品:包括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食品,如鲟鱼、龙虾、鲸鱼、河蟹等食品,不宜长期食用。
(3) 加工食品:如熟肉制品、蛋糕、饼干、巧克力等加工食品不宜多食。
四、食品存储1. 温度食品的温度对保存食品的好坏有很大影响。
食品长期处于高温下,会导致食品中已经存在的微生物繁殖、滋生,给食品带来很大的危害。
所以,食品应该存放在常温下或适宜的温度下。
2. 置放食品在置放上也需要注意。
熟食、水果应该放在冰箱上层,生肉、蛋类、生鱼应该放在冰箱下层。
别忘了不吃完的食品最好盖上盖子,防止污染。
3. 时间食品在使用时间上也要注意,过期或变质的食品一定要及早淘汰。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点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点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食品安
全问题不仅涉及我们的健康,还关系到全社会的安全稳定。
以下是关
于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点。
1.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就是指摄入适当的营养素和能量,保证身体健康。
健康
饮食的原则是多样化、适量化、均衡化,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达到身体需要,并且能量的摄入量和消耗量相平衡。
2. 营养均衡:
营养均衡是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比例与人体的需要相适应,
以满足身体的生理和代谢需求。
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3.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涉及到产品的采购、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过程中
的卫生控制和质量监管。
消费者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注意食
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以避免食品中毒。
4.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包括油炸、烤、烧烤等,这些加工方法都对食品质量有
一定的影响。
过度加工或不当加工容易生成致癌物质,因此要选择健
康的烹饪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加工。
5. 食品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价值是指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价值。
选择
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能够满足身体的各种需要,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总之,要想保持健康,我们就需要注重合理的饮食,同时关注食
品安全问题。
只有在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
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大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营养学知识点总结1. 营养素及其作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与水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提供身体所需的热量。
脂肪作为能量储存物,同时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保护内脏以及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各种酶、激素的合成和修复组织。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水是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
2. 膳食指南: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对营养需求的影响,并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进行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3. 营养失衡与疾病:不同类型的营养失衡对身体的影响,如糖尿病、肥胖症、贫血等,并了解如何通过合理饮食调节、改善营养状况。
4. 饮食推荐: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明晰合理摄入的比例,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
5. 营养评估与调查方法:了解身体质量指数、膳食记录、营养问卷调查等方法,帮助评估个人的营养状况并设计合理的营养改善方案。
二、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1. 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了解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的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相关规定,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2. 食品添加剂: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包括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并了解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和安全性评估的相关知识。
3. 食品中毒与食物中毒原因:了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寄生虫、化学物质等,以及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了解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如微生物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重金属检测等,了解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5. 食品加工与储存:了解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原则与方法,包括温度控制、卫生条件、防止交叉污染等,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6. 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了解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的内容与方法,包括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等,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警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卫生营养知识培训一、食堂工作人员卫生要求1、上岗培训2、个人卫生3、健康检查二、食堂环境卫生要求1、保持地面、台面及用具的清洁2、垃圾处理3、老鼠的控制4、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的控制三、食堂在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食品原料采购→入库→粗加工→切配→副食烹调加工、主食面食加工→装盒销售→洗刷消毒四、保证学生餐卫生的几个基本原则洗消、温度、时间、加工量、保卫一、食堂工作人员卫生要求1、上岗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含食堂经营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厨师、厨工、采购员等)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是由我们校医所负责,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知识、法规知识及食品污染因素和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食品原料卫生质量的鉴别方法等。
上岗后还要保持经常的卫生知识学习和教育,建立相应的学习制度。
2、个人卫生良好的个人卫生是良好加工坏境的保证,良好的卫生操作习惯是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要重视对学生食堂工作人员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自觉做到“四勤”,既: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男同志不许留长发及胡子。
女同志不允许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准戴戒指。
在洗手方面要注意,工作开始前、上洗手间后、接触生肉、蛋、蔬菜及不干净餐具、容器后及打电话后都要用流动水彻底洗手,(手是肠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过去曾称痢疾为脏手病,所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勤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时穿戴清洁的白色工作衣、帽和戴口罩,(工作服上半部分不应有口袋,以防笔及其它物品落入食品中,戴帽时应将全部头发都罩在帽中,因头发常带有较多的微生物,头发及头皮屑是绝对不应在食品中出现的。
)不准在操作间内吸烟、随地吐痰、吃东西、存放个人物品。
3、健康检查学校应当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观察和定期的体格检查。
每年应检查身体一次,并取得健康合格证,未经体检以及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
对于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皮肤化脓性或渗出性疾病、活动性结核以及患有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堂工作与集体餐分餐的工作。
肠道传染病或带菌者治疗半年后,肝炎患者病后一年,经检查证明确已痊愈时,方可恢复炊事工作;否则,应调离本岗位,临时工解除劳务合同予以辞退。
炊事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二、食堂环境卫生要求1、保持地面、台面及用具的清洁每天工作结束应及时打扫地面、地沟、台面,不留死角。
使用的各种工具、容器或机械用后要及时清洗摆放整齐,放于原位。
在产生蒸气的房间内应有良好的排风装置(防墙壁及屋顶发霉、墙皮脱落,冷凝水滴落对食品造成污染)。
2、垃圾处理各加工间产生的废料、废弃物等应存放在带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运走,清理后的垃圾桶应里外清洁不遗留食物残渣。
3、老鼠的控制老鼠不公损坏食品,还携带并传播病菌,凡是被老鼠接触的表面都可能被污染。
控制老鼠首先要防止老鼠的进入,房屋所有洞穴、排水管道等可能入口处都应封死或安装牢固的金属网,木门的下部应安装金属防护档板,关门后与地面不留缝隙。
其次要切断老鼠的食物和饮水来源。
(垃圾及时清除干净)如发现鼠迹应立即采取灭鼠措施,如投放鼠药、鼠盒、鼠荚等。
4、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的控制消除室内外的各种滋生条件,房屋的开口部位安装纱门、纱窗等防止昆虫进入,杀虫灭蝇(使用杀虫剂时必须特别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三、食堂在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食品原料采购→入库→粗加工→切配→副食烹调加工、主食面食加工→装盒销售→洗刷消毒1、食品原料采购:(索证、感官检查、以销定购、防污染)食品采购是保证饭菜卫生的第一关,采购的食品及原料不符合卫生要求就难以保证成品餐的卫生。
采购人员在采购食物原料时要必须到合法经营单位进行采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特别应确认经营者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不得向无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采购食品;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学校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单位,以保证其质量。
采购人员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超过保质期等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在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应查看食品包装标识内容是否齐全,如是否有生产日期、保持期、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标识内容不全或无中文标识的不应采购。
采购食品应遵循用多少定多少的原则,以保证食品新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运输过程中要防雨、防尘、防蝇、防晒。
散装食品要注意在运输过程中不要受容器、包装物、车辆及装卸人员手的污染。
2、食品库房的卫生要求对入库的各种食品原料和成品要进行验收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品名、供货单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等。
要掌握食品进出动态情况,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贮存时间,发现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的禁止加工使用。
原料必须分别储存在分类的库房内,分类上架,离地离墙,禁止乱堆乱放。
库房内应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防止潮湿,避免食物变质及被污染。
食品库房严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物品以及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
库房内要保证无鼠、无虫、无蝇、无尘及其他不清洁的物品。
米、面应勤搬动、勤检查,粮食不得直接接触地面,避免受潮、发霉。
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的有毒有害物品。
冰箱卫生要求:冰箱要保持清洁、定期除霜,注意不要将冰箱塞得太满,要留有空隙,否则会影响冷藏效果。
成品与食品原料不能放于同一冰箱内。
3、粗加工的卫生要求粗加工是指各种荤、素食品原料加工烹调成各种食品的第一道工序。
食品粗加工应有固定的场所,与厨房、餐厅有定间距。
加工场所的地面、墙裙应采用不透水材料筑成,地面及排水沟有一定的坡度,下水道通畅,便于冲洗排水。
食品粗加工应有足够供水,所供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粗加工场应有三个以上水池,做到荤素食品分池清洗。
洗涤拖布等清洁用品的水池要与清洗食品的分开。
粗加工间内应设有带盖垃圾桶。
垃圾及时清除。
蔬菜应按照一拣、二洗、三切的顺序进行操作,拣去枯萎黄叶,去掉泥砂杂物和不可食部分,再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蔬菜不应放置过夜。
4、切配卫生切配用的工具、容器要保持清洁干净,刀、案板用后洗刷干净揩干后竖立存放,防止发霉。
抹布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清洗,用后洗净晾干。
盛放菜的容器和盛放生、熟食品、荤、素食品的容器要分开使用,每次使用后应洗刷干净,用前消毒。
在切配时要注意食品的质量,发现粗加工后放置时间过长的发生变质或放置过程中受到污染的食品要剔出。
5、副食烹调加工卫生要求A、《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B、防止交叉污染:加工用的容器、工具应标上生熟标记,严防交叉使用。
熟食菜肴要放到消毒后的容器内,切忌把烹调后的熟食品盛放在原来盛生食品的容器内,这样引起的食物中毒安全很多。
不要用抹布擦已消毒的餐具、容器,避免重新受到污染。
C、要烧熟煮透:饭菜烧煮要根据各种食品的具体情况,决定加工时间,要保证烧熟煮透。
如加工大块肉类时要注意上下翻动,要保证中心温度达80℃以上。
D、注意加工方法:食品在烹调加工过程中如方法不当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食品卫生,如食用油经多次反复加热,可产生致癌物质,因此要经常补充新油和滤除油渣,减少油中有害物质含量。
另外,烘烤、烟熏食品易造成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烘烤时应避免明火直接与食品接触。
烟熏食品应揩去附在食品表面的烟油,可减少食品中3,4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学校食堂在无冷藏设备的情况下不得出售剩余食品;剩余食品必须妥善保存,凉透后放入熟食专用冰箱冷藏保存,冷藏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4小时;冷藏食品(包括剩余食品)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切不可暴露存放在常温下。
值得注意的是,往往厨师急于下班,把剩饭丢弃在厨房里,甚至在室温下过夜,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因剩饭菜更宜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一旦被致病菌污染,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达到中毒的数量,食用就会引发食物中毒。
再次食用剩饭菜前必须彻底加热,不可掺入新的热食品中,加热剩饭菜时,往往认为已是熟食品,只要加热到吃起来不凉就行了,这样的热很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
E、调料卫生:各种调味料、佐料要妥善存放,禁止使用发霉、生虫的调料和人工合成的色素及其他非食品用添加剂。
6、主食面点加工的卫生要求面点加工常用的原料有面粉、糖、油、蛋、奶、馅类食品等,这些原料要求必须新鲜、无虫、无异物、无霉变、无变质。
因肉馅在搅拌过程中产生机械热,搅拌后接触空气面积增大,加上肉汁渗出,绞肉机不洁净等因素,使得肉馅容易变质,应随用随加工。
7、配餐及销售卫生要求配餐间应安有紫外线消毒灯,非工作期间对环境进行消毒。
食堂工作人员在配餐及销售前要进行二次更衣,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口罩,洗手后戴一次性手套,方可进行配餐工作。
8、洗刷消毒的卫生要求洗刷消毒是食品加工过程防止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洗刷的目的是除去食品残渣、油污和其他污染物。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致病微生物。
在食堂需要洗刷消毒的物品包括容器、工具、双手、蔬菜等。
为保证洗刷效果应使用流动水。
消毒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A物理方法:煮沸消毒:消毒时把物品全部浸泡在水里,煮沸后保持2分钟以上。
蒸气消毒;把物品放入蒸箱内,使温度上升到100℃作用10分钟以上。
蒸箱密封要好,否则将影响消毒效果。
干热消毒:通常用远红外或电烤消毒箱等,一般控制温度为120℃,作用15-20分钟。
紫外线消毒:主要用来进行空气和台面的消毒。
紫外线灯安装方法要正确,灯管距台面1米以内,紫外线要达到一定强度,保持灯管清洁。
消毒时,要在无人工作时,开灯30分钟即可。
B化学方法:氯制剂:是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使用时常出现问题有:配制浓度不够,消毒餐具、容器、用具等物品时,有效氯浓度应保持在250MG/L以上,消毒蔬菜、水果时,有效氯浓度应保持在100MG/L。
但配消毒液的人员往往仅凭经验估计消毒剂用量,不能保证有效氯的浓度。
配好的消毒液使用时间过长。
消毒液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效氯被消耗,应随时更换消毒液。
消毒作用时间短。
作用时间必须保持5分钟以上,不能仅在消毒液里过一下就取出来。
消毒物品露出液面。
露出部分将得不到消毒。
消毒后未能把消毒液冲洗干净,以致使用餐、蔬菜有异味。
消毒剂质量不过关,有效氯含量低。
酒精:75%的酒精用于双手和其他表面的擦拭消毒。
95%的酒精用于刀、墩、板等用具的消毒。
C洗碗机:使用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应控制85%以上,冲洗消毒时间应在40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