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单点信号控制

合集下载

交通信号机实验总结报告

交通信号机实验总结报告

电子电路实验3实验总结报告题目名称:多功能交通信号机学生姓名:学号:学生电话:指导教师:王革思验收日期:2016年3月24日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制摘要交通信号机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主要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的控制与管理。

道路上常见的交通信号机有感应控制,定周期控制,多时段控制,单点优化控制等多种功能。

本次实验所设计的交通信号机是道路上信号机的简化版,它主要有自动/手动工作方式、夜间服务(黄闪)、绿闪控制、时间设置、时间显示等功能,是集信号灯控制及时间显示功能于一体的交通信号机。

本次实验的设计过程是,根据功能和技术指标要求,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从整个系统功能出发,进行最上层的系统设计,然后逐级向下完成若干个模块(单元)电路设计。

首先完成信号灯控制器和时间显示器的电路结构设计;其次,进行信号灯控制器的电路设计,包括周期信号产生电路、信号灯指示电路、脉冲信号产生电路、时间设置电路和时钟信号产生电路五个部分,设计完成后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各个部分的仿真验证,最后进行整体电路的仿真验证,证明了信号灯控制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完成时间显示器的设计,包括时间测量电路、置数电路、复位电路、倒计时器和动态扫描译码电路五个部分,设计完成后利用Quartus II仿真软件进行各个部分的仿真验证,最后进行整体电路的仿真验证,证明了时间显示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完成之后,进行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同样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首先,安装并调试每个子系统对应的单元电路;然后,逐渐扩大将几个单元电路进行联调;最后,进行整机调试。

当实现了设计的功能目的,表示实验成功。

从功能及技术性能测试结果来看,该交通信号机的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目录第1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1题目简介 (1)1.2功能及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1)1.3信号灯控制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2)1.4时间显示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3)第2章信号灯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4)2.1周期信号产生电路 (4)2.2信号灯指示电路 (8)2.3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8)2.4时间设置电路 (8)2.5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8)2.6信号灯控制器整体电路 (8)第3章时间显示器设计与仿真 (8)3.1时间测量电路 (8)3.2置数电路 (8)3.3复位电路 (8)3.4倒计时器 (8)3.5动态扫描译码电路 (8)3.6顺序脉冲发生器 (8)3.7时间显示器整体电路 (8)第4章系统硬件电路测试 (12)4.1信号灯控制器 (12)4.1.1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8)4.1.2手动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8)4.1.3定时器电路 (8)4.1.4整体电路 (8)4.2时间显示器 (12)实验总结 (16)参考文献 (16)附录 (17)附录一信号灯控制器元器件明细表 (17)附录二信号灯控制器实物照片 (17)附录三实验日志 (17)第1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1 题目简介交通信号控制机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的控制与管理。

交通管理与控制—交叉口的信号控制

交通管理与控制—交叉口的信号控制

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点控
线控
面控
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点”控
指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路口单点信号控制,它以单 个路口为控制目标,是交通信号控制的最基本形式。
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点”控
点控制也有两种 ➢ 定周期自动信号控制 • 定周期自动信号机控制按事先设定的配时方案运行,也称定时
控制。一天只用一个配时方案称为单段式定时控制; • 一天按不同时段的交通量采用几个配时方案的称为多段式定时
又是一相,此即为两相位。 对于行车而言,相位越多越安全,但相位越多,延误的时间也就越长,效率也就越低。相反,相 位少,交叉口车流虽然较乱,但通行效率反而高。在选用时应根据道路交通实况具体分析,综合优化。
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
信号阶段
根据路口通行权在一个周期内的变更次数来划分的,一个信号周期内通 行权有几次更迭就有几个信号阶段。
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面”控
• 将城市里某一地区很多的交叉口信号机,由中央控制室集中统 一控制,这种地区行集中控制称为面控制或区域控制。
• 面控制系统就是把城区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 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部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 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知识点3:交叉口的信号控制
交通信号
概念 凡在道路上用以传达具有法定意义、指挥交通行、止、左、右的 手势、声响、灯光等都是交通信号。
交通信号
分类
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效果最好的是灯光交通信号
交通信号控制
作用
• 从时全;
• 组织、指挥和控制交通流的流向、流量、流速、维护交通秩 序,提高路口效率和通过能力;
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
信号参数

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

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

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交通管理与控制作业课本例题8-6:高峰小时流量系数PHF为0。

85,设计目标v/c为0。

90,驾驶者的反应时间为1。

0s,所有进口道的坡度均为0,东、西进口道设计到达车速限制为60km/h,南、北进口道设计到达车速限制为40km/h,无行人过街流量。

试分别采用对称式左转保护相位和早启迟断控制为该交叉口进行信号控制方案设计,并计算交叉口的各进口车道组的通行能力与延误。

讨论当东西向交叉口采用直行右转共享车道时的情况。

解答:1、采用对称式左转保护相位1)信号控制方案设计步骤1:交叉口渠化设计与相位方案设计首先分析各进口的车道功能划分情况。

从交叉口的几何示意图可以看出,东西两个进口方向都向左和向右分别拓宽出了车道,形成了5个进口车道.因此有条件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和右转专用车道.南进口和北进口仅设有两条车道,注意到这两个进口方向的右转车流量与左转车流量都很低,且交叉口无行人过街流量,因此无需设置右转专用车道和左转专用车道,可采用一条直行左转合用车道和一条直行右转合用车道的形式组成一个车道组。

接下来分析各进口道是否需要设置左转保护相位。

按照规定给出的左转保护相位判别条件对各进口逐一进行判断:东进口:,但,需设置左转保护相位西进口:,需要设置左转保护相位南进口:,无需设置左转保护相位北进口:,无需设置左转保护相位东西进口采用对称式左转保护相位。

于是交叉口的相位设计方案初步确定为下:相位一:东西左转保护相位相位二:东西直行右转相位相位三:南北直行、左转和右转相位步骤2:各车道组直行当量计算查表可获得各进口道各转向车流的直行当量系数,计算得出各车道组的直行车流当量.进口方向转向流量直行当量系数直行当量车道组直行当量平均单车道直行当量东进口左转150 1。

05 158 158 158 直行1000 1。

00 1000 1000 334 右转250 1。

18 295 295 295西进口左转300 1。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介绍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介绍

全局式诱导屏
嵌入式光带诱导屏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结构
采用三级分布式递阶控制结构:
中心控制级 区域控制级 路口控制级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结构图
中心控制级
区域控制级
区域控制级
区域控制级
路口控制级
路口控制级
路口控制级
路口控制级
路口控制级
路口控制级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系统配置
一台区域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128~256个 路口交通信号机。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系统控制方式一
实时自适应优化控制
信号配时方案由优化算法软件根据实际交通 状况实时生成。
联机线控
信号配时方案由线控算法软件实时生成。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系统控制方式二
公交优先
系统通过车载定位设备实时采集公交车车辆位置、 速度等信息 ,对公交车辆到达路口时间进行提前 预测 ,在保障交叉口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实现公 交车辆优先放行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了城 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软件和路口交通信号机 的研制、开发工作; 参加了“七五” 《南京市交通控制系统》 和“八五”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应用技术》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制; 在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系统设备 研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交通信号控制功能 交通信息采集功能 系统监测功能 系统配置功能 遥设信号机参数功能 交通诱导功能 自动捕捉交通违章 系统互联功能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功能
按控制方式分为:
联机控制 单点控制 特殊控制 上述控制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或 人工干预转换。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路口级

第3章 单点信号控制 PPT

第3章 单点信号控制 PPT

在信号相位设计中,左转车流对相位的划分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也是信号相位设计的重点难点。左转车流对信号相位 的划分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① 当左转车辆较少时(左转车辆可以利用直行车辆之间的空 档左转),不需要为左转车辆提供专用相位; ② 当左转车辆较多时(左转车辆仅利用直行车辆之间的空档 左转比较困难,容易引发车辆堵塞),需要为左转车辆提供专 用相位(必须有左转专用车道); ③ 当单方向的左转车辆较多又不足以专设左转信号相位时, 可以采用一种交通信号早断与滞后的设计方法,间接为左转车 辆提供专用相位。
二、交通信号相位设计 1、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即车道功 能划分)方案同时设定。 2、信号相位对应于左右转弯交通量及其专用车道的布 置,常用基本方案示于图。
3、有左转专用车道时,根据左转流向设计交通量计 算的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3辆时,宜用左转专用相 位。 4、同一相位各相关进口道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量 相近时,宜用双向左转专用相位;否则宜用单向左 转专用相位。 5、当信号相位中出现不均衡车流时,可以通过合理 设置交通信号的早断与滞后,最大限度地提高交叉 口的运行效率。
3、信号周期设计
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应选用同一相位流量比(q/S)中
最大者进行计算。 通常考虑的要求:
通 行P 能 力
使交叉口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
使交叉口具有较小的车辆延误。
须确定:1、最短周期
0 车
周期
2、最佳周期
辆P 延
3、绿信比

0
Cm
C0
周期
0.75C0
1.5C0
(1)最短信号周期cm 采用cm时,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 行,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因此,cm恰好等于一 个周期内损失时间L加上全部到达车辆以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所

王道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思维导图

王道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思维导图
如果有冲突(一段时间内未收到肯定回复),则等待一个随机长的时间再监听, 重复上述过程
思想
1-坚持CSMA
只要媒体空闲,站点就马上发送,避免了媒体利用率的损失
优点
假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
缺点
非坚持指的是对于监听信道忙之后就不继续监听
信道空闲
CSMA协议
如果一个主机要发送消息,那么它先监听信道
相同点
1.传输介质不同:CSMA/CD用于总线以太网【有线】,而CSMA/CA用于无线局 域网【无线】
CSMA/CD与CSMA/CA对比
2.载波检测方式不同:因传输介质不同,CSMA/CD与CSMA/CA的检测方式也不 同。CSMA/CD迪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 压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而CSMA/CA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 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
粗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传输介质
双绞线+集线器 逻辑上总线型 物理上星型
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
10BASE-T是传送基带信号的双绞线以太网,T表示采用双绞线,现10BASE-T采 用的是无屏蔽双绞线(UTP),传输速率是10Mb/s
物理上采用星型拓扑,逻辑上总线型,每段双绞线最长为100m
10BASE-T以太网
隐蔽站
无线局域网
为什么会有CSMA/CA
发送数据前,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
空闲则发出RTS(request to send),RTS包括发射端的地址、接收端的地址、 下一份数据将持续发送的时间等信息;信道忙则等待
接收端收到RTS后,则响应CTS(clear to send)

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调度方案

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调度方案

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调度方案第一章智能交通信号灯概述 (3)1.1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定义 (3)1.2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 (3)1.2.1 传统信号灯阶段 (3)1.2.2 电子信号灯阶段 (3)1.2.3 计算机信号灯阶段 (3)1.2.4 智能交通信号灯阶段 (3)1.3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重要性 (3)1.3.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1.3.2 减少交通拥堵 (4)1.3.3 保障交通安全 (4)1.3.4 节约能源 (4)第二章系统架构与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关键技术概述 (4)2.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5)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5)3.1 数据采集方式 (5)3.2 数据预处理 (6)3.3 数据挖掘与分析 (6)第四章信号灯控制策略 (6)4.1 常规控制策略 (6)4.2 自适应控制策略 (7)4.3 智能优化控制策略 (7)第五章实时交通流预测 (8)5.1 预测方法介绍 (8)5.2 预测模型建立 (8)5.3 预测结果评估 (9)第六章信号灯调度算法 (9)6.1 确定性调度算法 (9)6.1.1 固定周期算法 (9)6.1.2 最小绿灯时间算法 (9)6.1.3 最大绿灯时间算法 (9)6.2 随机性调度算法 (9)6.2.1 随机相位选择算法 (10)6.2.2 随机绿灯时间分配算法 (10)6.2.3 随机周期调整算法 (10)6.3 混合调度算法 (10)6.3.1 确定性随机性混合算法 (10)6.3.2 动态周期随机性混合算法 (10)6.3.3 多目标优化混合算法 (10)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0)7.1 系统集成方案 (10)7.1.1 硬件系统集成 (11)7.1.2 软件系统集成 (11)7.1.3 系统集成测试 (11)7.2 系统测试方法 (11)7.2.1 功能测试 (11)7.2.2 功能测试 (11)7.2.3 稳定性测试 (12)7.3 测试结果分析 (12)7.3.1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2)7.3.2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2)7.3.3 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12)第八章系统功能评估 (12)8.1 评估指标体系 (12)8.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3)8.3 评估结果分析 (13)第九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14)9.1 安全性分析 (14)9.1.1 系统安全风险识别 (14)9.1.2 安全风险等级评估 (14)9.1.3 安全措施及实施 (14)9.2 可靠性分析 (15)9.2.1 系统可靠性指标 (15)9.2.2 可靠性分析方法 (15)9.2.3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5)9.3 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措施 (15)9.3.1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15)9.3.2 高质量的系统设计和开发 (16)9.3.3 有效的运维管理 (16)第十章实施策略与案例 (16)10.1 实施步骤 (16)10.2 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 (17)10.3 典型案例分析 (17)第十一章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18)11.1 法律法规概述 (18)11.2 政策支持措施 (18)11.3 政策法规对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影响 (19)第十二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9)12.1 发展趋势分析 (19)12.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9)12.3 未来发展展望 (19)第一章智能交通信号灯概述1.1 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定义智能交通信号灯,是指采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一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道路交通控制

道路交通控制
交通信号旳显现皆受制于已形成旳交通需求而变化,是被动旳控制交通流 旳变化。
(2)主动式控制—交通自动化途径诱导系统
第三节 道路交通控制基础理论
一、交通流理论
(1)交通流3要素
交通流量:单位时间内经过道路某断面(或路段或车道)旳车辆数。
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年交通量
q = N/T q:交通流量 N:车辆数 T:统计交通流量旳时间范围
第二节 道路交通控制旳类型
一、交通控制旳基本类型
1、以交通限制为主旳控制——交通标志 标线 交通岛等;时空分离 2、以信号灯指示为主旳控制——时间分离 渠化交通是基础
3、以交通情报信息传递为主旳控制-交通诱导控制——发展方向
二、自动控制旳分类(信号指示控制)
1、按控制区几何特征划分 (1)单点信号控制 (2)干线协调控制 (3)网络协调控制
(3)车辆换算系数 原则为当量小客车 小客车:1.0(≤19座客车或≤2t旳货车) 中型车:1.5(>19座旳客车或2t<载质量≤7t旳货车) 大型车:2.0(7t<载质量≤14t旳货车) 拖挂车:3.0(14t<载质量旳货车)
2、服务水平
是指衡量交通流运营条件以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旳服务质量旳一项指标, 一般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以便等指标 来拟定。反应了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营服务旳质量水平。
做控制前先搞清楚旳东西
交通拥堵——现象
交通拥堵:交通需求(一定时间内想经过某条
道路旳车辆数)超出某条道路旳交通容量(一定 时间内该条道路所能经过旳最大车辆数),超出 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旳交通现象。
为何?
过分集中(供求关系不平衡)
交通秩序混乱 交通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一)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
➢ (3)交通信号的早断与滞后 如图所示的十字交叉口就是一个信号早 断的例子。在这里, 西进口是左转车流 量较大的一个方向。该交叉口采用东— 西、南—北两相位,对于东西相位而言, 信号要划分两个阶段。先放行东进口的 各个车辆和西进口的直行、右转车流, 然后禁止东进口的各个方向车流,只允 许西进口的各个车流通行。
2
信号配时设计
1、交叉口的相位设计 在进行交叉口的相位划分时,一般应遵循以
下原则: (1)渠化协调原则 (2)安全通行原则 (3)流量均衡原则 (4)高效运行原则
3
信号配时设计
1、交叉口的相位设计 在交叉口的相位划分之后,需要安排相位的
运行顺序,即确定相序。 一般一个进口的所有流向要在连续相位中
15
针对路口的具体交通流状况进行合理的信号相位设计, 既要考虑减少冲突、防止碰撞、避免堵塞,又要考虑减少设 备投入、提高通行效率。因此合理设计信号相位是路口信号 控制的关键之一。例如,倘若在不需要设置左转专用相位的 路口设置了左转专用相位,就会导致既增加了设备投入(左 转车道灯)又降低了路口通行效率。
12
二、交通信号相位设计 1、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即车道功 能划分)方案同时设定。 2、信号相位对应于左右转弯交通量及其专用车道的布 置,常用基本方案示于图。
13
14
3、有左转专用车道时,根据左转流向设计交通量计 算的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3辆时,宜用左转专用相 位。 4、同一相位各相关进口道左转车每周期平均到达量 相近时,宜用双向左转专用相位;否则宜用单向左 转专用相位。 5、当信号相位中出现不均衡车流时,可以通过合理 设置交通信号的早断与滞后,最大限度地提高交叉 口的运行效率。
20
3、信号周期设计
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应选用同一相位流量比(q/S)中
最大者进行计算。 通常考虑的要求:
通 行P 能 力
使交叉口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
使交叉口具有较小的车辆延误。
须确定:1、最短周期
0 车
周期
2、最佳周期
辆P 延
3、绿信比

0
Cm
C0
0.75C0
1.5C0
周期
21
(1)最短信号周期cm 采用cm时,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行, 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因此,cm恰好等于一个周 期内损失时间L加上全部到达车辆以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所需的
6
关键车道的确定
7
模型二 ——直、左和直、右合用车 道
8
模型三——直、右合用车道与左转专用车道
9
关键车道的确定
10
单个交叉口定时交通信号配时设计内容应包括: 确定多段式信号配时时段划分、配时时段内的设计交 通量、交通信号相位方案(交叉口车道渠化)、信号 周期时长、各相位信号绿信比、评估服务水平及绘制 信号配时图。
19
(一)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
➢ 2、信号基 C
(显示)绿灯时间 G
有效绿灯时间 Ge
(显示)红灯时间 R
有效红灯时间 Re
绿信比 λ(= Ge /C)
黄灯时间 A(=3秒)
(I<A时,I=A)
绿灯间隔I(包括黄灯和全红)
➢ 高峰小时修正系数 PHF ➢ 流量(流率) q ➢ 饱和流量 S ➢ 流量(率)比 y(=q/S ) ➢ 通行能力 N(=λS) ➢ 饱和度 x(=q/N ) ➢ 信号配时图 ➢ 相位图 ➢ 延误 d、D
➢ ①单向左转车辆较多; ➢ ②增设双向左转专用车道、设置左转专用信号相位不合算; ➢ ③左转车辆不能利用对向直行车辆之间的空档全部驶离交叉口。
双向左转车辆较少 双向左转车辆较多 单向左转车辆较多
车道设置 双向左直合用车道 双向左转专用车道 单向左转专用车道
相位设置 无需左转专用相位 左转专用相位 信号早断或滞后
定时信号配时方法,在国际上主要有美国HCM法、 澳大利亚ARRB法、英国WEBSTER法等,我国主要有 停车线法及冲突点法。
11
一、新建交叉口信号方案 新建交叉口,在缺乏交通量数据的情况下,十字交
叉口,建议先按表1.3所列进口车道数与渠化方案选 取初步试用方案;T形交叉口,建议先用三相位信号; 然后根据通车后实际交通各流向的流量调整渠化及信 号相位方案。
放行完毕。有左转待行区的交叉口,一般情况下要 先放行直行车流再放行左转车流。
4
信号配时设计
2、关键车道的确定 部分进口道(及其交通需求)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我们把这部分进口道称为关键车道。根据 车流通行的特点,进口道可以分为:直行车道、合 用车道和转弯专用车道。 模型一 ——直、左、右合用车道
5
关键车道的确定
17
(一)定时信号配时方案的基本内容
➢ (3)交通信号的早断与滞后 ➢ 相位信号的早断: 是指将相位的绿灯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放行与具有 较大左转车流的方向相对的直行车流,再放行较大左转车流。 ➢ 相位信号的滞后: 是指将相位的绿灯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放行较大 左转车流,再放行与具有较大左转车流的方向相对的直行车流。 ➢ 使用条件:
第三章 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1 定时信号控制 §2 交通感应信号控制
1
§1 定时信号控制
一、定时信号控制的主要特点
1、全天可以是一个配时方案,或多个配时方案; 2、在每个时段,执行固定的配时方案; 3、配时方案来自于历史调查数据; 4、可以手动、自动切换配时方案; 5、信号机安装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
16
在信号相位设计中,左转车流对相位的划分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也是信号相位设计的重点难点。左转车流对信号相位 的划分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① 当左转车辆较少时(左转车辆可以利用直行车辆之间的空 档左转),不需要为左转车辆提供专用相位; ② 当左转车辆较多时(左转车辆仅利用直行车辆之间的空档 左转比较困难,容易引发车辆堵塞),需要为左转车辆提供专 用相位(必须有左转专用车道); ③ 当单方向的左转车辆较多又不足以专设左转信号相位时, 可以采用一种交通信号早断与滞后的设计方法,间接为左转车 辆提供专用相位。
时间,
cm
L
n
1
yi
L 1Y
1
CmLV S1 1CmV S2 2Cm S V ii1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