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健康必读杂志
21: 7 0  ̄ N 0
第7 期
H ahmutra gz e 0 0J l N 1 el s edMaai 2 1 uy o. t — n 7
论 Biblioteka 著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周 芳
【 中图分类号 】 6 5 【 R5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1 7 — 7 3( 0 0) 7 0 1 - 1 6 2 3 8 2 1 0 — 0 9 0 【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声像 图特征和彩 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特点 ,以提高乳腺癌超声定性诊 断的符合 率。方法 对乳 腺 肿 块进 行 二 维超 声检 查 , 了解 其 形 态、 边界 、边缘 、 内部 回声 、有 无后 方衰 减 ,有 无微 钙 化 点及 扩散 等 ,然后 进行 彩 色多普 勒
征 ,对 乳腺 肿 瘤性 质 的判 断有较 大的 临床应 用价值 。 【 关键词 】乳腺癌 彩色多普勒
目前乳 腺 癌 发病 率 呈 逐年 上 升 趋 势 ,是 我 国妇 女 最 常 见 的 恶性 肿 瘤 之 一 。乳 腺 肿瘤 的 良恶性 鉴 别 一直 是 影像 工 作 者 的研 究重 点 。随 着超 声 仪器 技 术 飞 速发 展 ,应 用 高 频探 头 、彩 色多 普 勒血 流 显像 及 彩 色 多普 勒 能量 图可 以清 晰显 示肿 瘤 的 细微 结 构 、肿 瘤 周边 及 内部 的血 流情 况 ,这 些均 为 乳 腺癌 的诊 断 和鉴 别诊 断提 供 了有 力 的依据 。
血 流及 能量 检 查 ,观 察肿 块 内部 及 周 边血 流 情 况。 结 果 大 多数 乳腺 癌 肿块 横 纵 比 小 于1 ,肿块 形 态 不规 则 ,边 界 不清 , 内部 回 声 不均 匀 , 同时彩 色多普勒 检 出丰 富血 流信 号 ,RI 0 ,能量 图 能更好 的显 示血 管 。结 论 超 声 声像 图及 彩 色 多普勒 ,能量 多普 勒特 >. 7

44例乳腺癌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44例乳腺癌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声衰减 , 常规查双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 , 然后用彩色 多普 勒 检查 , 仔细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血 流情况 , 录肿块彩色多普 记
勒血流信号分级。
13 A l 半定 量 法分 级标 准 j0级 : 灶 内未 见血 流信 . de r : 病 号 ;级 : I 少量血流 , 可见 1— 2处点状 血流信 号 ;I ; I级 中量血 流, 可见一 条主要血管或几条小 血管 ; Ⅲ级 : 富血流 。 见 4 丰 可 条 以上血管或血管互 织成 网。重 点观察 有无穿 支血 管, 选择

丙种球蛋 白具 有免疫 替代 和免疫调 节的双 重作用 , 经静 脉注射能迅速提 高受者 血液 中的 IG水 平 , g 增强 机体抗 感染
能力及免疫调节功 能。丙种球蛋 白可 以从 以下几个环节发挥
d、 )丙种球蛋 白 20— 0 g (g・ ) 0 40m / k d 静脉滴注 , 连用 3 —
[ 关键 词] 超声 ; 乳腺癌 ; 诊断

2 0・ 9
吉林 医学 2 1 0 2年 1 第 3 月 3卷第 2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 常见 的恶性肿瘤 之一 , 近年来 乳腺癌 的
患病率逐渐 上升且有 年轻化 的趋势 , 严重 影响妇 女的身心 健
24 4 . 4例乳腺癌彩 色多普 勒血 流情况 :4例乳腺癌 中 , 4 0级
灶大小 、 态 、 形 内部 同声 、 有无 包膜 、 有无微 小钙 化 , 方有无 后
瘤内异常的血流 信号 , 结合应用 频谱多普 勒、 量 R 进 行观 测 I
察比较 , 更有利 于乳癌 的诊断 J 。典 型的乳腺 癌声像 图特征
为; 实质性低 回声包块 、 态不规 则 、 足状 , 形 蟹 边界不 清 、 回 内 声不均、 可有微 小钙 化、 后方 回声 衰减。乳腺癌 癌组 织多起源

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点,探讨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显像特征,着重分析乳腺肿块内部回声特点以及它的大小、形态、边界、后方回声,纵横比、有无微钙化,有无包膜,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肿块内部及周边血供情况。

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24例,其中21例与病理结果一致,超声诊断正确率87.5%;24例乳腺癌中内部回声不均匀19例占79.2%,形态不规则17例占70.8%,边界不清18例占75%,边缘不规则强回声晕14例占58.3%,纵横比≥112例占50%,有微钙化8例占31.3%,腋窝淋巴结转移10例占41.7%,彩色多普勒在肿块周边及内部检出血流者20例占83.3%,ri≥0.715例占62.5%。

结论:综合分析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表现能较准确判断肿块良恶性,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07-02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妇女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面对不断增长的乳腺癌患者,目前根本策略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存时间及提高临床治愈率的目的。

检查乳腺癌的影像手段多种多样如钼靶x线摄影、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等。

相较而言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最简便易行而又无放射性的影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有非常重要意义[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4例乳腺癌患者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彩超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60岁,平均41岁,肿块直径9-46mm,病程3月-4年,其中6例患者扪及包块,4例患者乳头溢液,6例患者有乳房隐痛或胀痛不适感,余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临床确诊阴性,体检时偶然发现。

乳腺癌超声诊断论文

乳腺癌超声诊断论文

探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b超诊断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以及超声诊断价值。

结果 50例b 超诊断的乳腺癌均经手术后追踪确诊为乳腺癌的45例,误诊5例。

超声发现<1cm有5例(其中误诊2例),双腋下未见淋巴结肿大;1-2cm20例(其中误诊3例),有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cm以上25例均双腋下可探到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其中5例同侧锁骨上有淋巴结肿大。

声像图表现边缘不规则、呈蟹足样改变、血流显示、纵横比>1,30例阻力指数>0.7,20例内部回声有微小的钙化,其准确性为90%。

结论乳腺癌的声像图为低回声、边缘不规整、呈蟹足样改变、微小钙化、穿支血流、阻力指数>0.7是乳腺癌最主要的声像图表现。

[关键词] 乳腺癌;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00-01[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asound in breast cancers. methods the sonographic appearances and ultrasoic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s in 5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results in the 50 breast cancer detected by ultrasound, 45 cases were confirmed diagnosed after operation, and 5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the tumors ≤1 cm were in 5 cases ( of whichthere were 2 cases misdiagnosed), and no lymph nodes at armpit was found. the tumors between 1 cm and 2cm were in 20 cases ( of which there were 3 cases misdiagnosed), and 5 cases were found lymph nodes at armpit on one side. the tumors ≥2 cm were in 25 cases, and echoes of enlarged lymph nodes were detected in all the cases. besides, 5 cases of them were found lymph nodes at clavicle on one side. the irregular and crab-like margin, microcalcification, blood flow, longitudinal-transverse diameter ratio>1, ri>0.7 (30 cases), microcalcification of internal echo (20 cases) were the chief ultrasonic featur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0%. conclusionthe chief ultrasnoic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s are low echo-level, irregular and crab-like margin, microcalcification, splendid vessels, ri>0.7.[keywords] breast cancer; ultrasonic examination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作为乳腺癌最常用的手段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的关键,回顾性的分析,尤其对<1cm乳腺癌声像图表现是超声探讨的关键。

乳腺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乳腺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吉林医学 2 1 0 2年 6月 第 3 3卷 第 l 6期

37 ・ 43
乳 腺 癌 的高 频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诊 断价 值
廖高庆 , 马明霞 [ 摘 ( 广东省连州市人 民医院, 广东 连州 530 ) 144
要] 目的 : 探讨高频彩 色多普勒超 声在乳腺 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 6 例经病理证 实的乳腺癌 患者的超声 检查资 对 2
(7 6 % ) 形态规则 8个 (2 3 % ) 边界 呈锯齿状或蟹 足状 8 .9 , 1. 1 ;
性肿瘤分泌肿瘤生长因子, 刺激肿块及邻近组织产生大量新
生毛细血管有关 。本组 乳腺 癌肿块检 出丰 富血 流 4 8个 (Ⅱ 一 Ⅲ级 ) 7 .5 。频 谱 P V:4—3 m s P 07 占 38% S 1 0 c / ,d:. 5—0 9 。 . 3 雷成 功等报道 8 %乳腺癌 肿块 检出丰 富血流 , 8 ] 本组 丰富血 流检 出率 略低于文献报道 。
则, 周边呈 锯齿状或蟹足状 , 无明显包膜 , 限不清 , 横 比大 界 纵 于 1 内部 多呈 实性 低 回声 , 数呈 等 回声 或强 回声 , 布 不 , 少 分
均, 可见沙 砾样钙化 , 方回声衰减 。肿块 内散在或簇 状分 布 后
的沙砾样钙化是乳腺癌 的特 征性表现 。沙砾 样钙化属 于营养 不 良性钙化 , 是恶性 肿瘤 影 响局部钙 磷代 谢而形 成 。高频 超 声 可清 晰显示 钙化灶 的数 目、 态、 小 , 形 大 提高微 钙化 的检 出 率 。刘 艳萍等报道乳腺癌肿块 内钙化 率为 6 . 7 - , 14 % 3 温晟姝 】 等报 道乳腺癌肿块 内钙化率 为 8 .5 4, 7 9 %- 本组乳腺癌肿块 内 J 钙 化率为 5 .5 , 于文献报道。肿块后方衰减在乳腺 癌诊 38% 低 断上具有 重要意义 , 由于肿瘤间质 中胶原纤 维成分增 多 , 列 排 紊乱使得肿块 后方 出现 回声衰减 。本 组乳腺癌肿 块后方 回声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超声表现
1、腺体内低回声团,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
2、边缘光滑,呈⼩分叶状、蹩⾜状、⽑刺样;
3、后⽅回声衰减;
4、肿瘤内有镞状或微⼩钙化;
5、肿瘤边缘可出现⾼回声声晕(恶性晕);
6、纵横⽐>=1;
7、⾎流丰富,呈⾼速⾼阻型,RI>0.7;
8、多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肿⼤;
9、与乳腺纤维瘤、增⽣结节等相鉴别;
10、病理类型:(1)⾮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叶原位癌;(2)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叶癌、特殊类型癌。

例⼦
超声表现:
(1)左侧乳腺内见⼀实性稍低回声团,⼤⼩约56x40mm,边界⽋清,周边见“蟹⾜样”改变,内部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多个钙化点状强回声,团块后⽅浅筋膜深层后间隙消失,CDFI于肿物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流信号,测得其中⼩动脉⾎流速度峰值:13.0cm/s,RI:0.87,PI:1.57。

(2)左侧腋窝见多个椭圆形稍低回声团,其中⼤⼩约16x12mm、15x8mm,边界清,内回声⽋均匀,CDFI于肿物内部见散在⾎流信号。

右侧腋窝未见明显肿⼤淋巴结回声。

超声诊断:(1)左侧乳腺实质性肿物并多发钙化声像(考虑乳腺Ca);(2)左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声像(考虑淋巴结转移可能),
超声笔记每天分享,赞赏是正能量的动⼒
敬请⽀持。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45例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45例分析
关键词 彩 色 多 普 勒 ; 声 诊 断 ; 腺 癌 超 乳
中图分 类 号 : 4 51 文 献 标 识 码 : R4 . A
The a a i ft -dm e so la d oo p e lr s n g a h a n ss o 5 c s s o e s n ss o wo i n ina n c lr Do plr u ta o o r p y dig o i f4 a e fbr a t
n i r ta d a n ss a d d fe n i i g o i . fe l Ke r s: C l r o p l r y wo d o o D p e ;Uhr s n g a h i g o i;Br a t s c r a o o r p y d a n ss e s c . e u
维普资讯
< 南 医学 ) 0 8年第 1 海 20 9卷第 6期
文章 编 号 :0 3 6 5 ( 0 8 0 —0 3 o 1 0 - 3 0 2 0 )6 2 一 2


彩 色 多普 勒超 声诊 断乳 腺癌 4 5例分 析
史 小 红 . 小 乔 杨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查 具 有
诊 断 率 高 , 痛 、 创 。 可 多切 面进 行 连 续 的动 态 观 察 。 测 血 流 等 特 点 , 诊 断超 声 检 查 乳 腺 疾 病 的 常 规 检 查 无 无 并 能 是 手 段 之 一 . 乳 腺 癌 筛 查 、 断及 治疗 方 案 的选 择 有 较 高 的指 导 价 值 。 对 诊
示 , 照 A l 血 流 分 级 , 为 0 I、 依 de r 分 、 Ⅱ、
了总 结 超 声 诊 断 乳 腺 癌 的 经 验 。我 们 对

乳腺癌二维超声表现

乳腺癌二维超声表现

乳腺癌二维超声表现(1) 肿块内部回声与乳腺腺体、脂肪组织相比,多呈明显的低回声。

小乳腺癌常是均匀低回声,而较大癌肿可能因为内部出血、坏死而出现内部囊性成分。

乳腺癌病灶可伴有肿块后方回声衰减。

(2)肿块形态不规则:形态不规则是乳腺癌最为常见的表现,是诊断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超声征多部分小乳腺癌中可仅仅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而缺乏其他典型恶性征象。

(3) 边界不清与毛刺:乳腺恶性肿瘤的边缘常呈毛刺状,或肿块周围形成薄厚不规则的强回声毫周边毛刺征及强回声晕是乳腺癌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的典型特征。

当肿块周围的强回声晕与邻近腺体织回声相近时,通过探头加压一放松,可动态观察到强回声晕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之间有相对移动。

回声晕不明显不被压制,对正确识别强回声晕有很大价值。

(4)肿块纵横化比>1。

指肿块生长不平行或垂直于乳腺腺体轴向,即“高大于宽”。

该征象尤其常见于小乳腺癌。

(5)微小钙化。

乳腺癌肿块内部伴有微小钙化,是在组织坏死的基础上产生的该盐沉积。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低回声肿块中的微小钙化,多为簇状分布、直径范围0.2 -0.5mm 的点状强回声,其后方无声影。

超声对微小钙化的显示不如乳腺X 线摄影术。

(6) 间接征象:包括库柏韧带连续性中断、皮肤水肿增厚和腋窝淋巴结肿大形态失常。

2.彩色多普勒大多数乳腺癌均表现为血流丰富,肿瘤越大、分化越差,血流越丰富。

且肿瘤周边可见粗大的穿入型动脉血流,血流形态不规则,失去了正常的树状分支结构,呈盲端囊状扩张,常提示肿块恶性可能性大。

3.频谱多普勒肿病灶内的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痿形成,乳腺癌多表现为高速、高阻的频谱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增生症
超声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为两侧乳 腺轻度对称性增大,腺体结构紊乱,回声 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呈条样或斑片样 改变,当形成囊性扩张时,乳腺内部可见 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回声或囊肿。
急性乳腺炎
病理、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 脓性感染,多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往往发 生在产后3~4周。发病原因主要为乳汁淤 积和细菌入侵。发病初期表现为乳房疼痛、 局部红肿、发热,后在短期内形成脓肿, 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恶性
不规则、分叶状或蟹足状 多不清晰,部分有恶晕征 不均匀弱回声 多见,沙砾样为主 衰减多见
侧方声影
纵横比 淋巴结受累
明显
小 无

大 有
血供及动脉频谱
多不丰富,低速低阻型
部分较丰富,高速高阻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
诊断要点:
乳腺内低回声实性肿块; 边界不清楚,边缘不光整,成角、毛刺、蟹足状,无包膜; 纵径/横径>1; 肿块周边高回声反应带——”恶性晕征”; 后方伴有声衰减; 肿块内部点状钙化,弥漫性、簇状或散在分布; 肿块内血流信号增多,有新生血管形成; 弹性成像质硬,呈“硬环征”; 晚期常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急性乳腺炎
超声表现 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增厚,内部回 声不均,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回声增 强,形成不均质增强团块,如形成脓肿, 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边界厚而不 光滑。时间长者形成强弱不均的镶嵌样改 变。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 流信号。
急性乳腺炎超声声像图

左乳内侧见一低回声区, 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 周边彩色血流信号丰富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US: 左乳上方低回声团块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内部见少量彩色血流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US:
右乳外侧低回声团块 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 周边见少量彩色血流
右乳脂肪瘤声像图
US:
右乳内上偏高回声 团块 边界包膜欠清 形态尚规则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 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病因仍不太清 楚 •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 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 乳腺肿瘤血管在诊断、判断预后、了解术 前化疗效果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像图
US:右乳外下混合回声团块
边界清,形态尚规则 周边见点状彩色血流
乳腺纤维腺瘤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小叶内纤维 组织和腺上皮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与雌 激素过多刺激有关。常见于年青妇女。临床上一 般没有明显症状。纤维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 有包膜,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 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没有粘连,触之有滑动 感,切面色灰白,有光亮,肉眼常见到许多排列 不整齐的裂隙。
• 筛查及随访
• 对钼靶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有助于诊断
实性乳腺结节的超声鉴别
• 肿块:形态;边缘;部位;边界;回声;后方回声特征; 周围组织 • 可疑表现——主要:形态(不规则) 边缘(针芒样) 微钙化灶 次要:形态(圆形) 边缘(模糊,微小分叶,成角) 回声(混杂)
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良性
形状 边界 内部回声 钙化灶 后方回声 规则、椭圆形或圆形 清晰,部分有包膜 均匀 少见,较粗大 增强或无改变
桔皮症
乳腺癌累及乳房浅淋 巴管网时,可导致所 属范围的淋巴回流受 阻,发生淋巴水肿。 由于皮肤在毛囊处与 皮下组织连结紧密, 可见毛囊处出现很多 点状凹陷,呈“桔皮 样”改变。
乳腺超声诊断优点
• 实时、简便、快捷,无放射性损害,可反复进行 • 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无痛苦,无检查盲区 • 高频超声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能清晰显示 乳房及胸壁的各层结构 • 判断肿块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混合性) • 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穿刺活检及治疗
谢谢大家!
• • • • • • • S:表皮层 C:Cooper韧带 F:脂肪 G:腺体组织 D:导管 RF:乳腺后脂肪 P:紧贴胸肌的回声线
乳腺增生症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增生症是非炎症非肿瘤的乳 腺良性疾病,名称很多,如囊性增生症、囊性乳 腺病、乳腺小叶增生病、乳腺腺病等。多见于30 -40岁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发生紊乱,黄体素分 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而引起的乳腺的导管 及小叶上皮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增生及复原。临床 表现为月经来潮前3-4天,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 间歇性胀痛,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 月经过后,症状缓解。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杨婷婷
乳腺解剖
• 中央部-乳头 • 乳头周围色深的区域-乳晕 • 乳房内含有蜂窝状脂肪组织和15~20个乳房小叶 • 每个小叶有一总导管-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至乳头 的基底部呈壶腹样膨大-输乳窦,在乳头尖端处变细-输乳孔,开口 于乳头 • 胸部的浅筋膜包裹整个乳房-乳腺囊 • 乳腺囊伸入各小叶之间形成小叶间隔-乳房悬韧带或库柏氏(Cooper’s) 韧带
正常乳腺解剖
• • • • • • • A:导管 B:小叶 C:输乳管 D:乳头 E:脂肪 F:胸大肌 G:胸壁、肋骨
A:正常导管上皮细胞 B:基底膜 C:导管腔
乳腺超声检查方法
•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 患者体位:通常采用仰卧位,辅以侧卧位 • 探头选择:高频探头,通常频率≥7.5MHz
正常乳腺超声声像图
乳腺癌
•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 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据国内统计,除子宫癌 外,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多发生 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早期表现为无痛、
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
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乳腺癌逐渐增 大,侵入Cooper韧带,肿块处皮肤往往有凹陷。 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可出现乳房缩小,变硬,腋 下淋巴结肿大,连结成硬结,晚期,肿瘤侵入胸
乳腺纤维腺瘤
超声表现 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瘤呈圆形或 椭圆形,瘤体较大时呈分叶状,边界光滑 完整,大部分有包膜,部分肿瘤周边缺乏 清晰的界面。内部呈低回声,多数较均匀。 肿瘤后方多数回声增强,有侧方声影。 CDFI多数无血流或少血流型。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US:
右乳内上低回声结节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周边见少量彩色血流
左乳脓肿超声声像图
乳腺囊肿声像图
边清壁薄的无回声团 块 后方回声增强 侧方声影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 多数位于乳晕区,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见 乳头状低回声区,肿瘤一般较小,多数边 界清楚,少数成分叶状,导管内结节多可 见点、条状血流信号,挤压乳晕旁肿物时 可见乳头血性溢液; • 多发于40-50岁妇女,本病恶变率达5%10%,被称为癌前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