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部编版第九课第2课时
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每课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每课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有16课,以下是每课的知识点和考点归纳整理:第一课用眼科学好眼保护眼- 知识点: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保护眼睛的方法- 考点:眼睛的重要性、使用电子产品时的注意事项第二课健康之路- 知识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考点: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第三课爱护大自然- 知识点:大自然的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 考点:环保意识的培养、垃圾分类的知识第四课礼貌待人- 知识点:礼貌的重要性、常见的礼貌行为- 考点:做人的基本准则、与他人相处的原则第五课尊重他人- 知识点: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习惯- 考点:理解多样性的意义、发展合作和沟通能力第六课父母恩情无尽- 知识点:父母的重要性、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考点:感恩的心态、尊重父母的行动第七课学会分享- 知识点:分享的意义和方法、帮助他人的乐趣- 考点:培养爱心和互助精神、善待他人的态度第八课保护眼睛远离游戏- 知识点:电子产品的使用对眼睛的影响、保护眼睛的方法- 考点: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第九课少年保护伞- 知识点:儿童保护意识、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考点:识别安全隐患、保护自己的方法第十课诚实守信- 知识点:诚实守信的意义、诚实守信的表现- 考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维护信任的行为第十一课谁来主持公道- 知识点:法律、公平正义、法治的意义- 考点: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树立法治意识第十二课美好的明天- 知识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美好的理想- 考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美好的心态第十三课尊重劳动- 知识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劳动的行为- 考点: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第十四课孩子不能缺的爱- 知识点:爱的表达方式、亲情的重要性- 考点:发展爱心、关爱他人的行动第十五课交通识别图- 知识点: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手势的认识- 考点:安全过马路的方法、交通规则的理解第十六课守法是个什么事- 知识点:守法的意义和要求、尊重法律的行为- 考点:了解法律的基本规定、养成守法的习惯以上是新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每课的知识点和考点归纳整理。
部编本道法五年级上册第 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2课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 家。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 衣,柔软透明,薄如蝉 翼,重 40 多克,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国丝织技 术在很早便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刻成一个个字模, 然后烧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他的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的 一座里程碑,被称为“文明之母”。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北宋时, 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随着海外贸易的往来,指南针经阿拉伯 商人传到欧洲。
大约 2000 年前,中国人就利用天然磁铁制成了指南工具——
司南。它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司南在盘中转 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现的。宋元时期,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13 至 14 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 伯地区和欧洲。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它们的广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 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素有“瓷国”之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 明,早在近 2000 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 技术。而欧洲人直到 18 世纪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国的 瓷器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瓷器, 品种繁多, 器型丰 富,烧制精美。当时的瓷器还远销海外,名扬世界。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岷江上的大型水 利工程。它的设计极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处,利用地势和 河道,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2000 多年来,都江堰一 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 劳、勇敢和智慧。
【新】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9《生活离不开他们》第2课时课件-2020人教部编道法最新改版

二、新知探究。 (一)了解体会。
1.让我们了解一下他们劳动的艰辛。 ①清洁工人在清扫街道。 ②夜晚列车调度指挥大厅内,为保证列车安全正点有序 开行,调度员还在忙碌着。 ③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 ④小区里的保安叔权为了守护我们的安全,每天要二十 四小时不同断地值班。 ⑤手术台上,医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完成了一台长达六 个小时的手术。 ⑥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台旁连续进行了八个小时的实验。
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清洁工、 调度员、交警、保安、医生、科研工作者 的工作非常辛苦,还有哪些劳动者的工作 也很辛苦? (1)先与同桌的同学交流,集思广益。 (2)请同学全班交流汇报。
很多劳动者从事的工作看起来也 许非常普通和简单,但其实并不是我 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只要我们对他们 多加了解,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非常 艰辛,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阅读 p69“阅读角”: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满面尘土见证着城市的
整洁;他们指挥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保证道路的畅通;他们 用关心与体贴给予病人生命的希望;他们顶着烈日、挥洒 着汗水让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虽然他们是那么 的平凡,但他们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因为他们 日复一日辛勤劳作,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因为他们 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我们的明天才充满希望!
小结: 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各行各
业的劳动者付出自己的艰辛,我 们应该感谢他们。
阅读 p69“小贴士”: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世界 上八十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1949 年12月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每年的 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 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存在哪些 艰辛?
9-2+法律保障生活-【精讲课堂】2023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常回家看看”是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道德规范,十一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把“常回家看看”列入修改法律条文中。
特征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
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 照法定程序,制订法 律、修改或废止现在 法律的活动。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 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这个观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与现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规范作用 保护作用
意识: 行动:(自己)
(他人)
小刘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以下观点让小刘非常困惑,请你 帮助他。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那么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
此观点错误。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是人类一定历史时期的产 物,它只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法律不能代替其他社会规范的作用, 路人甲 还需要道德、规章制度进行补充。
特征三: 法律对 全 体 社 会 成 员 具 有 普 遍 约 束 力
_公__民__在__法__律__面__前__一__律__平_等___ ,任何人没有 超越法律的特权。
每个公民都___平__等_的__受__到__法__律__的__保__护____ , ___平__等_的__享__有__权__利__和__履__行__义__务____________ 。
任务一:请你点评情境一中小刘的行为
任务二:回答问题 情境二中, 老师处罚小甲的依据是____校__规__校__纪___, 这是___学__校_______制定的,规范的是 __全__体_学__生____的行为,制定的目的是 _规__范__学__生__行_为__,__严__肃__校_纪__,__端__正__校_风___。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法教案 第九课 心中的“110”

9心中的”110”
目标依据
1.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3.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知道“心中的110”,认识到心中没有110的危险。
目标2:
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着危险,提醒自己心中有个110,不上当受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自救自护。
参与讨论,并且能够尝试遵守交通安全。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有点警惕性
教师:如果你独自一个人在家,发生下列情况,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自由讨论。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被骗的小学生”,学生观看,视频中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习活动
二次备课
目标1:
通过具体的情境知道“心中的110”,认识到心中没有110的危险。
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导入
教师:生活中总会遇到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
播放视频“我绝对不跟陌生人走”,学生看完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你也有过独自在家的经历吧?与大家分享经验哦!
学生交流:千万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学生交流:有人敲门,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学生交流:让陌生人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确认;
学生交流:……
教师:打开电子教材P63页,阅读“智捉小偷”绘本故事。
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人教部编版8上道法习题课件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2课时 维护国家安全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3)“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我们 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①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 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 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 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 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 全工作的开展。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 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④ 我们要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 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 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
队,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3.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适应国家安全需求,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世,界到一流
军本队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
。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下列A诗句表达的意思与此相近
①的但是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A③.①此②夜曲中闻B折.①柳③,何人不起C.②故④园情 ④洛D.阳③亲④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加强练兵备
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
4.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1)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国,家树安立全利益
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社会形成
【公开课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9.2《法律保障生活》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学校:授课班级:七年(1)班授课教师:【课程依据】本节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课程依据是:1. 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二)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规定:初中阶段(7-9年级)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与公民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二课时:法律保障生活,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的作用。
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学习,力图展现法律包含的公平、正义、自由、和谐等因素。
教材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强调法治思想、法治精神的渗透,着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带领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引导学生自觉崇尚法律,感受法律的威严与作用。
通过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的作用。
并完成课标的要求“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在调整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已经对法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会,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一提起法律他们更容易联想到,威严、强制性,很少能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有的同学违法犯罪浑然不知,缺少法律意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道法导学案及练习题——第9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法导学案及练习题——第9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1课时《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开放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
三、导学提示(一)预习教材P66-67。
(二)国际组织的分类1.细读P66、P67,思考并写出国际组织的两种分类。
(1)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划分为()。
世界性国际组织的成员(),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
(2)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划分为()。
一般性国际组织在()等多领域开展活动,专门性国际组织()。
2.判断下列国际组织是世界性国际组织还是区域性国际组织,是一般性国际组织还是专门性国际组织。
请在相对应的方框打对号。
2、微课3、当堂达标第1课时当堂检测一、填空题1.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特定的,而组成。
2.国际组织制定、设立、开展,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3.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
4.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
5. 领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其标志——五个套接的圆环——代表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运动员的团聚。
其中黄色的圆环代表。
6.国际组织在国家之间推动广泛的,解决,促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判断题1.联合国按地理范围划分是世界性国际组织。
( )2.世界银行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区域性国际组织。
( )3.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按照职能划分是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 )4.东南亚国际联盟按照职能划分是一般性的国际组织。
( )5.世界卫生组织按照职能划分是专门性国际组织。
( )三、选择题1.组织的成员来自全球各地的是()A.世界性国际组织B.区域性国际组织C.一般性国际组织2.组织的成员限于特定范围的是()A.世界性国际组织B.区域性国际组织C.专门性国际组织四、简答列举几个你知道的国际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4)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9.★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源自前提。5.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6.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7.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哪些方面?)★★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4.什么是制定?什么是认可? ★
①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②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法律的作用。 ★★
规范作用:(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法律和道德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的特征。 ★★★
(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