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线路文化主题

合集下载

“乐”筑轨道梦,寒“梅”绽芳华 专访重庆轨道集团总经理乐梅

“乐”筑轨道梦,寒“梅”绽芳华 专访重庆轨道集团总经理乐梅

青春无悔筑坦途
巴山渝水、道路坎坷,重庆轨道交通从无到有, 从单线运营到网络化运营,承载着山城人民便捷 交通的梦想,时至今日,每天为 300 万市民提供 准时、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这一成就背后是 无数看不见的艰辛。上世纪九十年代,轨道交通 筹建之初,专家们认为:“重庆地形特殊,建地 铁几乎不可能,甚至建任何一种轨道交通都非常 困难”。但重庆轨道建设者们坚守希望、永不言弃, 在不断的调研、考察和论证中,探索出了一条道 路,而乐梅,也是在这一艰难探索、努力开拓的 过程中,与重庆轨道交通一起成长起来的。她全 程参与了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国内首条跨 座式单轨——重庆轨道交通 2 号线的设计建设和 运营筹备工作。在 2 号线投入试运营之前,按规 定需要编制运营应急预案,但由于公司初创,既 缺乏运营经验,也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支撑客运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交通强国建设、成 渝双城经济圈、“十四五规划”“智慧城轨”为 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 坚 持 以 轨 道 交 通 引 领 城 市 发 展 格 局”“ 立 足 ‘850+’, 谋 划‘1000+’”, 重 庆 市 委 市 政 府 已为重庆轨道交通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为者 常成,行者常至”,以乐梅为代表的重庆轨道人 已整装待发,让我们共同期待,重庆轨道交通的 明天更美好。
轨道交通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城市的 形象和名片。2018 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品质 提升工程,轨道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全方位开展了 建设运营品质提升工作。在乐梅的带领下,围绕袁 家岗等 5 座示范车站更新导向标志 1200 余项、照 明设施 5500 余项;全面升级改造网红车站——李 子坝站,配合旅游观光需求建设文旅中心;推进列 车座椅防滑和轨行区涂装绿化。乐梅还多次与设计 单位、广告公司磋商,依托重庆文化特色和山水风 光,设计出了“重庆言子”“阡陌交通”“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行千里、致广大”等 30 余套列车外 观美化方案,并应用于跨座式单轨 2 号线和 3 号线 上,“穿上新衣”单轨列车穿梭于城市之间,成为 一条条靓丽的风景线,近日,重庆——“开往春天 的列车”再次成为网络热点,得到了人民网、新华 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点赞。

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设置标准

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设置标准

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设置标准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设置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标志颜色:每条轨道交通线路都有自己的专属颜色,以突出线路特色和便于乘客识别。

比如1号线以“人文重庆”为文化主题,线路标识色为“石榴红”;2号线线路标识色为“森林绿”;3号线线路标识色为“琉璃蓝”;6号线、国博线的线路标识色为“谦粉红”;9号线的线路标识色为“洋铁红”;10号线的线路标识色为“罗兰紫”。

2. 站外引导标志:包括站外500米引导标志、车站外墙站名标志、棒棒糖(CRT行业标志)、进站门楣标志等。

这些标志设置在车站周边500米范围内的道路交叉口、行人道、重要建筑出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旨在提高车站辨识度。

站外500米引导标志包含行业标志、线路名称及图案、线路识别色、车站站名等信息;外墙站站名标志设置于高架车站外墙两侧,平行于轨道线路,包括行业标志、本站站名等信息;“棒棒糖”(CRT行业标志)设置于车站出入口旁,用于确认车站位置;门楣标志设置于出入口进站处,包含线路名称及图案、线路识别色、本站站名、出入口编号等信息。

3. 图形设计: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的图形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识别。

标识的色彩应与线路颜色相协调,以突出线路特色。

同时,图形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媒体(如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的传播效果,以确保在不同媒体上都能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4. 文字使用:在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中使用的文字应清晰易读,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字体或特效。

中英文对照是最理想的文字选择,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乘客的需求。

同时,标识中的文字内容应准确、简洁,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乘客。

5. 布局设计: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的布局设计应合理规划标识的位置、大小和角度,以确保乘客在车站内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

在布局设计中,还需考虑到乘客的视觉习惯和车站内的环境因素,如人流量、光线等。

6. 统一性:重庆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识应保持一定的统一性,以确保乘客在不同线路和车站内能够快速识别并适应相应的服务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 第3章 - 知觉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 第3章 - 知觉
包达列夫的刻板效应实验:罪犯与 学者。
乘客的知觉
乘客对服务环境的知觉: 城轨客运服务过程
中,乘客对服务环境的知 觉主要通过城轨车站环境、 车站设备、乘车环境等方 面进行感知。
乘客对服 务环境的
知觉
车站环境 车站设施 乘车环境
乘客对服务环境的知觉
乘客对票轨务道服车务站环境的知觉: 车站的环境,干净清洁的地
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夺去有机 体的感觉能力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暂时让被试的某些(或全部) 感觉 能力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从而 探索其生理心理变化的方法。
想想人的感觉被剥夺后会有什 么变化?
知觉的概念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当我们感觉到苹果的颜色、香气、 滋味、冷热、大小、形状等等,把这 些属性综合起来,有时还借助于过去 的经验,就构成了我们对“苹果”的 整体反映。
乘客对服务环境的知觉 票务服务
看看这个闸机 有什么特点?
乘客对服务环境的知觉 票务服务
公交车上的红 色按钮有什么 用?
乘客对服务环境的知觉 票务服务
看看这个座椅有什么特点?
乘客对服务环境的知觉
乘客对乘车环境的知觉: 票务服务
乘车环境的:车厢内的拥挤 程度、候车时间的长短、排队是 否有秩序,以及车内座椅、扶手 是否满足乘客需求等都会影响到 乘客的乘车感受。 视频:看看日本地铁,我欣慰了! 提问:重庆轨道交通在10年后, 会不会变得更拥挤?
乘客对服务人员的知觉
轨道客运服务人员的着装规范: 票务服务
4、为了确保作业及行车安全,检修作业人员和电动 列车司机工作时可不挂工作证,但须佩戴工号牌; 5、手部干净、整洁,不可佩戴夸张饰物。 6、暂未发放工作服的员工,工作期间应选择色彩单 一、样式简单大方的服装,并佩戴工作证上岗。 7、员工怀孕后出现工作服不合身,不能按照规定着 装上岗时,应遵循整洁、大方的原则申请更换着装。

重庆轨道交通

重庆轨道交通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12张)1965年,重庆市市中区地下铁道工程处再次成立,工程处共分4个工程队,共有 1000余人。
1966年下半年,工程再一次瘫痪,但工程基本完成了市中区的地下隧道:千厮门、望龙门、中华路、十八梯、 兴隆街、枣子岚桠、燕喜洞部分贯通。
运营情况
运行时间
运营线路
管理规章
运营线路
周边蓝色导向牌: 在重庆轨道交通车站500米范围内的交叉路口或公交车站等,设置有一个深蓝色的车站位置导向牌。导向牌 上有文字说明,显示即将前往的线路、站点以及与车站的距离,沿着引导向牌可找到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 出入口绿色立牌: 在轨道交通车站的入口处设置有形似绿色棒棒糖的立体标牌,标牌上为重庆轨道交通的标识 。
重庆轨道交通
中国重庆主城都市区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01 历史沿革
03 乘坐导引 05 建设规划
目录
02 运营情况 04 文化特色 06 价值意义
基本信息
重庆轨道交通(Chongqing Rail Transit,CRT)是服务于中国重庆主城都市区境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其第一条线路于2005年6月18日开通试运营,成为中国内地第九座、西部地区第一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
管理规章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重庆轨道交通的依据是《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及 《重庆市轨道交通乘坐规则》(渝交委法〔2012〕6号)。重庆轨道交通的执法单位是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 局。
《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经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11年3月25日通过, 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轨道交通乘坐规则》自2011年9月30日首次颁布施行,2012年由重庆市交通 委员会予以修订,自2012年3月16日颁布施行,于2019年1月3日由重庆市交通局进行第二次修订 。

重庆轨道交通文化探究

重庆轨道交通文化探究
系统 、 动 态、 静态 的信 息有机结合 。信息 融合研 究 的关键 点 , 无法有效 实现事前预 防和预 警。有效 的安 全信 息融合
问题 , 就 是要提 出一些理论和 方法 , 对具 有相 似或 不同特 技术成 为 当前 需要迫切研究 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民
征模 式理干部学院) 0
重庆作 为一座历史 文化名城 , 在发展 轨道交通 的过 程 车站驻 足流连 , 则可 以大体上 满足其对 日本文化 的了解。
中, 需 要大力提倡 对传统 文化 的继承和 发扬 , 这不仅 有利 于提 高重庆市在我 国的历史文化地位 , 也将使轨道 交通成
市 历史的重要 功能。

2 . 国 内城市 轨道交通 文化
北 京轨道 交通将青花 瓷、 四合院 、 剪纸等 中国传统 文 旁有不少广告灯箱剪 纸、 中国红等创意作 品 , 浓浓 的 “ 中国 味儿” 文化融入 整个城市轨道 之 中, 让人 印象深刻 。 沈阳轨道交 通车站别具特 点 , 大量 引入 了浮雕 、 壁 画
为城 市新的文化载体 , 充分发挥其展示城 市文化和承载城 化 融入其 中 , 处处彰显 出中国文化。各个 出站 口通道 的两
国 内外城市 轨道交通 文化

1 . 国外城市轨 道交通文 化
伦敦是世 界城 市轨道 交通的发源地 , 被 誉为 “ 建在 城 等 文化元素 , 突 出其地域特 色。中街站展示 了沈阳历史 的 市轨道 交通上 的都 市” 。伦敦城市 轨道交通涂 鸦文化彰 显 悠 久 , 沈阳站突 出了反法西斯 战争 的胜利 , 铁 西广场站 反 着英伦情 怀 , 许多轨道 交通 出口的墙壁上还 有一些记录 英 映了东北老工业 基地装备制造 业 的先进 。

重庆轨道交通,山城人民出行不再难(九线一环建设)

重庆轨道交通,山城人民出行不再难(九线一环建设)

重庆轨道交通规划有七条交通轨道路线,总体布局为酒线一环,线路总长513公里。

目标使用20年的时间,建设300公里的轨道交通路线。

预计2015年建成运营1、2、3号线,2020年前后六条骨干线全部完工。

其中第一条建成的是轻轨2号线,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轻轨。

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运营。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起朝天门,西至大学城,远期延伸至璧山,全场约46公里,采用地铁系统。

该轨道是轨道交替线网东西方向主干线,也是贯穿渝中区和沙坪坝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其高峰小时断面流量和全日客流量在全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计中均为最大。

1号线和已经开通的2号线和已经开通运营的3号线共同形成大字型轨道交通骨架。

重庆轨道2号线轨道交通二号线,又称轻轨二号线,轻轨较新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中国第一条建成通车的跨座式单轨(第二条为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条动工亦是首条通车运营的轨道交通。

工程分二期建设实施,其中一期工程由较场口至动物园,献唱14.35公里,设有较场口至动物园13个车站;二期工程由大堰村至新山村,4.8公里,设有5个车站。

18个车站中,临江门和大坪车站采用岛式车站,其余均为侧式站台。

2000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10月27日一期工程实现“轨通”,2003年2月29日一期工程实现“电通”,2004年6月26日全面实现“车通”。

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8日试运行,2005年6月18日开通运营。

二期工程于2006年开通运营。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全线南起鱼洞,北至江北机场及江北环城北路,全场约60公里,工程一次设计,分三期实施建设。

一期工程为二塘至龙头寺,线路起于南岸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二塘,经菜园坝长江大桥、嘉陵江渝澳大桥至主城区北部新区的江北(火车)客站(渝怀铁路新客站站地);二期工程从龙头寺至江北机场,并延伸至机场远期航站大楼;延伸段(即三期工程)从二塘南延伸至鱼洞。

“两路”精神赋能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两路”精神赋能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两路”精神赋能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喻寅昀;张慧妍;杨定茹【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24)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首要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具有运输功能,还承载着城市人文精神、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

以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两路”精神的研究视角,从分析重庆轨道交通文化现状和组成要素入手,探究“两路”精神对动力主体、动力要素、动力传导媒介的赋能机制。

在此基础上,融合“两路”精神文化内涵,提出多方动力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新途径、多维度文化动力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机制、多元媒介协作轨道交通文化传播新模式。

以此建立“两路”精神赋能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不仅可以拓展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建设视角和方法,也可以对交通强国建设中的交通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总页数】10页(P107-116)【作者】喻寅昀;张慧妍;杨定茹【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4;U239.5【相关文献】1.探索区块链创新路径赋能数字产业高质发展中央企业区块链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重庆举办2.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和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古镇文化街区为例3.现状与未来:乡村振兴视阈下数智赋能红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析——以重庆市为例4.以轨道交通“站城融合”发展为路径擘画“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关于站城一体化赋能城市的无锡实践5.社交网络赋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特征、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重庆地域文化的轨道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基于重庆地域文化的轨道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2、引导投资者和购房者理性投资: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同时,政府应 加强市场监管,引导投资者和购房者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导致的市场波动。
3、提高轨道交通便利性: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行 车组织,提高轨道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4、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 设轨道沿线地区的房地产项目,同时引导市民选择轨道沿线地区的住房。
1、数据来源:本次演示选取了重庆轨道交通沿线各站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 房地产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这些项目的房价、交通便捷性等相关数据。
2、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轨道沿线房地产项目与全市平均水平的各项指 标,发现轨道沿线房地产项目的平均房价、交通便捷性等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这表明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具有积极的影响。
基于重庆地域文化的轨道交通 工具设计研究
目录
01 一、引言
三、基于重庆地域文
03 化的轨道交通工具设 计策略
02

二、重庆地域文化特 色
04 四、研究与实践
05 五、结论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六、展望
一、引言
随着城市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 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工具设计都缺乏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个 性,这无疑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重庆,这座拥有丰富地域文化的城市,如何 在轨道交通工具
通用设计的研究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人机交互、无障碍设计、包容性设计 等。这些领域的研究都在努力解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普及性。 在城际轨道交通工具的设计中,通用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用户需求的考虑:城际轨道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包括各种年龄段、身体状 况和使用能力的人群,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坐 姿、站立、移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号线(朝天门-璧山):人文风情
线路简介主城全长38公里,设22座车站。

以“人文风情”为主题的轨道交通1号线从民俗史话、民俗风情着手,以站厅为载体,呈现多组不同题材的壁画、浮雕、图片及涂鸦艺术。

多角度回顾重庆发展历程和今昔变化。

2号线(较场口-鱼洞):巴渝文化
线路简介全长约37.2公里,支线从曹家院子到中梁山,长约6.6公里,共设28座车站。

较场口、佛图关等18个车站有36幅历史文化故事墙。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上溯“巫山猿人”,下迄“五四运动”前后的巴渝文化历史,这些故事墙完整呈现出一部荡气回肠的巴渝发展史。

3号线(鱼洞-外环北路):寻常百姓
线路简介全长约63.4公里,支线从江北机场到工业园区,长约6.3公里,共设42座车站。

拟定突出市井百态。

城市阶梯小道上掏耳朵、修脚、做裁缝、打麻将……这些极具市井气息的画面将此呈现,旨在留下老重庆普通市民的生活记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山城特色的生活场景。

4号线(海峡路-复盛):友好城市
线路简介全长约47.3公里,共设25座车站。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与重庆结为友好城市的发达城市进行介绍。

直辖以来,重庆已与包括德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重庆还与上海、广东等省市有姐妹城市关系。

5号线(鸳鸯-江津)印象重庆
线路简介主城区全长约62.1公里,共设29座车站。

耸立在两江边的高层建筑、洪崖洞吊脚楼群、“人人重庆”标志……这些独具重庆特色的城市符号,以壁画、照片、浮雕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表现。

让这些符号广为人知后,很多人在外地看到类似符号时,就会不由自主想到重庆。

6号线(茶园-五路口):巴山渝水
线路简介全长约70.6公里,支线从蔡家到渝北南山,长约9.56公里,共设32座车站。

重庆因特殊地形地貌,有很多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景点。

大足石刻、天生三桥、钓鱼城、黑山谷……这些景点各具特色,独领风骚。

将重庆值得一去的地方用大量图文展现出来,必要时不排除利用3D光影效果来呈现,推动重庆旅游业发展。

7号线(北碚-西彭):群英浩萃
线路简介全长约26公里,共设22座车站。

很多历史名人出自山城,如杨闇公、江姐、聂荣臻等。

这些人为重庆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贡献。

把这些对重庆来说“最可爱的人”记录下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学习历史名人的精神。

8号线(跳蹬-鱼嘴):古镇映辉
线路简介全长约54.4公里,共设20座车站。

近年来,重庆越来越多的古镇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初步拟定根据各站点特色,利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将重庆特色古镇介绍给更多人认识。

除了市民熟知的磁器口、中山古镇等,还将呈现涞滩古镇、龙潭古镇、双江古镇等十余古镇。

9号线(沙坪坝-弹子石):民间文化
线路简介全长约39.1公里,支线弹子石北到航站大楼,长约22.3公里,共设24座车站。

川江号子、重庆漆艺、蜀绣……这些优秀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在该线路路途中。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了解这些优秀艺术,希望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市民参与,共同保护和传承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

10号环线:重庆记忆
线路简介四公里经陈家坪、沙坪坝、五里店回起点,全长约44.9公里,共设26座车站。

作为一条拥有最多换乘点的轨道交通线,环线最大的意义是将九条线路的文化主题凝聚在一起,让十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文化主题变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

重庆的轨道网络全部建设完工后,就是一个城市的地下文化宫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