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1 彩虹》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

2019/5/26
14
mā ma nǐ shū tóu yòng de nà miàn jìng zi 妈 妈,你 梳 头 用 的 那 面 镜 子 ne rú guǒ wǒ ná zhe tā zǒu dào qiáo shàng 呢?如 果 我 拿 着 它,走 到 桥 上, tiān shàng bú jiù duō le yí gè yuè liang ma 天 上 不 就 多 了一 个 月 亮 吗? 设想“我”拿着镜子走到彩虹桥上,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难点)
2019/5/26
4
半包围结构: 着、座 上中下结构: 高 上下结构: 兴、照、拿 左右结构: 那、到、虹、浇、洒、镜、提、挑、裙 独体结构: 千、成
一座( zu)ò 洒(
2019/5/26
) 水sǎ 照(
)亮 zhào
5
xìng(高兴) 兴
xīng(兴奋)
2019/5/26
6
彩虹(cǎi hóng):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弧形彩带,有红、橙、黄、绿、
2019/5/26
25
2019/5/26
12
阅读方法解密:如何读好长句子
在朗读的时候,如果句子很长,一口气读不下来,可以按照所要表 达的意思和结构把句子分成几个小部分,在小部分之间很短地停顿一下 (换气),以便把长句子从容、自然、流畅地读出来。
2019/5/26
13
nǐ jiù bú yòng tiāo shuǐ qù jiāo tiān le 你 就 不 用 挑 水 去 浇 田 了, nǐ gāo xìng ma 你 高 兴 吗?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关心爸爸,希望为爸爸减轻负担。“你高兴 吗”写出了“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高兴。
小学语文_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彩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的对家人美好的愿望,感悟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3.认识偏旁衣字旁,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那”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认读“荡来荡去”等四个词语,结合具体语境感知“*来*去”的表达效果,仿照说说这样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那”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的对家人美好的愿望,感悟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座”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希沃白板5课文图画以及想象图画PPT。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认真听:出示谜语:多彩绳子颜色鲜,雨后弯弯挂蓝天。
要问绳子有多长,这山搭到那山前。
同学们,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师:你们见过彩虹?他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彩虹》板书题目:11彩虹【学生活动】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老师想问问大家,彩虹的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呢?出示字源图片并讲解:“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虫”作了偏旁。
二、整体感知师:现在老师为大家范读一边课文,请同学们听清读音和节奏。
注意:左手扶书,右手指字。
【学生活动】听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任务:(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1彩虹》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10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11彩虹》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
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
“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
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
”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彩虹》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对彩虹色彩和形状的认知,引导学生多样性的色彩对比和表达。
•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和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2.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彩虹》。
•讨论彩虹的形成原理。
•学习彩虹的基本颜色和形状。
•创作表演小品或绘画作品,表达对彩虹的理解和想象。
3. 教学准备•备课教师准备课文《彩虹》教材版本和教学辅助资料。
•准备彩虹图片、彩纸、颜料等教具。
•整理学生的思维导图和绘画作品展示空间。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让学生观看彩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彩虹做好预习。
2.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彩虹》,学生跟读。
3.讲解–带领学生讨论彩虹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展示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重新回想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习–教师讲解彩虹的基本颜色和形状,帮助学生认识各种色彩。
3.练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自己的彩虹绘画作品或表演小品,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5. 后续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观察,寻找彩虹的踪迹,并写下自己的观察记录。
•利用彩虹为主题,激发学生继续创作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
•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读书分享,推荐相关探讨自然景物的读物。
6. 总结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表演小品。
•学生也可自评和互评,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进步。
•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未来学习方向。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彩虹》这篇课文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够充分借助集体备课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富有成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1 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彩虹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认知和掌握“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
3.能够描述彩虹的颜色及形状。
4.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1.彩虹图片或实物2.彩虹颜色卡片3.彩虹相关的歌曲或视频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关于彩虹的对话,师生一起探讨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彩虹,让学生欣赏并描述彩虹的颜色。
–使用彩虹颜色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各种颜色。
3.练习(15分钟)–老师播放彩虹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跟着节奏说唱彩虹的颜色。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描述彩虹的小诗句或小故事。
4.拓展(10分钟)–教师介绍彩虹的神话故事或科学知识,扩大学生对彩虹的认知。
–引导学生将彩虹与自然景物、情感等联系起来,增强表达能力。
5.小结(5分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学生总结彩虹的颜色及形状。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大自然的美丽,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彩虹,让学生感受到彩虹的美丽,同时提升了他们的颜色辨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一些颜色的区分仍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游戏环节或绘画活动来帮助学生加强对颜色的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设计1.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天空,描述自己看到的天空颜色,并尝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虹。
2.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次自己看到的真实彩虹场景,并体会彩虹带给自己的感受。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认知和掌握彩虹的颜色,同时也会在练习和作业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课文第11课彩虹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
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然后散发思维,想象成各种事物。
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六个问句巧妙串联,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同时本课也首次出现反问形式的长句子,它们由多个分句构成,学生在理解上会产生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先分别理解分句的内容,了解分句间的关系,抓住句子中连续的动作,体会句子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
语文要素读好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长句子的正确停顿,读好长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1.(出示彩虹图)小朋友们,你能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吗?预设:彩虹、一道彩虹、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道美丽的彩虹等。
(板书课题)2.学习第1自然段。
识记生字“座”:平舌音。
量词:“一座房子”“一座桥”“一座美丽的桥”:彩虹提示:“雨停了”,“了”是轻声;“美丽的桥”,词语连读。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预设:课文讲了三件事,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田;二是“我”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着妈妈梳头;三是“我”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导语】《彩虹》是⼀篇情趣盎然的散⽂。
⽂章⽤富有童趣的语⾔,写了“我”看到⾬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座桥,然后思维⼀路发散,联想到⾃⼰⾛到彩虹桥上提着爸爸的⽔壶浇⽔,拿着妈妈的圆镜⼦为妈妈照着⽉亮梳头,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
课⽂呈现了⼀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童关爱家⼈的美好情感。
全⽂共4个⾃然段,段落之间结构类似却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设计说明 本篇课⽂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产⽣联想。
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紧紧围绕学习⽣字、积累语⾔展开语⽂学习活动。
充分与⽂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
同时⿎励学⽣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相关图⽚。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猜谜导⼊ 1.猜谜激趣。
课件出⽰:“⾬过天晴挂天上,⾝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数,七种颜⾊真漂亮。
”孩⼦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
(板书:彩虹) 3.(课件出⽰漂亮的彩虹)导学:⼤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领读。
(2)引导学⽣多种⽅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加:⾍+⼯=虹 换⼀换:江—氵+⾍=虹 5.导⼊: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就让我们⼀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带⼊情境,拉近了学⽣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的积极性,为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读⽂识字 1.朗读全⽂。
(1)导学:第⼀遍读课⽂,你会给⾃⼰提什么要求? (2)学⽣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初读课⽂的⽅法: ①⼀边读⼀边圈画⽣字,借助拼⾳把⽣字读准确。
小学一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彩虹”教学设计

【测评内容】1.读一读,认真读课文三遍。
从正确、流利两方面给出笑脸评价。
2.录一录,读出预习单中三句长句,录制音频发送“小打卡”。
3.画一画,按以下提示:谁,如果我站在彩虹桥上干什么,你会高兴吗?【评价方式】1.从正确、流利两方面为自己的朗读给出笑脸评价:2.用“小打卡”完成统计。
【练习内容】1. 填一填。
来去来去来去2.读好三句带“高兴”长句的语气。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
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评价方式】1.教师评价:在交流互动中完成及时评价。
2.学生自评及互评。
【测评内容】1.把课文读给父母听,请父母给出星级评价:2.结合课文把按拓展句式:谁,如果我站在彩虹桥上干什么,你会高兴吗?所画的画,用讲故事的形式说给爸爸妈妈听。
【评价方式】1.父母评价:在交流互动中完成及时评价。
2.学生自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激趣导入】1.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用摘苹果,开火车等形式认读字词。
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学生看图识字。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学习习趣。
1.巩固学过的字词。
2.归纳识字方法,学会生活中识字。
【图文结合,朗读感知】1.播放彩虹和大自然的图片。
请生看图说话。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好课题。
3.播放课文朗读,请生闭眼倾听,展开想象,并思考: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知课文。
1.引导学生学会图文结合朗读,说好完整的一句话。
2.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初步感知小女孩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充满想象的孩子。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找出文中三处带有“高兴”句子。
思考:这三处“高兴”是想让谁高兴?能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回答。
2.出示让爸爸高兴的长句,并指导朗读。
3.播放几个同学的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长句。
4.出示让妈妈“高兴”和让“哥哥”高兴的句子, 并思考:他们高兴吗?为什么?5. 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彩虹新课教学()分钟二、读中识字,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3)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且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识字游戏。
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课件出示4: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五角星,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
)B.请2-3个小组开火车读(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开到哪?师:开到这!)。
C.全班齐读。
3.识记生字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借助字的特点识记。
如,有“挑、镜”等9个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
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
(2)辨一辨识记。
认识新的偏旁“衤”,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初步了解衣字旁的字的特点。
区分“座”和“坐”,了解两个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做动作识记。
“提、洒、挑”是表示动作的词,可以通过做动作的方法来识记。
(4)组词识记。
本课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
词语举例:(课件出示5)浇:浇水浇花提:提高提问挑:挑水挑食镜:镜子眼镜4.生字扩词。
给生字找朋友。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课件出示16)出示一个问句。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1)引读短语:(课件出示17)“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2)读出问的语气。
出示第二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18)“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想一想,这一句写我在干什么?自己练读,圈一圈“我”的动作。
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
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
“我”真的提着那把爸爸的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指导学生关注“如果”,表明这是“我”的想法,只是一种假设,不是真的在做。
“不是我在下雨了吗?”读出问句的语气。
情境中朗读。
出示第三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19)“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
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我”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设计意图:“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作的先后顺序,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彩虹》是一篇散文。
写“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然后思维一路发散,联想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
通过对话的语气,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
形状弯曲,通常为半圆状。
色彩艳丽。
东亚、中国对于七色光的最普遍说法(按波长从大至小排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1.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赞美,世界上最好的美德是宽容。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3.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4.人家的款待如果是由于自己的真心努力换来的,并没有耍什么不道德的花招,那就分外有价值,有味道。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5.我同你在一起时,只想到我们的灵魂通过神而交融的无比的欣喜,对于我来说,这是最大的欢乐。
——《罗兰与梅森葆的通信》6.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托尔斯泰《童年少年青年》7.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高尔基《与世隔绝》8.当别人前进时,你不能妒忌,当别人妒忌时,你必须前进。
9.尊敬他人:别抱怨别人不尊重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尊重别人。
10.对着自己的阴影衣叹的人,恰恰忘记了自己正背向光明。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小雨点会落在哪?请连一连吧。
zhào jìng hóng tí jiāo虹提浇镜照二、组词开火车,看看谁的火车快。
真真好认真兴成高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冬冬和明明。
2. 在教室里。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重点段落品析。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1.仿写句子。
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不是。
2.说一说:天上真的又多了一个月亮吗?思维创新大拓展五、大雨过后,一道彩虹挂在天空多漂亮啊!你能画出来吗?参考答案一、虹 hóng 提 tí浇 jiāo 镜 jìng 照 zhào 二、真实高兴兴趣大兴成了成就成为高兴很高高大三、1.在玩游戏 2.我看书四、1.挫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不是的,而是我拿着妈妈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
创新教案11.《彩虹》创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彩虹》是一篇图文兼美的课文。
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
“彩虹”是学生熟悉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首诗歌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孩子们较感兴趣,这对理解课文很有利。
于是我组织他们美美地朗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至熟练后,进一步指导孩子们怎样读得更好,让孩子们进行自主研读,旨在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请注意听:“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
谁知道是什么?(学生回答:彩虹)提到彩虹你会产生什么联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都想到了什么吧!二、学习会认字,认识新偏旁。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请学生圈画本课的会认字。
2.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这些会认字。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3.教师讲解:“座”和“坐”要注意区别,本课的“座”多了一个广字旁,组词座位,“座”的拼音是“zuò”不是“zùo”;“浇”和“洒”都是和水又关系的字,偏旁都是三点水;“兴”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xìng”,组词高兴,也可以读“xīng”,组词兴奋;“千”和“干”二字要注意区别,“裙”的偏旁是“衤”,是本课的新偏旁,俗称“衣字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差不多都跟衣服有关。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感悟。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思考: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是真的桥吗?学生回答:彩虹,不是真的桥。
教师提问: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回答:雨后)教师点评: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
形状弯曲,通常为半圆状。
色彩艳丽。
东亚、中国对于七色光的最普遍说法(按波长从大至小排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教师活动:彩虹这样美丽,看到彩虹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学生活动:学生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说一说。
(教师点评)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小朋友想用彩虹这座美丽的桥为爸爸干什么?为妈妈干什么?为哥哥干什么?学生回答:小朋友想去桥上用水壶洒水,帮助爸爸浇田;小朋友想拿着妈妈的镜子去桥上,照着妈妈梳头;小朋友想把秋千系在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教师讲解:这三个自然段都有“如果”一词,都是小朋友的一种假设,在假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
教师请同学们用“如果”一词造句。
(学生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三个句子: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样的句子是反问句,以疑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这三个句子的意思是:那就是我在下雨。
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就成了一朵彩云。
教师请同学们仿写反问句:(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我们不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3)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学生写句子,教师点评:(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2)我们怎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3)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教师活动:这三个自然段都是以“你高兴吗?”结尾的。
这样的结尾表现了小朋友在展开丰富想象的情景中,希望可以让爸爸、妈妈、哥哥开心、高兴。
通过这样的设问展现了小朋友为别人着想的好品质。
我们应该学习她这样的品质,在生活中应该多为家人、为朋友着想,做事情时,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四.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学习感悟。
2.学生根据自学自悟朗读课文,分小组练习朗读。
3. 教师请同学们以男女生轮流读课文,请同学们投票评选男女生谁读的好,给予表扬。
4.教师对同学们的朗读给予指导。
在本篇课文的朗读中要带有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想象的兴奋之情。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七个:那、着、到、高、兴、千、成。
(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七个字)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七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
比如:“着”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zhe”,组词提着、走着,也可以读“zháo”,组词着火、着急;至+刂=“到”;十多一瞥就是“千”;等等。
这几个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的字:那、到上下结构的字:着、高、兴、千独体字:成本课只有一个独体字“成”,“着”“高”“兴”“千”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同学们要注意,容易弄错。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
比如:“那”的偏旁是“阝”不是“卩”;“着”书写中间三横时,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到”在写最后一笔竖勾时要写的长一些,这个字左边是“至”字,书写时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兴”中间一横要写的长一些;“千”第一笔是一小撇,不是横;等等。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七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七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1.熟练会认、会写字,认识新偏旁。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课外作业:用自己的彩笔画一画美丽的彩虹,或者画一画看到彩虹你想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