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直钱”
国宝金匮直万

国宝金匮直万
国宝金匮直万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是王莽时期铸造的。
字体美观,铸造精良,形状独特。
上部具有圆形弹簧的形状。
依次朗读“国宝金库”字样;下部连接一个方形座,座上有一个印章“志宛”。
在过去,金钱被转化为数千金两。
他可以称为古泉的领袖。
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关于这笔钱,有句谚语说“世界上只有两枚半正品的硬币”,但近年来也偶尔发现,但数量也很小。
华光收藏的中国古代钱币将其标记为“一级无价”。
基本信息
国宝金匮直万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钱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钱币50件珍品之一。
国宝金匮直万是西汉二年(公元7年)王莽推出的(据说也是在公元14年王莽第四次货币改革期间推出的)。
它有一个特殊的形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半部为圆形硬币,有一个方孔,直径约为2.6厘米。
“国宝金匮直万”四个大字写在表面,轮读,用悬针印章书写;下部为正方形,边长约2.5厘米。
其中有两条垂直边。
在中间,有一个针印字,上面挂着“直万”。
据说还有一个版本,正面上方有“天府”二字,背面上方有“蟾宫”二字,应该是花的钱或制造的钱,有待检验。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流通货币,因为折扣太高,它还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与金钱无关,而是金盒子上的把手或装饰,这象征着王莽拥有无数黄金。
浅谈中国纸币

浅谈中国纸币——纸币的发行和使用的历史过程,分析中国历史上屡次出现的纸币严重贬值的根源一、纸币的发展1、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
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
1023年,政府发行交子。
2、民国时期纸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
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
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县,亦都相继发行了各类众多的钞票。
3、关金券关金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
48年8月19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
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
解放前夕,上海银元一元可换金元券16亿,各地纷纷拒用,逐以银元代替流通。
银元券东北九省流通券大陆解放前夕,金圆券已形同废纸,民间多已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国民党政府乃恢复银本位币制,在重庆、广州一带发行银元券。
4、北伐战争时期农民协会货币1924年至1927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国出现了国共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官僚的革命热潮。
"浏东平民银行常洋券"、"浏阳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的期票以及"黄冈县信用合作社流通券",是中国工农革命政权早期的货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货币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以后,各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为了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古币指南

直边指古币未经流通磨损,钱币的边缘和钱面呈90度直角,厚一点的钱币甚至可以在平面上立起来.直角摸起来有割手的感觉.铸币:指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
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代现代。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铢两货币: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
五分钱:西汉高后六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三分钱: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发行的货币,属半两钱的一种。
比轮: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四文:即一钱当小钱四枚用,一般指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中大小适合的钱。
小平钱:值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钱:当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钱:当三文用的钱,一般直径在3.1厘米左右。
重10克左右。
折五钱:当五文钱用,一般直径3.2—3.6.。
折十钱:当十文钱用,一般直径4厘米左右。
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贯: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
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面:指钱币之正面。
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背:钱币的背面,又称幕。
背文:钱背文字,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
10元大团结整刀的价值

爱藏网()、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10元大团结整刀的价值
“目前在中国是10元大团结整刀,当之无愧的成为一个值得长期持有的票据收藏家的抑郁。
虽然国内收藏家用于对激情的大团结元10件,但作为长期投资,硬币绝对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从事钱币收藏交易多年六十老人徐老先生说,前不久,他在马斯特里赫特,荷兰钱币展览,看到我国三套人民币10元为单金大团结以超过140欧元价格的频繁交易,与国内市场相比,的近4倍快速升值。
统一是10元大团结整刀,对人民币硬币第三设置最大值。
市场一直比较稳定,不像其他的音符一样跌宕起伏,所以,它具有短期投资者分不在大桌子上。
虽然不在桌子上,但是,毕竟,仍有升值空间,时间需要投资者自己的视觉分析,合理分析作者收藏的10元大团结整刀钱的操作原理,方便您收藏投资。
60年至90年,10元大团结整刀的购买力是多少?随着优惠券的最大面额的10元,相当于五版币和100元人民币的版四版三版。
然而,材料的缺乏,经济欠发达的时代,购买力是100元的几倍。
但其价格仍低。
10年65元的整体产品总价只有匍匐在不到400的价格。
65年10元的原因长期被忽视,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太多的货币财富第三版,背面绿色,紫红色,特纳,平水,一元的硬币,精湛的炼钢五美元和其他货币的眩光使人们忽视了第三版人民币券别——最高10元的大团结。
这也是一个长期被忽视和低估,其价格是不包括在泡沫。
65年的投资10元的收集,方法是用一个历史,存储在存储器中;其次,它的艺术价值、欣赏陶冶情操;教育孩子记住在峥嵘岁月;四享受升值的惊喜。
漫谈大字直历_万历通宝_的版别_余勇

>江苏钱币2012年·第3期漫谈大字直历“万历通宝”的版别■ 余勇明朝万历初年,由于自明初以来为强制推行不足值的宝钞纸币,绝大多数钱局已多年停铸;作为民间流通的主要货币铜钱日渐稀少,已不敷应用,钱价上涨一倍,嘉靖金背钱四至五文即可值银一分。
万历四年(1576年)帝令户、工二部按嘉靖钱式铸“万历通宝”,随后又令广开铸局,以解钱荒,题准十三布政司、南北直隶开局铸钱。
随着铸局的广开,中央政府对各地钱局约束力的减小,各地王府纷纷铸钱,钱币的质量逐年下降;私铸现象时有发生,以南方诸省为甚。
由于万历钱的铸期较长,在明代铸钱的诸朝中铸量相对也较大,所以至今仍比较常见。
“万历通宝”钱的版别品种较繁,常见品多为光背,也有背星文、日文者,而背月文者则非常少见,其它钱背带文字的则更加稀少,还有极少数稀如星风的银质“矿银”钱等等。
如今所见之万历钱以小平为多,折二钱仅占很小比例。
在泉友们追求万历稀少品的同时,大多数人们对普品中的异版或别品钱则不太顾及。
而笔者认为,做为一个真正的钱币收藏者,不仅要对已知珍品、稀品进行研究,对那些普品钱更应系统地去探讨整理,去发掘普品中的特殊品。
这是因为普品钱铸量较大,更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钱币铸造及流通使用等实际情况。
万历通宝的分类较繁琐,有按字形分的、也有按形制分的等等。
在大量存世的“万历通宝”小平钱中,有一种大字直历的万历钱因其钱文书体写法与众不同,而格外引人瞩目。
这种版式的万历钱的“历”字与众不同,“厂”字头多呈直角,古人称为“跂历”版。
“跂”从“歧”,原意是多余或分叉,可以延伸为不相同或不一致,这里我想是指与常见品不同。
清人翁树培先生在《古泉汇考》中有记述,并认为:此类钱虽文字拙中有巧,较为少见,但制作粗涩,铜质色黯不精,有可能就是广东或临近一带行省所铸版式。
日本泉家高木繁司在《万历钱考》一书中认为系我国广西省铸,理由是和洪武背“桂”相比,文字有许多近似之处,遂定为广西一类,录有五品。
略论三国蜀币之犍为五铢

收稿日期#&#& (&* ("作者介绍王鹏"-)' (男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管理学博士后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刻$ ll%!背穿下阴刻$五%" 这些不同的阴刻疑为铸 工所刻或是流通所在区域的记号!对此目前并无定 论" 直百五铢前期铸造材质为铜!后期逐渐有铁币 出现!在四川合川- 今属重庆. #隆昌#巫山- 今属重 庆. 均出土了铁质直百五铢 &#' !犍为五铢是否有铁 币还未知 &*' "
关键词三国钱币蜀汉犍为五铢直百五铢
中图分类`.)'$%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1 (*1##&#&&1 ()& (&.
中国经过秦半两和汉五铢辉煌的货币大统一 时期到汉末三国期间汉皇室羸弱战乱不断!董卓 在钱币铸造上缺斤少两$坏五铢!更铸小钱% !" 当时百姓更相信谷帛的价值!货币制度发生了大 的倒退!几乎回到了物物交换的时代!犍为五铢 - 直百五铢. 成为了三国时期中国货币唯一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点" 犍为五铢是刘备入蜀后所铸之直百五铢钱的 一种!因其背面左侧铸有该钱之铸造地古犍为郡 的$为%字!因而称为$犍为五铢%!这是中国历史上 圆形方孔钱币的形制出现后第一次在钱币上铸录 铸造地点" $直百%通$值百%!表明一枚犍为五铢 与一百枚五铢钱的价值相等!所以犍为五铢是一 种大值虚币" 由于犍为五铢是直百五铢中的一 种!同时有相当数量的光背直百五铢也可能是在 犍为所铸!所以本文在论说犍为五铢时为保证内 容完整兼论直百五铢"
直百五铢钱的奥秘

直百五铢钱的奥秘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益州百姓大概会很怀念刘璋。
因为他们发现,益州的新主人刘备上台后干的第一件大事是建立一套强大的新汲取机制,对益州的百姓进行搜刮。
新的汲取机制来自刘巴与诸葛亮等人的设计。
据《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的裴松之注记载,刘巴在建安十九年曾就如何有效敛财向刘备献计:“军用不足,备甚忧之。
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
’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刘备苦于军用不足,刘巴建议实施两条政策,第一条是铸造“直百钱”,也就是铸造一种新货币,一枚新币的面值相当于一百枚过去蜀地的五铢钱;第二条是由官府接管市场、控制物价,不许价格发生不利于官府的波动。
刘备采纳刘巴的建议,蜀国的国库很快丰盈。
刘备发行的“直百五铢钱”出土甚多,绝大多数重8—9克,钱上的文字显示,它们或在成都铸造,或在犍为郡铸造。
而刘璋父子统治益州时铸造的蜀地的五铢钱的重量一般在2—3.7克左右,以2.5克较为常见。
也就是说,刘备铸造的新钱的重量仅相当于旧钱的3—4倍,法定面值却是旧钱的100倍。
他一手铸钱,一手控制市场与物价,空手套白狼,迅速从百姓手中汲取了30倍上下的财物。
保障蜀汉的高强度汲取政策顺利推行的是由严刑峻法构筑起来的高压统治。
建安十九年,在刘备的授意下,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五人共造“蜀科”,亦即在汉律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一套针对益州百姓的法律。
蜀科的具体内容已经失传,但对它的大致面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裴注中有载:“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意思是:诸葛亮制定了严刑峻法来保障对百姓的盘剥。
益州的百姓,上至豪族、士人,下至庶民、奴婢,都心怀怨言。
参与制定蜀科的法正起初未能理解严刑峻法的必要性,他跑去跟诸葛亮提意见:“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原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试论蜀汉_直百_与_直一_钱的关系

随着近年来大量考古出土资料的发掘# 蜀汉政权除铸行 &直百五铢’% & 直百 ’ 钱外# 还陆续铸行了& 定平一百’% & 太平 百钱!金"’等更加轻薄的小钱$ 形成了蜀汉独特的货币流通 体系#这点已经为大多数泉家所认同$蜀 汉 & 直 一 ’ 钱 # 旧 谱 不 载 # 始 见 于 清 末 钱 谱 # 今 钱 谱 多 载$ 有关&直一’钱的出土情况#笔者整理如下+’%’&&( 年 ’!月# 广西平乐县沙子镇窖藏出土约 !"" 多 钱 研 币 究公斤五铢钱$ 其中蜀汉钱有 & 直百五铢’% & 直百’% & 定 平 一 百’%&太平百钱!金"’约千余枚$ 据笔者所知#这批钱中共出土 % 枚&直一’钱#笔者得其一!见图一# 该钱直径 ’)!* 厘米% 穿 径 ")+( 厘 米 % 厚 ")’" 厘 米 % 重 ")%+ 克 . 图 二 为 同 窖 藏 & 直 百’ 钱#钱径 ’)*! 厘米% 穿径 ")," 厘米% 厚 ")’# 厘米% 重 ’)+" 克"$ 其余三枚为本市泉友收藏$!%’&&% 年在 四 川 成 都 郫 县 郫 筒 镇 出 土 了 蜀 汉 钱 币 !"" 余枚#为减重轻薄型&直百’%&定平一百’及&太平百金’钱#其 中即有两枚&直一’钱$ !见(成都钱币*一九九八年第二期"#%’&*& 年 ( 月#四川简阳钟继华先生在出土的一千余枚 &直百’%&定平一百’中挑选到一枚&直一’钱$ !见(陕西金融) 钱币研究*一九九 " 年第四期"从& 直一’ 钱的出土情况看# & 直一’ 钱往往是与 & 直 百 ’% &定平一百’%&太平百钱!金"’同坑出土$ 由此可证#&直一’与 &直百’%&定平一百’%&太平百钱!金"’流通时间相近# 才得以 一同入藏$&直百’与&直一’钱既为蜀汉同期铸币# 那么它们之间的 关系如何定位呢/ 笔者认为#&直百’于&直一’钱应是主辅币 之间的关系$其一% 蜀汉立国之初# 由于连年战争# 百 业 凋 闭 # 军费 开 支日增$ 蜀汉铸行虚值&直百’钱虽可暂缓解决军备开支#但 随着形势的暂时缓和# 市场对铸钱的需求增加# 显 然 虚 值 大 钱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此时铸行新币&直一’钱与&直百’钱 相辅行用#这是很正常的$其二%蜀汉在三国中#幅员最小#实力最弱# 且不产铜#铸 钱材料匮乏$ 不可能继续铸造五铢钱以满足市场流通#而是 铸造比&直百’钱更轻的&直一’钱流通市场$!""#!$"出 土#发 现# 研 究 试论蜀汉!直百"与 !直一"钱的关系徐国洪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 !$% 年"#刘备进军围攻成都数 十日#刘璋降$ 此时#刘备已拥有荆%益二州#势力日大$ 建安 二十四年!公元 !$& 年"#刘备封为汉中王$ 翌年#曹丕代汉自 立为皇帝#国号&魏’#改元黄初#东汉亡$ 公元 !!’ 年四月#刘 备在成都即帝位#国号&汉’#改元章武#史称&蜀汉’$蜀汉铸钱的情况#史料少有记载$ 仅见(三国志)蜀志)刘 巴传* 注引( 陵零先贤传* 记 + & 初攻刘璋# 备与士众约+ , 若事 定#府库百物#孤无予焉-$ 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 竟取宝物$ 军用不足#备甚忧之$ 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 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 -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据 此#可证刘备建安十九年攻入成都时#始铸直百钱$ 然刘备所 铸的直百钱并非本文所论之&直百’#而是&直百五铢’钱$ 彭 信威教授于(中国货币史*说+&史书所以只说直百钱#而不是 五铢二字#是因为当时五铢已流通了几百年#没有别的钱#铸 钱必定是五铢#没有提出的必要$ ’彭教授认为史书所载&直 百’系指&直百五铢$ ’笔者深以为然$ 其一%刘备拔成都时尚 未称帝# 是因为 & 军用不足’ 而铸钱# 在流通了几百年的五铢其三% 刘备死后# 新君刘禅继位 $ 蜀汉 铸 造 新 的 货 币 体 系00 & 直 百 ’ 与 & 直 一 ’ 钱 参 与 市 场 流 通 # 这 也 是 符 合 情 理的$其四%从钱文上看#刘备&直百五铢’钱文隔郭离轮#背具 内外郭$ &直百’二字隶书#&五铢’二字篆书$ 刘禅继位后#所 铸虚值&直百’钱#面背均有内外部#钱文隶书#铸工稍精$ &直 一’钱#字隶书#与&直百’风格相同#可称为&直百手’$ 两者之 间同系一脉共生#为主辅关系$&直百’与&直一’钱同为流通铸币#那为什么&直一’钱罕 见#而&直百’钱较常见呢/ 笔者认为-&直百’与&直一’钱重量 相差无几#而面值却相差百倍$ &直一’钱与五铢钱相比虽是 不足值货币# 但与币值相差百倍的& 直百’ 钱来说# 却要足 值 得多了$ 因此#在已铸值百面额钱币的情况下#再铸造&直一’钱上添铸& 直百 ’ 比直接铸& 直百’ 钱更容易被民众接受$ 其 二%刘备从来都以汉室正统自居#并极力维护汉室旧制$ 即便是即帝位后#国号仍称&汉’$ 故不可能舍&五铢’二字而直接 铸行&直百’钱$&直百’钱是后主刘禅即位后所铸的虚值减重钱#其外径 比&直百五铢’小#重量比&直百五铢’轻$ 钱文仅铸&直百’二 字#币值却与&直百五铢’等同$ &直百五铢’本是虚值货币#是!"!西安金融"!""# 年第 $ 期小钱!自然得不偿失" 铸造#直一$钱的目的是为了暂时满足市场的流通!其铸期短!铸量少!或许仅铸一批% 随着重量相 差无几的&定平一百$’&太平百钱(金)$等大面额减重钱的相 继问世!& 直一$ 钱基本上退出了流通领域! 流传至今已十分 罕见%综上所述!蜀汉&直一$与&直百$钱应是主辅币之间的关 系% 它与后来铸行的&定平一百$!&太平百钱(金)$形成了蜀 汉独特的货币流通体系% 可见!&直一$钱在蜀汉钱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多得的蜀钱珍品%作者地址!湖北省潜江市公安局邮编!"&&#%%咸阳西魏谢婆仁墓出土五铢钱!**$年 ’ 期+考古与文物, 发表文章!’%%’ 年 % 月!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陕西省邮电学校院内清理汉’北朝’宋 墓 & 座!其中的 ./% 为西魏时期!出土五铢钱% 邮电学校位于 咸阳市文林路北! 马家堡对面咸阳头道塬上! 北距汉成帝延 陵 ! 公里% 出土随葬器物有!墓志砖 / 块! 长 $!,&’ 宽 /&’ 厚 &,+ 厘米% 正面刻有#大统十六年七月九日!谢婆仁铭!住在谢 营中$$ 行 /0 字!楷书!魏碑体!#大统$是西魏文帝所用年号! #大统十六年$当公元 ++/ 年% 出土五铢 / 枚!正面有轮无廓! 背面轮廓俱备!(附图)钱体正面稍隆起!边轮略有变形% 五字 交笔较直! 左边有一竖画* 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 略朝内弯! 四点较长!朱字上’下皆方折!近穿处两笔皆朝外弯% 边轮较 宽!文字纤细% 轮宽 *,!%!厚 *,/! 厘米! 钱径 !,+! 穿径 *,% 厘 米!廓宽 *,/ 厘米%西魏墓发现极少!在陕西见于报道的仅有咸阳胡家沟西 魏侯义墓和汉中市崔家营西魏墓% 此墓形制与侯义墓相似! 均为南北方形单室土洞墓! 出土的五铢钱也完全一样% +北作者地址!广西阳朔县机械总厂邮编!!"#$%%介绍一枚!大泉五百"稀见出谱品张传谦东汉末年三国时!孙权统治东吴地区!公元 !!% 年!孙权 由武昌还都建业(今南京)后!称东吴大帝% 公元 !$& 年(嘉禾 五年) 铸& 大泉五百$! 形仿王莽大泉 ! 钱文篆书直读! 四字 古 朴遒劲!制作较粗!一当五铢钱五百!高额虚值!徒有空名! 是 钱虽不珍罕!然市并不多% 去年底笔者在荆州芷品市场集得 一枚生坑出土品&大泉五百$(图 ’)!该泉直径 !(%)!穿径 ’(*+ 厘米! 重 &,+ 克( 比陕西金融钱币研究 %- 年 $ 期报道的青阳 县出土&大泉五百$钱枚重 +(+ 克要超出一克)% 红铜质!面’背 地张绿锈入骨!内’外廓黑红色包浆裹住(可能系出土后辗转 把玩绿锈褪掉)% 此钱文字比较奇特!&大$字小而瘦窄* #泉$ 字大而肥宽*特别耐人寻味的是#百$!口中间多一横!右竖直 笔少下半笔!形成没有封口!呈# $形!肉眼可见多一横笔绝 非流铜所致* 右竖缺半笔亦非铜汁不到位形成 ! 综 合 前 两 个 字的情况!笔者臆测此泉当系匠人有意讥讽此类高额虚值钱 的戏作品% 前人的戏作之文!成就了该泉为稀见的出谱品% 特 借贵刊一角!介绍与同好共赏%史, 记载西魏文帝大统六年二月及十二年三月两次铸 五 铢 钱!史称#大统五铢$!钱币制作精美!至北周时仍用% +隋书-食货志,载.#后周之初!尚用魏钱% 及武帝保定元年七月!乃 更铸布泉之钱! 以一当五 ! 与五铢并行% 宣帝大象元年十一 月! 又铸永通万国钱! 以一当十 ! 与五行大布及五铢! 凡三品 并用%袁林 和广汉辑作者地址!西安市解放路 #!$ 号邮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直钱”
作者:汤亚琴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6年第01期
摘要:“直钱”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该词在古代的使用时间跨度和使用频率都远远大于后来取代它的“值钱”。
“直钱”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为“值钱,价钱高,有价值”。
然而,通过对古代市场交易活动的细致分析,借用大量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行论证,本文归纳总结出“直钱”的另外一层含义,即“花费,耗费”。
明确这一含义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传统文献的解读。
关键词:直钱 ;市场活动 ;传世文献 ;碑刻文献 ;花费
“直钱”一词在《汉语大词典》里面的基本词义是“值钱,价钱高,有价值。
”现代汉语中,“直钱”已经基本不再使用,被“值钱”代替。
但是,查询古代传世文献,借助新出土的材料,可以清晰地看到,“直钱”的使用远远多于“值钱”一词。
虽然“值钱”代替“直钱”是一个新词出现,古语词被替代的过程。
但是,在古代长期的拉锯战中,“直钱”还是十分强势的。
“直钱”的最早用例是西汉地节二年的《杨量买山刻石》中,“地节二年□月,巴州民扬量买山,直钱千百。
作业□子孙永保,其毋替。
”[1]尽管在晋代就已出现“值钱”一词的使用,如刘徽的《九章算术》中有句子如“问金一斤值钱几何”[2]。
“直钱”在晚清甚至民国文章中仍多次出现,如民国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中就有诗句“望君画贵多直钱,分我润笔沽酒喫”[3]。
下面将借助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直钱”进行词义的梳理。
“直钱”作为一个词语,在《汉语大词典》中“值钱,价钱高,有价值”的基本释义是建立在用例时间早和使用频率高的基础上的。
西汉史游的《急就篇》就有句子如“㠲敝嚢橐不直钱,服琐緰㠿与缯连。
”[4]句中“不直钱”便是“没有价值或价值低”,这是“直钱”这个词语作为“价钱高,有价值”的早期用例。
其他文献中也多有用“直钱”提及事物价值的有无,如晋代《摩诃僧祇律》中:“有比丘以盗心取彼水而,水不直钱。
”[5]以及唐诗《和吴处士题村叟壁》中:“器以锄为利,家惟竹直钱。
”[6]
在大量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直钱”并不都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合成词,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作为一个短语出现的,这个短语由“直”和“钱”组成。
“直”表示“价值”,“钱”则表示交易时的货币名称。
“直钱”合在一起,用的最多的义项是“价值是,价格为”。
荀悦《汉纪》“车直钱一千延年诈増车直二千。
”[7]这个例句同时也直观地表明“直”能从“直钱”这个词组中分离开来单独表示事物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九章算术》和《张丘建算经》等古代算术书中,“直钱”这一短语广泛用于各种运算中。
如《九章算术》中:“今有醇酒一斗直钱五十,行酒一斗直钱一十,今将钱三十得酒二斗,问醇行酒各得几何?”[2]“直钱”应该先是短语,在后来的不断使用中才最终合成为一个词。
笔者所找到的汉代早期用例在《汉书‧食货志下》:“黄金重一斤,直钱万。
”[8]“直钱”便是作为一个短语出现在句子中。
越到后期,“直钱”渐渐由两个单音节词凝结成一个双音节合成词。
不同于“直钱”以往的释义,这个词语应当还有另外一个释义,即:花费,耗费。
在交易过程中,卖方给自己的货物制定价格,表明货物的价值是多少。
而对于买方而言,则是购买、租赁需要花费多少。
从买方的角度,特别是对交易活动完成之后的买方进行阐述的时候,仍将“直钱”定义为“价值是,价格为”是不妥当的。
干宝《搜神记》:“从同县男子王伯赁牛车一乘直钱万二千载妾并缯。
”[9]句中叙述的租赁一乘牛车花钱是一万二千。
针对买卖双方,应该是卖方的牛车租赁价值一万二千,对应主语是买方的描述则应该为花费钱财一万二千。
所以,笔者认为“直钱”在古代商业活动的交易过程中应该存在“价值”和“花费”两层不同的含义。
需要提出的是:当有的钱财花费并不只在简单的市场交易活动当中时,“直钱”的“花费,耗费”的释义体现得更加明显。
在出土的众多碑刻文献中就有关于建造墓地、建庙立碑等的花费记载,从这些文字描述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直钱”这一词语的“花费,耗费”义。
汉代建和元年《武氏石阙铭》:“使石工孟季,季弟卯造此阙,直钱十五万。
”[1]汉建康元年《文叔阳食堂画像石题记》:“长子道士□/立□□,直钱万七。
”[1]这两个例子都关乎耗费钱财,但都不涉及买卖,因此都不能直接理解为“价值是,价格为”。
建造石阙,铸造画像石所花费的钱财是对这项活动行为所耗费钱财的总计,不仅只是交易,还有人力物力的耗费。
所以,单纯地说是“价值是,价格为”是不对的,而应该理解为是“花费、耗费”。
这一类例子在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中出现了十处,并且全部的释义都用来表明人们买地建墓耗费的钱财。
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例证,笔者认为“直钱”这个词的释义应当增加“花费、耗费”义项,丰富其内涵,从而方便读者对中国传统文献的解读。
参考文献:
[1]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8.
[2]郭书春.九章算术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徐世昌,傅卜棠.晚晴簃诗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管振邦,宙浩.颜注急就篇译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黄征,张崇依.浙藏敦煌文献校录整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6]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荀悦,张烈.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班固,江建中.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9]干宝.搜神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汤亚琴重庆北碚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