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_金波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智慧景区的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将传统景区转变为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
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景区管理的效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智慧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1. 无线网络覆盖:在景区内建设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方便游客使用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在线导览、分享和交流。
2.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景区的安全状况,提供安全保障。
3. 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游客流量、空气质量、温湿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景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智慧景区的服务提升1. 智能导览系统:通过手机APP或者导览设备,提供精准的导览服务,包括景点介绍、路线规划、语音导览等功能,方便游客自主遨游。
2.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如虚拟遨游、虚拟演出等,增强游客的参预感和互动性。
3. 智能停车系统:通过车牌识别和停车位导引技术,实现景区停车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停车效率。
4. 智能票务系统:采用电子票务系统,实现在线购票、自助取票等功能,减少排队时间,提高售票效率。
三、智慧景区的营销推广1. 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通过对游客数据的分析,了解游客的兴趣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推荐服务,如景点推荐、特色商品推荐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 社交媒体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游客进行互动和交流,发布景区动态、优惠信息等,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口碑。
3. 电子导游服务:利用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技术,开辟电子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多语种的导游讲解,方便外国游客的参观。
四、智慧景区的安全管理1. 智能安防系统:利用人脸识别、视频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景区内人员和物品的监控和管理,提高景区的安全性。
2. 应急预警系统: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人群会萃等突发事件,保障游客的安全。
以上是智慧景区建设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科技的应用,可以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智慧景区的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对景区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以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游客体验和管理效率。
智慧景区建设需要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智能化导览系统、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化票务系统、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等。
1. 智能化导览系统智能化导览系统是智慧景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在景区内部设置导览牌、导览屏等设备,游客可以方便地获取到景区的相关信息和导览路线。
导览系统可以提供多语种的语音导览和文字介绍,匡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2. 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是保障景区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景区内部设置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安全情况。
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和危(wei)险情况,并及时报警,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3. 智能化票务系统智能化票务系统可以提升景区的门票销售和游客入园效率。
通过在景区设置自助售票机和电子门票等设备,游客可以自主购票和入园,无需排队等候。
系统还可以实现在线预订、电子支付等功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4. 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可以解决景区停车难题。
通过在景区内部设置停车场导引系统、智能停车位监测设备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并引导游客快速找到空暇停车位。
系统还可以实现电子支付、车牌识别等功能,提供更便捷的停车体验。
5. 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环境状况。
通过在景区内部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噪音监测设备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指标,并及时报警。
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环境改善建议,为景区提供更好的环境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涵盖了智能化导览系统、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化票务系统、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可以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游客体验和管理效率,为游客提供更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到景区进行休闲和旅游。
然而,传统的景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对于更智能化、便捷化的需求。
因此,智慧景区建设成为了当下景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智慧景区建设的相关方案,以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
2. 智慧景区建设的意义智慧景区建设可以带来诸多好处:•提高景区管理效率:智能化的系统可以对景区的人流、车流、资源分配等进行精确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
•提升游客体验:通过智能导游系统、智能支付系统等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保障景区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和安全警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安全情况,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保障游客的安全。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景区的运营数据及游客反馈,帮助景区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优化景区的运营模式。
基于以上意义,智慧景区建设值得加以重视和推进。
3.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3.1 智能导览系统智能导览系统是智慧景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室内定位技术与导航算法,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精确的导览服务。
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景区地图展示:提供一个电子地图,游客可以通过地图了解景区的布局和各个景点的位置。
•室内导航:结合蓝牙低功耗技术,为游客提供室内导航服务,指引游客到达目的地。
•语音讲解:为游客提供语音导览功能,并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语言讲解。
•智能推荐:根据游客的兴趣和位置,推荐适合的景点和活动。
3.2 智能支付系统智能支付系统可以提供便捷的支付方式,提升游客的支付体验。
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手机支付:支持各种移动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便游客进行支付。
•无感支付:引入无感支付技术,游客可以通过刷脸或扫码等方式完成支付,无须携带实体卡片。
•一卡通功能:提供一卡通功能,游客可以通过一张卡片完成景区的门票购买、餐饮消费、景点参观等一系列消费。
3.3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景区的安全情况,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智慧景区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景区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提升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智慧景区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导览系统:通过在景区内部部署智能导览设备,为游客提供精准的导览服务。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导览设备获取景区的详细介绍、地图导航、景点推荐等信息,并且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定制导览路线。
导览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人流量监测和热点景区推荐,匡助游客更好地规划行程。
2. 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在景区内部部署智能化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景区的安全状况。
监控设备可以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同时,安防监控系统还可以与警务部门联动,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
3. 智能化票务系统:通过建立智能化票务系统,实现景区门票的在线购买、电子票务、刷脸入园等功能。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官方网站预订门票,无需排队购票,提高游客的购票体验。
同时,票务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景区合作,实现联票销售和优惠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4. 智能化停车系统:在景区内部建设智能化停车场,通过车牌识别和停车位引导系统,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停车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停车位,并且可以预约停车位,避免停车难题。
5. 智能化服务机器人:在景区内部部署智能化服务机器人,为游客提供导览、问答、讲解等服务。
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与游客进行对话,并且可以提供多语种的服务。
机器人还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推荐周边美食、购物和娱乐场所,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6. 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在景区内部部署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公示屏幕展示给游客,提醒游客注意健康和安全。
7. 智能化公共设施管理:通过智能化技术,对景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
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厕所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清理和维修。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一、前言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然而,要实现智慧旅游景区建设,需要有一套符合地方特色的标准指南。
本文将探讨《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以期为景区智慧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1.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的背景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舒适、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已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的意义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对于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旅游还可以为景区管理和运营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促进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的重要性1. 地方标准的针对性地方标准相较于国家标准更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可以更好地满足各地景区的建设需求,推动智慧旅游在地方的全面发展。
2. 地方标准的推动作用地方标准的出台可以促进本地区智慧旅游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地方标准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推动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的具体内容《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智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2. 智慧导览系统建设标准3. 智慧服务评台建设标准4. 智慧安防监控系统建设标准5. 智慧营销推广建设标准6. 智慧景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五、总结与展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智慧旅游在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期待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我们也期待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能够更好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加丰富、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浅谈智慧景区整体解决方案的建设思路

浅谈智慧景区整体解决方案的建设思路“智慧景区”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概念的提出,智能化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尤其在智慧景区建设方面,国务院下发的4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2项要求,一是要求把旅游产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二是要求把旅游产业建成令居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件从政策方面为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
国家旅游局“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的旅游宣传主题的提出,也将智慧景区建设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具体到智慧景区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如何突出“智慧”上面,而“智慧景区”的“智慧”正是景区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的智慧化建设。
智慧化的服务,旨在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
游客在旅游景点信息获取、线路规划、产品预订和支付,以及享受旅游带给人们的精神价值方面等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景区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
智慧化的管理,是指景区正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实现景区的管理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最终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西奥科技技术经理张某如是说。
智慧化的营销,景区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建立对游客来源、个人喜好、消费观念等数据的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和建议的同时,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
通过智慧景区关于服务、管理、营销三者的定位不难看出,这三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关联的,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三者的关系,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分期建设。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

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智慧景区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对景区进行全面的智能化改造和管理,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体验,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游客满意度。
智慧景区建设需要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智能化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安全监控等。
一、智能化设施1. 智能导览系统:通过在景区内设置导览牌、导览器、导览APP等,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路线规划、导航服务,方便游客自主遨游。
2. 智能停车系统:通过车牌识别、无感支付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缴费,提高停车效率,减少人工管理成本。
3. 智能公共设施:在景区内设置智能化的公共厕所、歇息区、饮水点等,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
4. 智能景点设施:在景区内设置智能化的游乐设施、表演舞台等,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1. 智能票务系统:实现电子门票的购买、验证和管理,方便游客在线购票和减少排队时间。
2. 智能导游系统:通过语音导游、语音识别等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游服务,解说景点的历史、文化等知识。
3. 智能营销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游客的偏好和行为进行分析,精准推送个性化的营销信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智能安全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对景区内人员和物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景区的安全。
三、智能安全监控1. 视频监控系统:在景区内设置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景区的安全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2. 人脸识别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游客进行身份验证,提高景区的安全性,防止不法份子进入景区。
3. 火灾报警系统:在景区内设置火灾报警设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
4. 智能巡更系统:通过智能巡更设备,对景区内的安全巡查进行管理,记录巡查情况,提高巡更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智慧景区建设的一些内容,通过智能化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智能安全监控,可以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游客的满意度,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体验。
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方案
一、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概述
智慧景区是一个实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有序综合利用的景区管理体系,旨在构建具有设施完善、服务完善、安全可靠、管理规范、开放便利、环境清洁的综合性智慧景区。
它着眼于推动景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发展,实现景区资源优化整合、服务升级智能化、安全防范加固以及景区
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为游客带来舒适方便的游览
体验。
1.硬件改造
智慧景区硬件改造要结合景区发展情况以及游客需求开展,可将景区
改造成拥有宽带供应和其他信息通讯网络的“智慧城市”。
可以根据景区
特色,建立各种绿色健康的移动支付系统,让游客用最便捷的方式来支付
门票、购买景点服务、购物等,并提供景区实时信息查询的49个智能手
机APP,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另外,安装视频监控和智能家居等设施,
实现室内外环境的高效管理,安保服务的自动化,景区服务质量的提升,
景区运营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2.软件改造
智慧景区软件改造要求构建景区的基础软件体系,使用全新的软件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实践浅谈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 金 波(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摘 要:本文从智慧景区的建设现状、旅游景区标准化现状、智慧景区标准化问题,智慧景区标准化实现4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浙江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江心屿景区智慧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中的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为例,探讨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内容及智慧景区标准体系框架(智慧部分)的构建。
关键词:智慧景区 旅游景区 标准化 标准体系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14.03.013Discussion on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mart Scenic SpotJIN Bo(Wen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in four aspects: the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of the smart scenic spot, the status quo of tourism scenic spot standardization, the problem of the smart scenic spot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mart scenic standardization.And it takes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mart scenic spot in Zhejiang province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pilot project ——Start tourism standardization pilot project in Jiangxin Island as the example, researching the contents of the smart scenic spot standard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system frame(smart part).Keywords: smart scenic spot, scenic spot,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 system1 引言随着信息交换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智慧”概念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例如:IBM的智慧地球;无锡、太原、重庆等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北京、厦门、温州等33个智慧旅游城市试点。
智慧景区作为智慧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在智慧旅游城市试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智慧景区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到智慧旅游的基础建设是否扎实与牢固。
国内众多风景名胜区开展智慧景区建设,各有各的方法,造成智慧景区概念与建设内容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智慧旅游的发展。
笔者希望通过智慧景区的标准化建设,提炼智慧景区的共性,突出智慧景区的特性,规范智慧景区建设内容,提高智慧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助智慧旅游一臂之力。
2 智慧景区建设及旅游景区标准化现状2.1 智慧景区建设现状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启了智慧旅游的新篇章。
随着智慧旅游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国家旅游局开展了“智慧旅游城市”的试点工作,确定了江苏镇江为“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
从2010年开始,南京、苏州、温州等城市先后制定了建设“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积极走智慧旅游转型升级之路。
截至2013年底,已有北京、厦门、温州等33个城市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
智慧旅游的建设,其核心建设内容之一是“智慧景区”的建设。
智慧景区建设涉及景区安保监控、电子门票售检、游客流量智能管理、LED屏幕信息发布、电子商务、信息互动终端等众多内容。
黄山和九寨沟是两个智慧景区建设较成功的景区,黄山通过游客信息服务平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等的建设与应用,成功实现“智慧+服务”的运行模式,建成了“智慧黄山”。
九寨沟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改善九寨风景区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关系,动态优化配置旅游服务资源,实现游客智能化服务与管理,建成了“智慧九寨”。
同时,早期的数字景区试点,通过改造升级的方式,加快了智慧景区的建设进度。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006年启动的24个数字景区试点单位中,龙门、庐山等15个景区已经建成电子门票售检系统;黄山、峨眉山等8个景区建成数字化指挥调度中心;十三陵、钟山、天山天池等20个景区建成LED屏幕信息发布系统,这些数字景区“智慧”项目为智慧景区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像厦门、温州等城市吸取已建智慧景区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当地特点,开展智慧景区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 旅游景区标准化现状2010年12月,首届“中国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论坛”在九寨沟景区召开,论坛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与精品景区打造”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国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步伐,共享标准化建设成功经验,发挥标准化在旅游景区中的重要作用。
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指引下,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旅游景区标准化试点工作。
例如:青海湖旅游景区、承德避暑山庄旅游景区、山东蓬莱阁旅游景区、河南云台山旅游景区等标准化建设都取得了成功,并向其他旅游景区推广应用。
旅游景区标准化,一种是上述的通过旅游景区标准化试点积累成功与失败经验,推广示范性地建设。
另一种是通过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例如:GB/T 30225-2013《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和GB/T 26355-2010《旅游景区服务指南》等国家标准;LB/T 014-2011《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LB/T 011-2011《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等旅游行业标准;DB 13/T 1613-2012《红色旅游景区(点)设施规范》、DB 51/ T 1441-2012《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指南》等地方标准,通过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实施和宣贯,成功推动了旅游景区的标准化建设。
3 智慧景区标准化问题虽然旅游景区开展标准化建设,已初步取得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智慧景区的建设其本身才刚刚起步,各个景区的建设重点是如何实现“智慧”而非“标准化”,除了极少数景区或城市初步开始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外,目前国内“智慧景区+标准化”的模式基本未形成,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智慧景区标准化,存在两个基本的问题:(1)智慧景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确定具有什么样的基础条件才是智慧景区,如前所述,智慧景区涉金波:浅谈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及景区安保监控、电子门票售检、电子商务等诸多基础建设,虽然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景区进行了指引,但更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定义和明确智慧景区所应具备基础条件的标准。
(2)智慧景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方式,智慧景区在基础建设完成后,如何实现各项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的标准化,既要满足传统的吃、住、行、游、娱、购,又要突出各智慧景区的自身特色,使整个智慧景区真正地实现既智慧化又标准化。
4 智慧景区标准化的实现4.1 制定标准明确智慧景区建设内容智慧景区标准化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首先需制定相应的标准或规范来明确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印发了《北京智慧景区建设规范(试行)》来指导北京的智慧景区建设,虽然规范的适用范围还比较有限,但对于智慧景区所应包含的概念和建设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指引。
例如:通讯网络、景区综合管理、景观资源管理、电子门票、电子商务等都进行了一定的规范性要求,使智慧景区的建设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智慧景区哪些该建、哪些不用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浙江省温州市的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孤屿”之一。
江心屿智慧景区的建设吸纳了国家旅游局的智慧景区概念和《北京智慧景区建设规范(试行)》的内容,同时又根据江心屿的特色积极开展适合江心屿发展的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安保监控系统、电子门票售检系统、无线网络系统、LED信息发布系统、信息互动终端系统等智慧功能,使江心屿成为真正的智慧岛屿。
通过地方标准规范的制定,明确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引导和规范温州其余风景名胜区,如永嘉楠溪江、乐清雁荡山的智慧景区建设。
4.2 构建体系指导智慧景区标准化方向智慧景区标准体系的构建,能够清晰地阐述并指导智慧景区标准化的方向。
智慧景区的建设,最终是为智慧旅游服务,属于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所以按照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的指导方式来构建属于智慧景区的标准体系。
整个江心屿智慧景区标准体系包含了传统旅游景区“非智慧”的部分,图1仅以江心屿涉及“智慧”建设的内容进行标准体系的构建为例。
(1)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此部分包含了“标准化工作导则”、“智慧景区术语标准”、“数据信息交换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4个主要门类标准,是智慧景区游客服务和运行管理的通用标准。
(2)游客服务标准体系通信网络标准。
规范智慧景区的公用电话网络的数量及设置位置;无线网络(WIFI)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弱、数据安全等内容。
电子门票售检标准。
规范智慧景区的电子门票销售、无线手持检票机检票、闸机自动检票等内容。
门户网站标准。
规范智慧景区信息浏览、查询、旅游线路推荐、交通导航等内容。
电子商务标准。
规范门票网上预订、网上支付、旅游纪念品网上交易与支付等内容。
信息互动终端标准。
规范“翼屏”功能的扩展、旅游相关资讯获取,餐饮、住宿等的在线预订、支付等内容。
360度全景游览标准。
规范先预览再浏览,360度全景照片预先体验智慧景区等内容。
LED信息发布标准。
规范大型LED显示屏的远程监控,旅游资讯和信息发布等内容。
(3)运行管理标准体系安保监控标准。
规范39个视频监控点的设置,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的重点监控等内容。
流量智能管理标准。
规范入口人流统计,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统计等内容。
金波:浅谈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指挥调度中心标准。
规范人员、车辆的指挥调度以及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等内容。
5 结语江心屿智慧景区是在根据实际的资金、旅游资源的情况下开展“智慧”项目建设。
虽然其建设内容并非面面俱到,但其真正融合了智慧景区和服务业标准化的先进理念,开拓了“智慧景区+标准化”的新模式,对未来的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智慧景区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自身建设,其建设过程要与未来的智慧旅行社标准化、智慧酒店标准化等智慧标准化项目相协调,更多的考虑人性化、智慧化、标准化,最终组合形成完整的智慧旅游标准化,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