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书法上册书法入门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优质课件全册

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优质课件全册

单人旁
笔顺图示 第七课
笔法图示
第七课
双人旁先写两撇,再写竖。两撇藏起尖收,竖画回锋方收。
双人旁
笔顺图示 第七课
笔法图示
第七课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再填写下面几个字的偏 旁,看看位置是否合理。
第七课
单人旁撇短竖长,竖从撇中间起笔。双人旁两撇上短下长, 两撇不可平行;竖画比单人旁稍短,竖从第二撇中间起笔。
先蘸红墨水填写
再蘸蓝墨水填写
第一课
最后蘸墨汁填写
临写下面例字。 第一课
临帖
临帖就是对照字帖,模仿字帖上的笔画和结构来写,是 摹帖的高级阶段。它有三种基本方法:对格临、去格临、背 临。
对格临
依据印有某种格子的字帖,在印有同样格子的纸上
对照临写。
第一课
第一课
临帖
去格临
不用格子,对着字帖直接临写,比对格临要难。去格 临写时,先仔细看清楚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再整个字临 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第八课
示字旁下竖对正上点,上点平而下点斜,竖画偏右而下伸。 禾木旁横长撇短,左伸右缩。
第八课
返 回
禅:为左右结构,上部左右基本齐平,下部 左高右低;先写示字旁,首点取横势,横撇、 竖画和右点均较细;再写右部“单”,上部 两“口”左低右高,下部横细竖粗,笔画间 距均匀,末笔悬针竖直挺下伸。
第八课
返 回
福: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部基本左 右齐平,下部左低右高;首点取横势,厚 重饱满,横撇的横向右上斜,竖画对正上 点,藏锋收笔,右点从撇竖交点处起笔; 右部上小下大,笔画横细竖粗。
第八课
返 回
程:为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等宽;先写禾 木旁,上撇圆起尖收,横画向右上斜,竖 画略粗,收笔带钩,下部撇、点收缩;再 写右部“呈”,上小下大,“王”三横间 距均匀,下横最长,竖画直挺粗壮。

四年级书法上册书法入门课件

四年级书法上册书法入门课件

写字歌
• 写字时,心要静,人坐正,脚放平;仔细看,认真临,粗者重,细 者轻;转折处,须慢行,勾有力,线条挺;竖要直,横要平,捺有脚, 撇有锋;重心稳,点画匀,有节奏,求呼应;用笔美,讲造型,既悦 目,又赏心。

1、长横就像蚕宝宝,两头饱满都藏点。左边低来右边高。 2、起笔稍顿,轻轻写个点,回推一下向右行,行笔长长中 间轻,收笔先顿再回推。
在当代书法界也有许多名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大家的作品看看我们的字差在了哪里写好字快乐人生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做人手离笔尖一寸高胸离桌边一拳头眼离书本一尺远
小学四年级《书法入门》 教学课
献之学字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爱练字,那个人就是王 献之。一天,王献之想写一个太字,可刚好用完了水缸里的水,王献之立刻 跑到父亲王羲之的书房,让父亲点上太字的那一点。王献之把太字递给母亲 看,母亲夸他写得非常好,只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这才知道自己写的字和 父亲比起来,相差还很远哪。从那时候开始,王献之练字就更认真了。

1、点是什么样?上尖下圆、腹平背鼓,像个驼背老公公, 又像一个大蒜瓣、小雨滴。 2、轻轻起笔,渐渐重,停顿一下,往回推。

1、悬针竖,像根针。 2、一边行笔一边收,笔尖超过竖的尾。 3、垂露竖下挂露珠,收笔稍顿再上推。

1、撇像什么?像根针儿斜着放,有时稍稍有点弯。 2、向右顿笔写个点,接着就往左下行。开始重,渐渐轻, 一边走,一边收,笔尖超过撇的尖。
执笔方法
• 古人云:“凡学书者,先学执笔”。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中指 分别用第一节从三个方向合力捏住笔杆下端,即拇指、食指从笔杆的前部左 右夹住笔杆,食指稍前伸,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后侧抵住笔杆的后下方。距离 笔尖约一寸左右,指尖低于拇指、食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弯曲, 紧靠中指下方,对中指起运笔协调作用,不能接触纸面。笔杆上端斜靠在食 指第三节的最高骨处,向右后方倾斜,和纸面早50度左右的角度。执笔要做 到“指实掌虚”,就是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空若蛋形。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小学书法入门(一)(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小学书法入门(一)(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
风格秀逸多姿,结 体匀称,为历代书家 推崇备至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 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 种字体。
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 楷模,故名楷书。
《黄庭经》
此帖其法极严 其气亦逸
有秀美开朗之 意态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 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 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 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姨母帖》
字体端庄凝重, 笔锋圆浑遒劲, 保留隶书痕迹较 重,是王羲之早 期的作品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笔 5、提笔回锋收笔
信心, 耐心, 恒心, 细心, 悟性。
谢谢大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 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 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 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 的石刻文字,集大篆 之成,开小篆之先河
第一课


起源
仓颉造字
仓颉,传说为黄帝的 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 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 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 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 理者。
何谓“书法”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 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 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 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 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 的艺术作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小学书法入门(二)ppt上课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小学书法入门(二)ppt上课用
胎毫等软毫制成。 羊毫笔。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
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 字。
鸡毫笔。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 软于羊毫。
胎毫笔。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其性能极柔软。 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可见其历 史之悠久。
兼毫笔 “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

2.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 理开发 的具有 虚拟质 地感的 触屏, 它的虚 拟质地 感让人 感觉还 不太自 然,有 待进一 步完善 。

3.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 尾鳍高 高举出 水面, 正对着 大风, 以便像 船帆似 的,让 大风推 着它们 ,得意 洋洋地“ 驶”向海 岸。

4.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 俗的约 束而无 所畏惧 ,而这 种约束 对于大 多数成 年人而 言通常 似乎又 很难超 越。

7.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 但有一 段时间 ,给商 汤王做 的饭总 是太淡 或太咸 。问及 此事, 他在解 释时借 机阐述 了自己 的治国 主张:“ 做菜既 不能太 咸,也 不能太 淡,要 调好作 料才行 。

8.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 所,人 们在用 餐之余 互相交 换诗作 、文章 和乐谱 。
第二课


硬毫笔 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
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 等。
兔毫笔。质软而毫健。 狼毫笔。弹性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 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鼠须笔。鼠须笔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所 以性能坚挺。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 写《兰亭序》的。
软毫笔 软毫笔的弹性较小,较柔软。一般用羊毫、鸡毫、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学书法入门(一)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小学书法入门(一)
风格秀逸多姿,结 体匀称,为历代书家 推崇备至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 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 种字体。
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 楷模,故名楷书。
《黄庭经》
此帖其法极严 其气亦逸
有秀美开朗之 意态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 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 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 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 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 的石刻文字,集大篆 之成,开小篆之先河
笔 5、提笔回锋收笔
信心, 耐心, 恒心, 细心, 悟性。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 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 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姨母帖》
字体端庄凝重, 笔锋圆浑遒劲, 保留隶书痕迹较 重,是王羲之早 期的作品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握笔姿势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 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 场,用“按、压、钩、 顶、抵”的方法把笔执 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横画——笔画之母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1、长横
运笔方法如前述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 小学书法入门 部编教材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 小学书法入门 部编教材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 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 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 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 的石刻文字,集大篆 之成,开小篆之先河
第一课


起源
仓颉造字
仓颉,传说为黄帝的 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 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 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 不过他能是汉字的整 理者。
何谓“书法”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 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 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 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 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 的艺术作品。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
向上凸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稍
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
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向
右中锋行笔 4、末端提笔向右下顿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 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 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 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姨母帖》
字体端庄凝重, 笔锋圆浑遒劲, 保留隶书痕迹较 重,是王羲之早 期的作品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 小学书法入门 部编教材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课件 小学书法入门 部编教材

书法入门PPT课件

书法入门PPT课件

作业 • 将以下字每个字写两遍:
• 福、蔡、度、威、大、厚、宗、必、 悲、深、照、株、禅、问、七
• 下周上课交
五、捺
柳公权的笔法
欧阳询的笔法
1、直捺
•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 2、折锋向右顿笔 •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2、弧捺
•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 2、折锋后向右顿笔 •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7、左下点
• 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 • 2、折笔向左下顿笔 • 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 • 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
8、右下点
• 1、顺锋起笔 • 2、向右下顿笔 • 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 • 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四、撇
4
1、竖弧撇
•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 弧状的撇,
7、上尖竖
•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 2、转笔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 • 5、向右下轻顿 • 6、回锋向上收笔
8、竖弯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 5、底端处向右圆转 • 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
5、弧钩撇
•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 •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
6、长曲撇
• 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 2、起笔写横 •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 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
7、短曲撇
• 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 2、起笔写短横 •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 4、然后行笔写撇

书法入门课件ppt

书法入门课件ppt

风格秀逸多姿,结 体匀称,为历代书家 推崇备至
楷书
楷 书
欧 九阳 成询 宫 碑
颜 颜真 勤卿 礼 碑
柳 神公 策权 军 碑
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行 楷


狂草
练字方法:观、摹、临
• 观帖是用心分析记忆的过程。一般要看清格式、通 篇布局、字形特点、笔画及笔顺。对比找出自己平 时书写的问题。 • 摹帖是用一张比较透明的纸覆在字帖上,依据透出 来的笔画轨迹认真描写。 • 临帖,就是仿照字帖写,初临求形似,严格遵循帖 上的范字,再临求神似。大到通篇小到笔画都能看 出与字帖相似。
书法的三要素
• 章法 • 结构
是使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美的技能和方法。它着 重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协调与辉映等 手段使千姿百态的单字在同一风格的组织下, 形成一篇既和谐又美观的艺术作品。 是指巧妙地组织笔画,使每个字中的若干笔画布 局合理。
• 线条
是每一笔画留在纸上的痕迹。这里面有轻重缓急 变化的比较,有力度的比较,有曲直的比较等。 是书法的基础和重点。
• 初学者一般选用现代书法家的钢笔字帖。 • 选帖原则两个:一要自己喜欢,二要选择公认的优 秀范本,拿不准可以向别人请教。
执 笔 法
钢笔书法欣赏再见!源自应注意的问题• 练字是一个手眼脑的综合训练,要多比较、多思考。 • 练字要注意培养兴趣,每次练字时间不可过长,练的 字数不可过多(一天1-5个),时间充裕可多临,时 间不够可空临,不可把它做为负担。 • 要能坚持,字无百日功。记住有一段时间你会觉得字 没有进步了。 • 处理好练字和学习的关系。
字帖的选择
第一课
书 法
起源
仓颉造字
仓颉jie,传说为黄 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 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 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 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 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 字的整理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捺像什么?捺像一把刀,还要折三折。 2、轻轻写一个点。 3、再提笔折向右下写捺,开始轻,渐渐重。 4、停顿一下换方向,换了方向还是斜。
练习Biblioteka 结• 字时,心要静,人坐正,脚放平;仔细看, 认真临,粗者重,细者轻;转折处,须慢 行,勾有力,线条挺;竖要直,横要平, 捺有脚,撇有锋;重心稳,点画匀,有节 奏,求呼应;用笔美,讲造型,既悦目, 又赏心。
一叶知秋
透过小献之学字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写一手好字,并非一蹴而就, 必须坚持勤学苦练。
在当代书法界,也有许多名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大家的作品, 看看我们的字差在了哪里
写好字——快乐人生 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快
快乐乐做人
写字姿势
• 写字歌(一) • 手离笔尖一寸高,胸离桌边一拳
头,眼离书本一尺远。

1、点是什么样?上尖下圆、腹平背鼓,像个驼背老公公, 又像一个大蒜瓣、小雨滴。 2、轻轻起笔,渐渐重,停顿一下,往回推。

1、悬针竖,像根针。 2、一边行笔一边收,笔尖超过竖的尾。 3、垂露竖下挂露珠,收笔稍顿再上推。

1、撇像什么?像根针儿斜着放,有时稍稍有点弯。 2、向右顿笔写个点,接着就往左下行。开始重,渐渐轻, 一边走,一边收,笔尖超过撇的尖。
写字歌
• 写字时,心要静,人坐正,脚放平;仔细看,认真临,粗者重,细 者轻;转折处,须慢行,勾有力,线条挺;竖要直,横要平,捺有脚, 撇有锋;重心稳,点画匀,有节奏,求呼应;用笔美,讲造型,既悦 目,又赏心。

1、长横就像蚕宝宝,两头饱满都藏点。左边低来右边高。 2、起笔稍顿,轻轻写个点,回推一下向右行,行笔长长中 间轻,收笔先顿再回推。
执笔方法
• 古人云:“凡学书者,先学执笔”。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中指 分别用第一节从三个方向合力捏住笔杆下端,即拇指、食指从笔杆的前部左 右夹住笔杆,食指稍前伸,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后侧抵住笔杆的后下方。距离 笔尖约一寸左右,指尖低于拇指、食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弯曲, 紧靠中指下方,对中指起运笔协调作用,不能接触纸面。笔杆上端斜靠在食 指第三节的最高骨处,向右后方倾斜,和纸面早50度左右的角度。执笔要做 到“指实掌虚”,就是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空若蛋形。
小学四年级《书法入门》 教学课
献之学字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爱练字,那个人就是王 献之。一天,王献之想写一个太字,可刚好用完了水缸里的水,王献之立刻 跑到父亲王羲之的书房,让父亲点上太字的那一点。王献之把太字递给母亲 看,母亲夸他写得非常好,只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这才知道自己写的字和 父亲比起来,相差还很远哪。从那时候开始,王献之练字就更认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