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浆法磷铵创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料浆法生产磷酸、磷铵几点说明

关于料浆法磷铵生产工艺几点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和料浆浓缩法磷铵工艺”开发初期,关于该工艺的缺点曾经有这么几个说法:一是硫酸消耗高,二是设备生产强度低,三是能耗高。
关于这几个问题,经过料浆法工艺近20年的发展,就笔者个人认识所及作如下说明。
1 比较基准一个产品生产工艺的优劣,自然是与相同产品的其他工艺比较而言。
我国磷铵生产工艺按大类分成传统的“磷酸浓缩工艺”和“中和料浆浓缩工艺”。
上述所谓料浆法工艺的缺陷自然是与传统法工艺比较而存在,因此,以下说明也是就两者的比较展开。
首先要说明的是,料浆法工艺开发之初是针对我国磷矿资源特点,强调的是其适合于国产中品位原矿的工艺特点。
但是实际上该工艺同样适合于采用高质量磷矿,而且采用高质量磷矿时同样可以生产高质量磷铵,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DAP与MAP联产装置”的运行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上述问题有两种相对比较法,牵涉到采用不同的比较基准,主要是磷矿质量。
一是以同等质量磷矿与传统工艺比较,二是以中品位磷矿与传统工艺用高质量磷矿比较。
第二种比较牵涉到高质量磷精矿在选矿中的磷损耗和选矿加工费用,如果不将这部分费用加进去作比较,对料浆法工艺无疑是不公平的。
由于笔者对选矿过程不很熟悉,而且选矿费用和损耗与原矿的可选性以及采用的选矿工艺有很大关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不能作定量结论。
但是目前所有国内料浆法磷铵企业都没有采用精选磷矿作原料,至少说明料浆法磷铵装置采用精选磷矿是不经济的。
2 关于硫酸消耗每吨P2O5磷铵产品的硫酸消耗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磷矿的质量,其中主要是磷矿的钙磷比;二是萃取磷酸的工艺条件。
如上所述,由于磷矿质量差,钙磷比高导致硫酸的消耗高,就需要比较多消耗的硫酸与选矿过程的消耗。
比如钙磷比1.4的磷精矿每吨P2O5磷酸的硫酸消耗是2.8t,钙磷比1.5的原矿每吨P2O5磷酸的硫酸消耗是3.0t,这就需要比较315t磷精矿的选矿损耗和费用是否比200kg硫酸更贵。
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磷酸盐工业品种多,主要有磷酸钠盐、钙盐、 钾盐、铵盐、锌盐、锰盐、铝盐等,生产技术相对 比较简单,应用又比较广泛。从目前世界磷酸盐工 业市场消费情况看,尽管磷酸盐洗涤助剂和清洁助 剂受到禁磷的制约,但仍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占据 工业市场消 费 的 50% 左 右, 仍 然 是 工 业 磷 酸 盐 的 重要品种。而食品级磷酸盐等专用磷化学制品的应 用将日益广泛,大有发展前途 (如表2所示)。
又如,美国 Monsanto公 司 是 全 球 最 大 的 草 甘 膦 除 草 剂 生 产 企 业, 以 色 列 ICL 公 司 是 世 界 上 最 大的磷系 阻 燃 剂 生 产 企 业, 荷 兰 Thermphos公 司 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药物用磷酸盐制造企业,日本 化学 工 业 公 司 (Nippon Chemcal Industrial Co., Ltd.) 和罗莎 (ROSA) 公司则是全球 最 大 的 高 纯 电子级磷酸生产企业。 1.2.3 多 联 产、 一 体 化 和 循 环 化 的 特 点 正 越 来 越 凸现出来
Key words:phosphochemical industry;development strategy;fine phosphates;speciality organophosphorus chemicals
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大 量消耗并日渐枯竭,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可持 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识;加之,全球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处于转型时期,这对于全 球磷化工的发展产 生 着 深 刻 的 影 响, “国 际 化、 精 细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已成为世界磷化工发展的 主旋律。我国磷化工产业如何顺应世界磷化工发展 的潮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 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磷化工产业创新求进、稳中 有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年产10万吨磷酸一铵工艺设计

学校代码:学号:0 毕业设计(论文)BACH ELOR DISSERTATI ON论文题目:年产10万吨磷酸一铵工艺设计(铵中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学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完成时间:2013.6.3年产10万吨磷酸一铵工艺设计(铵中和)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十几亿人口,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食物的来源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的发展成了必不可少的话题。
但耕地面积总量将保持动态平衡。
因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合理增施化肥又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直接有效的措施。
磷铵是复合肥料最重要的品种,养分含量高,可做为肥料直接使用。
本设计主要针对10万吨/年粒状磷酸一铵工艺及主要设备进行,采用一二效蒸发方式达到节能同时又保证了设备投资合理,采用喷浆造料干燥一体化机节约了生产空间,内有自循环螺旋返料系统解决了造料返料大问题,工艺过程合理,投资成本不高。
关键词:磷酸一铵;工艺设计;节能;合理Technological design of an 100000t Monoammonium enginerring project (Ammonium neutralization reaction)Abstract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with billion-plus populations, but also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the food source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ecame the essential topic. But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will keep dynamic balance. Therefore, increase unit area yie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and reasonable to add fertilizer is directly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unit area output. Ammonium phosphate compound fertiliz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varieties, high nutrient content, can be used as fertilizer directly.This design is mainly aimed at 100000 t/a granulated monoammonium phosphate process and main equipments, using two effect evaporation achieve energy saving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the reasonable investment in equipment, adopting deflecting drying integration of shotcrete machine to save the production space, with the circular spiral returns system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deflecting returns big, reasonable technological process, investment cost is not high.Keywords: monoammonium phosphate;Process design;energy conservation; reasonable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磷酸一铵相关的物化性质 (1)1.1.1磷酸一铵的物理性质 (1)1.1.2磷酸一铵在农业中的应用 (1)1.1.3工业级磷酸一铵 (2)1.2我国日益重要的农业 (2)第二章磷酸一铵工艺的路线选择 (3)2.1磷酸一铵的生产方法 (3)2.2磷酸铵生产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物化性质 (3)2.2.1铵中和反应 (3)2.2.2磷酸铵的物理性质 (3)2.3磷铵生产工艺 (4)第三章工艺计算 (6)3.1物料平衡计算 (6)3.1.1 计算条件 (6)3.1.2 氨中和系统物料恒算 (6)3.1.3 浓缩系统物料恒算 (10)3.1.4 干燥系统物料恒算 (11)3.1.5消耗定额及产品规格(按每吨磷铵产品计) (12)3.2热量平衡计算 (13)3.2.1 计算条件 (13)3.2.2 氨中和系统热量衡算 (14)3.3浓缩系统热量衡算 (16)3.4喷浆造粒干燥机热量 (20)3.4.1 已知条件 (20)3.4.2 浓缩计算 (20)3.5小时物料平衡图 (21)3.5.1 小时物料平衡 (21)3.5.2 小时物料平衡图 (22)第四章主要设备的选型 (23)4.1中和反应器 (23)4.1.1 中和反应器已知条件 (23)4.1.2 中和反应器计算 (23)4.2喷浆造粒干燥机 (24)4.3闪蒸室计算 (25)第五章厂区及车间布置设计 (26)6.1 总平面布置原则 (26)6.2 车间布置设计的意义 (28)6.3 车间布置的原则 (29)6.4 车间布置设计 (29)第七章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第一章前言1.1 磷酸一铵相关的物化性质1.1.1磷酸一铵的物理性质磷酸一铵别名磷酸二氢铵呈白色粉状或颗粒状物(粒状产品具有较高的颗粒抗压强度),密度1.803(19℃)。
中国磷化工60年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磷化工中间产品
➢ 磷石膏处理是磷化工发展的瓶颈,关系磷化工的可持续发展,也事关国家生态 文明建设与粮食安全保障。
2017年主要磷矿资源国家探明磷矿资源占比(by高永峰)
国内外磷矿现状
➢ 国内磷矿的分布集中在川滇黔及两湖5省,总量占全国约74%。 ➢ 不同于摩洛哥的富矿,国内磷矿近90.8%为中低品位磷矿。 ➢ 2018年全球磷矿产量(以标矿计)约2.6亿t,其中中国磷矿产量占比50%,远
大于排名2~4位的摩洛哥、美国和俄罗斯总产量占比29%。 ➢ 鉴于中国并不乐观的磷资源优势及目前的磷矿产量占比,合理利用磷矿资源
磷化工产品
➢ 传统法磷酸二铵
➢ 中国是世界上选用DAP工艺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包括有典型的槽式工艺,即 预中和加十字管反应器;典型的管式工艺,即单管、双管工艺;混合工艺,即 以槽式加管反工艺。从应用阶段看,先期建成的近10套大中型磷铵装置中多 数采用预中和工艺,少数采用喷浆造粒工艺或双管工艺;后期在改扩建、新建 大中型磷铵装置中则较多地选用了混合工艺及单管工艺。从生产情况看,以预 中和工艺或双管工艺生产DAP都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瓮福集团也于2006年引进国外湿法磷酸净化技术,通过升级改进,在集团内 已建成了多套装置,目前国内净化湿法磷酸产能已接近100万t/a。
磷化工中间产品
➢ 磷石膏
➢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的主要副产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磷肥生产 突飞猛进,导致磷石膏大量累积堆存。
➢ 2000年中国磷石膏年排放量约为1 100 万t,至2015年排放达到峰值,约8 000万t,2019年中国磷石膏排放量约7 400万t,保守估计当前中国磷石膏累计 堆存量超过7.0亿t。
料浆法与传统法工艺比较

料浆法与传统法工艺比较磷酸二铵DAP和磷酸一铵MAP的生产有料浆法与传统法两种工艺技术。
其实质区别主要就在于磷酸在与氨中和前是否浓缩。
传统工艺法生产磷铵主要是将经浓缩的湿法磷酸直接与氨中和,再将中和科浆干燥而得到磷铵产品的工艺过程,它主要适用于高品位磷矿生产磷铵。
目前国内外DAP生产中,主要采用该工艺。
中和料浆浓缩法是将未经浓缩的湿法磷酸用氨直接中和,再将中和料浆浓缩、干燥得到磷铵产品的工艺过程。
硫酸分解萃取磷矿粉生成稀磷酸(此法称:湿法磷酸工艺),通过浓缩工艺,磷酸中的大量不溶物和杂质被排出。
因此,传统法产品杂质少,纯度高,用途广,与其它肥料混配化学、物理性能好。
在这里可再用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来理解这两种工艺的差异区别。
用一盆浑浊的黄河水和面,你直接用浑浊的黄河水和面就类似于“料浆法”工艺;你在水澄清后用上面的清水和面而把底部的泥浆倒掉就类似于“传统法”工艺。
生产出来的产品内在品质差异也就不言而喻了。
磷酸浓缩在工艺理论上就象澄清黄河水一样简单,但在生产装置上就成了磷酸生产的一个难点。
这主要受矿石质量和磷酸自析等因素的影响。
料浆法磷铵工艺的总体思路是改“磷酸浓缩”为“磷铵料浆浓缩”,即稀酸先与氨中和反应,制得稀中和料浆再进行料浆的蒸发浓缩,除去物料中的大部分水分,从而避开“磷酸浓缩”的难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具有比较优势的工艺特点。
“料浆法”磷铵,比之传统的磷铵生产方法,有以下特点:(1)对磷矿的适应性强,它可以用传统的磷铵生产方法不能用的质量较次的磷矿(P2O5 29%~30%,(Fe2O3+Al2O3+MgO)<5%的磷矿都可以用),我国大部分磷矿都可适用;(2)浓缩介质的腐蚀性小,设备材质容易解决;(3)运转周期长,加热器不易结垢,垢层易清除;(4)流程简单,技术成熟,生产稳定,故障少;(5)料浆浓缩,可以采用多效蒸发,对磷酸的浓度要求低(磷酸中的P2O5浓度大于24%均可适用),且对磷酸中的杂质、含固量等要求低,即使含固量在7%左右的磷酸都可生产出一等品的MAP;(6)设备全部国产化,运行费用低;(7)单位生产规模的投资不到引进装置投资的1/3。
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

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一、综合颗粒状复混肥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料浆法以磷酸、氨为原料,利用中和器、管式反应器将中和料浆在氨化粒化器中进行涂布造粒,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部分氮素和钾素以及其他物质,再经干燥、筛分、冷却而得到NPK复合肥产品,这是国内外各大化肥公司和工厂大规模生产常采用的生产方法。
磷酸可由硫酸分解磷矿制取,有条件时也可直接外购商品磷酸,以减少投资和简化生产环节。
该法的优点是既可生产磷酸铵也可生产NPK 肥料,同时也充分利用了酸、氨的中和热蒸发物料水份,降低造粒水含量和干燥负荷,减少能耗,此法的优点是: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好,产品强度较高。
由于通常需配套建设磷酸装置及硫酸装置,建设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而且涉及磷、硫资源的供应和众多的环境保护问题(如磷石膏、氟、酸沫、酸泥等),一般较适用于在磷矿加工基地和较大规模生产、产品品数不多的情况。
如以外购的商品磷酸为原料,则目前稳定的来源和运输问题及价格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近年来,由于我国磷酸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湿法磷酸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有了良好的条件,在有资源和条件的地区建立磷酸基地,以商品磷酸满足其它地区发展高浓度磷复肥的需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市场需求必将促进这一行业发展,也必将解决众多地区原料磷酸的需求问题。
拥有该种生产技术的外国公司主要有挪威的norsk hydro、西班牙incro、espindsea、法国的AZF、KT、美国的Davy/TV A等。
国内的主要生产厂家有:中阿化肥有限公司、江西贵溪化肥厂、云南云峰化工公司、南京南化磷肥厂、大连化工厂、金昌化工公司、广西鹿寨磷肥厂等。
拥有相近于该种生产技术的国内企业主要有山东的红日集团、四川成都科技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等。
2.固体团粒法以单体基础肥料如: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氯化钾(硫酸钾)等为原料,经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物料在转鼓造粒机(或园盘造粒机)的滚动床内通过增湿、加热进行团聚造粒,在成粒过程中,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转鼓造粒机加入少量的磷酸和氨,以改善成粒条件。
工艺及硝酸磷肥

7.防结块剂 我们在肥料防结块剂处理技术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已开发的防结块剂有 A-1、A-2、A-3 型。这类防结块剂为固体聚合物,涂布在肥料颗粒表面能起到 憎水作用,可抑制水分的侵入,阻碍晶体盐桥的形成,改善肥料在贮存中的化学 反应,防止肥料团结和结块。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证明这二种防结块剂使用
3. 熔融造粒工艺
熔体造粒制高浓度尿基(硝基)氮磷钾复合肥料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熔融尿素 (硝铵)可与磷铵或氯化钾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铵和氯化钾预热 后加入熔融尿素(硝铵)溶液中,形成含有固体悬浮物具有流动性的料浆,该料浆 通过喷头喷入空塔,在空气中冷却成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尿 基复合肥料产品。该工艺直接利用尿素(硝铵)浓溶液,省去了尿素(硝铵)溶液的 喷淋造粒过程, 以及固体尿素(硝铵)制复混肥料时的破碎操作, 简化了生产流程; 工艺充分利用原熔融尿素(硝铵)的热能,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 大节省了能耗;产品合格颗粒百分含量很高,生产过程基本无返料量;颗粒表面 光滑、圆润,不易结块,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2. 熔融尿素(硝铵)制高 N 多规格复肥新工艺 该方法在原有的转鼓团粒法制复合肥料生产技术上加以改进, 将高浓度的尿 液(硝铵溶液)直接引入造粒机,省去了尿素(硝铵)造粒的操作费用和颗粒产 品的包装费用,以及原有团粒法造粒装置中的原料破碎设备。尿液(硝铵溶液) 喷洒于造粒机料床中, 在返料颗粒表面形成均匀料浆薄膜,在造粒过程中存在团 粒与涂布二种作用,因此产品外观较好,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防结块性能。此 外,由于尿液(硝铵溶液)在造粒机内结晶时释放出大量的结晶热,可提高造粒 温度,降低造粒机的蒸汽和水的加入量,降低造粒物料水分,减轻干燥过程中的 能耗,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酸简介

文献综述1.1磷酸一铵概述磷酸一铵的化学式为NH4H2PO4(MAP),热稳定性好,不易吸潮,在水中溶解度大。
即使磷酸一铵加热到100℃,也很难觉察到它分解放出氨。
大约在200℃左右才会有NH3 和H2O 放出。
磷酸一铵在低于125℃进行干燥作业时,氨损失是非常小的。
磷酸一铵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而磷酸一铵的水溶液的氨平衡分压却很低。
在200℃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质量不断地减少,表明磷酸一铵由于发生缩聚而释放了氨和水。
磷酸一铵养分含量高,物理性质和农化性质优良,既可作肥料直接施用,也是复混肥和液体肥料的重要磷源。
磷铵生产工艺总的来说可分为传统法和料浆法二大类。
传统法工艺既能生产磷酸一铵(MAP)也能生产磷酸二铵(DAP)。
该工艺由美国DAVY-MCEE和英国FISON 等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国外单系列最大生产能力1000kt/a,国内引进和消化吸收国产化后的单系列最大生产能力480kt/a。
由于生产技术的成熟可靠,国外装置发展趋向于规模大型化,但要求磷酸浓度较高,可以通过二水法萃取磷酸浓缩或半水法直接生产得到,一般来说,此法用于含杂质较低的优质磷矿。
料浆法工艺是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成果,“八.五”以来,国内相继建成30~60kt/a 装置80多套,单系列最大生产能力可达150kt/a。
该工艺技术在生产、管理和设计方面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有了相当的基础,技术日趋成熟可靠。
1.2国内外磷铵工业发展简史1.2.1国外磷铵工业发展最初,美国氰铵公司开始生产MAP。
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加拿大公司管理的工厂进行了MAP的生产。
从1940年到1955年在美国和欧洲相继建立了许多类似的工厂,一般采用3个氨中和槽,将含P2O536%~38%的磷酸加到第一中和槽,通氨到H3PO4的第一个H﹢有80%被中和,其余的氨加入第二中和槽,只有少量的氨加入第三中和槽。
当需提高产品氨含量时,可在第一中和槽加硫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在大型装备国产化方面, 先后研制成 功 120 m2 大型翻盘真空过滤机、3 200 m3 / h 大流量磷 铵 料 浆 浓 缩 循 环 泵 、 直 径 4.75 m 大 型 喷 浆 造 粒 干 燥机、28 m3 三缸高压喷雾泵等大型关键设备。
3) 采用“小循环”思路处理磷酸污水, 实现 了适合国情和工艺特点的污水封闭循环, 既消除了 污染, 又提高了系统磷的回收率。
4) 在稀磷酸氨中和过程中, 先后开发了“外 环流快速氨化反应器”、“中和浓缩一体化”、“稀酸管 式反应器”等技术。克服了槽式反应器的缺点, 具 有高效节能、流程简短、环保等显著特点[9]。
料浆浓缩法磷铵工艺及其工业化生产装置经过 这些完善提高, 其流程简单、运转稳定、腐蚀轻、 能耗低、污染小、投资省、产品成本低、生产效率 高等优势日益显著。
在 1988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后, 相 继 于 1995 年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 年获首 届 “ 亿 利 达 ” 科 学 技 术 奖 , 1999 年 获 教 育 部 科 技 进步特等奖。 1.3 中和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核心工艺开发的第三阶段
1988 年以前是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 , 针对传统“磷酸浓缩工艺”生产磷铵在我国具体国 情下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川大学( 原成都科技大 学) 和四川省银山磷肥厂共同进行了料浆法磷铵项 目 的 实 验 室 和 中 间 试 验 规 模 的 开 发 研 究[1- 2]。 通 过 前 期研究, 确立了料浆法磷铵工艺核心部分的理论基 础, 并依据此理论在中间试验中初步打通流程。中 试流程为: 二水湿法磷酸—稀酸槽式氨化—稀料浆 双效开路循环浓缩—浓缩料浆离心喷雾并流干燥— 粉状磷酸一铵产品。在国家“六五”科技攻关中采 用昆阳中品位磷矿进行了工艺流程的复证、优化中 试, 确立了料浆法工艺作为我国发展高浓度磷复肥 工业基本工艺路线 之 一 的 地 位[3- 4]。 该 工 艺 以 前 期 的 基 础 研 究 和 4 000 t / a 磷酸一铵中试成果获得 198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phosphoric acid( PPA) ; the process of fertilizer integrated with salt; equipment
1 料浆法磷铵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我国中和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核心工艺从开发、
工业装置配套完善到建成高水平大型国产化装置, 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1.1 中和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核心工艺开发的第一阶段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料浆法工艺的技术水平 并实现装置大型化和国产化, 结合成果推广, 我们 在承担国家“八五”和“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任务 中, 分别以四川硫酸厂原年产 6 万 t 料浆法磷铵装 置和重庆涪陵化工公司原年产 3 万 t 磷铵装置为依 托, 进行了大型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的攻关, 取得圆 满成功, 依托工程的装置规模扩大到 12 万 t / a 磷 酸一铵。在此期间, 对萃取磷酸、料浆过滤、磷铵 料浆物性、造粒分级等单元过程的机理等作了更深 入地研究, 对料浆法磷铵装置的每一个单元过程都 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如:
[ 关键词] 磷酸一铵; 中和料浆浓缩法; 净化磷酸; 肥盐结合工艺; 装备 [ 中图分类号] TQ 442.1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7 - 6220( 2007) 06 - 0030 - 04
Cr eativity in AP technology fr om slur r y concentr ation pr ocess and its development
料浆法工艺及其工业化生产装置作为一种大宗 化工产品完整生产过程的代表名称, 不仅是核心单 元浓缩工艺技术成果的代表, 还涉及生产过程的所 有单元操作技术及装备、材料的研制、放大和完 善。它的发展和完善提高过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 程, 获得了国家前后 3 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 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数十个单位、 几百位研究人员参与了此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 收稿日期] 2007 - 02 - 07 [ 作者简介] 钟本和( 1937- ) , 女, 四川达县人, 教授, 博导。
2007 年
第 22 卷第 6 期
钟本和等 料浆法磷铵创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31
程参数和技术经济数据, 使料浆法工艺在技术和经 济上都完全具备了在国内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这个 项目被国家计委誉为“100 个工业化试验项目中完 成最好的项目之一”, 并获得国家计委优秀成果奖。 国家根据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料浆 法工艺成果体现的技术经济优势, 选择其为全国小 磷肥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工艺路线, 在 21 个 省区布 点 推 广 建 设 了 78 套 3 万 ~6 万 t / a 规 模 的 磷酸一铵生产装置, 总计生产能力 243 万 t。
ZHONG Ben- he, YING Jian- kang, GUO Xiao- dong, WU De- qiao
(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China)
Abstr act: As the proper technology for ChinaNs the phosphate rock resource, the history, status, new technology & equipment of the neutralized slurry concentration process developed in China are described for ammonium phosphate( AP) production. Also the development for PPA with the solvent extraction i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fertilizer integrated with salt. Key wor ds: monoammonium phosphate ( MAP) ; neutralized slurry concentration process; purifying
筛分内破碎”技术, 割除了造粒干燥系统庞大的返 料设备[10- 11]。
8) 通过完善、强化干燥机的热风 、 尾 气 系 统, 大大提高了装置生产效率。
9) 根据市场的需要, 优化了“压力喷雾—流 化床逆流干燥制粉状磷酸一铵”的干燥工艺, 生产 国 内 外 物 性 最 好 的 粉 状 磷 酸 一 铵 产 品[12- 13]。
料浆法磷铵工艺的总体思路是改“磷酸浓缩” 为“磷铵料浆浓缩”, 从而避开“磷酸浓缩”的难 题,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具有比较优势的工艺特点[5-6]。
1.2 中和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核心工艺开发的第二阶段 1988 ~1999 年 是 第 二 阶 段 。 这 个 阶 段 研 究 开
发的重点是中试成果流程的再优化、工程化、工业 化和大面积推广, 形成真正的产业, 并在产业化过 程中发展、丰富、深化料浆法工艺核心环节料浆浓 缩以及各相关单元过程的基本理论[7]。
湖 北 宜 化 集 团 楚 星 公 司 年 产 20 万 t 大 型 料 浆 法磷铵装置 2002 年 11 月建成投产。这套包含萃取 磷酸系统在内的装置总建设投资 5 803 万元( 吨规 模投资仅 290 元) , 全部采用宜昌原矿为原料, 投 产后很快达产 达 标 。 此 外 , 四 川 德 阳 宏 达 公 司 24 万 t /a 料浆法磷酸一铵装置也已建成投产。
磷肥与复肥
2007 年 11 月
30
Phosphate & Compound Fertilizer
第 22 卷第 6 期
◆磷酸 磷铵◆
料浆法磷铵创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钟本和, 应建康, 郭孝东, 吴德桥
( 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 摘 要] 介绍了适合我国磷矿资源国情, 由我国自主开发的“中和料浆浓缩法磷铵工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 各个环节的创新技术和装备, 以及肥盐结合生产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的研究近况。
“七五”期间, 我们承担了“年产 3 万 t 料浆 法磷铵”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 在工业试验中 形成了适宜于机械化施肥, 可大规模推广的“二水 湿法磷酸—稀磷酸氨中和—中和料浆闭路循环双效 浓缩—浓缩料浆喷浆造粒干燥制粒状磷酸一铵”的 基本流程, 并通过解决一系列工程放大和装备成套 化、定型化问题, 建立了样板装置。取得了大量工
第三阶段指 1999 年以后的最近几年, 料浆 法 磷铵工艺实现了批量化装置的大型化和国产化。
1) 以上述技术为基础, 在山东鲁北化工总厂 建 设 了 1 套 15 万 t / a 大 型 料 浆 法 磷 酸 一 铵 装 置 , 于 1999 年顺利投产, 目前已大大超过设计能力。
2) 在体制改革较完善、生产经营较好的已建 中小型磷铵企业, 通过整合上述各项攻关技术成 果, 只投入少量资金, 就实现了装置生产能力的翻 番,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大幅度下降, 扩能装置每吨 生产能力投资平均不到 250 元, 仅是原 3 万 t 装置 的 1 / 3。如重庆涪陵化学工业公司原设计 3 万 t /a 磷 铵装置, 经过历次改造扩能, 1999 年作为“九五” 攻关项目的依托工 程 , 通 过 了 12 万 t 规 模 的 攻 关 验 收 , 2002 年 初 最 后 一 次 技 改 完 成 后 , 装 置生产 能力已从原设计的 3 万 t / a 扩大到 24 万 t / a。重庆 双赢、江苏瑞和、湖北祥云、宜化楚星等一大批公 司的小磷铵装置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扩能, 现已 成为年产 10 万 ~20 万 t 磷酸一铵的大中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