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综合大实习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班级:10—3班姓名:学号:植物营养综合大实习2013年1月10,裹着厚厚的雾,我们在叶老师和汪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的农业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实践,本次实验主要有两个内容:实验田的田间实验小区的划分和作物盆栽实验的装盆实验。

一、农业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实践上午我们在叶老师和汪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的实验课程,理论部分依然是经常强调的几点,无非是一些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老师讲解的过程倒不怎么感觉困难,一旦要自己动手实践了,问题却又层出不穷,终于明白邓小平同志为何一再强调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了。

终归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关于实验田间实验小区的划分技术:利用合理的小区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土壤差异及田间操作管理引起的差异,提高试验精确性。

小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小区面积研究性试验小区区面积一般在6~30m2,示范性试验的小区面积通常不小于300m2。

在确定一个具体试验的小区面积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试验种类2.作物类别3.试验地面积与土壤差异程度及形式4.育种工作的不同阶段5.保证试验收获计产的准确性,在小区上除去可能受到影响的边行和两端,一般在小区的每一边除去1~2行,两端各除去30~50cm。

考虑到取样的需要、消除边际效应与生长竞争的影响,实验小区的面积应小于小区计产面积。

(二)小区形状适当的小区形状在控制土壤差异提高试验精确性方面也有相当作用。

一般情况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型小区的实验误差比正方形小区的小,所以本次模拟中我们采用长方形。

当已知土壤肥力呈梯度变化时,一定要使小区的长边与肥力变化方向平行,使区组的长边与土壤肥力变化方向垂直,才能使实验误差最小。

小区的长宽比依试验地形状、面积及小区、大小而定,一般以3:1至5:1为宜,在这次模拟试验中我们采用4:3(三)重复次数田间试验一般设置3~4次重复,在这次模拟实验中我们采用了3次重复。

植物营养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实习报告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养分元素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利用与调节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

在植物营养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营养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一些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习中,我首先学习了植物所需的主要养分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锰和钼等。

每个养分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其中氮元素参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之一。

磷元素参与能量转移和遗传物质的合成,对植物的根系和花果发育非常重要。

钾元素则参与植物的渗透调节和光合作用等,对维持植物的正常生理状态至关重要。

在实习中,我还学习了植物对养分元素吸收的方式。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溶状态中的无机养分元素,主要通过根毛吸收器吸收。

植物根系还会分泌根系分泌物,调节土壤养分元素的活性以提高吸收效率。

植物对养分元素的吸收还受到土壤pH、根部温度和氧气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实习中,我还通过实验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和方法。

例如,通过叶片颜色变化判断氮、磷、钾等养分的缺乏状况;通过土壤养分分析确定土壤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通过电导率检测土壤溶液中的盐分浓度等。

这些实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判断植物的养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施肥调节措施。

除了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我还意识到植物营养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合理施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的肥力,并减少对水环境和气候的污染。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根据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科学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掌握了一些植物营养诊断的实验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将努力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植物营养研究的重要性,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植物营养学实习是在XX农业科技公司进行的。

实习时间为X个月,主要任务是参与植物的生长调查和营养诊断,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养分测定和分析。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方法1.生长调查: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调查,观察叶片颜色、形态、大小等,记录生长情况,并记录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2.样品采集:依据生长调查结果,选择代表性植株进行样品采集,包括根、茎、叶等部位,并分别进行标记。

3.养分测定:采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养分含量进行测定。

主要测定项目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的含量。

4.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对不同样本的养分含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不同部位的养分分布规律。

5.营养诊断:根据测定结果和生长调查,对不同样本进行营养诊断,判断其植物营养是否平衡,是否存在养分缺乏或过量的情况。

三、实习成果通过这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对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不同作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量和利用率存在差异,了解了养分在植物身上的运输和分配方式。

2.熟悉了植物营养的调查和诊断方法。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如何利用测定结果进行养分诊断。

这些方法对于作物的管理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实验室中进行养分测定和分析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标定和测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植物营养学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植物营养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

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增加产量和品质。

而不合理的营养供应则会导致养分缺乏或过量的情况,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农户在施肥管理上不够科学和合理,盲目追求高产而忽视了作物的真实需求,导致养分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严莲英学号:1009010179年级:10 级任课教师:何俊瑜2013年 01 月 08 日目录一、前言--------------------------—------------------2二、实习概况--------------------------—---—---------2三、实习目的--------------------------—---—---------2四、实习内容--------------------------—---—---------(一)、生菜的育苗--------------------------—---—----3(二)、营养液的配置和生菜的移栽------------------------6(三)、观察生菜的缺素状况与记录------------------------10(四)、当地施肥现状的调查--------------------------—-11五、实习心得--------------------------—----------—-13前言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它还是提高作物品质的重要元素,因此植物营养学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植物营养对我国异常重要。

植物营养学作为一门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作用,探讨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能量交换的科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备课程。

无土栽培学则是现代农业新技术与生物科学、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科学,在无土栽培的学习中也必须重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

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12.12.03----2012.12.28实习地点:农院及何老师实验室组员:严莲英唐静实习目的1、掌握生菜的育苗2、学会配置营养液3、学会移栽生菜4、学会观察生菜的缺素症状与描述5、掌握当地肥料施用的调查方法。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汇总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汇总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草坪N 、P 、K 的含量测定焦志敏 施鹏程 赵娜 冯海燕 陈瑜梁希07-2一、 草样的采集1.选定地点:根据本实验的目的——测定校园内草坪中氮磷钾的含量,以评定草坪的营养状况,选择了主楼前的一片草坪,即东起白皮松、青扦,西到香椿、沙地柏所包括的范围内的草坪(如下图所示)作为实验草样。

2.采集草样:由于采集测定的草样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采集时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如上图),在样地中的四个顶点和对角线的中点和交点各取草样,组成平均样品。

同时,所采集的草样长势基本一致、未受到病虫害,以及草样顶端新成熟的健壮叶。

由于草坪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采样时,选取了同一时间进行。

二、 样品的制备、保存1.样品的洗涤:由于采取的草样带有泥土或喷洒的肥料药剂,为了避免草样的污染,故样品先进行洗涤,一般用湿布擦净表面的沾染物即可。

2.样品的杀青与保存:测定营养成分常用干燥样品,所以洗净的样品必须尽快干燥,以减少化学和生物的变化。

如果延迟过久,细胞的呼吸和霉菌的分解都会消耗组织的干物质而致改变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蛋白质也会裂解成较简单的含氮化合物。

杀青要有足够的温度,但温度又不能太高,因此,分析用的植物鲜样要分两步干燥,先将鲜样在80—90℃烘箱中烘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70℃,逐尽水分,大约要用12~24小时。

3.样品的研磨、过筛:干燥的样品要用研钵或带刀片的磨样机粉碎,并全部过筛。

而筛孔的香椿沙地柏青杄选择视称样的大小而定,通常可用圆孔直径为1mm的筛,但本实验称样仅1g左右,故使用0.5mm的筛进行筛选。

样品过筛后充分混匀,然后保存于密封的磨口广口瓶中,瓶外贴放一样品标签。

三、样品的消煮及定容1.样品的称量:称样时将样品充分混匀后多点勺取,使用电子天平(1/1000)称取1g的样品,然后装入100ml开氏瓶底部,并在瓶外注明小组名称,避免混淆。

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

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

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实习报告实习名称: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专业班级:资源与环境专业09级4班姓名(学号):赵伟丽实习时间:2021年4月23日——5月13日2021 年 6 月 18 日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针对上学期学习的《植物营养学》课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上学期的植物学要紧学习了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和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能量互换的内容,还学习了相关的肥料学内容,为研究植物缺素和合理施肥奠定基础。

通过课程实习了解化肥的进展历史和肥料长期定位实验的意义、进展和研究功效;了解当前蔬菜生产中水分治理和养分治理的高新技术与理念;把握常见元素缺乏的病症和矫治方法;熟悉复合肥料的配方设计理论和肥料的生产应用,熟悉和了解植物营养与现代工业化农业生产的关系,熟悉现代化温室大棚的无土栽培设施及其调控原理。

锻炼大伙儿手脑并用的能力,通过参观实习基地的景观、技术等联系专业学科内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并运用植物营养学的内容学会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与方式,把握田间栽培学的具体操作技术及技术要点,鼓舞跨学科的技术创新。

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发觉与观看问题的能力,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把握;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二、实习安排指导教师:隋方功、何华、史衍玺、刘树堂实习时刻:2021年4月23日——2021年5月12日实习地址:胶州青农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果树蔬菜水肥一体化、莱阳长期定位实验区、莱阳梨园、寿光蔬菜展览会、西陶漳梨园、寿光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美微基地七彩庄园、昌乐西瓜种植园、百埠庄实验园三、实习内容一)胶州青农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胶州青农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要紧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任务:一、牧草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内容: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手腕,开展优质牧草及功能植物选育与利用、药用植物添加剂研制与开发、运动草坪的建植与管护等研究。

植物营养法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法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植物营养学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在植物营养领域的专业技能,我于2021年10月在XX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营养诊断、肥料施用及植物营养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内容:1. 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我对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营养元素、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等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2. 植物营养诊断实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植物营养诊断实验,学习了如何采集植物样品、测定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分析植物营养状况等技能。

3. 肥料施用实验:通过实验,我了解了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了施肥量的计算、施肥方法及施肥时期的选择等技能。

4. 植物营养管理实习:在实习基地,我参与了植物营养管理的实际操作,学习了如何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土壤肥力等条件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5. 实习总结与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实验数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植物营养诊断、肥料施用及植物营养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团队合作: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问题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实际问题,如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的局限性、施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提高了自己的问题意识。

四、实习建议1. 加强实习指导:建议学校加强对实习的指导,提高实习质量。

例如,可以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讲座,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超大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超大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深入了解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植物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能量交换过程。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7月10日三、实习地点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验基地四、实习内容(一)寿光市蔬菜研究所实习1. 参观寿光市蔬菜研究所在寿光市蔬菜研究所,我们参观了研究所的科研设施、实验室、温室大棚等。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研究所的科研方向、成果转化及在蔬菜产业中的地位。

2. 植物营养学理论课程学习在研究所,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植物营养学理论课程,学习了植物营养物质的分类、生理功能、缺乏症状、施肥技术等基本知识。

3. 蔬菜营养诊断与施肥实验在实验室内,我们进行了蔬菜营养诊断与施肥实验。

通过观察蔬菜叶片颜色、生长状况等,判断蔬菜的营养缺乏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

4. 田间实践在田间,我们跟随研究员进行了蔬菜种植、施肥、灌溉等实际操作。

通过亲身参与,我们了解了蔬菜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及施肥技巧。

(二)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验基地实习1. 参观实验基地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验基地,我们参观了实验基地的温室大棚、试验田等,了解了实验基地的科研方向和成果。

2. 植物营养学实验操作在实验室内,我们进行了植物营养学实验操作,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土壤养分测定、植物营养诊断等。

3. 田间实践在田间,我们参与了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施肥、灌溉等环节,了解了不同作物对营养的需求及施肥技术。

五、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所学的植物营养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 了解了植物营养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实习,我们了解到植物营养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将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营养学》






姓名:天富
班级:10—4班
学号:1017104098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指导老师:叶优良
省桐柏县农户施肥调查与分析
一、摘要
通过调查了解桐柏县地区粮食施肥状况,并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给农户提供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

经调查发现该地区的施肥状况基本上是底肥外加追肥一次,这样就不能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需要,进而导致农作物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如果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而制定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如:控释氮肥、增施钾肥、磷肥以及有机肥达到能满足作物需要,进而达到优质高产。

二、关键词
施肥有机肥复施肥建议小麦
三、引言
肥料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投入最多的生产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肥料最多的国家,每年化肥生产和消费都在 5500 万吨(纯养分)以上。

我国也是因肥料使用不当引起资源浪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国家。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太低。

近 30 年来,化肥用量增加了 5 倍,其中用于粮食作物的部分增加近 2 倍,其它增加量主要流向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等) 。

化肥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当季利用率低 (N 30%-35%,P 10%-20%,K 35%-50%),单位养分产量下降了 1 倍,经济作物的养分利用率更低,每年氮素直接损失达 400 亿元以上。

福锁等总结了2001-2005年在全国粮食主产区进行的1333个田间试验结果, 分析了目前条件下中国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为 9.8kg/kg;氮肥利用率26.1%, 远低于国际水平。

挖掘作物高产高效生物学潜力,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农田粮食生产能力,是全球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当前及今后的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命题。

全省化肥用量630万吨,其中氮肥占39.5%,磷肥占18%,钾肥占8.5%,复占34%。

亩均年化肥投入58.3kg,化肥总量居全国之首,亩均投入量占全国第四。

而针对桐柏县的具体情况还没有单独的调查,桐柏是一个山地丘陵地带的地区,处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岭—淮河地带,年降雨量丰富,气候适宜,适合大多数作物生长。

因此,做好此地的肥料使用调查状况、提高作物的单产和减少环境污染有更重要的意义。

同时给农民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使农民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有重要作用。

所以我将对该地区进行调查。

四、材料与方法
1、材料:由老师统一发放的作物施肥与生产的调查问卷若干份,在桐柏县各个乡镇进行调查问卷。

调查容包括种植面积、种类、种植年限、产量、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施肥时间。

2、方法: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下乡走访调查问卷,同时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农户所提出的问题给农户提出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并帮助农户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解释作物出现不良状况的真正原因。

如果不能及时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就现在记录本上记下,然后回去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还不行的话,也可以直接向我们的老师和师兄联系,然后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此步骤的关键是要记录好数据
3、数据处理:根据调查的数据,计算小麦氮、磷、钾肥的用量及比例、氮肥偏生产力等,并对氮、磷、钾肥施用情况进行评价。

肥料利用率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肥料偏生产力(PFP)是指施用某一特定肥料下的作物产量与施肥量的比值。

它是反映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即PFP=Y / F,单位为kg /kg,其中,Y 为施用某一特定肥料作物的产量,单位为kg / hm2;F 为特定肥料纯养
分(N、P2O5和K2O)的投入量,单位为kg / hm2。

由于它不需要通过计算空白区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简便易行,非常适合于用农户抽样调研数据分析化肥利用率,因而被国际农学界广泛应用,也适合我国目前土壤和环境养分供应量大、化肥增产效益下降的现实。

农户施用的化肥由实物量折算为纯养分时,复养分含量按包装袋上标识的含量折算,其他化肥按标准含量折算,有机肥养分含量参考《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提供的数值折算。

调查数据用Excel 进行计算处理。

五、结果与分析
1. 施肥现状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有机肥: 投入不足。

调查表明,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有2 户,占20%,有80% 以上的农户不施有机肥。

有机肥营养元素全面,肥效迟缓而持久,而化肥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有机肥与速效性化肥配合施用可缓急相济,互补长短,同时,有机质分解产生的腐殖质有吸附铵、钾、镁、钙、铁等离子的能力,从而减少化肥的损失,增进肥效。

小麦生长周期中,有机、无机氮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施用,采用这种方法施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改土培肥的良好作用,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氮肥: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小麦施氮( N) 水平在16~19千克 /亩。

氮肥用量过大不仅不利于籽粒品质而且对于环境不利。

施氮量过高易造成氮在土壤剖面积累,对于土层较薄,坡度大,降水量、灌水量大,土质偏轻的立地环境条件,很易造成硝态氮的淋洗损失,对环境构成威胁。

土壤氮肥施用量偏高是造成营养元素吸收失衡、微量元素根际积累、生理缺素、生理病害及小麦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磷肥: 近年来,该地区小麦磷肥投入总体处于较高水平。

从表1 可以看出,该地区磷肥( P2O5 ) 投入量平均在4~7千克/亩,远远高于国外最大推荐量,这是目前土壤磷普遍偏高的主要原因。

磷钾肥用量过高,造成土壤磷的富集,引发土壤养分不平衡,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氮磷钾施用比例: 由表可知氮所占的比例较高,磷钾的比例稍低,应增施磷钾肥。

2. 化肥种类
调查结果表明,有88. 5% 的农户施用复,23. 1% 的农户施用有机无机复,只有35. 9%的农户施用单质化肥。

3.施肥时期
调查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的农户仅占15%,两次施肥的农户占65%,三次及三次以上
施肥的农户比例占20%,表明农民在施肥时期上已经开始改变过去冬季一次性施肥的习惯,开始重视春施肥和在收获前期的施肥。

4.施肥建议
1)配方施肥
通过对该地区土壤进行检测,依据小麦的需肥规律,确定各种养分的丰缺指标,科学制定分区施肥指导方案;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土壤中所缺少的营养元素,从而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小麦的正常需要,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节支增效。

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民在施肥时期、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肥料的浪费。

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将会进一步增强其科学施肥的意识和施肥水平。

2)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
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小麦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定点定量供肥,可以防止肥料的无效化,最大限度地改善土地的水肥供应条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3)控释氮肥,增施有机肥
施肥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严重失衡,只有极少数农户施用有机肥,这与有机肥肥源缺少有很大关系;氮肥施用量偏高,绝大多数农户将氮肥以基肥或基肥与分蘖期追肥施入,追肥次数少且多在分蘖期;钾肥施用量尽管提高幅度很大,依然普遍不足,有相当多的农户不施用钾肥,并且不注重追施钾肥;氮、磷、钾比例以及基肥追肥比例不协调;同一地区农户之间肥料施用不平衡,同时存在过量施肥和施肥不足的现象;施肥不合理以及施肥方法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

总之,简单以下几点:①依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和微肥,主要是调整、降低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增施钾肥,通过科技人员下乡进一步推广微肥施用,如锌肥和硅肥;②积极推广有机肥施用,充分利用当地有机肥源以及冬闲田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③增加追肥次数,适当增施穂肥和粒肥;④前氮后移及钾肥分次施用,优化基肥追肥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⑤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和肥料试验确定合理的肥料用量和氮、磷、钾比例,生产相应的水稻专用复;⑥印发简易操作手册或技术规程,加强技术的宣传和扩散,提高农民对科学施肥的认识;⑦良种良法配套推广与使用,提高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32(6):1102—1106 32(5):923
—925
[2]广粉中国农业信息,2012,8,9
[3]申日照肥料技术发展与现代农业 . 中华合作时报2012.3.3
[4]高海英等硝态氮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0):1948—1955
[5]文启孝. 我国土壤有机质和有机肥料研究现状[J]. 土壤
学报,1989 ,26( 3) : 255 - 261.
[6]广桂韦林洪等化肥污染防治对策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9(135):63—66
[7]赖力黄贤金等,中国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估算[J]土壤学报,2009,46(1):63—69
[8]郭天财朱云集等,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4):26—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