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理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大学生体育课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对策

1 运 动损 伤 的原 因及 症状
在 体育健身活动过程 中, 造成人体 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 的破坏 和生理上 的紊 乱 , 为运 动损伤 。运 动损伤多见 于 比较 称 肥胖 的学生 , 他们 的上进心也 很强 , 摄于面子 , 不感 落后 , 积极参 与各项 体育 教学 的活动 , 但常 常因缺 乏一定 的运动训 练知
造成伤处 出血加重 伤情 。
・ [ 收稿 日 }o7 1 — 9 期 20 — 2 1 [ 作者简介 ) 王宝霞(90 , , 16 一)女 内蒙古通辽市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及 民族体育研究 。
19 3
维普资讯
24 扭伤 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 转 , . 造成附在关节外 面的韧带撕 裂所 致。多发 生在踝 关节 、 膝关节 、 关节及腰 部。 腕 关节扭伤 、 踝关节 、 膝关节 、 腕关节扭伤时 , 将扭伤 部位 垫高 , 先冷敷 2— 3天后再 热敷 。相对 固定关节 , 前往 医院治疗 。 如扭伤部位肿胀、 皮肤青紫 和疼痛 , 照“ 可参 肌肉拉伤 ” 的处 理。 25 急性腰扭伤 . 首先让伤者平躺不 动 , 让伤者仰卧在垫得较厚 的木床 上 , 下垫一 个较薄 的枕 头 , 腰 固定不 动的休息 , 先 冷敷后热敷。必要时请 医生救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 , 科学地增加运动 量。
1 准备 活动要 充分 . 2
动十分必要 。
在实际工作 中, 我们发现不少运 动损 伤是 由于准备 活动 不足造成 的。因此 , 练前做好 准备 活 在训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研究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研究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体育运动的频繁进行,运动损伤也时常会出现,给大学生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及其预防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一、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种类1、拉伤:即肌肉和肌腱受到拉伤的损伤,严重时可以导致肌腱撕裂。
2、扭伤:指关节受到扭曲或旋转造成的损伤,通常发生在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
3、骨折:指骨骼断裂的现象,通常是因为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或外力伤害造成的。
4、腰肌劳损: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不合理运动造成的腰椎肌肉劳损,常见于跑步、举重等运动。
5、跟腱炎:指足部跟腱受到过度压力而发生炎症的现象,常见于跳跃、篮球等运动。
二、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1、过度运动: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如果身体没有足够的耐力和适应性,容易出现过度运动而导致的损伤。
2、不适当的运动方式:若运动姿势、力度不当,则会导致肌肉和骨骼部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
3、不合理的运动环境:如地面不平整、温度过低或过高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进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4、穿着不适合的运动装备:缺乏支撑或稳定性的鞋子和运动服饰,会增加脱臼、扭伤等损伤风险。
5、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等,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反应和适应性,如果不合理运动会增加损伤的风险。
三、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1、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案普及并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案进行运动,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运动装备的选择与搭配穿着适合的鞋子和服装,特别是强度较大的运动,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热身与拉伸热身和拉伸是减少损伤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原则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原则
1. 运动损伤的原因
- 热身不足:在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身体没有准备好,容易导致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等。
- 技术动作错误:不正确的运动姿势或技术动作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 过度训练:过度的训练会导致身体疲劳,增加受伤的风险。
- 装备不当:穿着不合适的运动装备或使用不合适的器材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 环境因素:恶劣的天气条件或不安全的运动场地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2.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 充分热身: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拉伸、慢跑等,帮助身体准备好运动。
- 正确的技术动作:学习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术动作,避免错误的动作导致受伤。
- 合理安排训练量: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运动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 使用合适的装备: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 注意环境因素: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运动。
总之,预防运动损伤需要我们重视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注意运动中的细节,以及合理安排运动后的恢复和休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课件PPT

切伤
• 切伤---是指刃面较大的锐器切破皮肤及组织所致伤。
指压止血法:在出血部 位的上端,用拇指或其 余四指把动脉管压在相 应的骨面上,切断局部 的供血。这种方法只能 用于紧急情况下暂时止 血。
(3)扭伤
• 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进行冷敷,使血管 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 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同时进 行药物治疗(如:云南白药喷雾剂、正骨水、万花油等)。
冷敷法
冷敷法:四肢受伤一 般可将伤肢浸泡在冷 水中或用自来水淋冲。 头和躯干部损伤,可 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敷 在伤部,两分钟左右 更换一次。或者用冰 袋局部进行外敷,时 间为十五分钟左右 。
热敷法
• 热敷法: 将伤肢浸泡在温水中,或将毛巾浸透热水放于伤部,无 热感时应立即更换,每次30分钟左右,每天1—2次。此外
4、运动损伤的预防
•
5、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 闭合性损伤:伤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创口与外界相通,损伤后 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 性骨折等。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 (1)、思想因素: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 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不顾主客观条件的 可能,盲目地或冒失地进行锻炼。
运动损伤的预防 与处理课件
学习目标:
• 1.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 • 2.了解擦伤等开放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 3.了解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
•
难点: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
•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 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

文/董若雷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运动损伤指的是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产生的各种外伤和疾病。
运动损伤不仅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同时,要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运动损伤的规律和原因,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确保他们的健康和教学训练工作顺利进行。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1.拉伤和扭伤这是运动损伤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发生在运动期间,肌肉、韧带和关节受到过度牵拉或扭曲时。
拉伤和扭伤会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肌肉劳损这种类型的损伤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或运动训练中,肌肉疲劳和过度使用,导致肌肉劳损,可引起肌肉酸痛、僵硬和力量下降。
3.关节损伤运动中的关节损伤包括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脱位和关节软骨损伤等。
这些损伤可能由过度使用关节、错误的运动姿势或外部撞击关节而引起。
4.骨折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运动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由于剧烈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或由于运动过度造成骨骼疲劳而引起骨折。
5.运动性皮肤问题长时间的摩擦和湿润环境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运动性皮肤问题,如磨损、水疱和感染。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1.不正确的运动技巧和姿势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若缺乏正确的运健康成长Healthy Growth青春期健康05动技巧和姿势,容易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
如在重量训练中使用错误的姿势、跑步时脚部着地的姿势不正确等,这些错误姿势会加大身体部位的负荷,导致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
2.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不充分的热身和缺乏拉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
热身和拉伸可以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运动时肌肉和韧带受伤的风险。
3.使用不合适装备使用不合适或磨损的运动装备可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例如:不合适的鞋子可能导致足部压力分布不均,不合适的护具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年 月总第 期20179170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武玟斌,樊晓婕,徐 坚(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前进,综合国力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人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进行体育锻炼,因而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重要性变得更大。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需要注意采用适宜的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来满足日益变化的体育运动需求。
因此,探讨分析符合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对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运动损伤的内涵和分类出发,剖析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运动损伤;原因;防控对策中图分类号:G80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7)18-089-02投稿日期:2017-07-23作者简介:武玟斌(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无论是针对专业运动员,还是运动爱好者,身体健康都是首要的。
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那就是体育运动损伤的问题。
运动损伤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让其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还会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等,更严重的情况甚至可以使人产生休克。
因此,无论体育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都需要拥有必要的保护,拥有良好的保护使得运动员避免伤害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是尤为必要的。
1 运动损伤的内涵1.1 运动损伤的概念运动损伤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解剖损伤或生理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与日常损伤相比,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训练水平、运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1.2 运动损伤的类别1.2.1 按损伤的组织分类 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
1.2.2 按损伤组织是否与外界相连分类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大学体育课运动损伤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 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课程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一、运动损伤概述1. 运动损伤的类型: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韧带撕裂、骨折等。
2. 运动损伤的原因:技术不当、准备活动不足、运动强度过大、疲劳、场地器材不良等。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1. 充分的热身活动: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提高肌肉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学习并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避免因技术不当导致的损伤。
3. 适当调整运动强度: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4.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5.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器材:确保运动场地平整、安全,运动器材符合国家标准。
三、运动损伤的处理1. 紧急处理:发生运动损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进行初步处理。
a.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减少肿胀和疼痛。
b. 加压包扎:用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防止肿胀。
c. 抬高伤肢:将伤肢抬高,减少肿胀。
2. 恢复活动期:受伤24~48小时后,可进行按摩、热敷和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3. 功能恢复期:逐渐增加抗阻练习和非对抗性活动,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
2.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运动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
2. 示范正确的热身活动、运动技术和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三、学生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热身活动、运动技术和运动损伤处理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理解。
体育课中常见的损伤和避免方法

体育课中常见的损伤和避免方法由于现在青少年体质存在下降趋势,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我在大学中学习的体育保健学向学生说明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预防性,以此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运动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特别与运动项目的专项技术要求关系密切。
由于身体某些部位存在一定的生理解剖弱点,,因而,不同运动项目各有不同的损伤易发部位。
一、常见运动损伤类型1、擦伤:擦伤由于肌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互相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
2、裂伤、刺伤、切伤:是由于钝物打击或由锐器刺穿或切入皮肤所致。
3、挫伤:是由于人体某部位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其深部组织的损伤,如在足球、篮球运动中的相互碰撞。
4、肌肉拉伤:由于准备活动不当,皮劳或过度负荷,注意力不集中,运动过猛或粗暴所造成的损伤。
5、损伤性腱鞘炎:由于肌肉反复收缩牵拉肌腱,腱鞘受到过度摩擦或挤压而发生的损伤。
6、掌指关节、指尖关节扭伤:由于手指受到测方外力冲击而致,如篮球、排球运动中手指被球撞击。
7、腰部扭伤和劳损:由于运动负荷过大或弯腰负荷过多造成,或体位姿势不良所致。
8、膝关节、踝关节的损伤:多由于错位动作所造成。
二、运动损伤的危害运动损伤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导致残废,甚至死亡。
对一般体育爱好者来说,运动损伤影响其健康、学习和工作,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可以说运动损伤的预报比治疗更重要。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1、要有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2、要掌握好所进行运动的技术动作:因为不佳的技术动作极易违反身体结构、功能特点和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容易发生损伤。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要根据活动的性质而定,准备活动的结束与正式运动的间隔时间以1-4分钟为宜,一般做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冬天时准备活动的量可大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四、关节脱位的临时急救
肩关节、肘关节脱位时的固定方法: 肩关节脱位时将伤肢肘曲90度,用三角巾悬挂前 臂。肘关节脱位时,用铁丝夹板弯成合适的角度, 至于肘后,用绷带缠稳,再用小前臂带挂起前臂。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五、骨折的临时急救
骨折的概念: 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叫骨折。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心肺复苏术) 二、休克和休克的现场急救 三、出血和止血的急救 四、关节脱位的临时急救 五、骨折的临时急救 六、溺水的急救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心肺复苏术)
临床心肺复苏术主要包括: ➢ 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
大学体育理论课件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 预防与处理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本章提要 本章通过阐述运动伤病的概念、分类及运动伤
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使大学生学习掌握运动伤 病的发生规律,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安全措施。分 三部分内容:
第一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紧急处 理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五、运动性中耳炎
运动性中耳炎的处理方法:
原则上应及时去医院请医师诊治。患者应卧床休 息,适当多喝开水,吃流汁饮食。如鼓膜已破, 可用双氧水洗净,上消毒剂,然后用消毒棉花条 塞外耳道。
运动性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游泳前如发现鼓膜破损或穿孔,在下水前要用涂 有凡士林的棉球或橡皮耳塞,将耳朵塞好;上呼 吸道发炎或感冒期间,暂停游泳。排水方法:头 歪向耳内积水的一侧,用同侧的手掌轻轻托打头 部。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四、运动性头晕
运动性头晕的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活动,到凉爽处休息,服用十滴水或藿 香正气口服液,含糖饮料或热茶;如感到饥饿心 慌,可以吃点牛奶、点心;如头晕严重,应送至 医院。
运动性头晕的预防措施:
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过程中呼吸和运 动动作协调配合;呼吸深沉有力;合理安排运动 时间和运动量;参加大运动量训练之前,适当多 吃含糖食品;运动注意循序渐进。
骨折的种类: 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复杂性骨折。
骨折的临时固定: 骨折时,用夹板、绷带把折断的部位固定,包扎 起来,使伤部不再活动,称为临时固定。
各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 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固定与搬运。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六、溺水的急救
溺水的概念: 溺水是吸入水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因水刺激引起 喉痉挛窒息,时间稍长可致命。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三、运动性肌肉痉挛
运动性肌肉痉挛的处理方法: 牵引痉挛的肌肉可使症状缓解。
运动性肌肉痉挛的预防措施:
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和耐久力,冬季 锻炼要注意保暖,减少风寒刺激,夏秋参加激烈 运动要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生素B。运动前要认真 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抽筋的部位做适当的按摩。 感到疲劳、紧张、饥饿时不宜参加剧烈的运动或 比赛。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六、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的处理方法: 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节奏,用手按压 疼痛部位或弯着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的腹痛可以 缓解或消失。
运动性腹痛的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时间,饭后需经一个半小时 才能参加比较剧烈的运动,运动前或中途也不宜 大量喝水。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要点
运动损伤的预防要点有: ➢ 把好体检关; ➢ 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自觉性; ➢ 正确掌握和了解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 ➢ 做好准备活动; ➢ 加强运动中的保护。
第一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应该预防的运动损伤: ➢ 网球肘; ➢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 ➢ 腰部损伤和劳损; ➢ 膝关节急性损伤; ➢ 髌骨劳损; ➢ 踝关节韧带损伤。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一、运动性过度疲劳
运动性过度疲劳的处理方法:
适当减少运动量和训练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 加睡眠时间;适当改善营养,补充蛋白质、糖类、 维生素和矿物质;温水浴,做恢复期按摩或自我 按摩。
运动性过度疲劳的预防措施:
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训练量的 安排注意节奏性;注意劳逸结合,改善饮食,及 时补充身体上的消耗;不要带着伤病训练和比赛。
急救措施: 首先应迅速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随 即立即控水,急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而立, 让溺水者匍匐在膝上,使其头下垂按其背控水, 以使溺水者口、嘴及气管内的水排出。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一、运动性过度疲劳 二、运动性过度紧张 三、运动性肌肉痉挛 四、运动性头晕 五、运动性中耳炎 六、运动型腹痛 七、运动性中暑 八、运动性冻伤
第三节 大学生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二、运动性过度紧张
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过度紧张的处理方法:
安静平卧休息,注意保暖,内服热糖水或镇静剂; 对于严重心功能不全的人,可取半卧位休息,手 指尖掐或针刺内关和足三里穴;如出现呼吸、心 跳停止,应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并 迅速送至医院。
运动性过度紧张的预防措施:
定期做体格检查;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 排运动量;坚持锻炼;凡有心血管疾病或患有感 冒、扁桃腺炎的人,不宜剧烈运动。
心肺复苏术的方法: ➢ 心脏复苏术; ➢ 呼吸复苏术。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二、休克和休克的现场急救
休克的概念: 休克是指人体受到强烈的有害因素作用而发生的 一种畸形循环功能不全综合症。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三、出血和止血的急救
治疗的方法有: ➢ 抬高伤肢法; ➢ 加压包扎法; ➢ 加垫屈肢止血法; ➢ 间接指压法。
第一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产生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要点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第一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产生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
产生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主要有: ➢ 身体素质差; ➢ 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 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
第一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