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开发和保护利用

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开发和保护利用
2 0 年 申遗 通 过 ,被 授 予 “ 界 地 质 公 园 ”称 誉 。 05 世
起 的完整地 质演化过程 ,为人类 留下 了研究 中生代破火 山
的一 部 永 久 性 文 献 。雁 荡 山破 火 山 经 断 裂 切 割 与 抬 升 , 大
自然 的力量解 剖揭示 了这 座破火 山内部构造要 素 ,成为一
个 天 然 的 破 火 山立 体 模 型 。
1 1 2 火 山岩 石 、岩 相 学 雁 荡 山是 研 究 酸 性 火 山岩 浆 . .
作 用 的天然 博 物馆 。雁 荡 山破火 山是 流 纹岩 浆 经爆 发 、
喷 溢 、侵 出及 侵入 形 成 的 。其产 物 涵盖 了不 同 岩相 的岩 石 — — 地 面 涌 流 堆 积 、 火 山碎 屑 流 堆 积 、 空 落 堆 积 、 基 底 涌 流 堆 积 和 流 纹 质 溶 岩 、岩 穹 、次 火 山 岩 等 ,岩 石 地 层 单
摘 要 :综合评价世界地质 公 园雁 荡山的价值和意 义,是 开发和保 护利用 的首要工作 。针对 其价值和意 义,探讨
其 开 发和 保 护 利 用的 方 法 与措 施 , 以供 开 发 利 用 参 考 。
关键 字 :雁 荡 山 ;价 值 和 意 义 ;开 发 和保 护 利 用
雁 荡山坐落于 浙江省温 州乐清境 内 ,为首批 国家重 点 风景名胜 区 ,中 国十大 名山之一 。因 “ 山顶有 湖 ,芦苇 丛 生 ,秋雁宿之”故而 山以鸟名… 。雁荡山根植于 东海 ,山水 形胜 ,以峰 、瀑 、洞 、嶂 见长( 图1,素 有 “ 见 ) 海上名 山, 天下奇秀 ”、 “ 寰中绝胜 ”之誉 ,史称 “ 东南第 一 山”。 开 山凿胜 ,发轫 于南北朝 ,兴盛于唐 宋 ,文化 底蕴 丰厚 ,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园林09-2 沈琴琴 43号摘要: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很强,它对各种经济结构都有一定的渗透力和牵引力,带动了其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与之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故各级政府着力引导从生态环境保护,景点建设开发,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来加快旅游业经济的全面增长。

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的竞争,雁荡如何凭借旅游资源的优势,真正成为全市旅游经济的典型区域,必须要深入研究。

要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寻找雁荡旅游经济发展的全新出路和方法,促进雁荡旅游产业格局的形成,并给全市旅游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字:雁荡山、旅游、经济、发展一、雁荡旅游产业的现状(一)雁荡山经济发展概况雁荡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86平方公里,涉及我市五镇四乡的56个行政村728个自然村,总人口为6316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该区域经济总量在全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粮食作物产量,乡镇工业总产值,还是人均收入均在全市属于中下游水平,景区内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37元,人均耕地0.28亩,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剩余劳力难以就地转移,大都外出从事商贸服务业,外出劳力占风景区实有劳动力的30%以上。

(二)雁荡山的旅游发展问题(1)景区发展不均衡,项目开发不全面,资源利用不充分。

通过对现状调查时发现以及总体规划研究时也认定,雁荡山主景区内的风景观赏游览仍停留在原始粗犷的自然状况,景点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不够,景点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

主景区内多年来一直是“两灵一龙”的旅游下线未能改变,山顶(上线)和半山浏览(中线)项目未能开发,仅划入景区的许多奇峰异景也未能有效地开发利用,比如地质学价值,植被和历史文化价值还没有充分地显现,风景的美学价值也未能深切的交流,得到旅客的欣赏确认。

特别是海及海滨景观未被重视,雁荡镇域内的农村、民俗、历史、文化也未挖掘整理。

如烽火台、山寨等已逐被荒废失落。

(2)规划实施失误,旅游服务基地未上规模和档次。

雁荡山

雁荡山

雁荡山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发展学院:金融学院班级:11金融二班姓名:刘成梅学号:20112768 雁荡山位于中国东南温州市和台州市南部。

《载敬堂集》记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

2005年2月,有‘古火山立体模型’之称的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以该公园管理机构和地质展示馆均在北雁荡山等,北雁荡山或称捷称雁荡山。

广义的雁荡山景观,自北而南包括温岭的方山景区,乐清的显胜门景区、二灵景区、大龙湫景区,平阳的明王峰景区、石城景区和东南洞景区等。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由于火山喷发而成,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境内,属于4A级旅游景区,部分位于永嘉县级温岭市。

距杭州约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

始开发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

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

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

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

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

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

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

清人施元孚游完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温州雁荡山的研学机遇

温州雁荡山的研学机遇

温州雁荡山的研学机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温州雁荡山地处于浙江省东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雁荡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海洋山岳”的典范。

雁荡山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片教育宝地,蕴藏着丰富的研学机遇。

一、雁荡山的地理特点雁荡山地处在大洋山脚下,属于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

其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多端,山峦连绵起伏,丘陵起伏不平。

在富饶的水源、湖泊环抱之间,构成了雁荡山独特的地理环境。

从海拔角度来看,雁荡山有高山、丘陵、山谷和岛屿等诸多地理类型,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为学生的研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雁荡山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这里的植被种类繁多,植物群落多样化,是珍稀植物的天堂。

不仅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雁荡山还拥有众多优美的湖泊和河流,水生态系统完整。

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对象,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自然、保护环境的机会。

三、文化底蕴深厚雁荡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这里保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

学生们可以通过探访雁荡山的文化古迹和遗址,了解当地的历史演变,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悟出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促使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懂得珍惜历史遗产和传承文明。

四、研学机会丰富多样五、助推学生全面发展雁荡山的研学机遇不仅仅是一次外出参观了解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机会,更是一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契机。

通过参与研学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增强自信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二篇示例:温州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境内,是中国南方的一座著名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景区总面积约为298平方公里,是我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一。

雁荡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除了旅游观光外,雁荡山还是一个研学的绝佳地点,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研学机会。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休闲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景区的开发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本文旨在研究并提出一份关于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方案的报告。

目标与方法1. 分析市场需求: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目标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喜好和消费能力,为项目开发提供依据。

2. 研究竞争对手:对现有的旅游景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优劣势,为项目定位和市场推广提供参考。

3. 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包括投资回报率、运营成本和市场前景等方面。

4. 制定开发方案:根据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制定旅游景区开发的详细方案,包括规划设计、设施建设、营销推广等。

结论与建议1. 市场需求潜力大:根据调查数据,目标消费者对旅游的兴趣和需求很高,意味着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市场上已存在一些旅游景区,但我们可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景点设计来脱颖而出。

3. 可行性分析:通过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市场前景进行评估,我们认为该项目具备可行性,但需要注意管理成本和市场风险。

4. 开发方案建议:建议制定详细的规划设计,注重景区的特色和体验,同时采取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确保项目的成功开发和运营。

下一步计划1. 继续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变化和新的市场趋势,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2. 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保持景区的竞争力。

3. 加强市场推广:通过宣传、促销和网络营销等手段,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该报告仅为初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具体开发方案和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分析雁荡山的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园林09-2 沈琴琴 43号摘要: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很强,它对各种经济结构都有一定的渗透力和牵引力,带动了其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与之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故各级政府着力引导从生态环境保护,景点建设开发,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来加快旅游业经济的全面增长。

面对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的竞争,雁荡如何凭借旅游资源的优势,真正成为全市旅游经济的典型区域,必须要深入研究。

要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寻找雁荡旅游经济发展的全新出路和方法,促进雁荡旅游产业格局的形成,并给全市旅游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字:雁荡山、旅游、经济、发展一、雁荡旅游产业的现状(一)雁荡山经济发展概况雁荡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86平方公里,涉及我市五镇四乡的56个行政村728个自然村,总人口为6316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该区域经济总量在全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粮食作物产量,乡镇工业总产值,还是人均收入均在全市属于中下游水平,景区内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37元,人均耕地0.28亩,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剩余劳力难以就地转移,大都外出从事商贸服务业,外出劳力占风景区实有劳动力的30%以上。

(二)雁荡山的旅游发展问题(1)景区发展不均衡,项目开发不全面,资源利用不充分。

通过对现状调查时发现以及总体规划研究时也认定,雁荡山主景区内的风景观赏游览仍停留在原始粗犷的自然状况,景点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不够,景点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

主景区内多年来一直是“两灵一龙”的旅游下线未能改变,山顶(上线)和半山浏览(中线)项目未能开发,仅划入景区的许多奇峰异景也未能有效地开发利用,比如地质学价值,植被和历史文化价值还没有充分地显现,风景的美学价值也未能深切的交流,得到旅客的欣赏确认。

特别是海及海滨景观未被重视,雁荡镇域内的农村、民俗、历史、文化也未挖掘整理。

如烽火台、山寨等已逐被荒废失落。

(2)规划实施失误,旅游服务基地未上规模和档次。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第一章雁荡山地理调查一、雁荡山地区地理概况雁荡山主要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见图2-1,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300千米。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二、雁荡山地区地质调查在中生代时期,亚洲大陆板块受太平洋板块低角度斜向俯冲、碰撞,形成了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

由于火山爆发形成一系列的火山碎屑流、熔结凝灰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经过1亿多年的地壳抬升和剥蚀,形成雁荡山火山。

雁荡山是白垩纪时期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复活型破火山,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火山爆发大量岩浆排出;②岩浆房中出现腾空而塌陷,称之为破火山阶段;③火山再次复活,一般喷溢熔岩或成为岩穹,称之为破火山复活阶段。

雁荡山先后经历了四期喷发,形成由下而上四个岩石地层单元。

火山喷发后又有岩浆侵入,构成一个侵入岩单元,这使得雁荡山具有环形和放射状火山的典型构造,火山岩类型较齐全,岩石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可据岩性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岩石地层单元(K1y1、K1y2、K1y3、K1y4),其中第一岩石地层单元(K1y1)为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厚度688米,总体上呈环状分布于雁荡山破火山外缘带;第二岩石地层单元(K1y2)为岩浆平静溢流形成的巨厚层流纹岩,构成了雁荡山的主要景点,厚度大于600米,分布于火山外环,局部有浸出相流纹岩穹;第三岩石地层单元(K1y3)为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并夹有流纹岩,厚度380米,分布局限于火山内环;第四岩石地层单元(K1y4)主要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局部见凝灰熔岩,厚度297米,主要分布于火山内环,后期岩浆沿原主要喷发通道侵入,构成中央侵入体(Ky)石英正长斑岩,雁荡山破火山的外围地层有磨石山群高坞组(K1g)、西山头组(K1x)的火山岩K以及永康群馆头组(K1gt)和朝川组(K1cc)火山—沉积岩系,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相柱状图见附图1,并且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依次呈层圈状环形叠置,层次清楚,完整地显示了雁荡山破火山的形成演化历史。

雁荡山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可编辑)

雁荡山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可编辑)

雁荡山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雁荡山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WTO的加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序列中位居第一,并已被各地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先导产业和龙头行业。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旅游消费的心里逐渐成熟、越来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都对旅游的品牌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旅游景区品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品牌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转移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预先了解其性能和品质,这种特点使得旅游品牌显得相当重要;其次,从旅游业自身发展来讲,我国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国内旅游业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与冲击。

特别在品牌管理方面,中国的旅游景区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旅游企业巨头的竞争。

因此,旅游景区走品牌经营之路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以系统论为方法论,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将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和雁荡山旅游资源相结合,对所涉及的众多层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提出并构建雁荡山旅游营销系统,对其协调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拟在总结以前有关旅游营销研究的基础上,将市场营销理论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应用到雁荡山旅游的经营管理中,从营销的角度对雁荡山旅游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分析雁荡山旅游的特点和规律,探讨适合雁荡山的营销模式,为雁荡山旅游营销实践和旅游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并在研究上力图有所创新。

2.国内外研究现状英国的奥格威(1935)所著《旅游活动》着重研究了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揭开了旅游营销的序幕。

维尔克多?密德尔敦(1988)在《旅游营销学》中将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与旅游的具体实践想结合,深入分析、探讨了开展旅游市场营销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荡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研究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几乎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被誉为20世纪的经济巨人。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公布的统计数字,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参加者为2528.2万人次,1960年为6929.6万人次,1990年则为45487.5万人次,相当于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的18倍。

国内旅游也迅速发展,整个“八五”期间旅游人数为22.06亿人次,每年以18.9%的速度增长,比“七五”年均增长率高出14个百分点。

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但是,旅游的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目前即便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每年能够出国旅行的人数在该国人口中的比重仍未达到应有水平。

例如在出境旅游比较流行的英国,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次也仅为全
国人口的1/3。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者在这些国家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

战后旅游发展的趋势表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余暇时间的增多、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有利进展,今后参加旅游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从而也决定了旅游业将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旅游者的文化修养、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旅游业的文化氛围、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不存在的,低档次的文化品位,是影响旅游活动发展的致使原因。

所以不管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还是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都应予以一定的教育和培训,以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欣赏被賦予更丰富的文化意蕴,从而使旅游得到更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高度竞争的产业。

不仅各国旅游业,特别是面对相同客源市场的邻近国家旅游业之间竞争激烈,而且同一旅游目的
地内的各旅游企业也存在竞争。

如果不了解旅游,不了解发展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必要的知识,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还要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进行旅游教育和训练。

另外,要搞好旅游业,实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地位,还要在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当地人民的需要。

也只有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人民的需要,才能实现国家的利益。

因此各方的利益和需要都必须予以满足,各方彼此间的利益冲突都必须调合一致。

在这个意义上,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对于各级政府参与制定政策和规划工作的人员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是有必要了解一定的旅游方面的知识。

雁荡山作为首批全国一级风景名胜区,是乐清人的骄傲,以之为载体的研究,会让学生更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