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实习心得
三峡实习报告(5篇)

三峡实习报告(5篇)第一篇:三峡实习报告三峡实习报告2013年3月4日——3月7日,我们在三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毕业实习。
本次实习的行程安排为:3月4日上午从学校坐车出发,下午到长江三峡工程展览馆参观。
3月5日上午现场参观三峡五级船闸和三峡库区的建设,下午听了一位参与三峡大坝建设的老教授的讲座。
3月6日上午参观了三峡大坝建设时的起重机设备。
3月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葛洲坝水利工程及其发电厂。
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距宜昌市28㎞,是一座集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及养殖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水利工程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两岸坝后式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一座永久性五级船闸和一架一级垂直升船机。
大坝坝顶宽度为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从右岸非溢流坝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2309米。
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坝后式水电站左岸设机组14台,右岸设机组12台,右岸地下厂房设机组6台,机组总装机32台(注:地下厂房还有2台单机容量为5万千瓦的厂用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航运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通航建筑物——双线五级船闸和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位于左岸。
三峡工程分三期完成,总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2—1997),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混凝土坝段的施工。
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来的68米提高到88米。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工作范文]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ef80b8e009581b6bd9ebfe.png)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篇一:三峡实习感想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张宇学号:20XX301390109指导老师:吴镇、谢林桥三峡大坝实习报告在大四开学的第一周,学校组织我们去三峡大坝实习。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湖北生活了20多年,却从未去过有名的三峡大坝,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这次的实习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契机,在实习的同时既观光了三峡的风光又领略了大坝的宏伟。
因此这次的实习既有实习的性质,也有旅游的意义。
经过六个小时汽车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三峡大学华海职校,开始了我们为期四天的三峡大坝实习。
三峡大坝掠影——在到达宜昌的第二天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队下来到了三峡大坝进行参观。
首先参观的地方是双线五级船闸。
双线五级船闸布置在大坝左侧的山凹内,船闸线路总长6442米,船闸上下游最大水头为113米,设5级闸室分担水头。
其规模是设计之最,两侧高陡边坡最大开挖深度达170米,其下部为高约60米的直立墙。
两线船闸间保留宽60米的岩石中隔墩,船闸闸室采用薄混凝土衬砌结构。
我们达到的时间比较幸运正好赶上了一艘运煤的货船正在通过五级船闸的第四个闸,而且是由上游像下游通行。
在上面我们亲眼看到了水一点一点的降下来,最后下降有数十米,直到与第五个闸的水位保持向平的时候,闸门缓慢打开,船便慢慢的驶向了第五个闸室。
在工程师的耐心讲解之下,我们明白了三峡大坝船闸两个闸室之间的水不是通过闸门而相互流通的。
在两个闸室的底部都有管道相同,平时管道式关闭的,在需要两个闸室的水面相平时,管道打开,水通过管道在闸室之间流通,从闸室底部灌入,从而减小了对闸门的冲击和压力。
在两个闸室的水位相平之后,闸门再打开,船就可以通过闸门了。
参观当天的天气雾蒙蒙的,站在三峡大坝上,放眼望去,都是烟雾缭绕的山峰和清澈的水面,真的是仿佛进了一个世外桃源,与山为伴,与水为友。
站在坝顶,放眼江面,大雾蒙蒙,水波不兴,不禁让我回想起了毛主席在三峡游览的豪情: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三峡实习心得(优秀5篇)

三峡实习心得(优秀5篇)三峡实习心得篇1三峡实习心得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在一家著名的水利工程公司实习,负责协助管理三峡水利工程。
在这短暂而紧张的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三峡水利工程的知识,也感受到了实践与理论的不同。
以下是我的实习心得。
一、实习背景三峡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三峡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等多个功能于一体,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电力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而投资的大型项目。
实习期间,我主要跟随团队进行三峡水利工程的日常巡查和数据分析。
二、实习内容1.日常巡查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巡查队伍定期对三峡水利工程进行巡查。
其中包括了对大坝、水库、发电设备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监管。
通过巡查,我了解到了三峡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情况,也感受到了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数据分析公司安排我参与三峡水利工程的数据分析工作,其中包括了对工程运行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等的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我对三峡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三、实习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理论上的知识和原理在实践中需要更深入的推敲和实践,才能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我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学会与团队成员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巡查过程中,我目睹了一次严重的洪水灾害,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环境保护,我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意识到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后,实习期间,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原理上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三峡实习报告范文

三峡实习报告范文三峡是我国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三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通过实习,我不仅了解了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长的混凝土重力坝,可以起到防洪、发电和航运的作用。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详细了解了大坝的构造和功能。
站在大坝上,俯瞰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接下来的实习时间里,我被分配到了三峡水库管理中心工作。
水库管理中心是负责监控和管理三峡水库水位的重要部门。
我跟随工作人员了解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
他们需要通过监测各个监测站的水位数据,并实时进行分析和比对,以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
我参与了水位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细致和耐心。
除了日常的工作,我们还参观了三峡蓄能电站。
蓄能电站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通过蓄能和释放水能来发电。
在电站内部,我看到了巨大的轮机厂房和水轮发电机组。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发电的原理和整个过程,让我们对水电的发电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参加了三峡移民村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峡移民村是由因建设三峡工程而被迁移的居民组成的小型社区。
我们走访了一户户移民,并倾听了他们的故事。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感受到了三峡工程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也深刻体会到了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对三峡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大型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岗位的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团队的协作。
总之,三峡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对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做出贡献。
《三峡》心得体会6篇

《三峡》心得体会6篇《三峡》心得体会篇1碧波推起乌篷小船,悠悠地荡进小小三峡。
悠扬婉转的山歌顺水波传来,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我们,飘飘然如入仙境。
山衬着水,水映着山,似一幅淡淡的山水画,乌篷小船,也成了画中一景。
抬起头,仰望一点点退后的山峦。
窄窄的峡谷,我们和山竟如此贴近!翠绿的树林,在风中轻轻泛起波澜,那朦胧的树影,绿得沁人心脾,将一首生机勃勃的歌,唱进山岩,唱进碧波,唱进我飘飘然的心里。
鸟鸣声,清脆而婉转,在峡谷间缭绕,越传越远……山脚下,一条淡赭色的削落带,好似给青山镶上一条别致的裙边。
连绵的青山,宛若爱美的小姑娘,对着明镜般的水面细细欣赏那别致的衣裙。
绿水漾着波纹,好像山的绿色一起流入了江水,清亮而滴翠。
时而的鱼跃,溅起水花,哗啦一声,当目光望向,鱼儿已入水,只留下圆晕一圈圈扩散开去,荡向山脚,荡入小小三峡的记忆里。
返航的船儿,带着悠扬的山歌从身旁驶过,浑厚的嗓音,将歌声送出峡谷,送向山外。
登上船头,披一件蓑衣,戴一顶斗笠,撑一支竹篙,恍然间化身三峡渔人,返璞归真,悠然自得。
脑海里映出了“孤舟蓑笠翁”的优美意境,如果这小船是水墨画中一景,那么坐在船头的渔人,便是点睛一笔。
“看,悬棺!”一阵阵激动的喊声把我从画卷拉回现实。
抬眼望去,东岸绝壁上有一处洞穴,隐隐看到洞口上方悬着黝黑的方形石棺,据说,那便是神秘莫测的古代巴人悬棺。
岩体斑驳的巨石,此起彼伏的山峦,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守候着隽秀的流水。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间或出现一个溶洞,钟乳石悬挂其中,好像冬日的冰凌,遥遥伸向水面,散发着原始古朴的气息。
不经意间,乌篷船已荡进一处幽深的峡谷,头顶只是窄窄的一线天,两旁山色如黛,似乎触手可及。
隐隐听到水声,那是悬泻于峭壁的飞瀑。
两座山封住了水面,前方恍如被阻断。
可小船悠然前行,一个转弯,眼前豁然开朗,又是一番奇峰秀水。
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峡中九曲回肠,随着游船游走在这神秘的峡谷里,真有曲水通幽之感。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

三峡实习心得体会篇一:三峡实习总结实习总结时间:2月25日----3月22日地点:三峡大坝,葛洲坝,西科所,向家坝为其三周的实习终于落下了帷幕,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得到了理论知识的升华,还同时得到了思想意识的提高,素质能力的锻炼,爱国爱民的觉悟的提高.可以说,这次实习充分体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信条的力证.叫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学一个阶段的那种精神,知识的凝聚.实习期间,同学们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习地点的相关历史,文化,地理,气候等知识,做到有备而来,同时同学们遇到平时不解的问题,在现场面对专家积极提问,寻求解答,通过具体实物的观看,使原来抽象的理论知识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实习期间,我们听取了高级工程师李君林李老的精彩讲座,李老不紧把三峡大坝的建造规划史讲得面面俱到,同时我们从他那精神矍铄的慷慨激昂的讲座中,看到了一种爱国爱民为人民服务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精神,似乎在他们这老一代建设者心中,自己始终是放在后面,先顾大家,才有小家,这种精神,我们在学校是很难得到的,从李老的讲座中我们还收获了一种民族自豪感,特别是他讲到的向家坝水电站80万千瓦机组已投入使用,是完全依靠中国人的创造能力时,我们无不为之兴奋,深感祖国的强大富足,我们心里底气也足了.我想,这次实习,在这里我先不讲我们得到了什么理论技术方面的收获,想讲讲我们思想认识的改变.当我们来到葛洲坝的时候,接待我们的是李老师,他带领我们参观了开关站,发电厂房,坝顶,在讲解相关知识间隙,李老师还问我们签了什么单位,将来的规划,能不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回答了可能以后都在水边工作了,李老师点头称是,然后说,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专业,我们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就会围着水边转.但是我们从他眼中看到的是对这份与水的不解之缘的肯定,那种惺惺相惜,似乎他就是专门为水而生似的!!!是啊!!我们看到了上一代水利人得坚持,我们又何尝不能为了下一代人得那种梦想而坚持呢,叫他们有所期待呢!!工作环境是苦了点,但是我们心中有着那种对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何尝又不是收获一种快乐,得到一种精神的富足,同时得到的还有下一代人对我们的无限崇敬与憧憬,我们做的是高尚的事业,而不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肉体而去唏嘘残喘的工作着,所以我们通过这次实习,得到的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提高,这是用什么都换不来的.下面我对这次实习的其他方面收获做一个总结.众所周知,三峡大坝的修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是伴随着争议而来的产物,最后用了四个字来总结大坝修建的必要就是”利大于弊”,也就说,大把的修建从一定程度来说是存在一定弊端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说,他不够完美,或者我们不能接受不完美,就去否定它的意义,三峡大坝关于防洪调蓄,发电通航的意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有时候我们往往只关注事物好的一面,却忘了另一面,而这次实习我也着重关注了三峡大坝的弊端,但是有弊端不怕,我们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把影响降到最低就行.三峡最大的问题和最难得问题和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移民问题,我们从一个例子看这个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早在三峡工程动工前,三峡库区进行了8年移民试点。
参观三峡后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参观三峡后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参观三峡后的篇1今年假期我与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湖北宜昌市,欣赏美丽的世界奇迹——三峡大坝。
一路上,我既兴奋又期待,盼望着能早点见到这条“长江巨龙”。
沿途的风景,让我的心也豁然明亮,片片绿叶在微风的韵律中,翩翩起舞,鸟儿的歌声在幽幽的绿丛中,阵阵回荡……就在我沉醉于这鸟语花香的时候,目的地三峡大坝终于到了。
一下车,我便一马当先的登上了瞭望台。
“哇!”看到了这只奇迹般的“巨龙”,我情不自禁的感叹起来。
这条“巨龙”真是粗壮啊!看它那强劲的“身体”将滔滔洪水挡在身外,似珍珠、似宝石般的水滴洒落“身旁”,掀起一层又一层白花花的水雾,让这条“巨龙”盘腾在仙境一般。
这条“巨龙”真是伟大啊!看他身旁一杆杆听力的电线塔,通往千家万户的电源,似闪电、似雷鸣般的洪水拍打着“巨龙”,让着源源不断的电力,走进家家户户让这条龙“龙”身在神话一般。
这条“巨龙”,真是奇迹啊!看它的设计巧妙,看它的造就精细。
花费了15年的灿烂光阴,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与汗水。
让这条“巨龙”处在智慧与劳动结晶的光环下。
我爱你!永远不朽的世界奇迹——三峡大坝!参观三峡后的心得体会篇2今天清晨,我又开始了新的旅游,游览的是小三峡。
从大船上了小船,在船上我们有说有笑,玩得非常开心。
不知不觉进入了风景区——小三峡。
青山绿水的风景迎面而来,小鸟在唱歌,小树在点头,好像一幅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赏心悦目、赞不绝口。
听爸爸说小三峡里面有许多猴子,我在船上不停地看两岸树林,却没有发现一只猴子,直到旅游结束,也没有看到。
后来听爸爸说,这些猴子可能是因为三峡涨水,淹了它们的家,吓得猴子们跑不见了。
在奉节白帝城时,我听导游姐姐讲解过悬棺。
所以在船上,我不停地在悬崖峭壁上寻找传说中的悬棺,过一会儿就指着山上,高呼“看悬棺”。
真正看到的悬棺,高高地挂在悬崖的中间。
我想:等三峡的水再涨几十米高,我又再次坐船来这里,详细看一看悬棺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三峡实习报告

三峡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三峡实习项目,并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学习三峡地区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从实习内容、收获和感悟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三峡景区的导览工作。
每天,我与导游一起,为游客讲解三峡的起源、地理环境、文化传承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同时,我们还带领游客游览三峡大坝、三峡博物馆等重要景点,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三峡的壮丽景观。
除了导览工作,我还参与了一些社区项目,如垃圾分类宣传和环境保护活动。
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学到了丰富的三峡知识,包括三峡大坝的建设历程、三峡文化的内涵等。
这些知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增加了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其次,我掌握了导览技巧和沟通技能。
从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向游客传达信息,并且在交流中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最重要的是,在社区项目中,我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的美好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三、感悟通过实习,我深切感受到了三峡地区的自然奇观和人文魅力。
在三峡大坝的庞大工程面前,我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在三峡的小镇里,我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善良和淳朴。
然而,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垃圾处理、水质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在未来,我将继续关注三峡地区的发展和保护。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总结起来,三峡实习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的学习和触动,我将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峡实习心得篇一:20XX年暑假三峡实习报告及心得一、前言1、实习目的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
2、实习任务通过理论知识回顾、资料搜集,以及老师讲解、学生提问,实地观察、现场记录参与实验等等方式,对水利枢纽工程情况进行现场实习,掌握一定的施工技艺。
3、实习时间安排这次野外实习为期一周,实习早期召开实习动员会,4月16号到4月20日实习,其中,16下午听专家的讲座,17号上午到三峡坝区以及库区参观,下午整理参观报告;18号自由活动,期间同学自发组织到参观葛洲坝;十九号下午由张老师和蔡老师给我们讲解有关对水的认识和水工建筑物知识;20号上午组织参观隔河岩大坝(由于当天雾气较大,参观不清晰,对隔河岩认识较浅,此次报告不做详细说明)。
4、实习地点宜昌市夷陵区三峡水利枢纽区域二、实习内容2.1三峡水利工程2.1.1工程概况三峡水电站,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装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俯瞰三峡工程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
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
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5倍于葛洲坝,10倍于大亚湾核电,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水力发电的20%)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XX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XX一20XX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3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20XX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
(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
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
2.1.2三峡主要建筑物三峡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如下:(1)大坝大坝的形式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轴线全长2309.47米。
(2)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的型式为坝后式水电站,其总装机容量为18200兆瓦,单机容量为700兆瓦。
(3)通航建筑物三峡的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其中双线五级船闸的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过闸的船队吨位为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为5000万吨,三峡垂直升船机的型式为单线单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米)120×18×3.5,最大过船吨位3000吨级客货轮。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
它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
船闸的水位落差之大,堪称世界之最。
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这就是说,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
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船闸世界纪录。
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闸也只有68米,永久船闸共有24扇人字闸门。
三分之二的人字门高38.5米,宽20米,厚3米,重达850吨,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其外形与重量均为世界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门”。
三峡五级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头和技术难度最高,它要解决的问题都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船闸。
三峡船闸的建成,表明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峡船闸水头很高,要采用多级船闸解决水力学问题和更好的适应三峡地形的条件。
五级船闸的总设计水头为113米,分成了五级以后,上下级之间最大水头还有45.2米,这个数字仍大大超过世界上最大一级船闸34.5米的水头,所以为解决船闸的水力学问题需要在输水系统布置方面以及廊道的高程和体形方面、阀门的形式等各个方面采取特殊的不同一般船闸的做法。
另外,船闸在岩石山体里面开挖兴建三峡的船闸基础条件很好,为了充分利用岩石的优良条件,节省工程量,结构采用了薄衬砌的闸室、闸首和输水隧洞。
在两线船闸中间保留了岩体隔墩,要求混凝土结构与岩石共同承受荷载,所以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就要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保证结构和山体安全正常地工作的条件。
由于船闸上下游水位落差达113米,修建船闸要在花岗岩山体中切出一道最大开挖深度为176米的高边坡。
如何保持高边坡岩体内的稳定和控制边坡的变形,经过多年潜心攻关,长江委提出船闸高边坡设计方案,较好地解决了高边坡的稳定和变形控制问题。
船闸的闸门最大高度达到38.5米,闸门结构既要满足受力的刚度要求,又要能够适应岩体少量变形时可靠止水。
闸门的重量超过800吨,所以闸门的底枢的润滑要采取目前世界上比较新的自润滑技术。
除此之外,三峡船闸运行工况复杂,如何保证对船闸实施实施有效监控,以及船闸的安全监测、消防等问题均属技术难题,设计人员均一一破解。
2.1.3三峡枢纽建筑物的布置枢纽建筑物总体布置格局为:河床中部布置泄洪建筑物,两侧布置电站坝段和坝后式厂房,左、右厂房分别设置14台和1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均布置在左岸。
另在长江右岸白岩尖山体中,与右岸电站相毗邻处预留扩建6台机组的5地下电站厂房位置。
地下电站将安装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20万千瓦。
因此,三峡电站全部建成后,共装有32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240万千瓦。
2.1.4三峡工程的效益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
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峡的上网电价按照各受电省份的电厂平均上网电价确定,在扣除相应的电网输电费用后,约为0.25元。
由于三峡电站是水电机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贷款的财务费用,因此利润非常高。
(1)防洪效益“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2)发电效益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千瓦时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
,峡地下电站布置于枢纽右岸,利用弃水发电,可以提高工程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地下电站6台机组投产后,加上大坝左、右电站26台机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2250千瓦,年最大发电能力达1000亿千瓦时。
三峡输电系统工程是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建设的国家能源重点项目,总投资348.59亿元。
线路总长度6519千米,跨越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160多个县级行政区,被誉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
至2010年底,三峡输电工程已累计安全送出电量4492.3亿千瓦时,相当于1.626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
到2011年3月,历时近20年论证和建设的三峡电站输电线路工程全部完工。
(3)航运效益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三峡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左岸,主要用于为大型客轮提供一个“电梯式过坝”的快速通道,将成为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楼梯式过坝”的有效补充,大大提高船舶过坝效率。
2.1.5三峡工程带来的问题(1)移民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占到了45%。
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并且如果库尾水位超出预计,还会再增加新的移民数量。
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来解决,但后来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从而导致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于是对农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种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举家外迁至其他省份居住,目前已经有大约14万名库区移民迁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为解决移民问题,政府在1980年代中期曾筹备设立三峡省予以统筹管理,但后来考虑到该地区较为贫困,新成立的省恐难以实现经济自立,并且湖北省抵制情绪严重,方案最终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