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目前,我国客车行业面临多种挑战,如燃料经济性、二氧化碳排放、颗粒物排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混合动力技术应运而生。
相比于传统燃油客车,混合动力客车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实用、减少污染等优点,特别是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对一种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总成进行设计和研究,以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更低的排放水平。
该客车采用乘用车平台设计,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电机、电动机控制器、电池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等部分。
本研究将重点围绕客车动力总成进行研究,以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混合动力系统,并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为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和支撑。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围绕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总成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的设计与优化。
根据客车乘用车平台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设计出适合客车的混合动力系统,优化系统性能。
2. 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系统的模拟与仿真。
采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对动力总成各部分进行模拟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能量利用效率、动力性能和排放水平等指标。
3. 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试验验证。
通过真车试验,测试混合动力客车的能耗、动力性能、排放等指标,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预期成果1. 客车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的优化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车辆排放和能源利用标准和要求。
3. 实车试验和仿真结果可为后续的意见、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分析。
五、研究进度及计划1. 研究初期:对国内外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及市场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并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预计用时1-2个月。
2. 中期研究:根据前期调研结果,针对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总成,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升高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管理系统的设计不仅关系着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更关系到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方向较多,包括电池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系统等。
虽然国内研究机构在电池管理系统研究方面积极推进和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有必要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上加强研究,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在电池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具体内容如下:1.电池状态估计电池状态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也是新能源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池状态估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估计算法。
2.电池充放电控制电池充放电控制是保证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另一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池充放电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算法。
3.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系统是提高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智能管理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适合的智能管理算法。
研究目标如下:1.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为新能源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2.设计出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算法,并实现相关模型和算法的仿真实验。
3.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包括智能诊断、智能维护等方面的应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理论探究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出适合电池管理系统的状态估计、电池充放电控制及智能管理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
新能源汽车开题报告

学院意见:
指导教师签 名:日期: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 任签字:日期:
填表说明:题目类型:1.工程设计;2.应用研究;3.理论研究;4.其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来源: A.自拟课题 B .民用科研课 题C.国防科研课 题
三、课题主要内 容
(一)论文大致结 构 1.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提出 背景,TRIZ 理论在国内外研究与发展 现状 2.介绍 TRI Z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及解决问题的 原理; 3.介绍新能源汽车发展技 术及障碍;
4.运用 TRI Z理论对以上结果进行 优化创新; 5.简单分析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 (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及矛盾解决方法 的应用。 (三)论文基础提 纲 1.绪论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A 学生姓名
开题报告
基于 TRI Z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技 术创新
课题类型
2
导师姓名
班级学号
专业
交通运输
一、课题背景和 意义
近 年 来 ,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全球环境保护呼声的 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 视,以美国、欧洲和日本 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展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 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 ,近年来汽车销售量快速 增长,石油需求大 幅增加,导致石油对外依存 度急 剧上升 ,并且快速的工业化导致了污染加重、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增加的局面。在这样的 背 景下,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具有了重大 的现实意义 ,不仅有利于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保 证我国的 能源安全,也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并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 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可以说,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要是越来越迫切了。因此,必须 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也成了当前的 重要课题。
PEM燃料电池助动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PEM燃料电池助动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然而,传统燃油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
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其中,燃料电池车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燃料和氧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与传统的燃油车相比,燃料电池车具有零排放、高效率、低噪音和无污染等特点。
随着燃料电池的技术不断发展,燃料电池车的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加。
PEM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其优点是具有快速响应、低污染和高效率的特点。
目前,PEM燃料电池主要应用于轿车和公交车等领域。
助动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其在城市交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采用PEM燃料电池作为助动车的能源,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由于助动车的动力较小,因此PEM燃料电池的功率也相应较小,可以更加稳定和可靠地供能。
因此,本文拟研究和设计一种基于PEM燃料电池的助动车控制系统,以满足助动车实际应用需求,同时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PEM燃料电池的助动车控制系统需求分析:通过对PEM燃料电池助动车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对系统的整体设计进行规划。
2. 燃料电池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和仿真:通过对PEM燃料电池和电控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燃料电池和电控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3. 助动车电机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对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助动车实际应用需求的电机控制系统。
4. 助动车能量管理系统设计:通过对助动车的能量管理进行分析,设计出能满足PEM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和存储需求的能量管理系统。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以及仿真分析等方法。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基本技术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基本技术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兴的能源技术,在城市客车动力系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研究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系统的优缺点、燃料电池与其他动力系统的比较、系统参数的设计和优
化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本文将介绍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燃料电池、氢气储罐、氢气输送管路、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机以及相关控制器等。
同时,将分析
燃料电池系统的优缺点,包括其高效、环保、有效解决城市噪音和尾气排放等问题的
优点,以及成本高、装置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其次,本文将进行燃料电池与其他动力系统的比较,包括内燃机、电池以及混合动力等,从功率输出、经济性、环保性、全生命周期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以评
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城市客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最后,本文将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的系统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
首先,将确定燃料电池系统的容量和功率,并确定相关控制策略;接着,研究氢气储罐的设计,包括氢气储量、储存形式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最后,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
统的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和优化设计,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
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以求得一套科学、可行的基本技术方案,从而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
与发展。
新能源汽车开题报告

新能源汽车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的不断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选择,受到了广泛关注。
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2. 研究目的本开题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探索其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和市场前景,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和特点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并分析其各自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3.2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调研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充电技术等,分析其在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3.3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包括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并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4.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4.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研究报告,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资料。
4.2 调研和实地考察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研发机构和行业专家的交流,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4.3 数据分析收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市场数据和技术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结论和建议。
5. 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5.1 对新能源汽车分类和技术特点的深入了解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和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5.2 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可以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5.3 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本次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其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研究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动汽车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它的环保性更高、使用成本更低。
然而,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加速性能等方面,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因此,本研究选取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等问题,从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提高电动汽车的应用价值和普及度。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及其现状分析2、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3、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测试和实验研究4、综合分析和评价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及其发展前景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阅读,了解电动汽车动力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2、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测试和分析电动汽车在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方面的表现,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综合分析法:通过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预期成果及创新点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研究,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2、提出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
3、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得出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实际表现,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研究重点集中在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方面,探索如何优化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等问题。
2、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实际表现,并提出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实际表现。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特点,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了实现燃料电池的最优控制和优化运行,需要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
本文拟以贵州省某航天科技公司的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建模的方法,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建模。
同时,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对系统的最优控制和优化运行。
关键词:燃料电池系统;建模;控制方法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特点,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了电化学反应、材料舒展性、热机和流体动力学等多学科,系统具有高度耦合性,难以直接进行实验研究。
因此,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建模,是实现最优控制和优化运行的基础,是燃料电池研究的重要内容。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涉及到电化学、热传递、质量传递等多个物理过程,研究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建模方法,得到准确且合理的模型。
同时,为了实现对燃料电池系统的最优控制和优化运行,需要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结合模型特点,选择适合控制对象的控制算法,优化控制参数,提高系统控制性能,实现最大功率输出、效率最优化等目标。
本文拟以贵州省某航天科技公司的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建模的方法,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建模。
同时,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对系统的最优控制和优化运行。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燃料电池系统建模采用物理建模的方法,对贵州省某航天科技公司的燃料电池进行建模。
建模过程中,考虑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化学反应、热传递、质量传递等多个物理过程,选取合适的建模方法和参数,得到准确且合理的模型。
(2)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对建立的燃料电池系统模型进行控制,并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和优化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燃料电池的放电机理
2、燃料电池在课车上的兼容问题(燃料电池较传统发动机要更大)
3、低温启动能力差
4、简图的绘制
5、理论验证和简单调试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拟采用的方法:
1.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开题报告内容完成,对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设计方案合理,进程安排较详细合理,参考资料丰富!
2.对开题报告的意见及建议
同意开题!请按照进程安排开展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xx
2015年4月22日
所在学院审查意见:
内容全面,评阅客观,同意开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2015年5月4日
应用领域:(1)投入有限:十五期间,我国在燃料电池上的投入相对集中。十一五期间,尤其后期投入则很分散。如果加上北京奥运会、世博会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实际投资在增加,但增幅远不及国外水平,也跟不上我国在其他电动汽车方面投入的增长速度,而且投在燃料电池基础研究上的资金却减少了。分析其原因,一是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一直以政策性投入为主,商业性投入步伐过慢,投资主体比较单一。二是大型汽车企业基于维护现有产业格局持续获利等考虑,对相关产品的投入持观望态度者居多,投资谨慎,目前仅有上汽集团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战略;而小型汽车企业难以持续负担巨额的研发投入。(2)技术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化已成为一个行业是否成熟发展的方向标,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的技术标准,仅仅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稳定等相关方面的规定,其他方面如核心零部件的标准,电池的寿命,动力耦合技术的具体标准都亟待建立和进一步完善。(3)分散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国内的汽车企业大多分头研究、各自为战,未能做到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管理,导致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因此,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将分散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是当务之急。
4、第四、五周(2015/03/17~2015/03/30),基本方案的确定
5、第六、七、八周(2015/03/31~2015/04/20),数据计算
6、第九、十周(2015/04/21~2015/05/04),绘制简图
7、第十、十一周(2015/05/05~2015/05/18),整理及撰写论文
六、指导教师意见
研究方法:(1)燃料电池可靠性,尽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燃料电池在可靠性或者降低电池堆更换成本方面依然需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2)能量储存: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电池性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电池性能必须加以改善和提高,有必要研究其他能源储存系统,如超级电容器和飞轮等。(3)车辆部件,一些燃料电池有关的问题是由于支持部件引起的,这些支持部件需要在可靠性方面做出改进和提高,以充分支持其在燃料电池汽车上的利用。(4)加注时间:目前,每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加注时间大约10-30分钟,远远超过柴油车的2.5-3分钟、CNG车的4-7分钟。随着下一步更大规模示范运行项目的计划实施,改善基础设施和车辆功能,减少加注时间被提上日程。(5)车辆续驶里程:柴油公共汽车一箱油,保证平均每天运行18-20小时,行驶大约300-350公里。而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在大多数示范运行过程中,一次加注行驶大约200公里。
xxxx学院本科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xx学号xxxxxxxxxxxxxxxx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
2015年4月15日
题 目
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目益凸显,内燃机汽车在经过百年发展后,虽然在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其不得不面临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面临可持续发展,大气环保和地球温室效应的挑战,以及噪声方面的限制。低排放、无污染的清洁汽车倍受各汽车生产大国的关注。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应运而生。燃料电池汽车以其接近零排放、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噪声小的等特点,成为了各大汽车公司研究的热点之一。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解决当前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发展燃料电池有环保意义,因为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四、检索与本课题有关参考文献资料的简要说明
四、检索与本课题有关参考文献资料的简要说明
1、李瑛,王林山 燃料电池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11
2、马宪民,电动汽车电器驱动系统的新技术 公路交通科技,2002 10 19 NO.5
3、杨晨,燃料电池与未来汽车工业.2003 青年氢能论坛,2003
4、李径定,质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汽车技术,1998.2
了解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控制的特殊情况后,我选用了基于DS的能量控制器,辅以稳压DC/DC变换器,光纤N总线等部分组成整个能量流控制系统。基于DSP的能量流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单元,主要由DSP处理器及一些外围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检测电路、通信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输入电路接收驾驶员的各种操作指令(输入信号);输出电路主要实现一些时序逻辑功能(如停车时的上断电顺序、处理操作流程等等);检测电路检测燃料电池及直流母线的电流和电压值(反馈信号);通讯电路负责向DSP报告各设备发布的状态信息,传送DSP控制指令,并同车内其他仪表设备进行通讯;驱动电路主要负责驱动一些继电器和开关动作。DSP根据输入指令及负载、燃料电池等状态信息,采用全数字PID调节方式,进行功率调节,完成制定的各种控制,从而实现能量合理分配。过程中通过CAN总线完成各种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的传送。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研究现状: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及技术,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欧洲,法国是电动汽车发展较快的国家。法国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电池寿命的记录、充电监测、行驶过程中的电池管理、辅助电池的维护、剩余电量显示。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其充电控制可以使系统跟踪电池充电特性曲线进行充电,提高充电效率,节约电能。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检测电池组的电量消耗和余量等,将有关信息反馈到仪表板的仪表和信号装置上。在北美影响最大的开发项目有两个:一个是由美国能源部组织的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研究计划;第二个是以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的技术为依托,由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跨国公司投资合作的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福特汽车公司在1998年1月北美底特律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P2000燃料电池概念车,使用了DBB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堆,时速可达144.8km/h。在2006年洛杉矶国际车展上推出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全新Explorer,行驶里程可以达到350英里,远远超过了以其它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FCEV领域一直是世界领先的制造商。公司旗下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从1990年开 始研究燃料电池技术,1994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Ballard合作推出了第一辆FCEV车型NECAR1,NECAR1采用MB190厢式车体,装载Ballard生产的5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次填充燃料续驶里程为130km,最高车速90km/h.
5、万沛森.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2
6、国家863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项目设计技术方案,上海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有限公司内部资料。2003
7、梅尔达德爱塞尼(Mehrdad Ehsani) Modern Electric,Hybrid Electric,and Fuel Cell Vehicles
发展趋势:近两年,我国燃料电池技术和国外的差距在不断加大。目前,发达国家燃料电池冷启动技术进步很快,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性能、续驶里程、使用寿命有了很大提升,而且,成本有了大幅下降。2007年,一组燃料电池功率要达到80千瓦,需要采用80克铂金等贵金属,中外都是这个水平。而现在,欧美日的用量下降到30克,在实验室还可进一步降低到10克,对贵金属的依赖度大幅下降。 国外一组燃料电池可循环使用3000~4000小时,而在中国,我们的燃料电池汽车仅仅可以循环使用2000小时。
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化学反应,产生出电能来带动电动机工作,由电动机带动汽车中的机械传动结构,进而带动汽车的前桥(或后桥)等行走机械结构工作,从而驱动电动汽车前进。
随着世界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目益凸显,内燃机汽车在经过百年发展后,虽然在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其不得不面临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面临可持续发展,大气环保和地球温室效应的挑战,以及噪声方面的限制。低排放、无污染的清洁汽车倍受各汽车生产大国的关注。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应运而生。燃料电池汽车以其接近零排放、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噪声小的等特点,成为了各大汽车公司研究的热点之一。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解决当前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
8、詹姆斯拉米尼(James Larminie)Fuel Cell Systems Explained
五、毕业设计进程安排
五、毕业设计进程安排
1、第一周(2015/02/24~2015/03/02),理解认识课题
2、第二周(2015/03/03~2015/03/09),做初步的了解和资料搜集
3、第三周(2015/03/10~2014/03/18),撰写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