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路基础部分.

合集下载

高频复习题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复习题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2.1 自测题2.1-1 LC回路串联谐振时,回路最小,且为纯。

2.1-2 LC回路并联谐振时,回路最大,且为纯。

2.1-3 信噪比等于与之比。

2.1-4 噪声系数等于与之比。

2.2 思考题2.2-1 LC回路串联谐振的特点是什么?2.2-2 LC回路并联谐振的特点是什么?2.2-3.电阻热噪声的大小如何描述?噪声电压均方值与功率谱密度是什么关系?电压均方值中的B n 是指什么带宽?2.2-4.有两台精度相同的测量仪器,测同一个电阻的热噪声电压,测量结果却不相同,分别为5μV和10μV,这是为什么?2.2-5.噪声系数有哪些表示和计算方法?2.2-6.何谓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增益?它们与实际输出功率、实际功率增益有何差别?2.3 习题2.3-1已知LC串联谐振回路的f o=2.5MHz,C=100PF,谐振时电阻r=5Ω,试求:L和Q o。

2.3-2已知LC并联谐振回路在f=30MHz时测得电感L=1μH, Q o=100。

求谐振频率f o=30MHz时的C和并联谐振电阻R p。

2.3-3已知LCR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 o为10MHz。

在f=10MHz时,测得电感L=3μH, Q o=100,并联电阻R=10KΩ。

试求回路谐振时的电容C,谐振电阻R p和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2.3-4在f=10MHz时测得某电感线图的L=3μH, Q o=80。

试求L的串联的等效电阻r o若等效为并联时,g=?2.3-5电路如图2.3-5,参数如下:f o=30MHz,C=20PF,L13的Qo=60,N12=6,N23=4,N45=3。

R1=10KΩ,R g =2.5KΩ,R L=830Ω,C g=9PF,C L=12PF。

求L13、Q L。

图2.3-5图2.3-62.3-6电路如图2.3-6所示,已知L=0.8μH,Q o=100,C1=25PF,C2=15PF,C i =5PF,R i=10KΩ,R L=5KΩ。

高频电子线路二版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二版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次级回路自阻抗
M2
Zf1 Z22
初级回路自阻抗
M2
Zf2
Z11
Z22 次级回路自阻抗
Z11 初级回路自阻抗
广义失谐量: 0L ( 0 ) 2Q
r 0
0
耦合因子: A Q
临界耦合 A 1
欠耦合 A<1
过耦合 A>1
理相
1
0.7
实际
0.1
0
ω0
ω
② 选择性: 表征了对无用信号的抑制能力,
Q值越高,曲线越陡峭,选择性越好,但通频
带越窄。
③ 理想回路:幅频特性在通频带内应完全
平坦。是一个矩型.
矩型系数: 表征实际幅频特性与理想幅
频特性接近的程度.谐振曲线下降为谐振值( f0 处 )的0.1时对应的频带宽度B0.1与通频带B0.707 之比:
+
IS
RS
C
N1 N2 RL
+
R'L
IS
RS
C
L
分析:
由 N1:N2=1:n ,得 n = N2 / N1(接入系数)。利用ⅰ 的方法,也可求得负载RL等效到初级回路的等效电阻是:
பைடு நூலகம்RL
1 n2
RL
或 gL n2gL
ⅲ. 电容分压式阻抗变换电路
Ú
+
IS RS
L
C1 ÚT
C2
IS RS C L
C1 R'L
⑷ 分析几种常用的抽头并联谐振回路
ⅰ.自耦变压器阻抗变换电路
Ú1
+
IS
RS
C
N1 Ú2 L
N2
RL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0

1 1 2 2 1 2 1 (Q )
0
f B 2f 0 Q
Z arctan(2Q

0
) arctan
并联回路谐振时的电流、 电压关系: . IC
I C jC U
.
.
. I 0
U IR0
. U

Q R0 Q0 L 0C
R
接入系数: p
U jL1 I L L1 (高Q回路,I L I , 忽略互感) UT jLI L L

U 2 输入端等效电阻:R ( ) R0 p 2 R0 UT
U ) 2 R0 2 R
2 T
U2
图(b):
接入系数:
1 U C1 C2 p 1 UT C1 C2 CC 1 2 C1 C2
max

L R0 Cr
谐振特性:在并联振荡回路输入信号的频率为 0 时
(1)回路的阻抗最大、纯阻性 (2)回路两端电压最大
(3)电流、电压同相
谐振频率: 品质因数:
1 0 LC
0 L 1 Q0 0CR0 r 0Cr
L Q R0 Q0 L Cr 0C
谐振电阻:
功能: 频率选择 阻抗变换: 1)使信号源内阻和回路阻抗匹配 2)减小信号源和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接入系数:与外电路相连的那部分电抗与本回路参与 分压的同性质总电抗之比 —— p
与外电路相连的那部分电抗上的电压与本 回路参与分压的同性质总电抗上的电压之比
p U UT
接入系数与阻抗变换公式: 图(a):
输入端等效电阻:
U 2 R ( ) R0 p 2 R0 UT

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路基础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5
3.高频电感
分布 电容 高频电感实际等效电路
损耗 电阻
高频电感 想模型 高频电感理想模型
电感损耗用品质因数Q表征:
Q
L
RL
电感损耗主要指交流损耗。在高 频电路中, 电感损耗比较大,不
高频电感阻抗特性
能忽略,分布电容可以忽略。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6
绝对角频率偏移 0 表示(角)频率偏移谐振的程度(失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12
阻抗Zp可化简为 Z p
R0 L Cr ,式中 2 1 j 1 jQ
f 广义失谐 2Q 2Q 0 f0
阻抗幅 Z p 频特性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17
1 1/ 2 |zp|/R0 Q1>Q2 Q1 Q2
0
Z
π 2
感性 Q2
Q1
Q1>Q2
容性
0
0

π 2
空载品质因数:回路没有外加负载时的值,LC回路本身的品质 因数 称为空载Q值或Q0; 因数,称为空载 有载品质因数: 回路有外加负载 RL时的值,称为有载Q 值或 QL。
1 r j L jC 并联谐振阻抗 Z p 1 r j L jC
此时有 0 2 20
0
1 LC
L Cr 0 1 jQ 0
0 2 02
0 2 02 0 0 2 2 0 0 0 0 0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7

2、高频电路基础

2、高频电路基础

解: ( 1) 0
L 1
0 2 C
( 2) B
f0 QL
QL
f 0 465 58 B 8
3 3
(3) R0 Q00 L 100 2 465 10 0.586 10 171.22K
R0 // R QL0 L 58 2 465 103 0.586 103 99.25K
B0.1是曲线下降为谐振值(中心频率处)的0.1时对应的频率范围。
分析: ①理想矩形
B0.1 B0.707
K r0.1 1
②并联谐振回路
B0.1 102 1 f0 Q
0.1
K r 0.1 10 2 1
B0.707
结论: 单谐振回路的选择性很差。
B0.1
iS
RS
C
R0
L
RL
谐振频率: 0
2、高频电容
极间绝缘电阻 分布电感
C
在高频电路中,电容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到了微波波段,电容 中的损耗就必须加以考虑。 电容器阻抗特性 阻 抗
f
频率
2、高频电容
高频电路中常常使用片状电容和表面贴装电容。
瓷片电容
涤纶电容
独石电容
电解电容
贴片电容
3、高频电感
主要用作谐振元件、滤波元件和阻隔元件(称为射频扼流圈 RFC)。
结论:电阻从低端向高端折合,阻值变大,是原来的1/p2倍。
② 负载阻抗等效折算
C
L RL RL
电阻变大
C CL
L R' L
C' L
1 R L 2 RL p
'
电容变小
C L p CL

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路基础

(3)谐振曲线
U i ( ) v 常数 R 1s Z. S 1 L U ZS C 1 j R R
.
C
S
L
回路电流幅值与外加电压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R
I S I SO
U uS
iS
R

1 1 0 0L 0 1 j ( ) 1 jQ( ) 0 R 0
= o CRp

Rp
L CR
(请注意:R 与 RP 的关系)
1 j L ( 1 ) R CL Rp L o 1 j o ( ) R o Rp Rp Zp 2 1 j 1 jQ
o
Zp e
j p

Zp
Rp 1
2
p tg
1
(1) 当 < o ,
有 0
iS
RS
C
L R
p 0 并联
LC 谐振回路呈电感性。
(2) 当 > o , 有 0
ZP
电感性
L C p 0 并联 LC 谐振回路呈电容性。 Z p R jX

Rp
电容性

Rp
L / RC 1 j L ( 1 ) R CL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2.2 电子噪声
2.1
基本元件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有源器件(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无源元件 (电阻、电容和电感)
无源网络( 高频谐振回路、高频变压器、谐振器
与滤波器等)
主要作用: 有源器件 无源网络
完成信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功能。 完成信号的传输,阻抗变换、选频等功能。

国家电网考试电气类高频考点-电路基础知识

国家电网考试电气类高频考点-电路基础知识

国家电网考试电气类高频考点-电路基础知识电路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

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是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电流定律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功率平衡: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负载大小的意义: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电路的断路与短路电路的断路处:I=0,U≠0电路的短路处:U=0,I≠0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表达式:i进总和=0 或: i进=i出(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1 1 L= 2 = ω0 C (2π ) 2 f 02C
以兆赫兹(MHz)为单位 C以皮法 为单位, 以皮法(pF)为单位 L以 为单位, 将f0以兆赫兹 为单位 为单位 以 微亨( )为单位, 上式可变为一实用计算公式: 微亨(µH)为单位, 上式可变为一实用计算公式:
1 2 1 25330 6 L = ( ) 2 × 10 = 2 2π f 0 C f0 C
(3) 求满足 求满足0.5 MHz带宽的并联电阻。 设回路上并联 带宽的并联电阻。 带宽的并联电阻 电阻为R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电阻为 1,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1∥R0, 总的回路有载品 f0 质因数为Q 由带宽公式, 质因数为 L。 由带宽公式 有 Q =
L
B
此时要求的带宽B=0.5 MHz, 故 QL = 20 此时要求的带宽 回路总电阻为
主要包括电台、工业、空间电磁、天电等 主要包括电台、工业、空间电磁、
内部产生的一般称为噪声
人为:接地 回路耦合等 人为 接地,回路耦合等 接地 系统内:电阻 电子器件等的热噪声等 系统内 电阻,电子器件等的热噪声等 电阻
电子噪声:电子线路中普遍存在。 电子噪声:电子线路中普遍存在。指电子线路中的随 机起伏的电信号,与电子扰动有关。 机起伏的电信号,与电子扰动有关。 当噪声,干扰与信号可比拟时 称信号被噪声淹没 当噪声 干扰与信号可比拟时,称信号被噪声淹没 干扰与信号可比拟时 称信号被噪声淹没.
ωM M = 对于互感耦合: 对于互感耦合 k = 2 L1L2 ω L1L2
通常情况: 通常情况
M L1 = L2 = L 则 k = L
CC k= 对于电容耦合: 对于电容耦合 (C1 + CC )(C2 + C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高频电路中的电阻

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但在高 频使用时,还表现有电抗特性的一面。
电阻器的高频特性与制作电阻的材料、电阻的封装形式和尺寸大小有密 如下图所示, 其中, CR为分布电容, LR为引线电感, R为电阻。
CR LR R
图1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路基础部分
说明
这部分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准备,重点需要复习以下知识: 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特性、谐振频率、品质因数、通频带、 阻抗特性(幅度和相角)、选择性等,以及这些特性之间相 互的关系。 特别强调抽头(部分接入)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变换关系。
从低抽头向高抽头转换时: 2 等效阻抗增大1/p 倍,注意电感、电容、电阻(电导)值大小的变化 电流源减小了P倍 电压源增大1/p倍


声表面波滤波器 作业
3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概述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各种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有源器件、无源元件和无 源网络组成的。 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主要是二极管、晶体管和集 成电路,用以完成信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功能。 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低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 件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它们的高频特性。
1. 串联谐振(振荡)回路 2. 并联谐振(振荡)回路 3. LC 串、并联谐振回路比较
10
三极管(类型)

类型

双极晶体管

高频小功率管 高频大功率管 小信号场效应管 功率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


高频小信号(功率)晶体管或场效应管(FET)主 要用于小信号的放大、振荡、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 中。对它的主要要求是高增益和低噪声。 功率管主要用于功放电路,除了要求增益外,还要 有大的输出功率。
11
三极管(等效电路)

混∏等效电路与参数

混∏参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与频率无关,只与工作点 关,因此可用于宽带分析。 Y参数不仅与工作点有关,而且与频率有关,因此只 适用于窄带分析。 Y参数是在输入或输出交流短路时所得到的,它只代 表晶体管本身的特征,而与外电路无关。 在低频电路中晶体管用h参数等效。

Y参数等效电路



12
集成电路(IC)


用于高频电路的集成电路分为通用型IC和专用型 IC(ASIC)。 通用型IC主要是宽带集成放大器和模拟乘法器。 ASIC主要是集成锁相环(PLL)、FM信号解调器、 单片接收机等。另外还有一些功放的组件或模块。
13
高频电路中的组件


高频电路中的无源组件或无源网络主要有高频振 荡(谐振)回路、高频变压器、谐振器与滤波器 等。它们完成信号的传输、频率选择及阻抗变换 等功能。 高频电路中的其它组件:平衡调制(混频)器、 正交调制(混频)器、移相器、匹配器与衰减器、 分配器与合路器、定向耦合器、隔离器与缓冲器、 高频开关与双工器等。
14
高频振荡回路
振荡回路就是由电感和电容串联或并联形成 的回路。是高频电路中应用最广的无源网络,也 是构成高频放大器和振荡器的主要部件,在电路 中完成阻抗变换、信号选择(选频)等任务,并可 作为负载。

简单振荡回路 阻抗变换及抽头振荡回路的阻抗变换 耦合振荡回路
15
简单振荡回路
• 简单振荡回路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单个振荡回路 称为简单振荡回路或单振荡回路。分为:
VCO:变容管若用于振荡器中,可以通过改变其反偏电压来改 变振荡信号的频率。这种振荡器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3)PIN二极管。 PIN二极管是在PN结中间增加了一层本 征(I)半导体,因此具有较强的正向电荷储存能力。 其主要特点是高频等效电阻受正向电流的控制。是一电 可调电阻。一般用于开关、限幅、衰减和移相电路中。
理想特性
阻抗
C 0 频率 f (b) RC LC
图2 电容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a)
(a) 电容器的等效电路; (b) 电容器的阻抗特性
6
高频电路中的电感



高频电感器一般由导线绕制(空心或有磁芯、单层或多层) 而成(也称电感线圈)。 品质因数Q定义为高频电感器的感抗与其串联损耗电阻之比。 Q值越高,表明该电感器的储能作用越强,损耗越小。因此, 在中短波波段和米波波段,高频电感可等效为电感和电阻的 串联或并联。若工作频率更高,等效电路应考虑电感两端总 的分布电容,它应与电感并联。 高频电感器也具有自身谐振频率SRF,在SRF上,高频电感 的阻抗的幅值最大,而相角为零。如图3所示。 RFCs(RF coils)高频扼流线圈
5
高频电路中的电容

电容定义:由介质隔开的两导体即构成电容。 每个电容器都有一个自身谐振频率SRF(Self Resonant Frequency)。当工作频率小于自身谐振频率时,电容器呈 正常的电容特性,但当工作频率大于自身谐振频率时,电容 器将等效为一个电感。参见《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P10)

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 注意等效噪声带宽、噪声系数等概念。 了解声表面波器件的特点。
2
主要内容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概述 高频振荡回路
简单振荡回路

串联谐振(振荡)回路 并联谐振(振荡)回路 LC 串、并联谐振回路比较

抽头并联谐振回路 耦合振荡回路 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
9
二极管

类型
(1)非线性变换二极管。主要用于调制、检波(解调)及 混频等电路中,一般工作于低电平。它们的极间(结) 电容小,工作频率高。常用点接触式(如2AP系列)和 表面势垒式(肖特基)两种形式。 (2)变容二极管。它的主要特点是其节电容随所加的反偏 电压而变化。工作于反偏状态。多用于调谐、振荡、混 频与倍频等电路中。
7
高频电路中的电感(续1)
SRF 相角
阻抗与相角
阻抗
0
频率 f
图 3 高频电感器的自身谐振频率SRF
8
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



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主要是各种二极管、晶体 管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原理上看,用于高频电路的各种有源器件与低 频或其它电子线路的器件没有什么根本不同。只 是由于工作在高频范围,对器件的某些性能要求 更高。 随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能满足 高频应用要求的器件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些专 门用途的高频半导体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