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的依从性 (2)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就必须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
常见依从性差的原因:1、对手卫生认识不足,不能按规范洗手。
2、工作忙未及时洗手,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
3、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用皂液和无水乙醇成本高,造成科室支出增加,也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
4、缺乏科学合理的洗手设施洗手设施简陋,偏少,设计不合理,手触式水龙头也增加价差感染的几率。
5、缺乏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
改进措施:1、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反馈。
2、院感科采用抽查(跟踪观察法)和对手卫生用品的要求,对全院各科各级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结果在例会上向各科反馈,对态度不端正,要求不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3、要求各科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的感染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进行检查。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起“手卫生促进活动”,旨在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
医院感染将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死亡与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巨大损失〔2-3〕。
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地措施〔4〕。
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约25.0%-50.0%的医院感染发病率〔5〕,保证医疗安全。
1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1.1 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然较低〔6〕,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
手卫生意识差,多数医务人员未认识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联性,认为只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多数医务人员认为经常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会使皮肤变粗糙,从而影响了洗手的依从性。
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范本引言:手卫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有效的手卫生措施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然而,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性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为了了解2024年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情况,本文对300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以下结果。
一、调查问卷概况1. 调查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3000份问卷,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背景的受访者。
2. 调查内容:问卷包括了手卫生知识、依从性和正确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受访者的手卫生行为和认知水平。
二、手卫生知识水平1. 受访者对手卫生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较高。
约80%的受访者知道需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60%的受访者知道应该用洗手液或洗手露。
2. 仍有部分受访者对手卫生的知识存在误区。
约30%的受访者认为用清水洗手即可,而不需要使用洗手液或洗手露。
三、手卫生依从性分析1. 受访者的手卫生依从性整体较低。
仅有约50%的受访者在关键时刻进行了手卫生,如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
2. 不同人群的手卫生依从性存在差异。
女性、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和健康工作者的手卫生依从性较高,而男性、年轻人和非健康工作者的依从性较低。
四、手卫生正确率分析1. 受访者的手卫生正确率整体偏低。
仅有约60%的受访者在手卫生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步骤和方法。
2. 受访者在具体步骤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
约20%的受访者在洗手时间不足、不擦干或不避免手触摸公共物品等环节存在问题。
五、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的因素1. 教育水平的影响:教育程度越高的受访者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越高。
2. 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知越强烈,依从性和正确性越高。
3. 性别和职业的影响:女性和健康工作者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普遍较高。
六、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1. 提高公众的手卫生知识水平,加强相关教育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2. 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养成经常洗手、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手卫生依从性分析总结

手卫生依从性分析总结一、1-6月手卫生调查情况:1、全院人员规范洗手掌握不熟练。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视程度不够。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差。
二、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方法手卫生教育培训不足制度管理上不够重视,全员手卫生氛围不足护士长监控欠有力,手卫生依从性差便手卫生意识不强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人员洗手设施不完善不足环境三、整改措施:1、院感科进行对全院员工培训手卫生知识。
2、把每个月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各科主任及护士长。
、利用晨会进行手卫生培训。
、与后勤沟通,把干手纸备足。
5、科主任护士长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院感科不定期深入各科进行督查、指导。
四、效果评价:1、院感科对全院进行手卫生培训,洗手的依从性较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未洗手和洗手不规范现象。
2、科主任、护士长对科室的监督检查未完全到位。
、通过调查手依从性由45.36%提升到57.78%。
五、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院感科与各科联合继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手卫生知识宣教及培训。
、各科主任、护士长做好暗访手卫生工作。
、院感科不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手依从性预期目标:>80%4、对新护士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2014年1-6月医护人员洗手率图表2014年10月份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一、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情况1、调查人员组成: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院感质控小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对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2、调查方法:①根据院感科制定调查表格;②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随机跟随医护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③汇总调查表,计算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本院本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178次,执行手卫生102次,手卫生依从率57%。
各科室手卫生依从率分别是:内科71%;外科61%;小儿科38%;妇科:53%;医技:56%;勤工:50%。
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依从性是指人们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中,特别是在与他人接触、触摸物体时,科学、正确地进行手部卫生处理的程度。
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手卫生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手是人类与外部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之一,同时也是细菌等微生物最容易滋生繁殖的地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手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且有80%的疾病是通过手传播的。
良好的手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保持好手卫生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还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个人认知水平、卫生设施的便利程度、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等。
个人认知水平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人们意识到手是病菌传播的重要途径,才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此外,卫生设施的便利程度也会对手卫生依从性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没有方便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的情况下,很难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也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工作环境不干净、卫生条件差,人们就会感到不舒服,从而影响手卫生的依从性。
要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手卫生的认识水平。
其次,改善卫生设施的条件。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手部卫生处理。
此外,建立健全的手卫生管理制度也是重要的一环。
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符合标准。
最后,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好习惯,保持手部的清洁。
总之,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对于预防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要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既需要个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人人都重视手卫生,才能为创造一个洁净、健康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

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引言:手卫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方法,对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然而,尽管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在过去几年里加大了对手卫生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但仍存在着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不高的问题。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旨在了解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38份。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手卫生依从性的评估以及手卫生正确率的评估。
调查结果:1.手卫生依从性评估根据调查结果,手卫生依从性的平均值为62.3%,即被调查者在手卫生行为中的依从性只有62.3%。
可以看出,依从性整体较低。
分析原因:(1)缺乏手卫生意识:部分被调查者在手卫生行为中缺乏必要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手卫生对疾病传播的重要性。
(2)缺乏正确的手卫生知识:部分被调查者在手卫生行为中存在误区,不知道何时、如何进行手卫生。
(3)忽视手卫生的重要性:部分被调查者对手卫生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不洗手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2.手卫生正确率评估根据调查结果,手卫生正确率的平均值为76.8%,即被调查者在手卫生行为中的正确率只有76.8%。
可以看出,正确率也较低。
分析原因:(1)缺乏正确的手卫生知识:部分被调查者在手卫生行为中存在误区,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手卫生。
(2)手卫生操作不规范:部分被调查者在手卫生行为中没有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导致手卫生不达标。
(3)忽视手卫生的重要性:部分被调查者对手卫生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洗手就可以,不需要注意细节。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手卫生依从性整体较低,需要提高被调查者对手卫生的重视和认识。
2.手卫生正确率也较低,需要加大对手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布宣传材料等方式,加强对手卫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被调查者对手卫生的认识和理解。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怎么做手卫生? •洗手
关键词
怎么做手卫生? •卫生手消毒
关键词
手卫生观察的目的
评估和记录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实践情况,主要包括不同操作情景下各级人员执行程
度(依从率)、规范程度(正确率)与执行环境(设施、物品)是否便捷;在观察重
1
点在识别是 否何时应该有一个手卫生行为;再观察在这个时刻是否采取了手卫生行为
(识别时机,正确的时机正确的行为),这是促进手卫生真正落实和改进的基础,手
卫生观察不等同手卫生操作的考核。
为医疗机构根据实践情况制定手卫生改进方案,实施教育、培训或干预提供数据
执行手卫生时间:可能接触患者体液及脱掉手套后立即清洁手。
以下情形可视为有体液暴露风险:
当接触黏膜和非完整皮肤之后。
□在经皮注射或针灸之后;在插入侵入性医疗器械(血管通路,导管,软管,排泄 管等)之
后;改变/开启一个侵入性治疗通路之后;在移除侵入性医疗器械之后。
□在去除任何形式的保护物之后(纸巾,辅料,纱布,卫生棉等)。
手卫生指征与手卫生行为
手卫生的五个时刻“两前三后“
关键词
1.接触患者之前
执行手卫生原因:保护患者,避免菌落繁殖,防止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医疗工作人员手上的有
害病菌造成对患者的感染。
执行手卫生时间:靠近接触患者前清洁手。
以下视为直接接触的情境:
握手之前,抚摸孩子的额头之前。
□帮助患者进行个人护理之前
□提供护理服务和其他非侵入性治疗之前
□进行物理性非侵入性检查之前。
手卫生指征与手卫生行为
手卫生依从性总结

手卫生依从性总结手卫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无论是在饭前、饭后,还是在接触病原体后,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对预防传染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大家都知道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手卫生依从性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总结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在公共场所,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许多人不重视手卫生。
有些人只是简单地用水冲洗一下手,甚至有些人干脆不洗手就离开洗手间。
这种不正确的手卫生习惯容易导致细菌、病毒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
此外,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医院、餐馆等,虽然人们明白手卫生的重要性,但由于忙碌、疏忽等原因,很多人并不总是能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不足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
虽然大家都知道手卫生的重要性,但缺乏深入的科普教育,导致很多人对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不了解。
其次,是忽视了手卫生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手卫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实际的意义。
再次,是缺乏便利的手卫生设施。
如果洗手间设施不够便利,人们就会减少洗手的次数,或者简化手卫生操作的步骤,从而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不足。
最后,是一些人的不良习惯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这些人可能出于任性、懒散或者疏忽等原因,不愿意做好手卫生,从而给他人和社会带来风险。
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
首先,是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公共场所、学校等途径,普及正确的手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可以加强对特定人群的宣传教育,比如医务人员、食品从业人员等。
其次,是提供便利的手卫生设施。
在公共场所建设更多的洗手台、放置充足的洗手液和纸巾,方便人们随时进行手卫生操作。
此外,可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相关场所提供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并设置必要的提醒标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最后,是强调个人的责任和自律。
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2.doc

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就必须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
常见依从性差的原因:1、对手卫生认识不足,不能按规范洗手。
2、工作忙未及时洗手,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
3、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用皂液和无水乙醇成本高,造成科室支出增加,也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
4、缺乏科学合理的洗手设施洗手设施简陋,偏少,设计不合理,手触式水龙头也增加价差感染的几率。
5、缺乏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
改进措施:1、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反馈。
2、院感科采用抽查(跟踪观察法)和对手卫生用品的要求,对全院各科各级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结果在例会上向各科反馈,对态度不端正,要求不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3、要求各科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的感染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进行检查。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感染办2014.4.30售后服务方案(赠送)1.售后服务概述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用户的系统稳定运行。
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各类故障,强大的用户支持队伍和良好的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维护计划及承诺一、项目售后服务内容承诺我公司贯彻执行:“诚信正直、成就客户、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宗旨,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本着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向用户奉献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维护服务。
我公司如果承接了端拾器项目,将严格遵循标书及合同的规定,在保证期内向业主提供该项目的责任和义务。
在保修期之后,考虑到设备维护的连续性,建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维护合同,以确保此系统项目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卫生的依从性
一、定义
1、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与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洗手就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与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与部分
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与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
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与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
二、洗手、卫生手消毒与外科手消毒的指证
(一)洗手的指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
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
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手消毒的指证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与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三)外科手消毒的指证
1、每次大小手术前
2、侵入性操作前
3、接生或助产前
4、诊疗护理特殊易感患者前
三、洗手的方法——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