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系统 , 必定遵从张力带原理, 要求股骨粗隆后 内侧支
持结 构完整 , 对移 位 的 股骨 小转 子 必 须 复位 固定 或 者延 长下 床负重 时 间 , 不然 可 能 出 现钢 板 螺钉 断 裂 及髋 内翻等并 发 症 J , 所 以, 对于 E v a n s I U 型及 以上 的股 骨 转 子 问骨 折 患 者 , 使用 P F L P须 慎 重 。P F N
瞄准 器 引导下 打入 导针 , 透视 调 整 位置 后 打 人髋 螺
3 讨论
股骨 转子 间骨 折 的治 疗有 过多 种 固定 方 式 , 比 如 空心钉 、 D HS 、 解剖 钢板、 G a mm a钉 、 人 工 关 节 置
换等 , 并且 取得 了良好 的临床效果 ; 随着 生物力 学和
人 3枚适 合长 度 的锁定 螺钉 , 然 后 置 人股 骨 பைடு நூலகம் 分锁 定螺 钉 。对于 小粗 隆有骨 折且移 位者 , 均予 复位 , 拉 力螺钉或 钢 丝 固定 , 冲洗 放 置 引流 、 包 扎 。 术 后 4— 6周指 导患者 支具保 护下 部分 负 重 活动 , 根 据 骨 折 愈合 情况决 定负 重时 间 。 1 . 2 . 2 P F N组 硬 膜外麻 醉或气 管插 管全麻 下 , 骨
固定材料 的进 展 , 应用 P F L P和 P F N治 疗 股 骨转 子
问骨折 的病例 日益 增 多 , 其生 物 力 学优 势 体 现越 来
越 明显 。
钉 防旋螺 钉 ( 双 钉应平 行放 置 , 以免 出现 “ z ” 效应) ; 随后在远 端拧 入 2枚 远 端 螺 钉 , 冲洗放置引流、 包 扎 。术 后 2周 后 指 导 患 者 支 具 保 护 下 部 分 负 重 活 动, 视 骨折愈 合情 况决定 负重 时间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谢行思;黄永辉;吴兴源【摘要】目的:对比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PFLP 组(n=32),PFNA组(n=36),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种手术方法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PFNA组手术时间(53.8±10.1)min,PFLP组为(73.6±6.9)min;PFNA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为97.2%,PFLP组愈合率为100%;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2/36),PFL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2/32),PFNA组术后髋关节评分(83.41±3.87),PFLP组术后髋关节评分(84.69±3.51),两组术后3项随访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FLP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良好的疗效,具体应根据骨折类型及解剖结构,临床上针对不同患者合理选择内固定方法。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PFLP) with 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in the treatment for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April 2012 to October 2013,a total of 68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he PFLP group(n=32)and PFNA group(n=36).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two surgical methods in the operative time、fracture healing rat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hip function recovery index. ResultsBoth kinds of surgical methods have achieved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PF⁃NA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group in the operation time(53.8 ± 10.1min VS 73.6 ± 6.9min),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but there was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fracture healing r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hip function recovery index. Conclusion Both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and PENA have good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hich kind of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should be chosen must be based on the type of fracture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2)004【总页数】4页(P340-343)【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骨折固定术【作者】谢行思;黄永辉;吴兴源【作者单位】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三亚 572000;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三亚572000;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三亚 5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1],过去股骨转子间骨折因其骨折部血运好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因骨折愈合时间长,且大多为不稳定性骨折,并发症较多,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方法较多,采用何种手术尚存在争议[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照探讨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以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而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中,实验组患者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方面,采取优良率来判断髋关节功能,根据Sanders 评分,本次研究实验组优良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标签: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对照探讨众所周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目前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骨质疏松,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髋部骨折的日益增长,在髋部骨折中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为常见,约占髋部骨折的49%[1],尤以女性更为常见[2]。
股骨转子区域是人体骨骼中骨质疏松最早发生的区域,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致残率高,易诱发压疮、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3]。
本次研究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手术方法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便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锁定钢板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f e mo r a l i n t e r t r o c ha n t eg . h a o , T J Y U J i a n - j u n , X I E We i , e t a l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54例,其中27例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术(LPFP)治疗纳入对照组。
27例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PFNA)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对患者实施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较对照组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PFP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疗效均较佳,而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较显优势。
标签:锁定钢板;抗旋髓内钉;股骨转子;疗效股骨转子下骨折是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一个特殊类型。
治疗上须恢复股骨长度并矯正旋转畸形和股骨头劲的成角畸形已恢复其足够的肌力与张力,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
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手术方案从髓外固定革新为髓内固定。
本研究选取我院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27例患者采取LPFP手术,27例患者采取PFNA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
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1.5±24.5)岁。
病程(2~5)d,平均病程(3.5±1.5)d。
骨折类型按Russell-Taylor 分型,ⅠA型9例,ⅠB型15例,Ⅱ型A20例,Ⅱ型B10例。
其中27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术(LPFP)治疗纳入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6.5±19.5)岁。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王劲【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P组患者接受ALP治疗,PFNA组患者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结果 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较ALP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AL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PFN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较AL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ALP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显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20【总页数】2页(P3772-3773)【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作者】王劲【作者单位】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南信阳 465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股骨粗隆间骨折占股骨骨折的24.6%,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0.0%[1]。
目前,临床医生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通过增强内固定支撑功能,加快髋关节恢复。
既往研究表明,股骨粗隆具有独特生理解剖结构,手术过程中易出现内固定移位、不稳,最终造成手术失败[2]。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natomic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AL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均为常用内固定方式,但关于选取何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仍存在一定争议。
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

本文重点分析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患者45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 组、B 组。
A 组23例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2~69岁,平均(47.5±2.1)岁;股骨近端骨折类型:10例粗隆下骨折、6例粗隆间Ⅰ型骨折、2例粗隆间Ⅱ型骨折、5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B 组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1~68岁,平均(47.1±3.4)岁;股骨近端骨折类型:9例粗隆下骨折、5例粗隆间Ⅰ型骨折、3例粗隆间Ⅱ型骨折、5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对。
手术方法:①A 组实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对患者实行全麻或者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于外侧取手术切口,较PFN 稍近于大转子[1],通常位于大转子的顶端位置,约2~4cm。
同时,向近端前进7~8cm,取一外侧切口。
近端向股骨头内置入1枚螺旋刀片,替代防旋钉、髋螺钉。
于股骨颈中下1/3处置入导针,在外侧皮质位置的开孔处,沿着导针置入螺旋刀片,直到股骨头软骨下的1cm 处,于远端部位拧入1~2枚髓内钉远端锁钉,确认其固定好后清洗患者创口,逐层缝合患者创口,可以不置入引流管。
②B 组实行锁定钢板治疗。
对患者实行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通过C 型臂X 线机进行牵引并复位,于外侧取手术切口,充分显露患者的股骨上段、大转子,避免伤害转子骨骺部,把锁定加压钢板置入患者的股骨近端外侧骨面,沿着股骨颈方向,从钢板近端滑动孔直接钻入1~2枚导针[2]。
再次利用C 型臂X 线机透视股骨位置的正、侧位,确保导针位于股骨颈中,进钉深度控制在患者股骨头骨骺下方位置的0.2cm,拧入中空螺钉(已测定长度)1~2枚,依次拧入其他锁定螺钉,把患者伤口清洗消毒后置入负压引流。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
锁定钢板和近端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切 口, 后 常规 置 管 引流。对 照组 采用 近端 髓 内钉 ( R G N 术 T IE
现报 道 如 下 。
围手术期对所 有患者 进行随访 , 术后 1 月评估疗 效。无 个
随访丢失现象 , 良率采用 N E 优 E R评定 【 2 】 。评定标准总分 为 10 0 分, 总评分 9 以上为优 ,0~ 8 0分 8 9分为 良,0—7 7 9分为 可 ,0 7 分 以下为差。优 良率 =( 优例数 +良例数 ) 总例数 X10 / 0 %。
1 统 计 学处 理 . 4
1 资料 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所 有数 据 均采 用 S S 1. 计 软件 进行 分 析及 处 理 , P S3 0统 计 数资料采用 z 检验 , P< 00 . 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对笔者 所在 医院 2 0 0 9年 6月 一2 1 年 1 01 2月确诊 收治 的
12 治 疗 方 法 .
3 讨 论
作 为中老年 患者最常见 、 最多发 的临床骨科类型 , 肱骨近端
治疗 组 采 用锁 定 钢 板( H L S) 患者 臂 丛 麻 醉 后仰 P I O :即
卧位 , 采用 肩关 节前 内侧手 术切 口, 胸大 肌间 隙及 三角肌 分 将
骨折 的治疗及康 复一致 是临床医师所 研究的重点。有学者认为
其 与骨质疏松关 系密 切 【, 近年 来 由于交通意外 等创 伤性事 3但 _
离, 头静 脉显露 , 分离 三角肌前缘 少量肌 肉组织 , 角肌 向外牵 三 开、 露, 显 骨膜 切 开或不切 开 , 除骨折端 嵌入 的 软组织 , 引 清 牵 复位 , 必要 时可 行斯 氏针撬 拨复 位。解剖 复位 , 复位 确认满 待 意后行克 氏针 临时 固定 , 选择 长度适宜 的锁定钛板 置于结节 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5-11-20T09:43:03.7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朱树云[导读]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外科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暴力导致,患者同时伴随剧烈的疼痛。
朱树云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外科 614700摘要:目的: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5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良好,无明显受限者18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尚可,轻度受限者7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差者3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2=5.03。
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P>0.05。
结论: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防旋髓内钉;锁定钢板Abstract:Objective:Of proximal femur prevent 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plate in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Methods:Choose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09 - January 2015,56 cases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8 cases in each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treatment,preventio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locking plate treatment,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jin.Results:Bleeding amou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operation time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limb function activity and no obvious limited 14 cases,control group 15 cases;Experimental group limb function activities and mild limited 10 cases,control group in 8 cases;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claim 4 cases,control group 5 case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2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3 case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P > 0.05.Conclusion:Ideal treatment effect was achieved in two ways,but smaller intramedullary nail to treat injuries. key words:The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The rotary intramedullary nail;Locking plate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患肢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本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不同的内固定物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
我院在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5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实验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5.4)岁,男性16例,女性12例,患者骨折时间平均为(4.5±2.1)h,22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6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6.2±15.3)岁,男性15例,女性13例,患者骨折时间平均为(4.6±2.2)h,23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5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急诊下行手术治疗,清创后按照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其余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手术治疗1.2.1对照组:在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点下方做切口,暴露骨折位置,牵引复位,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将锁定钢板置入骨折外隧道,临时固定。
在C臂机引导下将锁定螺钉置入,进行固定,复查无误后清理创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肌肉筋膜,术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全麻后进行闭合复位,而后在患者股骨大转子上方做切口,将导针钻入髓腔中,在C臂机引导下将髓内钉插入到髓腔中,拔出导针,选择合适的螺旋刀片,将主钉锁定,而后清理创口,缝合肌肉筋膜。
1.3效果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所有内容均由患者主治医师进行调查。
1.4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组别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实验组 101.6±15.2 82.5±8.7 8.2±1.5对照组 159.4±21.3 96.2±12.4 10.5±2.1P值<0.05 <0.05 <0.05t值 5.84 6.27 5.322.2两组患者: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良好,无明显受限者18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尚可,轻度受限者7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差者3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2=5.03。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P>0.05。
3.讨论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暴力导致,患者同时伴随剧烈的疼痛。
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会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不仅影响患者治疗,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生活[1]。
本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不同的内固定物治疗效果也不同[2]。
防旋髓内钉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其在治疗中无需大面积剥离骨膜,不会影响骨折断端的血供[3]。
且此种方式稳定性非常高,患者在治疗时采用螺旋刀片直接敲击,大大减少了松质骨的损耗,又可增加其紧密性,进而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方式[4-5]。
钢板治疗时会剥离较多骨膜,副损伤较大,因此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三个后肢体功能活动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
对我院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其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大大减少了副损伤,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总的来说,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郑常青.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江西医药,2014,11:1162-1164.[2]符国良,李俊,孟志斌.解剖型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58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04):145-147.[3]肖可,王伟,曾详炳.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探讨[J]. 河北医学,2014,20(11):1775-1777.[4]董爱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42-44.[5]徐厚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5):561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