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湿腰腿痛59例
转载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不同症型的

转载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不同症型的转载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不同症型的[转载]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不同症型的坐骨神经痛 2011年05月03日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原方共十五味药,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疼,补益肝肾,滋养气血,是一个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有效方剂。
故千百年来延用至今,疗效卓著。
笔者按辨证施治原则,依照证侯特点,抓主要矛盾,把坐骨神经痛分为三种证型,并依此为主方,适当进行加减,结合针灸,对治疗不同类型的坐骨神经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风寒湿痹型常因触冒风寒而发,邪阻经络,稽留腠理,以单侧下肢患病为多,初起有腰背僵直酸困或关节痹痛,相继出现患肢疼痛,延膀胱经和胆经在下肢走行处向下放散(坐骨神经走行处,有几点明显压痛)。
症状可轻可重。
轻时可下床走路,伸屈自如;重时步履艰难,抬腿不便,甚则卧床不起,痛不可忍。
患肢可有麻木酸楚,似虫行等异常感觉。
气候交变,劳累受寒均可加重。
舌苔白,脉多浮弦。
本型多见于坐骨神经本身的炎性病变;或伴随而发生的肌炎、纤维组织炎。
治则:祛风散寒温经活络除湿止痛方药:独活12克,桑寄生20克,川牛膝20克,川芎20克,当归10克,元胡10克,威灵仙30克,鸡血藤20克,桂枝10克,防风10克,海风藤20克,伸筋草20克,乌蛇30克,薏苡仁20克,甘草3克方药浅解:独活寄生汤是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良剂。
经过加减旨在治疗因风寒偏盛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
方中独活能温散风寒之邪,通行气血,通痹胜湿。
《别录》称独活能“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新久者”。
现代研究,独活有抗关节炎、镇静、镇痛等作用。
桑寄生不热不寒,是得桑树之余气而生,质厚而柔润,既可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止痹痛,又能补肝肾、强腰膝,是本方的主要药品。
川牛膝活血祛淤,通利下肢关节,善治下肢寒湿痿痹及坐骨神经痛。
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伸屈者,亦很有效。
笔者体会,本品治下肢痛,用量宜大,最少在30克以上。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引刚主任医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就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加柴胡治疗五更腰痛王某,女,38岁,会计,2007年3月2日初诊。
五更腰痛1年,加重1月。
1年前因生气后出现腰痛,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自行贴膏药后稍有缓解,近一月来又感疼痛加重。
平日自感乏力,白天腰部无任何不适,纳食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形体偏瘦,面色微黄,腰部肌肉稍紧张,各棘突无压痛,椎旁轻叩痛,腰椎各向活动稍受限。
CT检查未见异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炎。
中医诊断:五更腰痛,证属气血不足、肾虚肝郁。
用独活寄生汤加柴胡20g。
方药如下: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熟地、肉桂、党参、牛膝、杜仲各12g,细辛6g,当归、茯苓、生白芍各15g,柴胡20g,炙甘草6g。
每日1服,水煎500ml,分两次于18时、22时口服。
连服6服,凌晨腰痛现象减轻。
继服10服,疼痛症状消失。
随访1年,腰痛未复发,生活如常。
按:该患者之腰痛系因长期久坐加之生气劳作引起的腰背肌筋膜炎。
病属五更腰痛,该病特点痛有定时,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
曾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偶效,但疗效不满意。
后读顾丕荣老中医经验,始悟该病药虽对症,但未考虑辨时论治。
人体阴阳气血随经络运行不息,营卫之气起始于手太阴而终止足厥阴。
昼夜各随值时循接,如环无端。
夜半之时气交于子丑,适当风木司令,乃肝胆阳气初生之际。
现木郁不达,反克脾土(脾主四肢、肌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疼痛以时而发。
再者一日之中,夜半至晨时为春气当令,春为肝木所主,木气盛于春,故肝木得时助,其气更胜,现肝木有郁,盛气不能助其正而反为害,致克脾土,侮其母,腰为肾府,脾主四肢、肌肉,便发此症。
故加柴胡20g,以达疏肝解郁理脾之功。
后每遇此类病例,多用此法收效。
千古名方: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

千古名方: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健康,风湿类风湿这个病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颈肩腰腿痛,老寒腿,风湿热,腰膝关节肿痛,非常常见的疾病。
那么今天我就从讲病历故事说起吧。
我从医这么多年,风湿类风湿患者接触非常多。
症状相信大家也都了解:腰疼,腿疼,有的膝关节疼,有的还游走性疼痛。
现在我们老百姓,有很多自我调理的办法,比如泡药酒啊,比如吃大、小活络丹等等。
可是效果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我仅举一个病例:有一次,有个病人40多岁,女的,来找我,说腰腿疼痛20年了,早晨疼的厉害,关节尚没有变形,另外,每天起夜很多次,怕冷明显,已经绝经了,瘦弱,诊察舌淡苔薄,脉细弱。
并且吃过很多种药物,一直没有改善。
经询问,以前治疗的时候,只要一提到腰腿痛,医生就开六味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加活血通络止疼的药物。
其实这个病人确实是风寒痹症,还有肾虚,但是我们现在有个误区,见肾虚就是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
其实大家看看这两个药的组成,就知道。
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的,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而金匮肾气丸,虽名为补阳,而且说明书里说阴虚有火禁用,可是金匮肾气丸只是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了两味超小剂量的附子肉桂,“微温少火”。
体现的是古代医家对阴阳互根互用的认识。
他们认为人体阴液充足,才能阳气旺盛,就像说,我们过日子,钱够多,一个人才可以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活力四射。
这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是如果一个人意志消沉(风寒痹阻),要赚足够的钱,不一定那么容易(滋养肝肾之阴),反而给些鼓励和加油打气(温阳振奋阳气),让人立刻振奋起来,对他或许是更好的办法。
说明白点,金匮肾气丸虽然温肾阳,但力量是比较弱的,必须坚持服用比较久才能体现效果。
而对于内在阴寒很盛的病人而言,这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根据这个病人的情况,我开了一个小方子。
吃过5副以后,疼痛就有了缓解,手脚有了暖意,不那么怕冷了,我守方继进,再吃了10副巩固疗效,她怕冷的感觉基本改善了,寒湿痹症,首先要求得阳气来复,她身子一暖,疼痛感就基本缓解了,夜里起夜也少了,基本在一次左右。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间盘!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想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间盘!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想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间盘!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想给大家聊聊咱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腰间盘突出这个事儿。
关于如何调理腰间盘,我收藏了很多经验方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如何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来调理腰间盘。
有这么一个男性患者,不到40岁,在工地帮别人搬运水泥,有一次搬货的时候一转身感觉自己腰部好像扭着了,主要集中在左侧腰骶部。
慢慢地疼痛面积开始扩大,逐渐加重,扩散到左下肢的后侧,也就是屁股,大腿根的位置。
再后来,疼痛蔓延到小腿后侧。
皮肤也开始麻木了。
患者去医院检查发现椎间盘的膨出、突出。
当时医家开了这样一幅汤药——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生地黄、宣木瓜、威灵仙、伸筋草各15克,秦艽9克,细辛3克,防风、桂枝各6克,生黄芪12克,川续断、川芎各5克,全当归、菟丝子各10克。
就这样,患者服用一周后,症状有所减轻,再用7剂,已经完全恢复劳动,经过半年的随访,未曾复发。
方中桑寄生、怀牛膝、杜仲、生地黄、黄芪、菟丝子、续断,这些都有补益肝肾、健养脾肾的作用。
当然,像续断、桑寄生、牛膝、杜仲之类的,也可以驱散风寒湿邪,因此也兼具驱邪之能。
独活、威灵仙、伸筋草、秦艽、细辛、防风,这些都是祛风散寒除湿之品。
中医讲,血主濡之。
腰不好,就得养血,通过养血来濡养你的腰。
所以说,加当归、川芎、桂枝来活血温经。
最后,配一个宣木瓜,舒筋活络。
这就是全部意图。
这其实就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来调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案例。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子也绝不是万能的。
把这则医案分享出来也是想给大家传达一个信息: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的。
这些经验,就根植于传统医学的独特理念中。
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宝贵的理念,都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
#健康知识科普#。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80例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80例
冯海军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年(卷),期】2003(016)006
【摘要】病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陈旧性腰扭伤及腰肌劳损。
用本方加减:独活9g,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黄芩、生地、白芍、肉桂、杜仲、川牛膝、党参、川芎:茯苓、甘草各6g。
肝肾亏损去防风、秦艽、细辛;肾阳虚加山茱萸、枸杞子;肾阴虚加龟板、知母、黄柏;湿邪甚去生地,加防已、薏苡仁、苍术、黄柏;湿邪甚去生地,加防已、薏苡仁、苍术;畏寒肢冷、痛甚加川乌头、草乌头;
【总页数】1页(P858)
【作者】冯海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15.3
【相关文献】
1.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300例临床观察 [J], 叶新洲
2.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肾虚型腰腿痛150例 [J], 周国民
3.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100例临床分析 [J], 黄瑞友
4.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PLDD术后腰腿痛 [J], 傅超文;吕一;王龙剑;徐小生
5.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J], 邵燕娜;郭建卫;杨小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2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独活寄生汤独活9克、桑寄生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6克、当归6~9克、白芍9克、川芎6~9克、生地12~15克、杜仲9~12克、牛膝9克、人参5~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心3~5克,古代医家用此方也有的把独活用三两,其余药皆为二两。
共为粗末,每次用12~18克,煎水服,每日2次。
近代医家则多用此方随证加减,作为汤剂使用,上述用量即为汤剂常用量。
本方为治疗痹证的常用方剂。
主用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而致腰膝疼痛,酸软无力,屈伸不便,喜暖畏冷等症。
方中以独活、细辛专入足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血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生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冷;又配合杜仲、牛膝壮肾健骨,强筋固下;更用归、芍、芎、地活血补阴;以参、桂、苓、草益气补阳。
全方主旨是用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肝肾强,气血足,风湿除,筋骨壮而腰膝痹痛自愈。
我在临床上治疗痹证时,经常使用本方随证加减,屡起沉疴,可以说差不多天天能有机会运用此方。
本方照顾全面,力在治本,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常须久服方效。
为了能见效迅速,所以我经常是以本方随证加减,尤其是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用针对性强的祛邪之品,标本兼顾。
取效则较快。
兹把个人点滴经验和常用经验方以及主治病症、加减法等介绍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治疗腰腿痛痹,喜暖怕冷,见寒加重,膝腿屈伸不利,包括西医学中的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骨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处方:桑寄生20~30克,独活9~12克,细辛3~5克,川断12~15克,威灵仙12~15克,防风10克,杜仲12克,生熟地各12克,牛膝12~15克,红花10克,制附片10~12克,草乌5~9克,炙山甲9克,桂枝12~15克,伸筋草30克,水煎服。
加减法:关节肿比较明显者,去生、熟地,加生薏米30克、汉防己10克、茯苓15~30克;脊柱疼明显者,加金狗脊2O~30克、地鳖虫6~9克、羌活6~10克;主诉大腿外后侧连及小腿外后侧疼痛者,可加重牛膝15~30克,加地龙10克,青风藤20克,槟榔12~15克;拍X光片腰膝关节骨刺明显者,可去伸筋草、杜仲,加骨碎补12~18克、补骨脂10克、乳没各5克、生龙骨15~2034克(先煎)。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关节炎、颈椎病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关节炎、颈椎病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关节炎、颈椎病一、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痛慢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因急性损伤迁延日久或腰部长期单一姿势以及经常持续负重所致。
中医理论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指出了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均可致慢性腰痛,尤以40岁以上的人更易患此病。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李良业教授将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腰痛分为瘀血型、肾虚型和寒湿型三种,并以《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病情辨证加减治疗。
1、瘀血型腰部长期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甚则腰痛如刺,俯仰活动不便,证属瘀血型者,加丹参、制乳香、制没药、土鳖虫,去秦艽、防风、细辛。
2、肾虚型腰痛酸软,喜揉喜按,腿膝无力,卧则减轻,劳则加重,反复发作,证属肾虚型者,加附子、鹿角胶、菟丝子、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龟板,去防风、细辛、秦艽。
3、寒湿型腰部疼痛,酸软无力,遇劳加重,伴有畏寒喜暖,肢节活动不利,属寒湿型者,加制川乌、地龙、红花、白花蛇,重用寄生、牛膝、杜仲、当归、地黄、川芎。
二、独活寄生汤在骨伤科临床应用近年来笔者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对颈椎病、腰腿痛、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伤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颈椎病陈××,男,45岁,于1990年5月15日初诊。
因长期从事教师工作,近2年来逐渐出现胸背部沉重,加重1月余。
查:双臂丛牵拉试验(十),颈椎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阻型,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g、桑寄生20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3g、当归10g、芍药10g、川芎10g、炙甘草6g、葛根20g、羌活20g、白芷20g。
连服7剂,复诊诸症均见好转,继服前方7剂,以巩固疗效。
随诊1年,未见复发。
按: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病程长,痛苦大,常因劳累,素体虚弱,精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而致气血瘀滞,搏结于颈项筋骨,经络不通,而见颈项强痛,胸背肩胛疼痛,肢体酸胀麻木刺痛等。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方中以独活、细辛专入足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血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生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冷;又配合杜仲、牛膝壮肾健骨,强筋固下;更用归、芍、芎、地活血补阴;以参、桂、苓、草益气补阳。全方主旨是用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肝肾强,气血足,风湿除,筋骨壮而腰膝痹痛自愈。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 作者:
———————————————————————————————— 日期: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桑寄生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6克、当归6~9克、白芍9克、川芎6~9克、生地12~15克、杜仲9~12克、牛膝9克、人参5~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心3~5克,古代医家用此方也有的把独活用三两,其余药皆为二两。共为粗末,每次用12~18克,煎水服,每日2次。
处方:桑寄生30克,独活12克,杜仲12~15克,牛膝18克,细辛3~5克,防风10克,茯苓15克,熟地12克,肉桂5克,泽兰18克,制附片12克,槟榔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5克,补骨脂12克,松节18克。
《医学心悟》有蠲痹汤(羌活、独活、秦艽、桂心、炙甘草、当归、桑技、川芎、乳香、木香、海风藤),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方剂。但蠲痹汤偏用治疗人体上半部痹证无肝肾不足者,本方则偏用于治疗人体下半部痹证,病情较深重,肝肾不足者。
病例2:男,66岁。2000年8月16日来诊。左侧臀腿疼痛麻木,历时4年,经西药治疗疗效不佳。每遇阴雨发作近1年前症加重,步履不利。舌苔白,脉细。经X线检查,诊断为腰3、4椎体骨质增生、慢性腰肌劳损、退行性脊柱炎。处方独活寄生汤加黄芪、乌梢蛇各15g、木瓜20g。服20余剂后症状大减,续用15剂基本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湿腰腿痛59例
潘应明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湖北武汉 430300)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风湿腰腿痛,中药疗法
风湿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腰痛、痹症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为:腰脊痠痛,腿痠膝软,神疲乏力,疼痛呈游走性,时轻时重,气候变化时加重。
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风湿腰腿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来自中医门诊。
59例中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28岁,病程最长的16年,最短的3个月。
其中坐骨神经痛21例,骨质增生16例,急性腰扭伤22例。
平均年龄54岁,治疗最长的32天,最短的7天。
1.2 诊断标准此病均有因重力劳作闪腰的病因,因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复因寒湿外侵而出现腰腿痛的病症。
主要表现为:腰脊痠痛,腿痠膝软,神疲乏力,疼痛或呈游走性,时轻时重,气候变化时加重。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紧。
1.3 治疗方法补益肝肾、散寒除湿,温通经络为法,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基本方:独活12g,海风藤12g,海桐皮12g,赤芍10g,蜈蚣2条,党参12g,当归15g,寄生15g,川芎15g,熟地10g,牛膝10g,防风10g,秦艽20g,鹿角片15g,续断12g,菟丝子12g,杜仲12g;冷痛者加桂枝10g;屈伸不利,挛痛较甚者加木瓜15g,
伸筋草12g,鸡血藤30g;下肢浮肿,舌苔腻者加苡仁30g,泽泻12g;挟湿热者加黄柏10g,苍术10g,10天为一疗程,一般进行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消失,屈伸自如,行走活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有效:疼痛减轻,肢体屈伸及行走活动改善;无效:经治疗后近期症状及体征无明显缓解。
2、结果
本组59例中治愈29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52%。
3、典型病例
汪某,男,50岁,2008年5月16日诊,患者3年前因重力劳作闪腰常患腰腿痛至今,腰腿痛反复发作,近一周来,感腰脊痠痛,腿痠膝软,左下肢后侧牵引疼痛,不能行走,从臀部沿大腿后侧线向下牵引疼痛,与气候变化有关,神疲乏力,性欲低下,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紧。
辨证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寒湿外袭,以补益肝肾、散寒除湿、温通经络为法,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方药:独活12g,海风藤12g,海桐皮12g,赤芍10g,蜈蚣2条,党参12g,当归15g,寄生15g,川芎15g,熟地10g,牛膝10g,防风10g,秦艽20g,鹿角片15g,续断12g,菟丝子12g,杜仲12g。
水煎服上方十副后,腰腿痛症状减轻。
5月28日复诊,紧守病机,原方加狗脊10g,威灵仙10g,枸杞20g十副,诸病消失,步履自如,随访一年未复发。
4、体会
风湿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寒湿外袭者多见。
《内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
矣。
”故补肝肾益精血,助生化之源为本,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为标,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利,脉络空虚,风寒湿邪容易侵袭;独活寄生汤具有补益气血、益肾养肝、温经和络的作用。
方中独活、寄生、秦艽、防风舒筋活络、祛风除湿,蜈蚣搜风通络,牛膝、海风藤、海桐皮祛风通络止痹痛,鹿角片、续断、菟丝子温肾助阳,熟地、当归、川芎、赤芍营血脉、活血通瘀滞、缓压迫,经脉气血流畅则疼痛自除,全方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因而疗效较佳。
【参考文献】
(1)新中医 2010年5月第42卷第5期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