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审题技巧
高中语文 作文如何审题立意教案2-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学案【教学目标】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能够做到迅速审题立意教学时数:4课时一、导入:作文的的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它就像是航海的轮船上的罗盘,决定着你前进的方向!如果审题出现错误,就像航船偏离方向,会到达错误的地点,你的作文表达再华美,文辞再动人,也是无法获得高分的。
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考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的一般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课前学习】审题立意的方法一.抓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1、.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
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
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立意:2、洛伦兹的悲哀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
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
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困境及指导策略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困境及指导策略作者:卢国华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第7期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卢国华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材料作文兴起之后,学生的作文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
面对材料作文写作,学生往往存在跑题、立意不佳和审题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1.高中材料作文审题困境材料作文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作文命题形式,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难以进行有效指导,使材料作文教学,尤其是在作文审题方面陷入了困境。
针对当前材料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第一,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给定的作文材料,立意偏离最佳角度,写出的作文没有深度,表达效果不佳;第二,学生联想能力不强,难以基于材料深入思考,拓展延伸,主题不突出,缺乏逻辑性和说理性,难以引发读者的思考;第三,学生不能根据给定的材料有效拓展,天马行空,作文内容超出材料范围等。
因此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有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2.高中材料作文审题困境和有效的指导策略2.1渗透材料作文审题技巧,找准材料关键信息材料作文的题目设置一般是给定一则故事、一段哲理或者一则寓言,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符合材料主题的论点,从而构思写作,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充盈。
传授作文审题技巧是材料作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有利于改变当前的困境,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面对具体的材料,学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通过精读、略读和细读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尤其是紧紧围绕可以反映文本主旨的词句进行审题和立意,避免出现立意偏离材料主题的现象。
例如,结合具体的材料渗透审题技巧,如材料:鱼缸里有一只乌龟和一条鲫鱼,鱼缸中的水突然流完,鲫鱼感慨到生命短暂,年华易逝;但是乌龟认为,生命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生命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面对这则材料,学生在审题时要从“鲫鱼”“乌龟”两个角度考虑,代表着实际生活中的两类人:一类人消极度日碌碌无为,一类人珍惜生命努力前进,以这两个论点展开写作,文章审题到位,立意精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作文的审题立意3大方法(公开课)

抓关键词句法
牛刀小试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 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 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 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 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 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 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是为什么呢?
空间不宽 井 水域狭窄 里 藏鱼不多 捞
原 因
鱼
追溯
鲤鱼
↓
结 鲫鱼
果
↓
米虾
↓
无获
立意: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多角度切入法
材料五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 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 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 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 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 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 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以果溯因法
材料三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
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
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
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
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
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
小结3: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 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 不同的观点。辨明事物间的联系, 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立意要注意的五点
1、 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 “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 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 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写作专题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人教版

A.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的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B.一个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C.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D.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有可能成功 E.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F.潮流住往是偶然的创作 G.我们不应有目追求潮流
并列式范文: 站对人生舞台
①美丽的故事,当其遭遇“人类发展史”的思索,它便只是书架上等待蒙尘的失落一族。而当它 以童话的姿态站在世界面前,它便成为了全世界儿童心中的故乡,成了筑梦的奇迹工厂。人生亦如这 本险遭埋没的童话:站对舞台,造就成功。
②当无数歆羡的目光投注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村上春村身上之时,谁又能想象他曾与妻子开 着一家小店,整日为柴米油盐的琐碎烦恼?一支能镌刻山河,能序写人生的笔,怎能这样在世俗的人 间里蒸干油墨?他毅然决定全家搬到乡下,过一种清幽的生活。终于,他成了一名最纯粹的作家,他找 到了文学这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舞台,他造就了最炫目的成功!人生的选择就在一瞬之间被作出,从此 生命逆转,朝着无比光明的前方,勇往直前。
2、抓关键词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愿意工作的唯一原因是工作带来的报酬。——亚当·斯密(经济学家) 工作是一种修行,挑战自我,磨练心性,在业绩、报酬增加的同时,也使自己的阅历、见识、智慧 得到精进。——稻盛和夫(企业家) 当人们把工作看作是养家糊口时,很难从工作中获得自主性,也很难获得成就感。当人们认可工作 的价值、使命时,他们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也会有更多的自主权,甚至会享受自己的工作。—— 巴里·施瓦茨(心理学家) 读了上述材料,正在为找工作精心准备的你,有了那些感悟和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提取材料当中的关键词,思考关键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去确定文章的立意。
切忌随意替换关键词概念,随意拓展关键词范围,随意抽象关键词含义。
比如材料让你谈论如何实现你的理想,那你就不能只谈什么是你的理想。
材料关键词是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而你理解成了理想,实际上把关键词的范围扩大化了。
二、标题什么样的标题是好标题。
我们一向对好标题没有什么定义,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一窝蜂地流行什么标题,什么就是好标题。
显然,这些年大家对《人民日报》社评情有独钟,于是顺便也就对对仗似乎格外亲昵了。
其实,标题也是有风格的。
标题跟文章的风格相一致。
文章如果生动诙谐,文章就不妨叫《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
前一个题目妙在大词小用,后一个题目妙在巧用比喻。
如果是实实在在的实用类文本,那就叫《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也不见得水平低。
所以说,好标题的标准最好是要和文章的内容风格保持一致,至少是要和文章的内容保持一致。
我们现在很多学生的文章标题是标题,内容是内容,二者可以不沾边,或者只反映文章的某个侧面。
一些标题能够概括文章的内容,当然只是标题的一种类型。
其他标题比如《从×××说开去》,就是文章的一个引子。
但是如果你要把标题定位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那就必须把标题说全面。
否则就是犯了文题不符的毛病。
就像我们说一篇文章好不好,首先看的是你的文通字顺,表达正确,观点,结构,而不是你的文采一样,好的标题当然也不是看你是不是采用了对仗的形式。
三、结构文章贵在有文理。
结构是文章核心骨架,它决定着文章的筋络,血管,皮肤,形体的走向和样貌。
没有结构的文章不叫文章,叫文字。
文字不能叫一篇,应该叫一堆。
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决定文章的形式。
结构当然包括在形式当中。
我们以高考作文为例:如果材料是陈述评价类(意思是说材料已经给了足够的陈述和评价,观点已经定型,你只需要演绎就可以了),比如双奥之城材料,你的探究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最好采用并列式分论点结构模式。
高中语文作文如何审题

1高中语文作文如何审题一、高考语文作文提炼中心法对于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来说,一定要能够从材料中提炼出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文章的主旨和中心。
一篇出色的高考作文首先来说必不可少的就是最深刻的立意和最正确的观点。
二、高考语文作文要抓住关键句一般来说,高考作文的关键性句子都是暗含在文章材料中的,所以,考生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所给的作文材料,找到其中的关键性语句,找好立意角度来进行突破。
三、高考语文作文分清材料的褒贬含义有些高考语文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借着讽刺的意味来揭示出某一个道理的,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捕捉到材料中的褒贬情感的含义,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然后再去进行对文章结构的塑造。
四、考生在写作高考语文作文时可以采用横向立意的方法这就要求考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按照材料所展现出来的思维去思考,并遵循实际情况进行立意,不要脱离主题,一定要有主要观点和基本的方向。
五、考生可以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进行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这种方法要求考生徐亚把材料中的内容倒过来思考,从一个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进行质疑和反问。
六、考生在写作高考语文作文时可以选择类比立意的方式就是考生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把材料中已知的内容进行联系和对比,找到其中的相似之处进行立意。
2高中语文作文审题的方法1、抓住任务,梳理要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古代的文化领域存在一个“三教合一”的现象,“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和道教。
古人从“三教”的主体观念的价值作用中,提取出很有意思的思想:儒教治世,佛教治心,道家治身。
治世、治心、治身,对古人的道德精进、思想完善、人格建立、成就业绩都各自起过积极的作用。
这三种人生修养的方式在现代生活中也有积极的影响。
那么,你认为治世、治心、治身三者中,哪一个更重要?请做出你的选择,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这是一个多元立论要素作文题。
看看作文的具体任务有什么?作文任务是作文的规定动作必须完成。
高中写作技巧和方法精选三篇

高中写作技巧和方法精选三篇高中写作技巧和方法精选三篇高考作文是占分数最大的一道题,想要写好作文,除了平时的积累和拓宽阅读之外,还需要有一些应试小技巧。
以下是的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想要获取更多文章,敬请关注,谢谢大家!高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一1.要保持卷面整洁。
有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学错字了就圈圈叉叉的,弄的卷面像打了补丁一样。
这样阅卷老师看到了第一感觉就不好。
就更加别说高分了。
这也是高考容易丢分的一点。
所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洁。
2.审题一定要清晰。
有些题目很多人都会把意思理解错,那题目审错了作文就不可能有好的分数。
甚至有些人还把题目给看错。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人把早看成了旱字。
这样的错误肯定是0分了。
3.作文的题目要写的好。
一个好的标题也会给你带来分数的,不过还是和上面一样。
不要审偏题目了,要围绕要求来做。
一般命名标题的方法可以借用一些名句,歌词等,一定要看上去短小精悍的样子。
千万不要偏题!4.写好作文开头和结尾。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过、阅卷老师那么多试卷要看。
有的时候不会把整片做问看完。
高考的时候会严格一些,但是往往事情的开头做的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高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二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近几年,高考命题作文题形成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势,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和考生的高度重视。
譬如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愿景》等;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等;2008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的《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江苏卷的《好奇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
以上所举的这些高考命题作文题让我们感到高考命题作文已经和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在这里,笔者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探究寓意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
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典例精选】2006年高考作文(辽宁卷)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
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
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内涵。
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哲理性(隐喻性)材料的解读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追逐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 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 鲜明。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成大事的人必定 是目光长远的;不要只追寻眼前的小利小 益;眼光的长远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 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的;目标是化解障碍的动力 • 重视追求目标的过程;只重结果让人忽略 过程美好 • 放慢脚步才能享受生活 • 看不见困难?看不见更多的机会?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 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 ‚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 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 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 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 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 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 (2012年)
2、故事性材料的解读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 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 • 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 以唱唱歌,晒晒太阳。‛ • 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 阔的天地。‛ • 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 • 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 • 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 • 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 儿。‛ •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 弯。 •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 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2013年)
• (注:该句话实为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所说 )
•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 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 你走向世界。 •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 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 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 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2014年)
近五年来浙江省高考作文第一阶段 (2010—2011)
特点 • 1、一则论述性材料,提示观点和思考方向。 • 2、一个题目,隐含写作应该强调的重 点。——今天一般不会再限制题目,代之 以“自选角度”“选好角度”等。
★分析一组材料之间的关系 • 2012年:对同一个事件的不同看法(选 取)——过渡状态的产物 • 2013年:对同一个话题的不同角度(综合) • 2014年:抽象概念+写作范围(综合) ★近五年来浙江省高考作文第二阶段: 2013—2014,其特点为: • 1、几个材料的关系决定了论点的指向。 • 2、“所思所感”,更适合议论。
• 长期处于安逸之中,会让人忘记自由的美 好,去历练,让心灵更强大 • 安于现状的态度会扼杀人的追求 • 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 心若是不自由,一辈子也出不了笼子 • 打破思维禁锢,外面的世界其实很精彩; 只有冲破禁锢(社会法则、权威),才能 飞上更广阔的天地 • 自由也需要有限制 • 在井里待久了的青蛙,目光短浅,即使到 了更广阔的世界,也以为是更大的井
审题训练
1、论述性材料的解读 • ◆米兰·昆德拉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 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 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 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 —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 命的活力与精神。‛ • 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所思所想呢?请选择角度,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范围作文,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 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 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 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 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 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 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 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 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 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 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 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 在变。 •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 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 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 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 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 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1年)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 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 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 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 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 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 在变。 •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 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 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 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 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 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1年)
作文审题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 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 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 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 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 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 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 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 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 数在800字以上。(2010年)
•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 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 你走向世界。 •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 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 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 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2014年)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 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 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 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 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 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 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 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 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 数在800字以上。(2010年)
• 生命渴望平凡,但拒绝平静 • 适度的压力促进我们奋然前行 • 平淡无奇的生活消磨人的活力,生命中需要一些 尝试与追寻 • 常怀期待,乐于付出 • 如何面对艰辛与沉重的生活;人只有在艰辛与沉 重中重生,才会体会到生命的活力 • 生活的‚重‛是要有的,过于‚轻‛只会消耗生 命的活力与精神 • 生活的苦难是人类共同的命运,然而‚伟大‛的 桂冠却不可能成为每个人生命的加冕,大多数人 都是平凡的活着,但又太多的人把平凡作为借口, 丧失斗志,被生活压垮,在重压下变得平庸 • 平凡不同于消耗生命的活力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