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思路及技巧(打印背诵版)
(精)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六大技巧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六大技巧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六大技巧发布时间:2020-05-22我们的在写作文的时候,每一步都会有一些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六大技巧,欢迎阅读。
一、高考作文拟题与点题技巧拟题技巧好的标题恰是善睐之明眸,盼兮之美目,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使读者怦然心动。
简捷醒目有文采的标题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拿下第一个得分点。
好的标题,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
如何拟写标题呢?可以参照以下方法:1、常规拟题法直接套用话题拟题。
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话题作文我说90后的标题《为 90后正名》《 90后 QQ实录》;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
如《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当记忆流经汶川》;以材料的寓意入题,如《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机遇在于发现》、《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2、创新拟题法常规拟题法很难拟出新意,却很容易出现雷同,特别直接以话题入题,阅卷老师只怕是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文章再好也难免不受影响。
一些别出心裁、独出机杼的标题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诸如三月陌上花自开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一蓑烟雨任江平爱不曾走远蝶变自豪,我的祖国精神的三间小屋彼岸,灯火阑珊等就大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实,标题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考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点题的技巧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
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
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点题,不仅是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的法宝,而且也是想要获取高分甚至满分的考生的妙招;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能有效防止文章中心不明或游离,避免无中心、多中心、材料不支持中心等现象。
高考作文不喜欢含蓄,这与阅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关,正如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quo;,少一点‘碧螺春&quo;!二锅头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致版)

参考立意:
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在一则材料中出现多 类人物,他们的观点、行为等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
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第四步,探究深意。从以上三步,故事,关键,因果都已经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 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 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 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 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 也很可爱啊!”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 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 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 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 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 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 影响。
2020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20届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个成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可是也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播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审题立意:一、材料的重心在后面一句话。
从后一句入手或者两句话联系起来谈,视为切题。
如:即使收获跳蚤,也要播种龙种;得到瓜豆当可喜,收获跳蚤也不悔;付出与回报。
如果只从前一句阐述,视为合题,如:付出总有回报。
如果空泛地谈“理想与现实”“要辩证地看待”等,则视为偏题。
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知足者富。
——老子《道德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审题立意:二、审题立意:(1)人常知足,方能有富足感。
(2)人生立世,不可满足,当自强不息。
(3)物质上当知足,精神上当不足。
三、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20岁不漂亮,30岁不富有,40岁不健康,50岁不智慧,那他的一生就是虚度了。
审题立意:三、参考立意:(1)珍惜光阴,绽放自我。
把握当下,花开堪折直须折。
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
(2)辩证看待人生不虚度的定义。
活出自我风采。
追求人生真正价值。
四、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手机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突破。
甲企业致力于硬件的研发,制造性能更好的芯片、更薄的机身、更高像素的摄影头;乙企业着眼于软件的开发,设计更便捷的界面、更人性化的系统;丙企业专注于商业模式的更新,策划更新颖的营销方式、更有效的竞争策略。
企业为求发展而积极创新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人们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审题立意:四、本材料作文题,可以部分立意,也可以整体立意。
从实际情况来看,整体立意对材料的整体把握更好一些,部分立意更突出某个方面。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审题详解、写作指导、8篇范文

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审题详解、写作指导和8篇范文【原题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任务】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评分细则【极认真勾画阅读】一、关于审题(一)文体要求1.符合文体格式的判断(1)写错文体要下降一等给分(扣6分),主要指演讲稿写成了书信,书信写成了非书信。
(2)格式不全要扣分(扣2分)。
主要指书信(须有称谓、落款、年月日),演讲稿、观后感无特殊格式要求。
2.表达方式要求表达方式无特殊要求。
(二)内容要求1.主题要求各种选题须分别符合以下主题(1)民族危亡,青年当勇立反帝反封建的潮头。
(2)万象更新,青年当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3)春回大地,青年当积极汇入改革开放的洪流。
(4)新时代,青年当逐民族复兴之梦,为强国奋斗。
(5)民族复兴,青年当致敬前辈,接续奋斗。
2.情景要求(1)作者身份要求:青年学生当事人身份(2)作品对象要求:受众有针对性(3)时代背景要求:符合年代、事件背景二、关于评分原则先定等,后给分。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技巧【名师精讲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值得下载练习】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强调审美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刚需。
同时,“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四大学科素养之一。
2019年江苏卷“物各有性,共存相生”,2019年上海卷“中国味”,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江苏卷“语言”,2017年北京卷“说纽带”,这些试题无不在考查考生的审美情趣,无不在培养考生的审美情趣。
一、作文“审美情趣”之自然之美“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对于大自然,我们人类应该是敬畏的、崇拜的,更应该有超脱于实用的情怀,即将其上升为一种审美境界。
在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感叹、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感悟和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豪情之中,自然山水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由伦理道德的对象化走向审美。
所以考生的文章应该呈现出敬畏自然、欣赏自然、融入自然等审美情趣。
如2019年江苏卷优秀作文《元和年间的自述》之片段——这一年的西山给了我别样的感受。
这座山正对着法华寺西亭,从亭子里眺望,其巍峨奇异直入眼帘。
我带着仆人一路披荆斩棘攀爬了大半天终于到达了山顶。
从山顶向下望,山下的一切变得渺小,四面青山白水萦绕,如同挂在眼前的山水画。
此境绝美,人间的烦心事在这里不值一提。
我随意地坐下,闭上眼睛,吐纳着山顶的空气,只觉此境辽阔浩渺。
我内心难得悠然,只觉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了一体。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策略:多维审题古语说,审题如审贼,讲究一个细字。
下面是整理的多维审题,欢迎大家参考!【多维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住一处就写,结果往往偏离题意,审题有一定的方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有: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具体步骤分两步:1. 抓核:每个语段甚至每个语句都有一个中心,即核。
提炼中心首先要确认语句的中心,这是关键。
2. 分层:划分语句层次,提炼各层要点,根据要点确定中心即可。
例:(1)大树上住着天鹅一家,有几根细藤正沿着大树向上生长。
老天鹅发现后,要孩子们赶快砍掉藤蔓,被孩子们拒绝了。
几年之后,藤蔓长粗了,也长高了,一个猎人便顺着藤蔓爬上了大树,并在天鹅的落脚处放了套子,结果天鹅一家都成了猎人的俘虏。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则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交代背景材料,第二句叙述老天鹅和小天鹅对藤蔓的不同态度,第三句话交代结果:天鹅一家成了猎人的俘虏;三句话三层意思,层次清晰;天鹅一家之所以被猎人俘虏,原因就在于小天鹅没有听从老天鹅的建议,一意孤行,终酿惨祸;据此可以立意: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④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素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写作指导: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审题是指通过对文章题目、材料等诸多要素的审察、辨析、思考来准确把握题意指向和题意范围,再选用适合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并据此立意构思。
作文的审题,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
审题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可见其重要性。
而文以意为主,因此审题与立意又密不可分。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思想的深度。
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高考语文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就有“符合题意”的要求。
“符合题意”就是要求考生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分清优劣、是非。
从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立意高远、深刻、新颖的文章往往受到青睐。
高考阅卷老师往往会从以下角度来判断一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方面是否准确:(1)看标题。
这是阅卷老师判断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
因此,考生拟写作文标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如优秀作文《青春万岁》,标题醒目亮丽,将“青春与不朽”的作文材料嵌入其中,切题有力,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好感油然而生。
(2)看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老师寻找作文观点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头最好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如优秀作文《心之所安,一路风景》的开头就用“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将心灵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全身力量执着向前,才能成就一路绮丽的风景”提出论点,结尾用“心之所安,一路风景”回应论点。
(3)看题记或小标题。
题记往往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
2020高考作文审题技巧汇总

2020高考作文审题技巧汇总当下,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之风正盛。
据统计,在2011年-2015五年间的全国和各省市85次作文命题中,材料作文就占74次,话题作文4次,命题半命题作文7次。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作文审题技巧汇总,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作文审题技巧汇总一1、抓实质如果作文材料讲的是生活中的故事,那么,不要被其表面的文字所迷惑,要深入进行分析,找出隐藏在现象里的实质,然后抓住实质来确定角度。
如北京语文卷作文材料: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实验。
”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若有所思。
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
“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老师问道。
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
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
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材料中几个学生的回答,其实是对考生的提示,使审题难度降低了。
从不同的角度看,这则材料可以涉及到不同的实质问题:第一个学生回答,实质上讲的是“要敢于超越极限”,“要善于挖掘潜力”的问题;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实质上讲的是“要合理安排顺序”的问题;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实质上讲的是“做事要先主后次的问题。
”而所有学生回答“满了”。
实质上讲的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构思作文,就能拿出符合题意的文章。
2、抓关键如果材料中出现提示性的问句或者总结性的语言,那么,这很可能成为我们准确理解题意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思路及技巧(名师总结漫画类作文写作思路,建议下载练习)“漫画类”作文解析及范文汇总1、漫画作文:火灾临头学用灭火器?【作文题目】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及其寓意写作。
(60 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为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语文(五)。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考生需要根据漫画特点,先读出画面要素,并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准确解读画面寓意。
“逃生者”“火苗”“灭火器”“灭火器使用说明书”,这些要素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但考生的构思又不能过分拘泥于画面内容,不能只浅显地将题目解读成火灾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也不能只谈理论联系实际,更不能谈要锻炼好身体,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快速撤离。
而要重点看下面三个方框里的内容,思考为什么火灾发生了才去读灭火器说明书,这才是构思立意的核心。
2.立意限制:逃生者在即将被熊熊烈火吞噬时,拿着被放大了的“灭火器使用说明书”惊慌失措地奔逃,显然强调了这个时候再学习使用说明书为时已晚;而相对于“使用说明书”而言,又高又重的灭火器被缩小了,倒在一旁,这又暗示了灭火器在火灾发生时的无能为力和我们平时对灭火器使用的忽视。
漫画的细节和夸张之处,是考生要重点思考的地方。
考生不可笼统地、浅层次地谈论“防备与祸患”的关系,而要深入地思考,准确挖掘立意:平时要有防患意识、学会储备生活常识、多掌握生活技能,这样当天灾人祸发生时才能够保护自己。
3.思维限制。
画面展示的仅是一种现象,考生要做的是透过现象思考问题的本质,并思考这一现象暴露出的社会人生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开放性:1.联想、想象的开放性。
“火苗”可以指向各种天灾,诸如“洪灾”“地震”“雾霾”甚至《流浪地球》中预测的地球未来等;也可指向各种人祸,诸如“学习”“生活”“工作”“健康”等方面出现的意外情况。
小至个人,中至集体,大至国家,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相关的常识和技能。
这就给考生的立意和选材提供了较大的开放性。
2.写作角度的开放性。
写作要求中的“选好角度”,暗示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
最明显的角度是漫画中的人物角度,即面对灾祸的个体;当然也可以合理深入探究,从政府角度或管理者角度,谈平时要加强宣传、注重指导、强化演练,让人人都掌握生活必备常识和技能,而不是急来抱佛脚,纸上谈兵。
3.体裁的开放性。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的要求,给予考生极大的自由度,可用不同文体、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防备与祸患”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解题】本题目属于漫画作文,综合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理性思辨能力等。
画面内容贴近生活,紧扣现实,符合立德树人理念。
寓意是漫画的灵魂,考生在构思时首先要解读漫画,弄明白漫画的寓意,然后在把握寓意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现实,由浅入深,由点到面,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
读图时,要抓住画面要素、细节、夸张处、题目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等,读懂漫画各要素间的关系,把握画面背后的寓意。
【参考立意】正确立意:1.既要掌握防范知识,更要掌握防范技能。
2.掌握实践技能,重在平时。
3.强化实践技能,防患于未然。
4.注重实践,有备无患。
5.强化实践演练,沉着应对问题。
6.强化配套措施,更要强化实践能力。
偏题立意:1.细节与成功。
2.理论与实践。
3.防患与火灾。
【参考题目】1.天灾人祸无小事,未雨绸缪乃大计2.防患未然,无险之忧3.祸患必将偷袭无准备者4.防患未然需早备【范文展示】天灾人祸无小事,未雨绸缪乃大计(题目运用对偶句,观点鲜明、生动、形象,言简意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步于人生征途需有防患意识。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对突发问题要有预先防备。
有备,则需全;有备,则需丰;有备,则需精。
(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观点。
)未雨绸缪,莫言早;亡羊补牢,为时晚。
火灾来临,却不知灭火器如何使用,惊慌失措地在火海中阅读说明书而弃灭火器于一旁,此般看来,葬身火海即是必然。
水火本无情,一场火灾带来的损失更是不容小觑,与其在事故发生后再想方设法补救,不如提前准备、提早防范。
比起在风暴之后重建损毁的房屋,在洪水来时抗洪救灾,不如在风暴来之前修固建筑,在洪水来之前修筑堤坝,亡羊而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结合画面内容,叙议结合,有理有据地进一步阐述观点。
)居安思危,甚好;防患未然,需行。
《左传》中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可见,若想真正免燃眉之急,还需有备而行。
一架客机飞行在万米高空时出现故障,机长刘传健在昏暗的舱内,面对爆裂的右窗玻璃和被严重损坏的仪表盘,凭借着精湛的操作技术使严重倾斜的飞机成功迫降,保全乘客安全。
试想,若没有丰富的技能储备、娴熟的飞行技术和强大的防范意识,又怎会在此般危急关头泰然处之,化险为夷呢?相反,某校教师在家突遇火灾却不知如何正确自救,荒谬的是堂堂高中教师竟然不知家门口的灭火器可供住户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更不知灭火器使用方法。
可见,我们的安全意识有多么淡漠。
人们在灾难面前无计可施,结果只能是被灾难吞噬。
化解之法唯有防微杜渐,在平日里储备技能,并将准备工作做足、做丰、做精。
(通过引用、正反对比、假设等论证方法,增强了论证力量。
)痛定思痛,警钟长鸣,天灾难止,人祸可防。
每一次事故,都让人痛惜;每一场意外,背后都有迹可寻。
因不会有效急救而耽误生命的案例已不再令人咋舌,因不懂逃生措施而被困车内、葬身水底者也屡见不鲜。
逝者已逝,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仍抱侥幸心理,认为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与自己无关;你是否仍怀无畏心理,认为车辆落水之类的灾难事件与自己无缘。
思想上的惰性、疏忽和大意都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挽回的伤痛。
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警惕,学会自保,远离伤害和侵袭。
(联系现实,合理拓展,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祸患常积于忽微”,生存要重视能力。
若不想有亡羊补牢的遗憾,就请把握今日,未雨绸缪。
人生难顺,如弯弯曲曲的水;世事难料,似重重叠叠的山。
未雨绸缪的防备就像这一旅程中必不可缺的行囊。
背上它,让你化险为夷,多一份坦途;装满它,让你从容不迫,笑傲江湖。
(最后两段通过化用对联、比喻再次彰显主题。
)【范文展示】本文作者一方面抓住画面寓意,合理联想、拓展,另一方面抓住画面的细节和夸张处深入思考,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条分缕析、鞭辟入里。
天灾人祸无小事,未雨绸缪乃大计——观点具有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在行文上,首段提出观点,第二段用材料进行印证,第三段用事实论据论证分析,接下来联系现实,强调我们该怎么办,最后回扣题目,强调论点,收束全文。
起承转合,思路清晰。
【作文365】天一联考漫画作文:分数和素养的矛盾与统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19年3月天一大联考。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本次作文是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正中有位母亲模样的女子,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正在给怀中标有“分”的娃娃喂奶,尽管那个娃娃喂得胖胖大大,饱得口角流奶,其他象征“德”“体”“美”“劳”的娃娃,瘦瘦小小,饿得哇哇大哭,涕泗交流,却不被理会。
这个“母亲,可以指家长,也可以指考生,也可以指教育部门,也可以指社会。
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后果等问题进行思考。
任何脱离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这一思考基点的构思和写作都是跑题。
2.价值判断限制。
漫画作者的感情倾向非常明显,是对教育中“分数至上”现象的批评。
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标,一味追求高分,“高分薄德”“高分弱体”“高分轻美”“高分恶劳”的教育都是畸形的教育,只会造就畸形的人。
认为“高分万能,毋论其它”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漫画作者和出题人的意图都是相悖的。
任何片面强调分数高于一切的写作都是跑题。
3.内容和思维限制。
“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作文,材料中有几组对比:“分数至上”的现实状况和其它“四育萎缩”现实状况的对比,人们对待“分数”的态度和对其它“四育”的态度的对比;学生因“得分”发生的变化和其它“四育”缺乏产生的自身变化的对比。
漫画往往有寓言性质,考生构思时要立足于漫画强调的“片面追求高分”,“只”追求分数,追求高分走极端,而导致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法。
写作不得脱离漫画内容及寓意范围作文。
开放性:1.对问题的价值判断和思考方式是见仁见智的。
漫画正中喂奶的母亲般的人物代表谁?如果是教育基层主管部门,怎样制定政策评价、监管学校、老师,以免造成只追求分数排名的局面?如果是学校领导,怎样应对学校之间的排名?如果是老师,怎样平衡考试和学生素质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家长,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材料中包含以下思考问题的角度。
一是社会角度。
应该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论调。
应该思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途径成才。
二是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
制定合理的多元化的考评监督机制,不搞一刀切,不按考试分数排名站队,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三是从学校的角度。
学校站在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角度,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是从家庭的角度。
作为家长,理性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五是从学生自身角度。
应该在全面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不能用单一的分数来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3.文体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当然文体的形式可以多样。
如记叙文可以采用书信体、回忆录、访谈式等形式,议论文可以直接发表对漫画的看法。
这些都为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解题】本题为漫画材料作文,材料以讽刺幽默的漫画促使考生思考如何看待“分数至上”的片面教育,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应该注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现实中出现的高学历低素质,有学历无教养现象屡见不鲜。
考生需要表明自己对片面强调分数的态度,深入剖析分数至上对我们的危害。
与2016 年全国高考Ⅰ卷的作文材料内容与形式相似,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