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汉语26课教案

合集下载

26课搭石教案

26课搭石教案

搭石美在我心----《搭石》微课教学实录微课点: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教学目标: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时间:10分钟教学过程:一、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二、深入体会,品味搭石(8分钟)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生:我找的是“”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生:行(hánɡ)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生:一行(xínɡ)人师:齐读两遍。

(生读)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

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5: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

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案

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案
-阅读理解与表达:如何将阅读中的感悟和所学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解释:例如,在解释为何破除迷信是治邺的前提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讨论如果没有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会遇到哪些阻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的决策智慧。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入理解课文。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调查民情的场景,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西门豹的做法。但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仍显得有些拘谨。未来,我将继续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尝试采用更多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和智慧,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像西门豹一样,勇于面对,智慧解决。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门豹治邺的基本情况。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官员,他通过调查民情,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邺地重新繁荣。这种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勇于改革的智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西门豹治邺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他是如何通过实地考察、与百姓交流来解决问题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路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歌颂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3.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门豹是如何破除迷信的?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办法的巧妙。

难点:根据提醒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课《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地方官,姓西门,名豹。

豹是本课的一个生字,看这是它古代的样子,左边部念豸,古书上说它的意思是张着大口的猛兽,右边的勺是形容猛兽的爪子,豹字的撇画较多写的时候应注意长短的不同。

(板书豹)好,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学生对人物介绍已有了解,所以直接导入课题。

教搜豹的字意及写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字的演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1)两字词语。

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2)两个字的会读了,再来看这两个四字词语会读吗?(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2.通过预习单的调研,找出存疑的词语。

(灌溉)(1)借助图片理解词义(2)教写灌溉在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生字归类本课还有两个跟水有关的生字,将这四个字在本子上各写一个【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调研生字词读音上难度不大,就做简单的处理。

重点放在难理解的字词上,这样做到难易区分,字词板块的学习层次就分明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1.生字词咱们都解决了,谁能来说说西门豹治邺是什么意思?2.请同学们快快读课文,看看西门豹为了治理邺县这个地方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最后又做了什么?这三部分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把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一、第一章:汉语拼音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拼读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汉语拼音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和练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拼音的基本知识。

通过发音练习和拼读练习,提高学生的发音和拼读能力。

二、第二章:基础汉字学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基础汉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

2.2 教学内容:一些常用的基础汉字,包括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

通过阅读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三、第三章:简单句子结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单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培养学生正确构造简单句子并进行表达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简单句子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成分。

常用的连词和连接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简单句子的基本结构。

通过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第四章:日常会话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日常用语进行对话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话题和场景,如问候、介绍、道别等。

常用的日常用语和表达方式。

4.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第五章:文化常识介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常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5.2 教学内容: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如节日、风俗、饮食等。

中国的历史和地理常识。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常识。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拼音和常用词汇。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 适用对象:本教材适用于零基础的学习者,特别是成年人。

3.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结合交际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二、教学内容学习拼音:a、o、e、i、u、ü2. 第二单元:家庭成员学习拼音:b、p、m、f、d、t、n、l学习词汇: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家人3. 第三单元:数字与颜色学习拼音:g、k、h、j、q、x、zh、ch、sh、r学习词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红、橙、黄、绿、蓝、紫4. 第四单元:饮食学习拼音:z、c、s、y、w、xi、q、j、x、zh、ch、sh、r学习词汇:早餐、午餐、晚餐、面条、米饭、鸡蛋、蔬菜、水果5. 第五单元:问路学习拼音:zh、ch、sh、r、zh、ch、sh、r、zh、ch、sh、r三、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个课时,共计10周完成五个单元的教学。

2. 每个课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课内容的学习,第二部分为复习和练习。

3. 每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

2. 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博雅汉语》2. 辅助教材:《博雅汉语学习手册》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卡片、实物教具等。

4. 网络资源:中华网、汉语拼音学习网站等。

六、教学策略1. 针对成人的学习特点,采用实用性和兴趣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汉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汉语学习平台,使他们能够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培养他们的中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汉语基础知识、日常会话、中国文化、听力练习、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际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章:汉语语法基础2.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类、句型、时态、语态、量词、助词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和表达。

2.2 教学内容介绍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通过实例解析常见的词类和句型,讲解时态、语态、量词、助词等语法现象。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知识,并通过语法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汉语词汇学习3.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的汉语词汇量,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汉语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词汇搭配和运用。

3.2 教学内容通过词汇卡片、词义解析、词汇练习等方式,教授汉语词汇的基本形式和用法,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积累和运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词汇游戏、小组讨论、词汇接龙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词汇记忆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汉语听力训练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汉语听力水平,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听懂日常汉语对话和短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听力理解和信息提取。

4.2 教学内容通过听力材料、听力练习和听力任务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和理解能力,包括听力预测、关键词查找、细节理解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等,提供真实的汉语听力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和理解能力。

第五章:汉语口语表达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汉语对话和交流,并能够运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演讲和表达。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一部分总则教学进度:(六课时)一课书教学对象:留学生初级班教学课型:精读课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词汇,巩固基本词汇,掌握词语的读法与基本意思,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重点发展初级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词汇教学以多读、多写为基本教学重点。

课文以能流利的朗诵为重点。

掌握每课的基本语言点。

教学原则:1.实践性原则: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深入语言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

2.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3.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性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4.交际性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现实情景,努力创设情景,最大可能地实现语言知识、功能与情景相结合。

5.科学性原则:①语言知识、功能与情景相结合,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

②以学生的特点、语言水平、接受能力为教学方法、教学难易程度选择的标准,从语言知识的角度、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科学施教。

③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

④坚持重现性。

在词语和课文的讲解以及练习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复习前面课文基础所学过的常用句子和语法。

⑤在深刻的民族心理的指导下探索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6.互动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学习内容的传递、反馈与调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在知识的交流与思想的沟通。

教学方法:词汇教学主要采用以旧释新法、情境法、直接教学法(包括实物教学、图片教学、多媒体教学)、翻译法:语法教学主要通过对比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相结合:主课文的教学主要通过提问法,讨论、创设情境等手段。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听说能力。

教案部分《周末你干什么?》课程名称:精读教学对象:初级一班留学生授课学时:4课时(课时每课时50分钟)使用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领会本课所学的生词意思。

博雅汉语26课教案

博雅汉语26课教案
3.串讲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语言点,并对细节提出理解性问题。(20分钟)
a.玛丽为什么没接?
b.玛丽为什么去图书馆?
c.大卫打算做什么?去哪里?
d.玛丽要一起去吗?
4.课文生词填空(5分钟)
大卫:今天你去哪儿了?我打你的,可是你没___。
玛丽:不好意思,手机没___了。我去图书馆了,在那儿看了一上午书。
课堂练习四,用“只好”改写句子。(5分钟)
a.没有公交车,也没有出租汽车,我走路回学校。
b.没有时间了,我不吃早饭了。
c.没有衣服了,我去商店买新的。
d.太困了,我喝了一杯咖啡。
e.要考试了,我要背很多生词。
先和同桌讨论,再抽查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用句型“只好”自由造句。
(15)可能aux. might, maybe, perhaps
2.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使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准确回答课文问题。
3.听:能准确听辨教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听清楚教师读出的句子,并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4.写:笔顺部件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生词的写法,并通过听写的方式督促学习,最后能够用关键词“只好,可能,再,刚才,要……了”写出一段话。
时间安排
本课共需2次课,每次课2课时,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我正考虑去呢。
(12)快
复习第八课学习过的“快”,adj. fast骑自行车也很快,15分钟就到。
学习新的用法。
adv. is going to (happen) soon,他~回来了。
(13)快要adv. is going to (happen) soon
描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造句,比如8:55上课,已经8:50还没到教室,“快要迟到了”。
2.配套练习册第二题,根据拼音写词语并填空。(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雅汉语26课教案《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26课快考试了》编著李晓琪任雪梅徐晶凝********************************************************************* 教学对象外国语学院汉语进修班初级二乙班教学任务(一)语言知识1. 重点词语(1)名词:电、基础、假期、明信片、圣诞节、新年、贺卡、办法、亲戚、邮局、刚才、邮票(2)动词:接、旅行、决定、出发、考虑、寄(3)形容词:用功、努力(4)副词:快、只好、快要、整整、再(5)助动词:可能(6)兼类词:放假、排队(7)专有名词:东北2. 语言点(1)快/要/快要…… 了(2)只好(3)可能(4)再(二)技能训练1. 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基本准确:能读懂课文,领会作者的表达中心;能够读懂课后的材料,抓住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2. 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使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准确回答课文问题。

3. 听:能准确听辨教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听清楚教师读出的句子,并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4. 写:笔顺部件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生词的写法,并通过听写的方式督促学习,最后能够用关键词“只好,可能,再,刚才,要……了”写出一段话。

时间安排本课共需2次课,每次课2课时,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1. 第一次课:导入新课,先学习课文第一段中涉及的词汇、语言点,再学习第一段课文,组织课堂练习,小结所学,布置作业。

2. 第二次课:复习上次课所学,检查作业,先学习课文第二段涉及的词汇、语言点,再学习第二段课文,组织课堂练习,小结所学,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的原则。

在教学中着重以基础语言知识为中心进行综合训练,精讲多练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语法理解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情景教学法,例规法。

教学实施第一次课(90分钟)(一)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PPT上新年、圣诞节的图片,和同学互动,向他们提问:1. 这是什么节日啊?2. 这些节日做什么啊?3. 现在是11月了,放假之前要做什么啊?(二)词语、语言点、练习串讲(40分钟)1. 学生自读并理解生词。

(2分钟)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三遍。

(3分钟)3.词汇讲解:直接法、认知法、语素法、情景法等。

(35分钟)(1)接v. to answer the phone, to receive动作示意“接电话”,注意“接电话/打电话”的动词“接”和“打”都是提手旁,表示手的动作。

(2)电n. electricity语素构词法复习已学词汇:~话/~视/~影(3)用功diligent, hard-working in one’s studiesadj. ~ 读书/~学习向学生提问:谁用功读书啊?(4)基础n. base, foundation观察汉字字形,发现这两个字都跟土、石相关,举例子“教学楼正在打~”引申为:~课/~知识(5)努力adj. hard work, putting in a lot of effort他是一个~的学生。

(6)放假to go on break, to start the vacation period语素构词拓展:放学/放暑假/放寒假离合词,可以说:放了一个月假/放寒假。

(7)假期n. holiday, vacation period语素构词拓展:请假/假日(8)旅行v. to travel固定搭配:去/到……旅行跟学生讨论:你想去哪里旅行啊?(9)决定v. to decide结构“决定+V”,让学生造句。

快放假了,你决定去哪里旅行啊?(10)出发v. to start out从学校/这儿出发复习第十六课学过的近义词“出去”,to go out.你不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儿吗?(11)考虑v. to think over, to consider让我考虑考虑/一下。

告诉学生这个动词可以重叠使用,即“考虑考虑”。

我正考虑去呢。

(12)快复习第八课学习过的“快”,adj. fast 骑自行车也很快,15分钟就到。

学习新的用法。

adv. is going to (happen) soon,他~回来了。

(13)快要adv. is going to (happen) soon描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造句,比如8:55上课,已经8:50还没到教室,“快要迟到了”。

语言点一:“快/要/快要+V 了”,表示事件或动作即将发生。

a.快考试了,我得努力学习了。

b.快要放假了,我们打算去旅行。

c.新年要到了,我要给朋友寄贺卡了。

课堂练习二,替换练习。

“快要…….了,我们打算……” (5分钟)考试在宿舍学习到冬天去商店买衣服到周末去迪厅跳舞吃饭去食堂吃面条儿先和同桌讨论,再抽查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用句型“快要…….了,我们打算……”自由造句。

(14) 只好adv. to have no choice but to语言点二,“只好”表示没有别的办法。

a.我基础不好,只好努力学习了。

b.下雨了,不能出去玩儿,只好在房间里看电视。

c.没有饺子了,我只好吃面条。

d.我感冒了,头疼,发烧,只好请假了。

课堂练习四,用“只好”改写句子。

(5分钟)a.没有公交车,也没有出租汽车,我走路回学校。

b.没有时间了,我不吃早饭了。

c.没有衣服了,我去商店买新的。

d.太困了,我喝了一杯咖啡。

e.要考试了,我要背很多生词。

先和同桌讨论,再抽查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用句型“只好”自由造句。

(15)可能aux. might, maybe, perhaps语言点三,表示可能性。

a.还没决定,可能去东北。

b.我们可能下个周末出发。

c.他可能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d.周末可能下雨,我们别出去了吧。

引申为:有可能/不可能广州冬天有可能/不可能下雪。

学生用句型“(有)可能+V”自由造句。

(三)课文学习(30分钟)1.学生自读并理解课文。

(2分钟)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课文。

(3分钟)3.串讲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语言点,并对细节提出理解性问题。

(20分钟)a.玛丽为什么没接电话?b.玛丽为什么去图书馆?c.大卫打算做什么?去哪里?d.玛丽要一起去吗?4.课文生词填空(5分钟)大卫:今天你去哪儿了?我打你的电话,可是你没___。

玛丽:不好意思,手机没___了。

我去图书馆了,在那儿看了一上午书。

大卫:你真___!玛丽:___考试了,我___不好,___ ___学习了。

有事儿吗?大卫:___ ___了,我们打算___去___。

你想和我们一起去吗?玛丽:你们打算去哪儿?大卫:还没___,___去___。

玛丽:大概什么时候___?大卫:可能下个周末。

玛丽:好,我___ ___。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配套练习册第一题,写拼音组词。

(5分钟)a.水___()睡___()谁___()b.起___()骑___()气___()c.没___()美___()妹___()2.配套练习册第六题,汉字练习1.拆分汉字(5分钟)a.贵b.货c.员d.购e.财(五)回顾所学并布置作业(5分钟)1. PPT上快速回顾所学词汇,让学生认读。

(3分钟)2.作业(2分钟):a.熟读背诵已学词汇和课文b.完成配套练习册汉字书写练习(接-信)c.提醒学生下节课要听写已学词汇教学实施第二次课(90分钟)(一)复习旧课(15分钟)1. 请学生朗读并听写上节课所学词汇(10分钟)2. 请学生朗读已学课文(5分钟)(二)词语、语言点、练习串讲(30分钟)1. 学生自读并理解生词。

(2分钟)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三遍。

(3分钟)3.词汇讲解:直接法、认知法、语素法、情景法等。

(25分钟)(1)明信片n. postcard搭配:写一张明信片(2)圣诞节n. Christmas搭配:过圣诞节提问:你们怎么过圣诞节?回答:和家人吃饭、旅行、买东西(3)新年复习第十四课已经学过“新”,adj. new挺漂亮的,不是新的吧?讲解“新年”n. New Year文化点讲解:西方新年和中国农历新年(4)寄v. to mail, to send动作示意“寄”,搭配~信/~东西。

(5)贺卡n. greeting card,搭配量词“一张”,引申为电子(electronic)贺卡。

(6)办法n. way, means, approach搭配:好/没/有办法(7)亲戚n. family relation, relative,近义词:亲人/家人。

(8)整整adv. the whole, the entire (day, morning, etc.)结构:整整+数量词(Number +Measure Word)整整半个小时/两天/一个月/六公里(9)刚才n. just now, a moment ago对比第十九课已经学过的“刚”,adv. just.a.“刚才”指说话前不久的那个时间,与“现在”相对。

他刚才来过,现在已经走了。

“刚”指事情发生不久,跟它意思相反的是“很久”。

他刚来,还不熟悉这里的情况。

b.“刚才”是时间名词,在句中作时间状语,放在主语后或主语前,或作主语,如:刚才比现在凉快一点儿;作定语,如:他把刚才的事忘了。

“刚”是副词,只能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如:刚下课他就来找你了。

(10)邮局n. post office(11)邮票n. stamp注意语素“邮”表示寄的动作,所以“邮局”表示“寄东西的地方”,“邮票”表示“寄东西需要贴的票”。

(12)排队to stand in line离合词,可以说“排了很久的/半个小时队”。

(13)东北Northeast of China复习方位词,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4)再复习第九课已经学过的“再”,adv. again, once more, further.我买两瓶,再买两瓶水。

学习新的“再”,adv. then语言点四,时间+再+v,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之后。

a.现在邮局人很多,你一会儿再去寄吧。

b.我现在还不去,半个小时之后再去。

c.现在别吃,大家都来了再一起吃。

(三)课文学习(25分钟)1.学生自读并理解课文。

(2分钟)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课文。

(3分钟)3.串讲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语言点,并对细节提出理解性问题。

(15分钟)a.中村在干什么?b.中村为什么要写那么多?c.玛丽告诉中村什么?d.玛丽为什么知道?4.课文生词填空(5分钟)玛丽:中村,你在干什么呢?中村:给朋友写___呢。

___快到了,___也要来了,得给朋友们___ ___了。

玛丽:写了那么多啊!中村:没___,___朋友多,我___写了一个小时呢。

玛丽:现在___人很多,你一会儿___去寄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