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10.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题: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学生需求、现实基础、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家长需求、家长受教育背景及教育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教学重点:《罗马民法大全》教学难点: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导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你知道查士丁尼是谁吗?知道拜占庭帝国又是怎么覆灭的吗?教学过程: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提问1:《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是什么?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灭亡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查士丁尼继任: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2.编纂法典:528年,为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罗马民法大全》4.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①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②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③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④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罗马民法大全》的出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灭亡过程: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分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趋衰弱。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2.贡献: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二、学情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作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又存在了近千年的原因,学生不易理解。
但是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历史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本课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进行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东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历程,认识罗马成文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难点)目标3:结合教材与材料,认识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重点、难点)目标4:结合教材与材料,分析归纳拜占庭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
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罗马帝国何时衰亡的?何时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的?西罗马帝国何时灭亡的?生回答。
师: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存续下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罗马帝国是如何发展壮大并最终灭亡的。
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东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师出示图片: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版图师:拜占庭帝国在查士丁尼统治时,版图涵盖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因东罗马帝国首都在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说出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师讲述查士丁尼: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出身于巴尔干半岛一个农民家庭,成年后跟随叔父查士丁从军,经历了战争考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答案: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过渡:拜占庭帝国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横跨欧亚非三洲,国内外贸易发达,在蛮族入侵大动荡时,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查士丁尼大帝。
(3)简介查士丁尼一世(4)过渡:查士丁尼辛苦征战20多年,最后令他流传于世的却是他在位期间组织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5)思考:找出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者、目的、组成、组要内容。
4.学习第二部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看书梳理拜占庭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答案:外族入侵: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十字军东征: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扩大罗马教会在东方的势力范围,攻打拜占庭帝国。
看视频《十字军东征》。
(2)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曾经的中世纪欧洲第一城,在奥斯曼土耳其人75厘米的巨炮陷落了,与之一同灭亡的是这个4世纪到14世纪的帝国,从此不复存在了,君士坦学生找书回答学生阅读课本后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利用视频资料理解知识点---十字军东征。
丁堡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一个时代结束了。
(3)问题思考:在几个世纪里,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廷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廷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和启示。
答案:外族的入侵;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十字军的征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等。
启示:开放促使文明繁荣富强;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主备人:审批:学校.课题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型新授周次序号教学目标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知道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掌握拜占庭文化的主要代表及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
二、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教师: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哪些地区?学生: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2.《罗马民法大全》史料1如图。
查士丁尼小简历姓名:查士丁尼补充在位时间:527-565年出身:农民社会关系:叔父查士丁(前任皇帝)语言:通晓拉丁文和希腊文特长:法律、宗教、军事史料2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的指导。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些法律?学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史料3根据朕的宪令,若非特殊情况,私人财产是不得侵犯的。
私人财产包括:金钱、房产、土地、奴隶……史料4被释自由人是从合法奴隶地位中释放出来的人。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10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初三学生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同时由于教材是专题式的编写,进而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所不便,作为教师则需要在每一单元结束之后,进行总结,并综合理解。同时适时的增加一定的课外知识。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2.展示表格归纳《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结合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查士丁尼重视法律的编撰,是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课堂探究活动。通过《罗马民法大全》内容材料的展示,让学生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去探究并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并使学生认识到《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一地理位置的特点,使得拜占庭帝国一方面吸收、继承了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对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体现了拜占庭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同时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体现了拜占庭文化承前启后的特点。
2.时间轴展示476年—565年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期,通过展示“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和查士丁尼一世的名言:“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现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版图的辽阔和国力的强盛。
3.通过图片和材料展示,让学生思考问题一:拜占庭帝国强盛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主要介绍了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材通过对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的描述,以及介绍《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使学生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基督教的传播,对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拜占庭帝国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对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认识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拜占庭帝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理解《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
2.难点:《查士丁尼法典》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分析《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关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论文、书籍。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和建筑,引导学生关注拜占庭帝国的兴起。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查士丁尼法典》的形成背景、内容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案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学习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以及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3.分析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曾经创造辉煌的文化,对东欧的影响巨大,给我有哪些启示,有许多值得我们吸取教训的地方。
学习重点:《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拜占庭帝国。
课程讲解: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背景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补充讲解: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处于欧洲、亚洲、非洲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也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发达的国际贸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拜占庭出口物资有玻璃、马赛克镶嵌画、高级丝织品和锦缎、武器、葡萄酒、金银货币、珠宝首饰和工艺品。
农业的稳定,城市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帝国的财富,增强了国力。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2、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罗马民法大全》(1)组成①《查士丁尼法典》:把自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②《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课本配图1.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建立后,国家实力迅速壮大,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
课本配图2.查士丁尼一世: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他还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2.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3.材料展示: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
4.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5.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
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2.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国王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3.问题思考: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4.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两大问题。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大问题分别探讨了《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和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
学生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探讨比较感兴趣,气氛热烈,展示较好,对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认识不够全面。
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