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培优训练(含答案)

第十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 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下列法律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撰而成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B.《拿破仑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十二铜表法》2. 长期的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复国,但国势日渐衰弱。
造成这一局面的事件是( )A.布匿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占领麦加城D.十字军东征3.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人们把他同时期称为拜占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查士丁尼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 )A.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C.对罗马法进行了系统整理D.制定了儒略历4.《查士丁尼法典》对欧洲以及后世纪的立法都有深远影响,该法典诞生于( )A.古埃及B.东罗马C.西罗马D.古希腊5.下图是《查士丁尼法典》书影,它是查士丁尼令人编纂的一部()A.刑法法案B.民法法典C.宪法法典D.权利法案6.《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
材料表明该法典( )A.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C.对债务关系有明确规定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7.《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
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
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8.《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9.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时间是( )A.476年B.481年C.843年D.1453年10.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了近1000年。
部编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说明拜占庭帝国()A.强化奴隶制度B.关注奴隶处境C.追求民主自由D.废除贵族特权2. 下列法律文献,属于拜占庭帝国时期颁布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秦律》3. 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15世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奥斯曼帝国D.罗马帝国4. 下列法律文献中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B.《法理概要》C.《十二铜表法》D.《新法典》5. 这个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帝国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B.波斯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6. 2世纪以来,查士丁尼把罗马帝国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理,编成了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法学汇纂》D.《新法典》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灭亡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③西罗马帝国灭亡后500年,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②8. 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灭掉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其时间是A.395年B.476年C.1258年D.1453年9.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其中“启下”、“开来”指的是()B.并蓄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A.兼收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C.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10. 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大帝主持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期间,重金悬赏各地法学家前来献策。
九上历史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训练1.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A.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B.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C.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D.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2.“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
”上述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A.对世界各地文化兼收并蓄B.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C.孕育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D.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3.圣索非亚教堂的结构和建筑形式的设计没有先例,它是当时各种流行因素的集合体,并且这些流行因素以从未有过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拜占庭鼎盛时期的建筑特色。
这反映拜占庭文化()A.对西欧深远影响B.兴衰存亡的过程C.兼收并蓄的特点D.具有独特的内核4.罗马法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表格中a,b两处对应的法律应该是A.《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民法大全》B.《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C.《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查士J尼法典》5.《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
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
马克思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这表明A.罗马法过于偏重私法的内容B.近代欧洲各国的立法具有统一性C.罗马法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D.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法治基础6.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A.其皇帝查士丁尼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查士丁尼法典》B.该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C.该帝国因封闭保守导致文明衰亡D.1453年,该帝国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7.拜占庭帝国矗立在欧、亚、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A.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C.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8.《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0 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夯基达标1.历史上,拜占庭帝国指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东罗马帝国C.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2.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制出一系列的法典,其目的是( )A.抵御外族的入侵B.稳固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秩序C.打击教皇的特殊地位D.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3.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 )A.《查士丁尼法典》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D.《新法典》4.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将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排行榜。
这是因为查士丁尼( )A.统治时期罗马帝国的国力最为强盛B.组织法学家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C.组织法学家将历代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5.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 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最终灭掉它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6.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原因是( )A.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B.继承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C.继承基督教文化传统D.编制《罗马民法大全》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版图内,囊括雅典、亚历山大、君士坦丁堡等名城。
这些城市都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中心,保存了古典时代丰富的建筑、雕刻、绘画、典籍等文化艺术遗产以及传统的社会习俗,这些都为拜占庭所继承。
材料二拜占庭又从西亚、波斯、埃及、印度等古代东方文化中吸取营养,在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使建筑、绘画和雕刻等方面出现了既不同于古典传统,又包含着古典传统韵味的新形式。
材料三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较大的拜占庭学者曼努埃尔·赫利索罗拉斯、基米斯杜斯·普来松和贝萨隆等人,被后人誉为“拜占庭人文主义者”。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真题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选择题1.(2021年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一双头鹰标识(见下组图)。
这表明拜占庭文化A.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C.孕育了阿拉伯文化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答案】A【详解】根据“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说明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英雄。
A正确;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脱胎于罗马文化。
B错误;材料中没体现出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化、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CD错误。
综上故选A。
2.(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突出强调法律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符合题意。
ABC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
“它”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分层作业)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夯基达标1.由于拜占庭帝国境内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进入了( )A. “鼎盛时代”B. “蜕变时代”C. “和平时代”D. “黄金时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罗马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不符合东罗马帝国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于529年编成()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法典》D. 《拿破仑法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并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体现在对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出现,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考查“唯物史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3.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罗马民法大全》C.《法学概要》D.《汉姆拉比法典》【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_查士丁法典_》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同步练习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德国的—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A. 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B. 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 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D. 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2.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其名称为()A. 《汉谟拉比法典》B. 《查士丁尼法典》C. 《新法典》D. 《拿破仑法典》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主要表明()A.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 罗马法制约了罗马皇帝的权力C. 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4.主持制定了《罗马民法大全》的是()A. 凯撒B. 查士丁尼C. 屋大维D. 伯里克利5.查士丁尼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A. 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 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 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 利用法律维护统治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A.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D.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7.《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它经受住了“蛮族”的猛烈攻击,艰难地站稳了脚跟。
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这里的“它”指的是()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拜占庭帝国2.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A.查士丁尼B.克洛维C.查理曼D.君士坦丁3.查士丁尼命人编辑《新法典》,该法典是()A.查士丁尼亲自编写的法典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汇编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4.下列关于“十字军东征”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东征的十字军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B.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C. 它使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弱D.帮助拜占庭帝国解除了外部威胁5.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A.阿拉伯人的攻击B.十字军东征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D.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B.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C.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D.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它经受住了“蛮族”的猛烈攻击,艰难地站稳了脚跟。
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这里的“它”指的是()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
A.查士丁尼
B.克洛维
C.查理曼
D.君士坦丁
3.查士丁尼命人编辑《新法典》,该法典是()
A.查士丁尼亲自编写的法典
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
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汇编
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4.下列关于“十字军东征”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东征的十字军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
B.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
C. 它使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弱
D.帮助拜占庭帝国解除了外部威胁
5.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
A.阿拉伯人的攻击
B.十字军东征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
D.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
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
B.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
C.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D.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
在新的法律文献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
后来,查士丁尼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三部法律文献,加上先前新的法律文献,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其中有很多法律原则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
(1)材料一中的罗马“成文法”是指什么?该成文法的颁布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新的法律文献”指的是什么?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新的法律文献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三部法律文献”指的是哪些法律文献?《罗马民法大全》有何历史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在法律编修过程中,查士丁尼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详解详析
1.D 2.A 3.D
4.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
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使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5.D 6.D
7.(1)《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查士丁尼法典》。
主要原因: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不断膨胀;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
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影响: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治学严谨、科学求实的精神等。
(类似亦可)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指导。
”这是一位皇帝在《法学总论》序言中写的一段话,这位“好皇帝”是()A.克洛维 B.屋大维
C.查士丁尼 D.查理大帝
2.戴安娜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她在修完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
课堂上,她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
A.《查士丁尼法典》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D.《新法典》
3.查士丁尼大帝(483 — 565),古罗马后期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为后世奠定了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范围主要是()
A.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B.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5.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是()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6.“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
”材料表明()
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②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③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④封闭保守导致落伍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最终灭掉它的是()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8.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外来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下列不属于拜占庭文化因素的是()
A.基督教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西亚、北非文化
D.印度文化
9.春秋时期,晋国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
手牵羊灭掉虞国。
11-13世纪,某帝国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
来入侵,结果反被该势力差点灭亡。
“某帝国”和“外部势力”
分别是()
A.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B.西罗马帝国、十字军
C.拜占庭帝国、十字军
D.西罗马帝国、压力山大帝国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
《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 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请回答: 说明迈克尔. 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C
2.C
3.A
4.D
5.C
6.A
7.B
8.D
9.C
10.因为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
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
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