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参考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精选14篇)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精选14篇)《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1今日将正式进入地理学问的学习——从熟悉地球开头。
由于我没有学过地理,也没有教过地理,压力也很大。
没有太多现成的材料,只有重新开头。
对于备课,预备到什么样的程度为好呢?可以说人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上了这么多年的课,而且教材的内容始终没变,还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走进教室就能侃起来。
还有的老师资源共享后便完整无缺的把现成课件带到课堂进行教学,即使有自己的思想,由于要跟着课件走,所以一堂课下来,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难有自己的特色,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风格了。
要把一节课应付下来,每个老师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不重复自己昨天走过的路,对每个人来说是个挑战。
看了许多老师的备课案例、无疑对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培训。
备课、教案、学习、反思,我打算从自己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第三节课,可电脑不能用,连地球仪也没找到。
熟悉地球的过程是个简单的熟悉过程,因此我找了一些资料,从地方——地圆——地球,从古代传奇——张衡的推想——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同学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其次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
由于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索让同学怎么能坚固把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埋伏的危机。
老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圆满、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教案不是剧本,我很观赏这句话。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老师认为教案要越具体越好,甚至连同学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除非是课堂实录,不然实现你怎么知道同学是如何回答呢?)假如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久不行能是我们的同学。
虽然课后的反思或许不肯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圆满,但能让下一次走进课堂的你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自信。
地球仪的应用教案

地球仪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2.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3.熟悉地球仪的应用领域4.培养学生地理科学和公民素养二、教学内容:1.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学生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和人为操作练习等方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
构成部分:地球仪由加工和制造的透明塑料圆球,各种标记和符号、经线和纬线,以及质地坚硬、透明、易被加工刻画的支架、转盘等部分组成。
使用方法:确定地球仪的纬度、经度、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找到所要查询的国家或地区位置,按照对应的区域查找地球仪上的位置,并进行确认。
2.地球仪的应用领域学生通过老师演示和自主探究,了解地球仪的应用领域。
(1)教育领域:地球仪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的工具之一。
(2)科研领域:地球仪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特别是地质学和气候变化领域。
(3)旅游领域:旅游领域是使用地球仪的最基本领域之一,包括旅游规划、景点查找和线路规划等。
(4)商业领域:地球仪也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包括地图制作、航运和交通规划等。
三、教学手段:使用实课演示、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堂综合应用等教学手段。
老师也会使用一些地球仪和相关软件和应用程序来指导学生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步骤:1.学习以前的回顾和预习在课堂上,老师会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并准备好今天的课程内容。
2.演示地球仪的构成和使用方法通过人为操作或简短的视频来演示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
老师会让学生基础上自行练习和理解。
3.探究地球仪的应用领域老师将会就地球仪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作简短的介绍,并让学生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4.课堂综合应用老师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并让学生在地球仪和相关应用软件和程序的帮助下解答问题。
五、教学心得:通过这次探究和演示,我深刻的认识到地球仪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广泛和重要性。
地球仪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而且也广泛应用于商业、政治、科研、旅游等领域。
幼儿园地球仪教案

知识讲解环节
地球仪基本知识
介绍地球仪的结构、功能和用途,使 幼儿了解地球仪是用来模拟地球的工 具。
地理位置认知
通过地球仪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 理位置,让幼儿初步了解世界各地的 分布情况。
实践操作环节
探索地球仪上的标记
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上的标记,如经纬线、国家和城市等,鼓励他们指出并说 出自己的发现。
学习地球仪上的经纬 线,了解经纬线的定 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地球仪,能够根 据地球仪上的标记指出国家、 城市、山脉等地理信息。
通过观察和操作地球仪,培养 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的地理空间概念,提 高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地理和天文知识的兴 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模拟探险游戏
设计一个探险游戏,让幼儿在地球仪上模拟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旅行, 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总结反馈环节
分享交流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
评价与反馈
教师对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巩 固所学知识。
04
幼儿园地球仪教案(精选)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案实施效果与建议
01
CHAPTER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的基本信息 ,如地球的形状、大 小、赤道、两极等。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理解昼夜和四季 的形成原因。
,增强师幼互动。
教具辅助
使用各种与地球相关的教具, 如地图、模型等,辅助教学,
幼儿园地球仪教案优秀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和责 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 习习惯
02
教学内容与安排
地球仪基本概念
01
02
03
地球仪的定义
地球仪是一种用于表示地 球形状、大小和地理信息 的模型。
构。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仪的各 个部分,增强幼儿的认知和理解
。
提供真实的地球仪玩具,让幼儿 进行操作和探索,培养手眼协调
能力。
讲解法与示范法相结合
教师讲解地球仪的基本知识,包 括地球的形状、结构、地理信息
等。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地球仪,引导 幼儿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师讲解地球仪的历史和文化背 景,扩展幼儿的知识视野。
小组合作探究法
分组进行地球仪的学习,幼儿们相互 合作,共同探索。
提供地球仪相关的拓展材料,让幼儿 们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
设置问题情境,让幼儿们合作解决与 地球仪相关的问题。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地球的小故事,激 发幼儿对地球的好奇心。
观察导入
展示地球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地球仪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反思与总结
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优点
地球仪教具的运用:通过地球仪教具,使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特点,增强了幼 儿的认知能力。
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 力。
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丰 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地球仪教案

§3—2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教学目标】: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的认识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尤其是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强调。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从太空拍到的照片中,我们可以分成七大洲,五大洋,但如果我要找一个具体的位置,我们该怎么去找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把地球做成一个模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地球”尽收眼底,这个模型叫做地球仪。
提问:地球仪的作用还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地球仪的作用。
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可以知道自己处在地球上哪个位置,要认识地球仪,从认识经线和纬线开始。
结合地球仪,讲述:1、经线和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南北两极,地轴,是否真的存在?)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线,认识他们的形状,指出南北两极,赤道,00经线和1800经线)提问:经纬线有哪些特点: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地球仪,所以可以很好的利用实物进行教学。
学生讨论,汇报:(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讲述:温州处在北半球,东半球,那么这样是如何划分的呢?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课件演示】(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
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
幼儿园地球仪教案

幼儿园地球仪教案幼儿园地球仪教案三篇幼儿园地球仪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萌发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物质准备:地球仪,录像带。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二、地球长什么样。
1、观察地球仪。
2、观看录像。
小结:地球是圆圆的,在不停地转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因为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转动。
四季的交替,昼夜的出现就是转动的结果。
三、地球上住着谁。
1、看录像,提问:企鹅、北极熊、熊猫、鲸鱼生长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动物还生长着什么?2、让小朋友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其他所知国家的地理位图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
叫地球仪。
(出示地球仪)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四、保护和爱护环境。
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
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
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五、地球妈妈生病了。
结合幼儿美术作品讲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头发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衣服弄脏了,扯破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发烧了。
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
六、争做地球的小医生。
自由讨论:怎样保护地球?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规定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让全世界的人们一起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5篇)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5篇)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同学学会观看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示意图;知道地球的样子、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2.使同学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同学知道纬度确实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南北半球。
4.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样子的熟悉过程,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与改变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熟悉和把握的。
教学重点:1.地球的样子和大小。
2.纬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纬度的划分。
教具:地球仪、投影仪、自制投影片、经纬仪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和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假如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迟疑地说:“是地球”。
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唯恐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日,我们就先来熟识一下地球的一些状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板书〕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看图〕看地球卫星照片〔课本封底彩页〕指出地球样子是球体。
〔出示投影片:人类对地球样子的熟悉过程〕〔讲解并描述〕众所周知,地球是个球体,但是古代人却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锅,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后来人们渐渐发觉,有许多自然现象说明了地球外表是圆的,特殊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胜利,有力地证明白地球的球形样子。
如今,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球状的地球照片,更是一目了然。
〔想一想〕有哪些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出示投影片:人们从海边观看船从远处驶来或船离岸远去的现象〕〔板书〕一、地球的样子和大小1.地球是个球体〔提问〕地球是个球体,但它是不是肯定圆的圆球体呢?〔看图〕看《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谈话〕地球半径是否等长?〔结论:不等长,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所以,地球不是肯定圆的圆球体。
幼儿园地球仪教案(精选)ppt

地球仪上标注了各大洲、大洋、南北极等地理信息,通过 引导幼儿观察和辨认这些地理特征,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基 础的地理知识。
认识国家、城市和地形地貌
地球仪上标有许多国家和城市,以及各种地形地貌,如山 脉、河流、湖泊等。通过引导幼儿辨认这些标志,可以帮 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地理特点。
02
教学内容
地球仪的基本知识
01
02
03
地球仪的构造
地球仪由球体、支架、底 座构成,球体上标有经纬 线、赤道等基本要素。
地球仪的作用
地球仪是用来模拟地球的 模型,帮助人们了解地球 的形态、大小、赤道、两 极等基本特征。
地球仪的种类
地球仪有纸质、塑料、木 质、金属等多种材质,根 据不同的用途和精度要求 ,选择合适的地球仪。
大小、国家和地理知识等。
讲解地球仪的构造
02
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赤道等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地
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介绍地球仪上的国家和地区
03
通过地球仪,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名称、位置和特点
等。
巩固练习
拼图游戏
将地球仪拆分成几个部分,让幼儿通过拼图的方式重新组合 成一个完整的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构造和特点的理解。
教学评价是否合理
总结词:评价合理
详细描述: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 合理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提升情况和情感态度变 化等。评价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为后 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内容是否恰当
总结词:内容贴切
详细描述:教师需要仔细审查教学内容,确保其与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相符合。同时,教学内容应紧密联 系生活实际,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仪》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2.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能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3.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地球仪经纬网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图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讲述: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
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
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
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
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
)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
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
(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
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
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
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像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
(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
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
)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
(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
⑴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
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
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⑵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
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⑶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⑷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⑸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
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
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
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
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
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