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Ⅰ)》第一次作业答案
天大16秋《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天大16秋《法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恶法亦法”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A. 价值分析方法B. 实证分析方法C. 社会学分析方法D. 历史分析方法正确答案:2. 作为日文汉字的“法理学”是哪位日本学者创造的?()A. 津田真道B. 穗积陈重C. 小岛武司D. 棚濑孝雄正确答案:3. 关于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不是同时存在的B. 无行为能力人也没有权利能力C. 公民的任何权利能力都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D. 政治权利能力属于特殊权利能力正确答案:4. 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
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A. 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 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 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 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正确答案:5. 以下关于法的一般分类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以是否具有文字形式,可将法律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B. 以法的效力等级为标准,可将法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C.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适用于世界所有国家;D. 实体法与程序法是基于它们规定的内容不同而划分的。
正确答案:6.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A.B. 价值分析方法C. 实证分析方法D. 社会学分析方法E. 历史分析方法正确答案:7. 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A.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 后法优于前法D. 法律优于行政法规正确答案:8. 社会中有各种规范,包括道德、宗教、习惯、政策、法律等。
法理学作业1答案

法理学作业1答案1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一、名词解释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科学,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3、规范性调整:就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5、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6、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思考题1、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答:法理学是以全部法律,即把法律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产生、发展规律、本质和作用等基本问题。
所以它不是研究法的个别性问题的学科,而是研究法的一般性问题的一般理论。
法理学为研究部门法学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
另外法理学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部门法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它是基础理论或者说是一门导论性或绪言性的学科。
2、如何理解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缺乏社会调整,就会导致社会系统的无组织性;社调整过多,又容易导致社会系统缺乏活力。
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
(二)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由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
具体说,就是说由自发的个别调整发展到自觉的规范性调整。
最初的规范性调整是浑一的,后来才分化为各种类别,形成综合性的复杂的社会调整系统,这些社会调整日益趋于完善和复杂。
【中国地质大学】法理学阶段性作业1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课程作业1(共 4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一章——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法学2、法学体系3、法理学4、社会调整5、习惯二、单项选择题1、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3、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4、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
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5、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6、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并非绝对无效,历史上就有所谓"法不可知,威不可测"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旧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者不为罪"7、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的原则?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D.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罚8、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个?A.法律生效的范围B.法律调整的方式C.法律调整的对象D.法律表现的形式9、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理学(Ⅰ)》第一次作业答案

《法理学(Ⅰ)》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D )的体现A.上帝意志B.公民意志C.人民意志D.阶级意志2.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A )A.一般理论B.应用学科C.专门学科D.技术学科3.法的容最终是由(C )决定的A.历史传统B.民族精神C.物质生活条件D.统治阶级意识形态4.法的基本成份或基本元素称之为(B )A.法律关系B.法的要素C.法的渊源D.法的效力5.一般认为,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D )。
A.法律关系B.法律权利C.法律制裁D.法律概念6.法的主要容是( A )。
A.权利义务B.法律责任C.法律制裁D.法律后果7.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C )。
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C.行政法D.行政复议8.生命权,健康权应当属于(B )A.特殊权利B.基本权利C.普通权利D.第二性权利9.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 )。
A.《法经》B.《律》C.《九章律》D.《北齐律》10.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 )。
A.法律关系的客体B.法律关系的容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事实11.以下属于私法的是(B )。
A.刑法B.民法C.行政法D.经济法12.民法法系通常将法律分为( B )。
A.制定法和判例法B.公法和私法C.普通法和衡平法D.成文法和法官立法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之一是(D )。
.A.经济基础不同B.政治基础不同C.思想基础不同D.调整围不同14.法理学所称的效力,通常是指法( D)。
A.对人的效力B.对事的效力C.时间效力D.法的约束力15.衡平法是英国法律传统中与(C )相对称的一种类型。
A.特别法B.根本法C.普通法D.私法16.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 (D )是非正式渊源。
A.宪法B.法律解释C.国际条约D.道德规17.普通法法系又称为( C )A.罗马法系B.法典法系C.英美法系D.民法法系18.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国宪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C)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非正式解释D.正式解释19.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不同,法可以分为( B )A.根本法和普通法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国法和国际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20.在我国,审判权只能由专门的机关依法行使,即由( C )A.公安机关行使B.人民检察院行使C.人民法院行使D.安全机关行使二、多项选择题。
法理学作业1及标准答案

法理学作业1及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课程综合测试1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规定人们的行为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或禁止怎样做,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是指引人们的行为、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的尺度,同时也是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
2.法: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3.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4.法制: 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法律规则,而且包括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法律运行的机制,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发现教育以及法学研究等等,它是一国、地区法律上层建筑诸因素构成的系统。
5.法系: 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法的本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A.因为法具有社会性,所以它就是社会全体公众意志的反映B.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主观意志性,法的物质制约性强调其客观决定性,从本质上讲,两者是相互矛盾的C.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法的本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不受历史、民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D.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2.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强调是一种合法的国家强制D.与道德一样,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3.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A.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的影响B.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C.法的教育作用有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两种形式D.法的预测作用意味着人们可能根据法律预先知道自己应当如何作为和可能引发何种结果4.马克思曾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20春福师《法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46021

福师《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红字部分为答案!
单选题
1.民法法系产生的基础是()
A.普通法
B.公法
C.罗马法
D.私法
2.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
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3.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A.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
B.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
C.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
D.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
4.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A.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B.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C.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D.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
5.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C.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D.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6.在西欧中世纪,法的本质被归结为上帝意志。
这种神学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院主义哲学家()
A.奥古斯丁
B.阿奎那
C.杰弗逊
D.边沁
7.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
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A.对世义务
B.专属义务
C.救济义务
D.公义务
8."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了()
A.法的阶级性
B.法的不确定性。
东北大学《法理学Ⅰ》在线平时作业001

《法理学Ⅰ》在线平时作业1
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
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关系。
甲的行为属于()
A:法律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B: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参考选项:D
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使犯罪人感到痛苦。
这表明刑罚具有()
A:教育功能
B:改造功能
C:惩罚功能
D:威慑功能
参考选项: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为家人需要一大笔医疗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了下
属单位领导的贿赂20万元。
一周后,甲的哥哥通过其他途径筹集到了医疗费。
于是,甲将这20万元退回了下属单位的领导。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参考选项:B
养花专业户甲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某日晚,乙偷花不慎触电,经送
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甲对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选项:B
铁路扳道工甲因和恋人分手而饮酒自醉,未能及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
甲的义务来源于()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参考选项:D
1。
法理学试题1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学院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课程名称适用时间2008年1月试卷类别适用专业、年级、班政法2007级356班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X20=20分)1、D;2、A;3、C;4、C;5、D;6、C;7、D;8、B;9、C; 10、A; 11、C; 12、A; 13、A;14、A; 15、D; 16、A; 17、B; 18、C;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X10=20分)1、BD;2、ABC;3、BD;4、ABCD;5、BCD;6、BCD;7、AB;8、ABD;9、AC; 10、ABC。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X10=10分)1、(X)2、( J)3、( J)4、( J)5、(X)6、( J)7、( J )8、( X )9、(V) 10、(X)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3X4=12分)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律体系:即法体系或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3、法系:即法族,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式样和运行方式,而对现行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4、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它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6X3=18分)1、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补救免责。
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
6、自助免责。
7、人道主义免责。
2、司法救济是人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权的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首先,司法为解决私人主体之间的人权纠纷提供了一•种公正的、值得信赖的、有效的渠道。
其次,司法是纠正和扼制行政机关侵犯人权的行为的最有力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Ⅰ)》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D )的体现
A.上帝意志
B.公民意志
C.人民意志
D.阶级意志
2.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A )
A.一般理论
B.应用学科
C.专门学科
D.技术学科
3.法的内容最终是由(C )决定的
A.历史传统
B.民族精神
C.物质生活条件
D.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4.法的基本成份或基本元素称之为(B )
A.法律关系
B.法的要素
C.法的渊源
D.法的效力
5.一般认为,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D )。
A.法律关系
B.法律权利
C.法律制裁
D.法律概念
6.法的主要内容是( A )。
A.权利义务
B.法律责任
C.法律制裁
D.法律后果
7.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C )。
A.行政法规
B.行政规章
C.行政法
D.行政复议
8.生命权,健康权应当属于(B )
A.特殊权利
B.基本权利
C.普通权利
D.第二性权利
9.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 )。
A.《法经》
B.《秦律》
C.《九章律》
D.《北齐律》
10.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 )。
A.法律关系的客体
B.法律关系的内容
C.法律关系的主体
D.法律事实
11.以下属于私法的是(B )。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12.民法法系通常将法律分为(B)。
A.制定法和判例法
B.公法和私法
C.普通法和衡平法
D.成文法和法官立法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之一是(D)。
.
A.经济基础不同
B.政治基础不同
C.思想基础不同
D.调整范围不同
14.法理学所称的效力,通常是指法(D)。
A.对人的效力
B.对事的效力
C.时间效力
D.法的约束力
15.衡平法是英国法律传统中与(C )相对称的一种类型。
A.特别法
B.根本法
C.普通法
D.私法
16.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 (D )是非正式渊源。
A.宪法
B.法律解释
C.国际条约
D.道德规范
17.普通法法系又称为(C)
A.罗马法系
B.法典法系
C.英美法系
D.民法法系
18.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解释属于(C)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非正式解释
D.正式解释
19.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不同,法可以分为(B)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20.在我国,审判权只能由专门的机关依法行使,即由(C)
A.公安机关行使
B.人民检察院行使
C.人民法院行使
D.安全机关行使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AE)
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C.私有制的出现
D.商品交换的出现
E.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2.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CD)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行为模式
D.法律后果
E.法律规则
3.对法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ABC)。
A.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法需要人的正确执行和适用
C.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
D.法是达到一定目的的唯一手段和工具
4.以实施法律的主休和法的内容为标准多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BC)
A.法的遵守
B.法的执行
C.法的适用
D.法的监督
E.法的制定
5.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表现为(CDE )。
A.经济基础由法决定
B.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反作用
C.法由经济基础决定
D.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E.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6.法的规范作用主要有(ACDE)。
A.指引作用
B.解释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E.强制作用
7.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BCD )。
A.阶级属性不同
B.实施的方式不同
C.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D.调整的范围不同
8.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AB)。
A.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
则
D.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9.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BD )。
A.法律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道德是法律动作的社会基础
C.法律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D.法律是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
10.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A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B.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C.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
D.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有权监督与无权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