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形态构成规律(3)
合集下载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骨骼与基本形的相叠
• 有作用性的骨骼或可见 的骨骼线可与基本形相 叠,产生覆叠或透叠的 关系。(如图)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重复骨骼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近似
• 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 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 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 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的基本形构成画面,在统一中呈 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 现出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但是如 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近似的程度太小则 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平面构成中的 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 系。 • 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形象,都可称为近似的形象。 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形象,都可称为近似的形象。 所谓近似,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所以,在使用近似时, 要注意近似的程度是否适当。近似,应先考虑形态方 面,然后考虑其大小、色彩肌理等诸方面因素。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视觉形象的分类:
• • • • • • ①几何形 ②有机形 ③偶然形 ④人为形 ⑤自然形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形象的元素 • 点、线、面是形象的基本形式。 面是形象的基本形式。 • 形象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方 形象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 位置之别。 向、位置之别。
因此,形象的元素应包括形象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关系。
• 比如建筑中的窗和 往,以及地上砌的 砖等等,都是极为 典型和普遍的实例。
平面形态构成及规律
• 重复中的变化
• 如果基本形的形状、大小等 元素始终不变,那就是绝对 重复。即使如此,基本形
的方向、位置等仍可有 变动。以重复的最一般意
义讲,基本形重复中的变化, 主要是指其重复中基本形方 向之变化。如:不定方向; (图1)对比方向;(图2) 渐变方向;(图3)重复方 向中带有特异等等。(图4)
平面构成-3(线、面的构成)

图44,是《成本和管理》一书的封面设计。所采用的资料, 只有两组斜向排列的平行粗线和水平方向有疏密变化的文字 排列,二者都具有较强之线的特征。使画面产生水平线与斜 线的对比及空间疏密关系的对比,收到较好的效果。
图45,是勃洛克曼设计的音乐会海报。它是以若干粗细不等 的同心圆,运用大小不同的圆弧变化构成的。其圆弧的起点 与终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疏密关系上,形成较鲜明的 对比。从其平衡和韵律关系上,也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面的种类及其性相
分类:直线形、曲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 ①直线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正方形,最能强调垂 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 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它是男性性格的象征(图50)。 ②曲线形(指几何曲线形),它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秩序感。 特别是圆形,能表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 呆板、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则呈现有变化的几何曲线形,较 正圆形更富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图51)。 ③自由曲线形,它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 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起人们情趣的造型,它是女 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可产生幽雅、就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 的温暖感觉(图52—1、图52—2)。
第二单元
平面形态要素(2)
线的构成-概念
形态
几何:是只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宽度和厚度的; 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 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构成:线是造型必不可少的要素,具有位置、长度 和一定的宽度。
分类:直线和曲线 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就成为直线; 当方向常变换时,就成为曲线; 点的移动方向间隔变换而成的是曲折线,它界于 直线与曲线之间。 如:直线多角形,每边都是用直线组成,如果其直 线边的数量增加的越多,直线的长度缩小到很短的 时候,其直线连接的效果,便会接近为曲线。
图45,是勃洛克曼设计的音乐会海报。它是以若干粗细不等 的同心圆,运用大小不同的圆弧变化构成的。其圆弧的起点 与终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疏密关系上,形成较鲜明的 对比。从其平衡和韵律关系上,也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面的种类及其性相
分类:直线形、曲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 ①直线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正方形,最能强调垂 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 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它是男性性格的象征(图50)。 ②曲线形(指几何曲线形),它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秩序感。 特别是圆形,能表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 呆板、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则呈现有变化的几何曲线形,较 正圆形更富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图51)。 ③自由曲线形,它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 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起人们情趣的造型,它是女 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可产生幽雅、就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 的温暖感觉(图52—1、图52—2)。
第二单元
平面形态要素(2)
线的构成-概念
形态
几何:是只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宽度和厚度的; 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 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构成:线是造型必不可少的要素,具有位置、长度 和一定的宽度。
分类:直线和曲线 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就成为直线; 当方向常变换时,就成为曲线; 点的移动方向间隔变换而成的是曲折线,它界于 直线与曲线之间。 如:直线多角形,每边都是用直线组成,如果其直 线边的数量增加的越多,直线的长度缩小到很短的 时候,其直线连接的效果,便会接近为曲线。
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 方向渐变 对基本形进行排列方向的渐变,可增加画面的变化和空间感。如点的排列方向由正 面渐次转向侧面,将逐渐产生倾斜反转,还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感。
2. 位置渐变 位置渐变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骨格中发生位置变动(作上下、左右或对 角线移动),从而给人以平面的移动感。例如将一组渐变曲线群进行反向的错位连接, 并且按同一方式渐变曲线群,可使图形活泼自然、强烈,造成一种有节奏的起伏。由 这种方法构成的图形是很难由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图6-35、图6-36)。
图6-81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2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旋转的线条,使人沉浸在幻觉的空间中(图683、图6-84)。
图6-83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4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的画面不但充分表现出发散构成的特点,同时也在构成中体现 出一种图案美(图6-85、图6-86)。
图6-85 发射构成作品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形。有时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
以下作品利用基础形、排列形式、色彩的有机统一,使整个画面稳定、流畅的感觉。
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基础形方向 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知识讲解

(3)同心式发射。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扩散。
(4)移心式发射
(4)多心式发射。画面中出现多个中心为发射点。
平面构成
特异 构 成
在规律性骨格和基本形内,变异其中个别骨 格或基本形,突破单调,打破规律。
1.特异基本形 在重复、渐变等由秩序的形式基础上,进行 突破或变异,极小部分违反规律秩序,成 为视觉中心。
第2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与法则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平面图形视觉形 态构成的秩序和规律。 重复、渐变、近似、特异、发射、对比、肌理
什么是骨格:
经过设计者刻意精心的编排,使形体具有秩序的空 间叫骨格。骨骼是构成图形的框架与格式,基本形是 骨架中的填充。
骨骼
规律性 非规律性
(1)规律性骨格。具有严谨的、数字关系的 骨格线。包括:重复、渐变、发射骨格等。
(2)对印法。做出一半的图形,对折纸张印出 另一半图形,或者在光滑的平面上涂上颜料, 用纸盖在上面进行挤压,自然形成的纹理图 案。
(3)喷洒法。用 喷洒法,让颜料在 纸上形成纹理。
(4)压印法。 将纸团、树皮、丝瓜筋、织物等表面凹凸不平的
物体,涂洒上颜料,压印纸上,形成纹理。
(5)熏烧法。用火焰熏,使纸 的表面产生自然纹理。
重复骨格
渐变骨格
发射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比 较灵活。包括:特异、对比、密集骨格等。
特异骨格
密集骨格
对比骨格
平面构成
重复构成
重复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所谓重复, 是指骨格的单元、形象、大小、色彩和方向等 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设计中,相同 的形象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的构成形 式,来源于自然界万物周而复始的更叠,它使 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形成和谐富于节奏感的视 觉效果,有利于加深人对形象的记忆。
平面构成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许修改后)

对称的形式在设计中比较保险,容易被接受,但创新的难度很大。
但是对称存在过于完美、缺少变化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在保证整体平 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的变化。它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其分量加以重新 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相对对称”与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 对称图形。
色彩对比:黑白灰对比成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空间对比:也就是基本形的正与负 虚于实 黑与白的对比
•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 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 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 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 产生韵律。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对应予构成和平面设计, 节奏就是点,线,面, 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 节奏有快慢,强弱,画 面则有疏密,大小,虚 实之分。
古代祥云的图案纹样本身 就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在 画面上很单纯的出现,就 表现出了一种很清新,淡 雅的韵律格调。
•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 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 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 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但是对称存在过于完美、缺少变化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在保证整体平 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的变化。它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其分量加以重新 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相对对称”与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 对称图形。
色彩对比:黑白灰对比成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空间对比:也就是基本形的正与负 虚于实 黑与白的对比
•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 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 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节奏 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 产生韵律。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对应予构成和平面设计, 节奏就是点,线,面, 空间及相互关系体现的, 节奏有快慢,强弱,画 面则有疏密,大小,虚 实之分。
古代祥云的图案纹样本身 就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在 画面上很单纯的出现,就 表现出了一种很清新,淡 雅的韵律格调。
•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 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 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 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资料讲解

2、构成要完整、美观,注意外形的整体效果。 3、注重构图的平衡和稳定。 4、基本形要简练、概括,避免纤细和琐碎。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澳洲商业国际圆桌会议封面
欧盟标志
平面构成
作业二:
1,利用已有的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2,设计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规格:12*12cm 色彩:黑白
“图”,或称“正形”:指成为视觉对象的形 “底”,或称“负形”:指图周围的空虚地带
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基本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 1)以几何形为基础; 2)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用与改造构成的基本形。 1)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基本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 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基本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自然基本形的创造
平面构成
三、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 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在构成中形象和形象之间产生了各种组合关系,这 种组合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面构成
1.分离: 面与面之间互不接触,保持一定的 距离,在平面空间种呈现各自的形态。
平面构成的造型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二、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三、群化构成 四、打散重构
五、图与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就是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点、一条线、一块 面,都可以作为基本形。基本形之间的统一以协调决定了空间图形的整体诸因素的呈现,所以 许多构成种类都是由基本形的丰富变化而形成的。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以变化出无 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形态为好。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澳洲商业国际圆桌会议封面
欧盟标志
平面构成
作业二:
1,利用已有的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2,设计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规格:12*12cm 色彩:黑白
“图”,或称“正形”:指成为视觉对象的形 “底”,或称“负形”:指图周围的空虚地带
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基本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 1)以几何形为基础; 2)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用与改造构成的基本形。 1)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基本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 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基本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自然基本形的创造
平面构成
三、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 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在构成中形象和形象之间产生了各种组合关系,这 种组合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面构成
1.分离: 面与面之间互不接触,保持一定的 距离,在平面空间种呈现各自的形态。
平面构成的造型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二、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三、群化构成 四、打散重构
五、图与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就是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点、一条线、一块 面,都可以作为基本形。基本形之间的统一以协调决定了空间图形的整体诸因素的呈现,所以 许多构成种类都是由基本形的丰富变化而形成的。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以变化出无 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形态为好。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

一、重复构成的概念 重复构成是指在一个画面中使用一个形象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本形进行平均的、 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基本形在构成中连续排列,反复出现、反复运用。重复的基本形, 一般情况下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是相同的,在构成中表现为形的一致性 和相同性。一般在重复骨格中才会出现重复的基本形。变化性的重复构成可称为相对 重复。形态空间因素不变的重复,称为绝对重复。另外,重复基本形在构成中的正负 图形交替排列,可增强画面的黑 白对比效果。如果基本形排列大而少,其效果简单有力,如果小而繁密,其效果 表现为由无数细小单位构成的肌理(图6-1至图6-3)。
图6-48 渐变构成作品
第四节 特异构成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是在一种在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 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 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图6-49至图6-52)。
图6-49 特异构成
图6-6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图67)。
图6-7 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6-61 特异构成作品
图6-62 特异构成作品
图6-63 特异构成作品
第五节 发射构成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产生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 动感及节奏感(图6-64)。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图6-64 发射构成
图6-48 渐变构成作品
第四节 特异构成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是在一种在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 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 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图6-49至图6-52)。
图6-49 特异构成
图6-6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图67)。
图6-7 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6-61 特异构成作品
图6-62 特异构成作品
图6-63 特异构成作品
第五节 发射构成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产生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 动感及节奏感(图6-64)。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图6-64 发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