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
昆明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四版学习概要及作业集(上册)0825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概要及作业集(上册)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目录绪论--------------------------------------------------------------------------------------3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4第三章凸轮机构--------------------------------------------------------------------7 第五章轮系-----------------------------------------------------------------------11 第十章联接--------------------------------------------------------------------14 第十二章蜗杆传动--------------------------------------------------------------------15第十四章轴-----------------------------------------------------------------------------18绪论这一章对本课程和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个大致的介绍。
内容1、概念几个大体的名词术语2、设计机械应知足的大体要求3、机械设计的几种方式和机械设计的大致步骤4、课程研究的内容与教学目标5、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重点机械设计的大体要求课程研究内容与目标课程特点和学习方式难点机械设计应知足的大体要求试探题1.对具有下述功用的机械各举出两个实例:(1)原动机;(2)变换机械能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机械;(3)变换物料的机械;(4)变换或传递信息的机器;(5)传递物料的机器;(6)传递机械能的机器。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

第9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9—1填空题(1)判断机械零件强度的两种方法是 及 ;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分 别为 及 。
(2) 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 应力,也可能产生 应力。
(3) 在变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强度失效是 ;这种损坏的断面包括 及 两部分。
(4) 钢制零件的-N 曲线上,当疲劳极限几乎与应力循环次数N 无关时,称为 循环疲劳;而当N <N 0时,疲劳极限随循环次数N 的增加而降低的称为 疲劳。
(5)零件表面的强化处理方法有 、 、 等。
(6)机械零件受载荷时,在 处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程度通常随材料强度的增大而 。
9—2选择题(1)零件的设计全系数为 。
A 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B 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C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D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2)对大量生产、强度要求高、尺寸不大、形状不复杂的零件,应选择 。
A 自由锻造的毛坯B 冲压毛坯C 模锻毛坯D 铸造毛坯(3)从经济和生产周期性考虑,单件生产的箱体最好采用 。
A 铸铁件B 铸钢件C 焊接件D 塑料件(4)我国国家标准代号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代号是 ,原机械工业部标准代号是 。
A ZB B GBC JBD YBE DINF ISO(5)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
A 增加B 不变C 降低D 规律不定(6)某钢制零件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300MP a ,若疲劳曲线指数m =9,应力循环基数N 0=107,当该零件工作的实际应力循环次数N=105时,则按有限寿命计算,对应于N 的疲劳极限-1N 为 MP a 。
A 300B 420C 500.4D 430.5(7) 某结构尺寸相同的零件,当采用 材料制造时,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最大。
A HT 200B 35号钢C 40C r N iD 45号钢(8)某个40C r 钢制成的零件,已知B =750MP a ,s =550MP a ,-1=350MP a ,ψσ=0.25,零件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工作应力量max =185MP a ,最小工作应力min =-75MP a ,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K σ=1.44,则当循环特性r =常数时,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S ca 为 。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高职)西京学院机械教研室第2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2-1 题2-1图所示为一手摇唧筒,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
2-2 题2-2图所示为一缝纫机下针机构,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
2-3 试绘制如题2-3图所示四种机构的运动简图。
2-4 简易冲床机构如题2-4图所示, 原动件1通过固定在其上面的圆销A 带动滑块2绕固定轴心O 1点转动,滑块2又带动导槽3′(与圆盘3固定连接)绕固定轴心O 2点转动,通过连杆4带动冲头5在机架6中作上下 题2-1图 手摇唧筒题2-2图 缝纫机下针机构题2-3图 四种机构的运动图题2-4图 简易冲床机构往复运动。
试求:(1)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2)计算机构自由度,判断机构从动件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2-5 如题2-5图所示的冲床机构中,主动齿轮1′与偏心轮1固联成一个构件,绕转轴O1作顺时针转动;齿轮6′与槽凸轮6固联成一个构件,绕转轴O2作逆时针转动。
原动件的运动分两路传递:一路由偏心轮1经连杆2、推杆3传递给杆件4;另一路由齿轮1′经齿轮6′、槽凸轮6、题2-5图冲床机构滚子5传递给杆件4。
两路运动经过杆件4的合成,由滑块7传递给压头8,实现上下移动。
试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2-6 指出题2-6图中四种机构运动简图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图中绘有箭头的机构为主动件)。
题2-6图四种机构运动简图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3-1 在题3-1图所示的冲床刀架装置中,当偏心轮1绕固定中心A 转动时,构件2绕活动中心摆动,同时推动后者带着刀架3上下移动,B 为偏心轮的几何中心。
问该装置是何种机构?它是如何演化出来的?3-2 题3-2图所示的四杆机构各构件长度为a =240mm ,b =600mm ,c =400mm ,d =500 mm ,试问:(1) 当取AD 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2)若各构件长度不变,能否以选不同构件为机架的办法获得双曲柄机构或双摇杆机构?如何获得?3-3 在某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两连杆的长度l AB =80,l CD =120和连杆长度l BC =150。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附解答)

.目录绪论 (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3)平面连杆机构 (8)凸轮机构 (14)齿轮机构 (18)轮系 (23)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28)联接 (30)齿轮传动 (41)蜗杆传动 (51)带、链传动 (60)轴 (69)滑动轴承 (75)滚动轴承 (78)联轴器和离合器 (91)绪论1. 简述机构与机器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2. 简述机械的基本含义。
3. 简述构件和零件的区别与联系。
4.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含义。
5. 简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6. 简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性质。
【参考答案】1. 共同点: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体;②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不同点:机器的主要功能是做有用功、变换能量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等;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运动和力、或变换运动形式。
相互关系:机器一般由一个或若干个机构组合而成。
2. 从结构和运动的角度看,机构和机器是相同的,一般统称为机械。
3. 构件是机械中的运动单元,零件是机械中的制造单元;构件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刚性组合而成。
4. 所谓“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有确定规律的刚体运动。
5. 研究对象: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和通用零(部)件(螺栓、键、齿轮、带、链、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研究内容:机构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结构分析、运动分析等;零(部)件结构、设计计算、类型选择、使用维护等。
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着重研究各类机械中的共性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专门机械奠定基础;同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又涉及到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以及机械制造基础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因此,“机械设计基础”是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 什么是机构中的原动件、从动件、输出构件和机架?2. 机构中的运动副具有哪些必要条件?3. 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4. 平面低副有哪两种类型?5. 简述机构运动简图的主要作用,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6. 机构自由度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多少?7. 平面运动副中,低副和高副各引入几个约束?8.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9. 运动链和机构关系如何?10. 画出下列机构的示意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昆明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四版学习概要及作业集(下册)0825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概要及作业集(下册)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目录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3第四章齿轮机构--------------------------------------------------------------------7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11 第十一章齿轮传动--------------------------------------------------------------------------------- 12第十三章带传动和链传动-----------------------------------------------------------16第十六章滚动轴承--------------------------------------------------------------------20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知道何谓平面连杆机构?它有哪些优、缺点?2、清楚平面连杆机构有哪些运动和动力特性?3、知道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什么?4、对机构演变的方法有所了解。
5、掌握四杆机构设计的几种方法。
6、了解常用四杆机构的特点及实际应用。
具体内容 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特性3、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4、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变方法5、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基本要求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缺点及应用;急回特性、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最小传动角及其出现位置、死点;曲柄存在条件,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曲柄存在条件;四杆机构的应用难点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习题2—1试根据图中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3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35轮系思考题5—1 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得主要区别就是什么?行星轮系与差动轮系有何区别?5-2 定轴轮系中传动比大小与转向得关系?5-3什么就是惰轮?它有何用途?5-4 什么就是转化轮系?如何通过转化轮系计算出周转轮系得传动比?5-5如何区别转化轮系得转向与周转轮系得实际转向?5—6 怎样求混合轮系得传动比?分解混合轮系得关键就是什么?如何划分?5-7观察日常生活周围得机器,各举出一个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并计算出传动比与转向。
习题5—1在图示得轮系中,已知z1=15,z2=23,z2'=15,z3=31,z3’=15,z4=33,z4'=2(右旋),z5=60,z5’=20,(m =4 mm),若n1 =500r/min,求齿条6线速度u得大小与方向.题图5-15-2 在图示齿轮系中,已知z1=z2=19,z3'=26,z4=30,z4’=20,z5=78,齿轮1与齿轮3同轴线,求齿轮3得齿数及传动比i15。
题图5-35—3 在图示得钟表传动示意图中,E 为擒纵轮,N 为发条盘,S ,M 及H 分别为秒针,分针与时针。
设z1=72,z 2=12,z3=64,z 4=8,z5=60,z6=8,z 7=60,z 8=6,z9=8,z10=24,z 11=6,z 12=24,求秒针与分针得传动比i SM 及分针与时针得传动比i MH。
5-4 图示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可使齿轮3’与4’啮合,又移动双联齿轮b,可使齿轮5’与6’啮合。
已知各轮得齿数为z 1=42,z 2=58,z3'=38,z4’=42,z 5’=50,z 6’=48,电动机转速为1450r /m in 。
试求此种情况下输出轴转速得大小与方向.5-5 在图示得行星减速装置中,已知z 1=z 2=17,z 3=15。
当手柄转过90°时转盘H 转过多少度?题图5-5题图5-75-6 在图示得差动齿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z1=15,z 2=25,z 2’=20,z3=60。
[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61c1c9e810661ed9ac51f3cb.png)
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论一.填空题1.机器是的组合,它的各部分之间具有。
并能用来代替人们的劳动,完成或实现。
2.机器和机构总称为。
二.选择题1.________是机器制造单元。
A.机构 B.构件 C.零件2.__________是运动的单元。
A.机构B.构件C.零件3.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__________科学。
A.应用B.纯理论C.边缘4.机器和机构的差别是________。
A.能否实现功能的转换 B.能否实现既定的相对运动C.二个都不是5.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组合称为。
A.构件B.零件C.机构D.机器三.判断题1.机器是由机构组合而成的,机构的组合一定就是机器。
()2.机构都是可动的。
()3.一个零件可以是一个构件。
()4.多个零件可以是一个构件。
()5.多个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
()6.机械和机器是一样的。
()7.机构能实现功能的转换。
()8.机构能实现既定的相对运动。
()9.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
()四.简答题1.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2.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3.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机械;零件设计的准则有哪些?4.机械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有哪些?第4章平面机构的组成一.填空题1.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运动形式已知的构件,叫_________;在原动件的带动下作运动的构件,叫_________。
3.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4.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接触形式有接触,接触和接触三种。
5.平面机构的运动副共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副和________副。
6.两构件之间作接触的运动副,叫低副。
7.两构件之间作或接触的运动副,叫高副。
8.低副的优点:制造和维修,单位面积压力,承载能力。
9.低副的缺点:由于是摩擦,摩擦损失比大,效率。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及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习题集系部:适⽤专业:制定⼈:审核⼈:系(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习题集第⼀章机械设计概论⼀、填空题。
1、机械零件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械没计的“三化”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度是指零件在载荷作⽤下抵抗__________的能⼒,强度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刚度是指受载后抵抗__________的能⼒。
5、机械零件丧失预定功能或者预定功能指标降低到许⽤值以下的现象,为__________。
⼆、选择题。
1、机械设计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作原理、结构和设计计算⽅法。
A、各类机械零件和部件B、通⽤机械零件和部件C、专⽤机械零件和部件D、标准化的机械零件和部件2、设计⼀台机器包括以下⼏项⼯作:a、零件设计;b、总体设计;c、技术设计,它们进⾏的顺序⼤休上是( )。
A、acbB、bacC、bcaD、cba3、下列零件的失效形式中,不属于强度问题。
A、螺栓断裂B、齿轮的齿⾯发⽣疲劳点蚀C、蜗杆轴产⽣过⼤的弯曲变形D、滚动轴承套圈的滚道上被压出深深的凹坑4、在设计机械零件时,对摩擦严重的⼀些零件,要考虑其散热性,主要是由于()。
A、在⾼温下将产⽣蠕变现象,出现较⼤塑性变形B、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可能造成零件因强度不够⽽失效C、下产⽣较⼤的热变形,影响正常⼯作D、升⾼后,破坏了正常润滑条件,从⽽使零件发⽣胶合5、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
A、GCB、KYC、GBD、ZB三、是⾮题。
1、机器的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在⼯作时能够完成有⽤的机械功或实现能般的转换。
2、机构的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所以机器与机构只是说法不同⽽⼰。
3、由于强度不够引起的破坏是零件失效中最常见的形式。
4、表⾯失效主要有疲劳点浊、磨损和腐蚀等,表⾯失效后通常会增加零件的摩擦,使尺⼨发⽣变化,最终导致零件的报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绪论
1.【答】
机器的共同特征是:(1)它们是一种人为实物的组合;(2)各部分之间形成各个运动单元,且各单元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在生产过程中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如:机床的切削加工)或转换机械能(如:内燃机、电动机)。
机构的共同特征是:(1)它们是一种人为实物的组合;(2)它们各部分之间形成各个运动单元,且各单元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是前者在生产过程中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2.【答】
构件与零件的区别是: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
零件的实例有:齿轮,键,轴,弹簧。
构件的实例有:连杆,齿轮、键、轴组成的装配体。
3、【答】
在各种机器中经常能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
如螺钉、齿轮、弹簧、链轮等。
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
如汽轮机的叶片、内燃机的活塞、曲轴等。
1 平面机构及其自由度
1.【答】
运动副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一种可动联接。
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在平面机构中低副引入2个约束,高副引入1个约束。
低副容易加工制造,并且承载能力大。
2.【答】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大于0,且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若不满足这一条件,机构会出现三种情况:
(1)当机构的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时,从动件的运动不确定;
(2)当机构的自由度大于0,但小于原动件数时,会发生运动干涉而破坏构件;
(3)当机构的自由度小于或等于0时,不能形成机构,是不能产生相对运动的静定或超静定刚性结构。
3.【答】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机构中各构件相对于机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数目。
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
4.【a解】Array活动构件数5
n,低副数量7
=
P,高副数量
=
L
=
P,故自由度为
H
-
⨯
F
⨯
=
3=
1
-
7
2
5
该机构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
4.【b 解】
活动构件数7=n ,低副数量9=L P ,高副数量
1=H P ,故自由度为
219273=-⨯-⨯=F
C 处为复合铰链
F 处为局部自由度
F E 或'E 处为虚约束
4.【c 解】
活动构件数7=n ,低副数量10=L P ,高副数量0=H P ,
故自由度为
1010273=-⨯-⨯=F
C 处为复合铰链 无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4.【d 解】
活动构件数9=n ,低副数量12=L P ,高副数量
2=H P ,故自由度为
1212293=-⨯-⨯=F A 处为复合铰链
B 处为局部自由度
C 处为虚约束
b )
c )
d )
A B C
2 平面连杆机构
1.【答】
平面杆机构中能绕机架转动副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称为曲柄。
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曲柄不一定是最短杆,如双曲柄机构。
2.【答】
杆机构中,曲柄匀速转动时,从动件的空回行程速度大于工作行程速度,称为急回运动特性。
急回运动特性可用行程速比系数K 来表示
θ
θϕϕ-+=====180180//212112122112t t t c c t c c v v K 式中,θ为摆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所夹的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曲柄滑块机构分为对置式和偏置式两种,其中对置式无急回特性,偏置式则有急回特性。
3.【答】
曲柄摇杆机构如以摇杆为原动件,曲柄为从动件,当摇杆摆动到两个极限位置时,连杆与曲柄共线。
若不计各杆的质量,则这时连杆加给曲柄的力将通过铰链中心,此力对该点不产生力矩,因此不能使曲柄转动。
机构的这种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可以利用飞轮的惯性克服死点位置。
可以利用死点位置设计夹具。
4.【答】
a )双曲柄机构
b )曲柄摇杆机构
c )双摇杆机构
d )双摇杆机构
5.【解】
6.【解】
1)由曲柄存在的条件有 ⎩⎨⎧+≤+≤AD CD
BC AB AD AB l l l l l l 得 ⎩⎨⎧=-+=-+≤≤1550303530BC AD CD
AB AB l l l l l 故 15503035max =-+=-+=BC AD CD AB l l l l mm
2)由题意知,此时AD 杆为最短杆,并且需要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有
⎪⎩⎪⎨⎧+≤++≤+≤CD BC AB AD CD AB BC AD AB AD l l l l l l l l l l 整理有
⎪⎩⎪⎨⎧=-+=-+≤=-+=-+≥≥m m 55303550m m 45355030m m 30AD CD BC AB
CD BC AD AB AB l l l l l l l l l 故 m m 55m m 54≤≤AB l
3)由于机架AD 杆的对边杆不是最短杆,因此为双摇杆机构的条件是不存在曲柄,有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并且AB 杆小于其余三杆之和,即
⎪⎪⎩⎪⎪⎨⎧++≤+>++>++>+AD CD BC AB CD BC AB
AD CD AB BC AD CD AD BC AB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得 ⎪⎪⎩⎪⎪⎨⎧=++≤=-+=-+>=-+=-+<=-+=-+>mm l mm l l l l mm l l l l mm l l l l AB AD CD BC AB CD BC AD AB BC CD AD AB 115303550553035504535503015503530
故为双摇杆机构的条件是:m m 45m m 51<<AB l 或 m m 115m m 55<<AB l
7.【解】(解析法)
1)求极位夹角
361801
5.115.118011=⨯+-=⨯+-=K K θ 2)根据已知条件绘制极限位置图
根据已知条件,作右图。
显然有C 1和C 2两个极限
位置点。
3)求长度AC l 和α
由右图可知 84.7045cos 10075210075cos 22222=⨯⨯-+=-+= ψAD CD AD CD AC l l l l l
由 ψ
θαsin )sin(AC CD l l =+ 整理得 47.123645sin 84.7075arcsin sin arcsin =-⎪⎭⎫ ⎝⎛=-⎪⎪⎭
⎫
⎝⎛=θψαAC CD l l 4)求长度1AC l 和2AC l 用l 表示1AC l 或2AC l ,由右图可以得到方程
由 αc o s 2222l l l l l AD AD CD -+= 整理得 0437528.1952=+-l l
解该方程得 ⎩⎨⎧==82.2546.16921l l 显然 ⎩⎨⎧====82.2546.1692
211l l l l AC AC 5)求AB l 和BC l
由4)可知,该机构有两个解,分别为位置C 1、C 和C 、C 2。
在位置C 1、C 时,有
⎩⎨⎧==-==+84.7046.1691AC AB BC AC AB BC l l l l l l 解得 ⎩⎨⎧==m m 15.120m m 49.31BC
AB l l 在位置C 、C 2时,有
⎩⎨⎧==-==+82.2584.702AC AB BC AC AB BC l l l l l l 解得 ⎩⎨⎧==m m 33.48m m 51.22BC
AB l l (作图法解:1)求极位夹角;2)根据已知条件按1:1作右图;3)分析摇杆、连杆和曲柄之间的关系,作图求出曲柄和连杆的两组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