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合集下载

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式中:
m1 ............................................................................... (A.1) V1
m1——无水焦磷酸钠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V1——在标定中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A.4.3 仪器和设备 A.4.3.1 电位滴定仪或 pH 计:分度值不大于 0.02mV。 A.4.3.2 电磁搅拌器。 A.4.4 分析步骤 称取约5 g 试样,精确至 0.000 2 g,将试样溶于水,转移至 500 mL 容量瓶中,稀释 至刻度并摇匀,必要时过滤。 用移液管移取 50 mL 试验溶液置于 250 mL 烧杯中,加 40 mL 水,在搅拌下慢慢加 入盐酸溶液调至溶液 pH为 3.8,然后按 A.4.2.4 中所述步骤,从“加入 50 mL 硫酸锌溶 液……”开始进行测定。 A.4.5 结果计算 无水焦磷酸一氢三钠含量以焦磷酸一氢三钠(Na3HP2O7)的质量分数 w1 计,按公式 (A.2)计、焦磷酸一氢三钠 英文名称:Trisodium monohydrogen diphosphate 功能:水分保持剂 (一)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食品分类号 08.02 08.03 09.02.01 09.02.03 食品名称 预制肉制品 熟肉制品 冷冻制品 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 5.0 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 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 使用量(g/Kg) 备注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安全警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必要时,需在通 风橱中进行。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规 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 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盐酸。 A.3.1.2 硝酸溶液:1+1。 A.3.1.3 喹钼柠酮溶液。 A.3.2 分析步骤 A.3.2.1 钠离子鉴别 称取1g 试样,加20 mL 水溶解,用铂丝环蘸盐酸润湿后,在火焰上燃烧至无色。再蘸 取试液在火焰上燃烧,火焰应呈亮黄色。 A.3.2.2 焦磷酸根离子鉴别 将 0.1g 试样溶于 100mL 硝酸溶液中。向 30mL 喹钼柠酮溶液中滴入 0.5mL 试样溶液, 不产生黄色沉淀;另取 0.5mL 此溶液于 95℃水浴中加热 10min,滴入 30mL 喹钼柠酮溶液, 立即形成黄色沉淀。 A.4 焦磷酸一氢三钠含量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焦磷酸一氢三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焦磷酸二氢二钠,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锌, 定量生成焦磷 酸锌沉淀和硫酸,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生成的硫酸, 再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的消耗量计算出焦磷酸一氢三钠的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盐酸溶液:1+20。 A.4.2.2 硫酸锌溶液:125 g/L; 将 125 g 硫酸锌(ZnSO4· 7H2O)溶解于水,用水稀释至1 L,在 pH计上,根据显示的 pH,用硫酸溶液(1+500)或氢氧化钠溶液(6 g/L)将pH调至 3.8。 A.4.2.3 无水焦磷酸钠; A.4.2.3.1 以工业无水焦磷酸钠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卫生】2020年新食品原料名单

【卫生】2020年新食品原料名单

【关键字】卫生
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名单汇总(161种)
有关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名单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更好地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政府信息。

现将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我委公告批准的新资源食品(现已改称新食品原料)名单和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汇总如下。

一、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批准的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名单
2、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
三、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四、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仅限用于1岁以上幼儿的食品。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1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卫生部公布的新资源食品目录(更新至2014年9月26日)

卫生部公布的新资源食品目录(更新至2014年9月26日)

凉茶饮料原料 凉茶饮料原料 凉茶饮料原料 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 —— —— ≤15克/天 ≤15毫克/天(以 β -胡萝卜素计)
70
盐藻及提取物
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71
鱼油及提取物
Fish Oil (extract)
——
≤3克/天 2009/12/22
72 73 74 75 76 77 78
甘油二酯油 地龙蛋白 乳矿物盐 牛奶碱性蛋白 酸角 菊粉 多聚果糖
—— 婴幼儿不宜食用 ——
≤30克/天 ≤6克/天 —— ≤3克/天 2012/9/4 2012/9/5
关于批准中长链脂 肪酸食用油和小麦 低聚肽作为新资源 食品等的公告(卫 生部公告2012年第 16号) 关于批准人参(人 工种植)为新资源 食品的公告(卫生 部公告2012年第17 关于将肠膜明串珠 菌肠膜亚种列入《 可用于食品的菌种 名单》的公告(卫 生部公告2012年第 关于批准蚌肉多糖 作为新资源食品的 公告(卫生部公告 2012年第2号) 关于批准玛咖粉作 为新资源食品的公 告(卫生部公告 2011年第13号) 关于批准元宝枫籽 油和牡丹籽油作为 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2011年第9号) 关于批准翅果油等 2种新资源食品的 公告(2011年 第1
关于批准裸藻等8 种新食品原料的公 发布来源 告(2013年 第10 号)
23
光皮梾木果油
——
24
青钱柳叶
食用方式:冲泡 使用范围不包括婴 幼儿食品 Tea blossom Suaeda salsa seed Oil Sacha Inchi Oil Sumac Fruit Oil —— 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Diacylglycerol Oil Earthworm Protein Milk Minerals Milk Basic Protein —— Inulin Polyfructose

2017年新食品原料名单

2017年新食品原料名单

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名单汇总(161种)
有关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名单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更好地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政府信息。

现将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我委公告批准的新资源食品(现已改称新食品原料)名单和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汇总如下。

一、2008年以来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批准的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名单
二、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
三、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
四、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仅限用于1岁以上幼儿的食品。

新食品原料目录2022

新食品原料目录2022

新食品原料目录2022我国的新食品原料管理制度大致经历了食品卫生法(试行)时期的《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卫生法时期的《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以及食品安全法时期(2015年修订)的新食品原料相关规定等3个主要阶段。

2007年以前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包含了食品原料,如低聚木糖、海藻糖、蛹虫草子实体等,也包括了大量终端产品,如天府可乐、振华851口服液、有机锗饮料等。

2008年以来公告的新食品原料均是食品原料的形式。

随着我国新食品原料管理制度的变革,新食品原料的名称也经历了从“新资源食品”到“新食品原料”的变化过程,新食品原料这一概念的内涵和范围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2013年5月3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其中,第二条规定,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二)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三)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四)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

★ 2022新食品原料目录(共计224种)★截止2021年11月16日1、卫监督食便函[2008]140号名单(92种):(1)亚兰牌御米油,华农甘二酯油,天光牌盐藻,雪之溶牌杜仲籽油,NCFMTM嗜酸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BE80,鲜の每日CTM芦荟纤果汁饮品,金典御品牌金花茶浸提液,金花茶,平衡康牌针叶樱桃果粉,马泰克DHATM-S,仙人掌干粉,植物甾醇酯(Veqapure Plant sterol ester),植物甾醇(Vegapure plant sterol),大溪地诺丽果浆,百奥斯汀虾青素SCE5(2)少林可乐,天府可乐,“天使乐”和“康佳宝”,中国花粉口服液,身宝可乐,食用真菌蛋白美味D-100,瑞莱星饮料,油菜花粉系列产品,油菜花粉系列产品,油菜花粉口服液,振华851口服液,北京天安851营养液,桦汁浓缩液,天力饮料,榨蚕蛹氨基酸,上海可乐,长城可乐(1995年已获准更名为“红景天可乐”),中槐茶,富硒麦芽粉(硒强化麦芽粉),爱得锗有机锗饮料及饮液,中国可乐,康必得天然β-胡萝卜素,安平泰有机锗饮料,海洋宝,螺旋藻粉,神蜉酒,微多饮料,天力晶,天力饮液,正分子胶囊,唐古特大黄酒,蜂蜜唐古特酒,莼菜多糖营养液,水溶性珍珠粉胶囊,公孙银杏营养液,北芪神茶,健康锗饮液,索奇MT生物饮品,活力王SOD啤酒,金秀圣塘山茶,“怡安宝”天然红景天饮品,花雄特酒,阳光营养液,可瑞螺旋藻,螺旋藻营养块,蜂胶口服液,天爱珍珠粉,有机锗健康盐,补王虫草精,鱼腥草营养液,百龄康,灵芝纯营养液,北芪神茶,草珊瑚口香糖,草珊瑚泡泡糖,冬虫夏草多糖营养液,东方神绞股蓝茶,玄驹酒,活力素营养液,图腾益生液,颐康保健液,苦丁茶,胖大海凉茶,精制松花粉,精制首乌粉,三花天然营养素,回天力牌灵芝菌丝体粉,东方宝晶,地黄宝碳酸饮料,低聚大糖,蛹虫草子实体(粤96-18)(3)异麦芽(lsomalt),鼠李糖乳杆菌GG(ATCC 53103)LACTOBACILLUSRHAMNOSUSGGILGG.ATCC 53103),动物双歧杆菌BB-12,海藻糖,乳双歧杆菌 HOWARU Bifido,鼠李糖乳杆菌 HOWARU Rhamnosus,乳双歧杆菌 BI-072、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名单(7种):嗜酸乳杆菌、低聚木糖、透明质酸钠、叶黄素酯、L-阿拉伯糖、短梗五加、库拉索芦荟凝胶备注:低聚木糖2014年第20号有变更。

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普通食品等汇总(截止2019年1月1日)

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普通食品等汇总(截止2019年1月1日)

目 录(截止2019年1月1日)序号内容页码1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新食品原料)名单1-2 2可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3 3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目录4-6 4公告、复函等明确为普通食品 / 不(宜)是普通食品的名单7-8 5出处、依据9-210类别明细出处备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药食同源)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卫法监发[2002]51号共计87种(另一说法是86种。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2014年的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官方正式发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卫法监发[2002]51号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卫法监发[2002]51号嗜酸乳杆菌、低聚木糖、透明质酸钠、叶黄素酯、L-阿拉伯糖、短梗五加、库拉索芦荟凝胶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低聚木糖2014年第20号有变更低聚半乳糖、副干酪乳杆菌(菌株号GM080、GMNL-33)、嗜酸乳杆菌(菌株号R0052)、鼠李糖乳杆菌(菌株号R0011)、水解蛋黄粉、异麦芽酮糖醇、植物乳杆菌(菌株号299v)、植物乳杆菌(菌株号CGMCC NO.1258)、植物甾烷醇酯、珠肽粉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植物甾烷醇酯2014年第10号有变更蛹虫草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3号2014 年第10 号有变更菊粉、多聚果糖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5号γ-氨基丁酸、初乳碱性蛋白、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植物乳杆菌(菌株号ST-Ⅲ)、杜仲籽油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茶叶籽油、盐藻及提取物、鱼油及提取物、甘油二酯油、地龙蛋白、乳矿物盐、牛奶碱性蛋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8号DHA藻油、棉籽低聚糖、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花生四烯酸油脂、白子菜、御米油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3号金花茶、显脉旋覆花(小黑药)、诺丽果浆、酵母β-葡聚糖、雪莲培养物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9号蔗糖聚酯、玉米低聚肽粉、磷脂酰丝氨酸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5号蔗糖聚酯2012年第19号有变更新资源食品类别明细出处备注雨生红球藻、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7号翅果油、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号元宝枫籽油、牡丹籽油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9号玛咖粉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3号蚌肉多糖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2号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小麦低聚肽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6号菊芋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6号菊粉的原料人参(人工种植)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7号蛋白核小球藻、乌药叶、辣木叶、蔗糖聚酯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9号茶树花、盐地碱蓬籽油、美藤果油、盐肤木果油、广东虫草子实体、阿萨伊果、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卫生部公告2013年第1号裸藻、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丹凤牡丹花、狭基线纹香茶菜、长柄扁桃油、光皮梾木果油、青钱柳叶、低聚甘露糖卫计委公告2013年第10号显齿蛇葡萄叶、磷虾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卫计委公告2013年第16号壳寡糖、水飞蓟籽油、柳叶蜡梅、杜仲雄花、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卫计委公告2014年第6号塔格糖、奇亚籽、圆苞车前子壳、蛹虫草、植物甾烷醇酯卫计委公告2014年第10号塔罗油卫计委公告2014年第10号植物甾烷醇酯的原料线叶金雀花卫计委公告2014年第12号茶叶茶氨酸卫计委公告2014年第15号番茄籽油、枇杷叶、阿拉伯半乳聚糖、湖北海棠(茶海棠)叶、竹叶黄酮、燕麦β-葡聚糖、清酒乳杆菌、产丙酸丙酸杆菌、低聚木糖卫计委公告2014年第20号乳木果油、(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宝乐果粉、N-乙酰神经氨酸、顺-15-二十四碳烯酸、西兰花种子水提物、米糠脂肪烷醇、γ-亚麻酸油脂(来源于刺孢小克银汉霉)、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木姜叶柯卫计委公告2017年第7号黑果腺肋花楸果、球状念珠藻(葛仙米)卫健委公告2018年第10号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类别明细出处备注一、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Bifidobacterium lacti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infantis、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德氏乳杆菌乳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卫办监督发〔2010〕65号1.传统上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菌种允许继续使用。

2008-2014年新资源食品简述

2008-2014年新资源食品简述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新资源食品包括:(一)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二)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四)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本文罗列2008.5.26—2014.6.26卫生部公告批准的新资源食品。

其中标注65、乳矿物盐67、牛奶碱性蛋白68、副干酪乳杆菌69、嗜酸乳杆菌70 、低聚半乳糖71、鼠李糖乳杆菌72、水解蛋黄粉73、植物乳杆菌(菌株号299v)74、植物乳杆菌(菌株号CGMCC NO.1258)78、嗜酸乳杆菌等食品与目前我司产品所涉及行业相关性较大。

塔格糖、奇亚籽、圆苞车前子壳为新食品原料(2014年05月30日2014年第10号)2、塔格糖3467分子式:C47H84O2壳寡糖、水飞蓟籽油、柳叶蜡梅、杜仲雄花、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 (2014年04月06日2014年第6号)2-10个聚合度的寡聚氨基葡萄糖 来源:壳聚糖 结构式:n分子式:(C 6H 11O 4N )n 为2-10 分子量:322-16109101112显齿蛇葡萄叶、磷虾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2013年12月24日2013年第16号)叶、低聚甘露糖(2013年10月30日2013年第4号)17、181920、长柄扁桃油21、光皮梾木果油22、青钱柳叶23、低聚甘露糖甘露二糖—甘露十糖 来源:魔芋粉 结构式:n分子式:(C 6H 10O 5)n ,n 为2-10 分子量:342.3-1639.44茶树花、盐地碱蓬籽油、美藤果油、盐肤木果油、广东虫草子实体、阿萨伊果和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2013年1月4日 卫生部公告2013年第1号) 24、茶树花25、盐地碱蓬籽油26、美藤果油282930、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蛋白核小球藻、乌药叶、辣木叶(2012年11月12日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9号)33、辣木叶35、人参(人工种植)(2012年8月29日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7号)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和小麦低聚肽作为新资源食品,增加菊芋作为新资源食品菊粉的原料,公布抗性糊精作为普通食品。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汇总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汇总

2002年-2015年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汇总
一、原国家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87个: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
二、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公告、批复、复函形式同意作为食品原料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9期,总第303期



窗20
这些测试可以只简单地进行筛选测试(如OECD 301快速生物降解能力测试和OECD 302固有生物降解性试验),或者更复杂、更高级的分层模拟测试(如OECD 303A,污水处理模拟测试)。

要了解的是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应用这几个指导方法的。

例如,那些微溶于水的物质、可挥发性物质或者吸附性物质,它们进行快速生物降解能力测试指导要应用ECHA指南关于化学品安全评估:R.7b 章中的内容,见http://guidance.echa.europa.eu/docs/ guidance_document/information_requirements_r7b_ en.pdf。

对于可挥发性物质,特别是大多数香精配料的测试方法见OECD 301C、301D、301F和310测试。

这些生物降解能力的标准为一些生态标签组织所接受。

还有其他类型的生物降解物质(如在欧盟的洗涤剂)就要通过快速或固有生物降解能力测试(即在OECD 301和OECD 310或OECD 302试验中,60%~70%可生物降解)。

目前,在化妆品方面还没有生物降解能力的法规定义。

香精行业要认定一个香精是否是“可降解香精”,要按以下方面进行考虑和判别:
1、香精中的配料要进行OECD 301实验检测其快速生物降解性能;
2、也应考虑到配料的固有生物降解性能;
3、实验结果是否符合OECD、GLP(良好实验室规范),甚至QSAR(定量构效)模式;
4、判别混合物是“可生物降解”的,要考虑混合物中的配料有多少是达到可生物降解标准的,如60%、70%、90%,甚至100%。

标准生物降解测试是为单一物质而开发的,最终的生物降解率就通过CO2或O2的消耗量来计算。

因此对于象香精这样的混合物,不会提供其中各个成分的降解信息。

从技术角度来说,混合物的生物降解测试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出于种种原因,并不推荐对整个香精进行生物降解测试。

在此,对测试进行不一样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取代的方法是对香精进行的降解测试应该对其中每个香精配料分开进行生物降解测试,并把不同配料的测试结果按重量比进行相加。

这一对香精的生物降解能力和环境接受度的测试方法在IFRA IL 620及其附件1中进行讨论。

很少有对精油和天然提取物生物降解测试的数据,因为它们大多数是复杂的混合物。

不同的快速和固有生物降解性测试标准
测试OECD/ISO参数
快速生物降解性测试
DOC消减试验301A/ISO 7827DOC消减量
CO2产出试验301B/ISO 9439/OPPTS 835.3120CO2产量
改进的MITI试验301C耗氧量
密闭瓶法试验301D/ISO 10707耗氧量
改进的OECD筛选301E/ISO 7827DOC消减量
呼吸计量法试验301F/ISO 9408耗氧量
顶空测试310/ISO 14593CO2产量
固有生物降解性测试
不溶物生化需氧量试验ISO 10708耗氧量
改进的MITI试验II302C耗氧量
赞恩-惠伦斯试验302B/ISO CD9888/OPPTS 835.3200DOC消减量
S.C.A.S.试验302A/OPPTS 835.3210DOC消减量在密闭容
器中CO2的产量
(未完待续)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2012年8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批准和增补一批食品添加剂,主要内容如下:
2012年第9期,总第303期
行业之窗
21
10月份展会预告
2012中国冰淇淋冷冻食品产业展览会展会时间:2012年10月11日~13日
展会地点: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2012第十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10月11日~13日
展会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2012北京国际美容美发化妆品博览会(秋季) 展会时间:2012年10月17日~19日
展会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2012第十五届中国(天津)冰淇淋乳品原料及加工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展会时间:2012年10月18日~20日
展会地点:天津国际展览中心
2012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油、调味品、食品配料及油脂机械与包装机械博览会展会时间:2012年10月23日~25日
展会地点:北京农业展览馆新馆
第八届中国食品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10月26日~29日
展会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2012中国饮料行业高峰论坛论坛时间:2012年10月30日~31日
论坛地点:上海
1、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质量规格要求、检验方法:焦磷酸一氢三钠、氧化亚氮、乳糖酶、柠檬酸钙、右旋糖酐酶;
2、13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乳酸钙、二氧化碳、海藻酸丙二醇酯、辣椒油树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碳酸钠、甜菊糖苷、黄原胶、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3、5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食品用加工助
剂:白油(液体石蜡)、硫酸铜、硫酸锌、乙酸乙酯、聚甘油脂肪酸酯;
4、8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铁、牛磺酸、乳铁蛋白、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D 、维生素B 1、维生素B 2;
5、增补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δ-内酯的质量规格要求;
6、增补食品用酶制剂蛋白酶的原料来源。

欧盟发布新的食品添加剂申请指南文件
7月18日,欧洲食品安全局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添加的营养物质来源专家小组共同发布一份新的食品添加剂申请指南文件,以替代2001年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旧指南文件。

新的指南文件反应了近年来科学的进步和最新的风险评估原则的发展。

该文件引入了一个新的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可以有助于引导申请者合理地设计毒理学实验,并保
证所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对实验结果的科学评估之上,使消费者安全得到保证。

新的应用程序也根据动物福利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动物实验的数量。

毒理学需要包括对基因毒性、毒性、致癌性以及生殖毒性的评估。

此外,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新暴露评估工具也将应用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