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_2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_2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 B2760-2007)2007年8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七年八月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使用规定调整如下,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2008年12月1日前,按照以往《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使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等11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十一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抗坏血酸等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D-异抗坏血酸钠等1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检测技术综述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检测技术综述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检测技术综述陈盛;陈景春;何亚斌【摘要】母乳是自然界赋予婴儿最好的食物,当母乳无法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与,婴幼儿奶粉为替代母乳的最佳选择。

本文综述了母乳脂肪代替品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OPO)的由来、合成技术及现有的检测技术。

2013年6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征集意见稿以及相关的编制说明,要研发出更为快捷、精准的检测技术,成为了各大奶粉生产厂家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研究方向。

%Breast milk is the best food for infants in nature, infant formula is the best choice for breast milk substituted. the research value and relate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the breast milk fat substitutes for 1,3-oleic acid 2-palmitic acid triglyceride ( OPO) were reviewed, meanwhil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was prosected.【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26-27,58)【关键词】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母乳;婴幼儿配方奶粉;检测技术【作者】陈盛;陈景春;何亚斌【作者单位】上海必诺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上海必诺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上海必诺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14.1母乳中含有3.0%~4.5%的脂肪,是母乳中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其不仅提供婴儿活动所需的45%左右的能量,同时提供给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脂肪酸,其中包括98%的甘油三酯[1]。

卫生部关于批准嗜酸乳杆菌等7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

卫生部关于批准嗜酸乳杆菌等7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

卫生部关于批准嗜酸乳杆菌等7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嗜酸乳杆菌、低聚木糖、透明质酸钠、叶黄素酯、L-阿拉伯糖、短梗五加、库拉索芦荟凝胶为新资源食品。

上述7种新资源食品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时,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特此公告。

附件:7种新资源食品目录.doc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7种新资源食品目录一、嗜酸乳杆菌二、低聚木糖三、透明质酸钠四、叶黄素酯中文名称叶黄素酯英文名称Lutein Esters主要成分叶黄素二棕榈酸酯基本信息来源:万寿菊花化学名称: 叶黄素二棕榈酸酯( CAS 注册号: 547-17-1)结构式:分子式: C72H116O4分子量:1045.71生产工艺简述以万寿菊花为原料,经过脱水粉碎、溶剂提取、低分子量醇纯化和真空浓缩等步骤生产而成。

使用范围焙烤食品、乳制品、饮料、即食谷物、冷冻饮品、调味品和糖果,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食用量≤12 毫克/天质量规格性状深红棕色细小颗粒叶黄素二棕榈酸酯含量> 55.8%玉米黄质酯含量< 4.2 %溶剂残留正己烷<10 ppm 乙醇<10 ppm五、L-阿拉伯糖中文名称 L-阿拉伯糖 英文名称 L-Arabinose产品基本信息来源:玉米芯、玉米皮等禾本科植物纤维 结构式:CC O HOH H C C CH 2OH H HHO HO 链状结构 环状结构分子式:C 5H 10O 5 分子量:150.13生产工艺简述以玉米芯、玉米皮等禾本科植物纤维为原料经稀酸水解、脱色、脱酸、生物发酵、分离净化、结晶、干燥得到。

使用范围 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产品质量规格性状白色结晶粉末 L-阿拉伯糖含量 ≥99.0% 水分 ≤1.0% 灰分 ≤0.1% 熔点154-158℃比旋光度[α]20D (C=5,H 2O ,24h )+100º~+104º六、短梗五加。

卫生部关于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汇总

卫生部关于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汇总

卫生部关于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汇总
在中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品称新资源食品。

至今卫生部已发布了14个公告,共55种新资源食品,现由食品伙伴网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新资源食品公告)
卫生部关于批准低聚半乳糖等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
卫生部关于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年第3号)
卫生部关于批准菊粉、多聚果糖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年第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新资源食品公告)
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和新资源食品行政许可工作的公告(2009年第14号)
卫生部关于批准茶叶籽油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第18号)
关于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公告(2010年第3号)
关于批准金花茶、显脉旋覆花(小黑药)等5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0年第9号)
关于批准蔗糖聚酯、玉米低聚肽粉、磷脂酰丝氨酸等3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5号)
卫生部关于批准翅果油等2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1年第1号)
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9号)卫生部关于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3号)
关于批准一批新资源食品、普通食品及可用于食品的菌种的公告(卫生部第17号公告)。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实用标准》(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实用标准》(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2007年8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七年八月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使用规定调整如下,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2008年12月1日前,按照以往《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使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等11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十一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抗坏血酸等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D-异抗坏血酸钠等1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四月七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注:各类食品不包括附件所列食品类别附件:各类食品不包括的食品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及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特此公告。

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2、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名称: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 功能:甜味剂(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扩大使用范围和量及增补品种2007~2010 年度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3号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4号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5号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9号 (14)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2号 (15)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 (18)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7号 (18)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 (19)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 (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9号 (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新资源食品)2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 (25)1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4号)…(勘误表)..3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7号 (3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8号 (35)1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新资源食品)361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1号 (4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6号 (4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7号 (43)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3号…(新资源食品)48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5号…(新资源食品)49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 (5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新资源食品)6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8号…(新资源食品)642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9号 (68)2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号 (70)2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3号…(新资源食品)722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4号 (7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现予以公告。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 B2760-2007)2007年8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七年八月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使用规定调整如下,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2008年12月1日前,按照以往《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使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等11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十一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抗坏血酸等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D-异抗坏血酸钠等1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四月七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注:各类食品不包括附件所列食品类别附件:各类食品不包括的食品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08年第1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及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特此公告。

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2、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名称: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Erythritol功能:甜味剂(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即食谷物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即食谷物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GB 5009.22 GB 5009.82 GB 5009.88 GB 5009.89 GB 5413.11 GB 5413.18 GB 5413.21 GB 5413.31 GB/T 6543 GB 7096 GB 7101 GB 7718 GB 7949 GB 8270 GB 8820 GB 9683 GB 11674 GB 14751 GB 14754 GB 14755 GB 14757 GB 14880 GB 14881 GB/T 16919 GB 19640 GB/T 20706 GB/T 20880 GB/T 20884 GB/T 20886 GB/T 22492 GB/T 22493 GB/T 23529 GB 25531 GB/T 26762 GB 28050 GB 29921 GB 30616 GH/T 1030 DBS 32/009 JJF 1070 NY/T 749 NY/T 777 NY/T 834
即食谷物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即食谷物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膨化谷物粉(荞麦粉、薏苡仁粉、小米粉、糙米粉、燕麦粉、红豆粉、大豆粉、黑豆
粉、绿豆粉中的一种或数种)或酶解谷物粉(大米粉、燕麦粉、糙米粉)或谷物配方粉为主要原料,添加 或不添加水果粉(青木瓜粉、葡萄粉、椰子粉、甜橙粉)、水苏糖、红萝卜粉、白芷、核桃粉、黄瓜籽粉、 骨胶原蛋白肽、酶解鱼骨粉、莱菔子、陈皮、麦芽、南瓜籽粉、精肽粉、松花粉、食用酵母、麦芽糊精、 果糖、大豆肽粉、中链甘油三酯、葡萄糖、马齿苋、可可粉、冬瓜、植脂末、鸡内金、灰树花、清蛋白多 肽、银耳、黄花菜、花生、藕节、大枣、养心菜、海藻糖、大豆蛋白粉、人参(人工种植)、茯苓、山药、 莲子、白扁豆、猴头菇粉、耳叶牛皮消、a-乳白蛋白、乳清蛋白粉、亚麻籽油粉、紫苏子油粉、大麦苗粉 (麦绿素)、螺旋藻粉、蛋白核小球藻,添加或不添加新资源食品:圆苞车前子壳、小麦低聚肽、菊粉、 低聚木糖、玛咖、γ-氨基丁酸、乳矿物盐、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辣木叶粉,添加或不添加营养强化 剂:维生素 B1、维生素 C、维生素 D、烟酸、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亚铁、焦磷酸铁,添加或不添加食品 添加剂:三氯蔗糖、异麦芽酮糖、甜菊糖苷、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和食品用香精,部分原料烘干、粉 碎,经过筛、配料、混合、制粒或不制粒、包装制成的即食谷物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及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特此公告。

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
2、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
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
附件1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
名称: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
功能:甜味剂
(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
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
(1)生产工艺
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
白色晶状粉末
(3)技术要求
①理化指标
(1).生产工艺
以取自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中的淀粉经过化学的或酶水解所得的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3)技术要求
①理化指标
②微生物指标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名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 2-palmitoyl triglyceride 功能:营养强化剂
(一)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1.生产工艺
由脂肪酶催化酯交换,使脂肪酸在丙三醇分子上的位置重新排列而得。

2.性状
在25℃条件下为白色固体
3.技术要求
硅酸钙
名称:硅酸钙 Calcium silicate
功能:抗结剂
(一)硅酸钙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1.生产工艺
硅酸钙由新熟化的石灰与含合成二氧化硅反应而得。

2.性状
白色至灰白色易流动粉末。

由不同比例的氧化钙剂二氧化硅组成,可分为有水和无水两种。

不溶于水,但可与无机酸形成凝胶。

3.技术要求
可溶性大豆多糖
名称: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
功能:增稠剂、乳化剂、被膜剂、抗结剂
(一)可溶性大豆多糖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1.可溶性大豆多糖的生产工艺
以大豆或大豆粕为原料,经脱脂、提取、纯化、灭菌、干燥等工艺生产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2.性状
白色至微黄色、粉末状产品
3.技术要求
(1)理化指标
酶解大豆磷脂
名称:酶解大豆磷脂Enzymatically decomposed soybean phospholipid
功能:乳化剂
(一)酶解大豆磷脂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各类食品a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二)酶解大豆磷脂的质量规格要求
1.生产工艺∶
以大豆磷脂为原料,在适当温度条件下,用磷脂酶A2进行分解,再经过丙酮萃取,除去丙酮可溶物并回收丙酮不溶物,经过精制后得到的酶解大豆磷脂。

2.性状∶
白色至褐色粉末、粒状或块状,或淡黄色至暗褐色粘稠状液体,有特有气味。

3.技术要求
棉子糖
名称:棉子糖Raffinose
功能:营养强化剂
(一)棉子糖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1.生产工艺
从甜菜糖蜜中通过柱层析分离装置提取、分离、精炼、干燥等工艺制成。

2.性状
白色粉末
3. 技术要求
(1)理化指标
杨梅红
名称:杨梅红Mynica Red
功能:着色剂
(一)杨梅红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1.生产工艺
以杨梅成熟果实为原料,用乙醇溶液提取经大孔树脂纯化的提取物,经浓缩干燥制得。

2.性状
紫红色至红黑色粉末或固体,无肉眼可见杂质。

3.技术要求
附件2
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
一.丙烷
(一)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液化状态下)
(二)技术要求
(一)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液化状态下)
(二)技术要求
(一)性状
白色,无异味
(二)技术要求
四.普鲁兰酶(生产用菌株:基因供体菌株:deramificans)
(一)生产工艺
由经基因工程改造(基因供体菌株:Bacillus deramificans)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生产菌株,经深层发酵、提取和精制而成的普鲁兰酶制剂。

(二)性状
褐棕色液体,具有酶特有的气味、无异味,允许有少量的凝聚物。

(三)技术要求
1.理化指标
备注:a:各类食品不包括以下食品类别
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
01.01.01 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包括复原乳
01.02.01 原味发酵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
01.05.01 稀奶油
02.01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02.02.01.01 黄油和浓缩黄油
04.01.01 新鲜水果
04.02.01 新鲜蔬菜
04.02.02.01 冷冻蔬菜
04.02.02.06 发酵蔬菜制品
04.03.01 新鲜食用菌和藻类
04.03.02.01 冷冻食用菌和藻类
06.01 原粮
06.02 大米及其制品(大米、米粉、米糕)
06.03.01 小麦粉
06.03.02.01 生湿面制品(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
06.03.02.02 生干面制品(挂面)
06.04 杂粮粉(包括豆粉)及其制品
06.05.01 食用淀粉
08.01 生、鲜肉
09.01 鲜水产
09.03 预制水产品(半成品)
10.01 鲜蛋
10.03.01 脱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黄粉、蛋白片)
10.03.03 冷冻蛋制品(如冰蛋)
11.01 食糖
11.03.01 蜂蜜
12.01 盐及代盐制品
12.09 香辛料类
13.01 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13.02 婴幼儿断奶期食品
13.03 病人用特殊食品
14.01.01 饮用天然矿泉水
14.02.01 果蔬汁(浆)
15.03.01 葡萄酒
16.02 茶叶、咖啡
附件3
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