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糊树脂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PVC糊树脂生产技术及应用现状分析

PVC糊树脂生产技术及应用现状分析摘要:主要介绍了国内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并进行了工艺对比,简要介绍国内生产状况及其加工应用。
说明PVC糊树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糊树脂;生产技术;应用现状;问题PVC糊树脂成型加工具有设备价廉、加工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的生产等优点。
因此在人造革、地板革、玩具、壁纸、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所以我们将在文章中对它的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PVC糊树脂的生产技术从聚合方法分析,目前PVC糊树脂生产技术有3大类,但具体实施过程有7种:①乳液法,分为普通乳液聚合、乳液种子聚合、连续乳液聚合;②微悬浮法聚合,分为普通微悬浮、种子微悬浮聚合;③混合法,分为混合微悬浮聚合、混合乳液聚合。
其干燥方法比较单一,均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1]。
1.乳液种子聚合法将配方要求量的软水加入聚合釜内,然后按顺序向釜内投入起始的乳化剂,用NaOH溶液调节水相pH值至9.5~10.5,投入引发剂和一二代种子。
将釜内压力抽至0.057MPa时,开启单体加料阀,按配方加入起始单体,升温反应约1h,回收单体;然后将釜内放空阀打开,使釜内达到常压,向釜内加入要求量的乳化剂和聚氧乙烯蓖麻油,搅拌15min,即得到PVC糊树脂。
2.微悬浮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在乳化剂中分散,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引发聚合,生成适当粒径的聚氯乙烯乳胶的方法。
用N2置换釜内空气,将经由过滤器的无离子水用泵打入聚合釜中,将溶解好的聚乙烯溶液经过滤用泵打入釜中,同时将引发剂及单体氯乙烯经计量加入釜中,启动搅拌。
升温至聚合温度50~60℃然后用5℃水冷却,压力由0.7~1MPa下降至0.3~0.45MPa出料。
未反应的氯乙烯经泡沫捕集器回收分离,聚合物和悬浮液送至碱处理。
离心机过滤,再经洗涤可得含水量15%左右的聚氯乙烯。
PVC糊树脂技术发展及加工应用

PVC糊树脂技术发展及加工应用1多样化的技术现状从聚合方法分析,目前PVC糊树脂生产技术有3大类,但具体实施过程有7种:①乳液法,分为普通乳液聚合、乳液种子聚合、连续乳液聚合;②微悬浮法聚合,分为普通微悬浮、种子微悬浮聚合;③混合法,分为混合微悬浮聚合、混合乳液聚合。
其干燥方法比较单一,均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
1·1乳液聚合现仅从乳液聚合的核心问题———乳胶粒径及其分布进行叙述。
首先要选好乳化剂的品种,并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选择适当的乳化剂,这是一名合格的工艺配方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确保体系质量,使生产稳定进行。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上必须具备两个基团,即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见表2)。
表2亲水基团或亲油基团的HLB值水、油是不相溶的,但通过乳化剂的两个基团可以把水和油(单体)很容易地相溶在一起,其乳化效率与这些基团的大小和性质有关。
因此,采用平衡值HLB值来衡量乳化剂的乳化效率。
表3是某些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凡具备以上两个基团的乳化剂都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或降低界面张力(指液-液界面)的作用。
表4是各种乳化剂及添加物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
选择乳化剂的依据:(1)根据不同的聚合方法来选择使用阴离子乳化剂还是使用非离子型乳化剂或者使用两种离子乳化剂。
(2)被乳化物的HLB值越大,其效果越差,见图1。
(3)乳化剂对氯乙烯单体有较强的增溶作用,即增强对乳胶的吸附强度,从而增加乳胶体系的稳定性。
(4)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复合使用,会有较好的乳化效果。
(5)选用的乳化剂不应对聚合反应产生干扰作用。
对乳化剂的研究是比较复杂的课题,目前我国PVC糊树脂生产企业实际选用乳化剂时,都有各自较系统的认识。
乳液种子聚合采用了连续滴加的方式,其乳化剂的品种和用量与微悬浮聚合有根本的区别,但其核心仍然是乳胶的粒径及其分布。
1·2微悬浮聚合我国PVC糊树脂总产量中仍然是微悬浮法占60%以上,究其原因是:①聚合反应比较简单,一次性投料,与悬浮法聚合相似;②产品质量比较稳定,重复性强;③一次聚合就可得到大粒径乳胶(0·1~2·0μm);④乳胶含固量高,通常在48%左右,甚至可达到50%,降低了热能消耗。
糊树脂的生产技术与发展现状(2011修改)

糊树脂的生产技术与发展现状(2011修改)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与发展现状PVC糊树脂多半与增塑剂、稳定剂等调配成糊状进行加工,与悬浮树脂成型加工相比,PVC 增塑糊能够在室温或接近室温条件下塑成各种制品,具有加工设备价廉,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地生产等优点,因而在人造革、地板革、浸渍手套、玩具、壁纸、油墨、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
1. PVC糊树脂的特点PVC糊树脂(P—PVC),白色粉末,主要是以制成糊状形式来应用,通常与增塑剂混合,制成增塑糊。
糊树脂的初级粒子大小及其分布决定了糊树脂主要加工性能(糊性能),PVC糊树脂的初级粒子为0.2~2.5μm,干燥后的树脂粒度大小为15~50μm(二次粒子)。
PVC糊树脂的最大特点是二次粒子在增塑剂中能“崩解”还原成初级粒子,能制成稳定的糊料,而悬浮聚合产生的通用型树脂在增塑剂中只能溶胀,不能崩解成初级粒子,也不能成糊,这是两种树脂最本质区别。
2.PVC糊树脂生产现状2.1国外PVC糊树脂生产现状近年来,世界PVC糊树脂工业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均呈现跳跃式增长,其中亚洲地区尤为显著。
2008年世界PVC糊树脂产能约374.2万t/a,占PVC总产能的8.7%;产量约309万t,装置平均开工率约82%。
其中中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5.0%,占亚洲总产能的64.0%。
2008年中国PVC糊树脂产量36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1.0%,是亚洲地区最大的PVC糊树脂生产国,位居世界第三。
2000~2008年我国PVC糊树脂产能、产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8.7%和16.0%。
其中,美国约占10%、日本占7.5%、法国占12%、德国占25%。
国外发达国家PVC 糊树脂生产企业绝大数采用乙烯法路线,且规模较大。
从PVC糊树脂产品品种、牌号来看,各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
具体见表1、表2。
表1 国外PVC糊树脂主要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企业名称糊树脂生产能力/万t·a-1索尔维(Solvay)21维纳利特(Vinnolit)20.9欧洲乙烯(EVC)16阿托(Atofino)12台塑公司11德国(Vestolit)10.5吉昂(Geon)10LG化学9Norsk Hydro 7西方化学(oxychem)7合计124.4表2 世界主要PVC糊树脂生产企业产品牌号概况生产商产品牌号生产工艺索尔维(Solvay)SOLVIN TM系列;24个牌号,其中乳液法17个,即367NC、373ND、376NB、376ND、376NE、380NC、380ND、380NS、386NB、373MC、373ME、373MH、374MB、374MC、375MD、370HD、372HA;微悬浮法7个,即360NA、367NB、372LD、372NA、380NF、367NK、367NN乳液法及微悬浮法维纳利特(Vinnolit)乳液法(均聚)E67ST、EX69ST、P3468、E68SA、P9070、E68CF、E69CQ、E70CQ、P4472、E72CF、E74CC、P5078、EX80TT;乳液法(共聚)E5/56C、E10/65C、PA5470/5;微悬浮法P70、P70F、P70PS、P80、P90;均聚掺混C100V、C65V、C66W;共聚掺混C14/50V、C14/60V、SA1062/7乳液法及微悬浮法欧洲乙烯(EVC)EVIPOL系列。
PVC糊树脂的简介

PVC糊树脂的生产简介聚氯乙烯(PVC)树脂是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目前我国的年总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500万吨,成为氯碱工业生产中平衡氯气主要的产品之一。
聚氯乙烯糊是聚氯乙烯树脂的品种之一。
其是指未加工状态下PVC树脂的一种独特形式,粒度范围一般在0.1~2μm(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股在20~2009m)。
其成型加工工艺与悬浮树脂相比,具有加工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模具简单便宜,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可生产一些特别的制品,如塑胶制品、泡沫人造革、微孔塑料、钢板塑层,汽车用装饰材料、电器材料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擘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和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领域。
随着加工制品的不断开拓,PVC糊状树脂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PVC糊树脂的生产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混合微悬浮法和微悬浮聚合法等1.1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聚合是氯乙烯(VCM)和水在水溶性引发剂(常用过硫酸盐)和乳化剂作用下得到聚氯乙烯糊树脂。
一般情况下,乳液聚合得到的乳胶粒径小于0.2I.tm,为了达到增大乳胶粒径的目的,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合法,使乳胶粒径增大到1.Opm左右。
在乳液聚合中,如果有已生成的高聚合物乳胶存在,控制物料配比和条件,原则上VCM仅在已生成的乳胶粒子上聚合,而不再形成新的粒子,这种已生成的高聚物乳胶就好像晶种,因此称为“乳液种子聚合”。
但只有合理的粒径还不够,必须具有适当的粒径分布,才能得到性能优良的PVC糊树脂。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很重要,所用数量决定了引发剂的粒子数,且对最终的胶乳粒子的大小起了主要作用。
特别在进行种子生成时,采用高引发速率和低浓度乳化剂进行生产,能使胶乳微粒尺寸分布变窄。
胶乳粒径及其分布是乳液法生产PVC 糊状树脂的关键所在。
PVC糊树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PVC糊树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Certainly! Here is the English response followed by the Chinese response:PVC Resin Industry Marke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ReportThe PVC resin industr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PVC, or polyvinyl chlorid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in the world, with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o healthcare products. As a key compon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PVC products, PVC resin serves as a crucial raw material for various industries.Currently, the global PVC resin market is characterized by several key factors. Firstly, th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steady growth due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PVC products in construction, automotive, packaging, and healthcare sectors. Additionally, the Asia-Pacific region, notably China and India,has emerged as a dominant force in the PVC resin market, owing to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se countries.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PVC resin industry is poised for furth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ne of the significant trends that will shape the industry's trajectory is the growing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continue to gain prominence, there is a heightened emphasis on developing eco-friendly PVC resin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recycling initiatives.Furthermor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PVC resin manufacturing are expected to drive market growth.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investing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and versatility of PVC resin,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improved PVC-based products that cater to evolving consumer needs.In addition, the evolving regulatory landscape is likely to impact the PVC resin industry. Stringent environmental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related to PVC production and usage are anticipated to influence market dynamics and compel industry players to adopt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Overall, the PVC resin industry is positioned for expansion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fueled b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PVC products across diverse end-user industries and the industry's proactive response to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PVC树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近年来,PVC树脂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增长和变革。
PVC糊树脂行情高涨

PVC糊树脂行情高涨一、PVC糊树脂行业概况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聚合而成的一种常用热塑性塑料,是中国消费量第一、全球消费量第二的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聚氯乙烯树脂按用途主要分为通用树脂和糊树脂。
由于其成糊性能优良,以及分散性能良好主要应用于软材料领域。
如在手套、人造革、地板革、壁纸、输送带等领域,PVC都是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其中人造革和手套合计占比近60%。
与其它塑料相比PVC价格较低,随着改性技术水平提高,特种PVC的牌号及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拓展,已成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PVC树脂的生产方法总共有五种,其中悬浮法生产过程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产品适宜性强,PVC的主要生产方式;而本体法不用水和分散剂,聚合后处理简单,产品纯度高,但是存在聚合过程搅拌和传热的难题,生产成本较高;微悬浮聚合法是近年来一种较新的PVC 糊树脂生产工艺,该法生产的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满足大多数加工的需要,具有乳液法树脂很难达到的某些优良性能。
目前,我国PVC糊树脂生产企业中,除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PVC 糊树脂原料VCM采用乙烯法路线生产外,其他企业均采用乙炔法路线。
生产工艺中,乳液法工艺约占35%,微悬浮法工艺约占65%。
二、下游需求旺盛2011-2014年,国内PVC糊树脂产能随需求爆发快速增长,远超当时国内消费能力,供给端的过剩给价格也带来了较大压力,此后产量恢复平稳。
2019年国内PVC糊树脂有效产能约为129万吨,开工率估计在70%左右。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对于医用器材的需求急剧攀升,其中就包括医用手套,而受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PVC手套制品企业出口订单暴增,手套生产线扩张使得对于PVC 糊树脂的需求量同比增加60%,因此目前国内产能多处于高负荷生产状态,PVC糊树脂需求激增带动PVC糊树脂价格大幅上涨。
2020年的糊树脂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2020年3至5月份,受国内及国际突发疫情事件影响,下游开工情况疲软,糊树脂企业大盘料库存增加,期间糊树脂价格下跌明显,价格一度探底至7000元附近水平。
2024年PVC糊树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PVC糊树脂市场规模分析引言PVC糊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材料,在建筑、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PVC糊树脂市场规模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本文将对PVC糊树脂市场规模进行详细分析,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PVC糊树脂市场概述PVC糊树脂是由聚氯乙烯(PVC)与增塑剂等添加剂混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涂料、胶粘剂等行业。
2024年PVC糊树脂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PVC糊树脂市场在过去几年出现了稳步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对市场规模的详细分析:1. 市场规模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统计,PVC糊树脂市场在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增长了约15%。
这主要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对PVC糊树脂的需求增加。
2. 市场规模预测在未来几年,预计PVC糊树脂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这主要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人们对环境友好型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新兴市场的发展。
3. 市场规模分布根据地域分布,目前亚太地区是PVC糊树脂数量最大的地区,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40%左右。
此外,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是重要的PVC糊树脂市场。
4. 市场规模驱动因素PVC糊树脂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建筑业的发展、新兴市场的需求增加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PVC糊树脂的环保特性将成为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
结论PVC糊树脂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未来预计也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建筑业的发展、新兴市场的需求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发展趋势,提升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份额。
我国PVC糊树脂市场发展前景

我国PVC糊树脂市场发展前景提示:PVC糊状树脂在汽车行业中的车身底部抗石击涂料、裙边涂料、车身焊缝密封胶、堵孔胶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汽车用FVC塑溶胶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近几年的发展主要伴随着汽车生产工艺的革新和环保要求而进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内容提要:PVC糊状树脂在汽车行业中的车身底部抗石击涂料、裙边涂料、车身焊缝密封胶、堵孔胶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汽车用FVC塑溶胶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近几年的发展主要伴随着汽车生产工艺的革新和环保要求而进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2-2016年中国聚氯乙烯(PVC)产业研究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我国PVC糊树脂生产正在向系列化、品牌化、规模化、高端化、低成本和环保产业方向发展,国内市场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随着PVC糊树脂加工制品的不断开拓,PVC糊状树脂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PVC糊树脂生产技术渐趋成熟,加速了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智能化企业转变,各公司将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用树脂品种和商端产品,满足了国际市场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自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
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的技术交流,使生产的产品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并加强了PVC糊树脂改性方面的研究,不断强化下游产品的性能,加速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发展。
在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与汽车工业相配套的粘合剂和密封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以PVC 糊状树脂为基础的塑溶胶就是其中之一。
PVC糊状树脂在汽车行业中的车身底部抗石击涂料、裙边涂料、车身焊缝密封胶、堵孔胶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汽车用FVC塑溶胶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近几年的发展主要伴随着汽车生产工艺的革新和环保要求而进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PVC糊树脂下游产品品种的不断开发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全世界总消费量的增加,上游产品产能也不断提高,.通用树脂逐渐迈向精细化和专业化,具有发展前景的特种和专用PVC树脂成为整个PVC 行业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C糊树脂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摘要】:聚氯乙稀(PVC)糊树脂由于其众多生产及应用的优点,目前已成为研究领域上的一个大热点。
文章从PVC的生产现状及应用进展出发,介绍了其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喷雾干燥技术的关键操作;再全面分析了PVC中增塑剂迁移的影响因素,引入了添加纳米填充剂抑制迁移的新方法;最后立足于国内当前状况,分析现存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PVC糊树脂;生产现状;制备方法;应用进展;增塑剂迁移;现有难题
VC糊树脂成型加工具有设备价廉,加工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的生产等优点,因此在人造革、地板革、玩具、壁纸、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所以我们将在文章中对它的研究现状、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PVC糊树脂(PPVC)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μm (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μm)。
PVC糊树脂是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 Farben)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目前全世界PVC糊树脂总生产能力约200万t/a。
其中,西欧是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最多、产量最大的地区,西欧各国的PVC糊树脂生产能力已达到70万~75万t/a。
国外发达国家PVC糊树脂生产企业绝大多数采用乙烯法路线,且规模较大。
从生产方法来看,已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台法、乳液连续聚台法、乳液无种子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种子微悬浮法、乳液微混合法等;我国PVC糊树脂工业起始于50年代。
目前国内PVC糊树脂生产企业近20家,总生产能力约为l7.65万t/a,约占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9.6%。
生产工艺以种子乳液聚合为主,其它的还有连续乳液、微悬浮法等,绝大多数为电石原料路线。
我国虽然先后引进了国外7家公司的35个牌号的PVC糊树脂生产技术,基本上包罗了当代世界上最主要的PVC糊树脂生产方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乳液法
乳液聚合配方主要有VCM、水、水溶性引发剂和乳化剂。
乳液聚合对搅拌要求很严格,引发作用是在水相中进行的,通常使用的引发剂是水溶性过硫酸盐。
一般情况下,乳液聚合得到的乳胶粒径小于0.2μm,为了达到增大乳胶粒径的目的,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合法,使乳胶粒径增大到1.0μm左右。
在乳液聚合中,如果有已生成的高聚合物乳胶存在,控制物料配比和条件,原则上VCM仅在已生成的乳胶粒子上聚合,而不再形成新的粒子;这种已生成的高聚物乳胶就好像晶
种,因此称为”乳液种子聚合”。
但只有合理的粒径还不够,必须具有适当的粒径分布,才能得到性能优良的PVC糊树脂。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很重要,所用数量决定了引发剂的粒子数,且对最终的胶乳粒子的大小起了主要作用。
特别在进行种子生成时,采用高引发速率和低浓度乳化剂进行生产,能使胶乳微粒尺寸分布变窄。
2. 微悬浮法
微悬浮聚合是制得PVC糊树脂较新的一种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工业化。
其流程是:先将部分VCM(5%)用机械均化的方法制成稳定的乳状(粒径在1.0μm左右),然后进行聚合(必须选用油溶性的引发剂)。
用这种方法生产的PVC糊树脂的流动性优良,乳化剂用量少,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抗水性均得到了改善。
该生产工艺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影响因素:选用合适的复合乳化剂和颗粒改良剂体系;聚合体系组分的均化;搅拌速度;水与单体之比恰当。
3. 混合法
混合法PVC糊树脂生产工艺主要是集乳液聚合和微悬浮聚合于一体,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要加入经过乳液聚合后的种子和其他乳化剂、引发剂、各种助剂及VCM一起参与反应。
混合法用C16和C18混合直链醇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或月桂酸胺组成乳化剂形成微小乳液,聚合反应主要在微滴中进行。
乳液聚合后加入种子使整个粒径成为双峰分布。
PVC糊树脂已广泛应用于人造革、浸渍手套、壁纸、粘合剂、汽车密封料、钢板涂层、涂料、高级鞋靴等应用领域。
据估算,2000年全球PVC糊树脂市场总消费量约166万t/a。
在我国,PVC材料有两个较好的应用成果:1、滴塑棉制品。
这种通过滴塑工艺制成的棉塑制品在我国属于新科技产品,它是以各种针织棉布及各种混纺基布为原料,在其表面上滴有白色或彩色的PVC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成半球形在布面上按梅花形均匀分布,然后塑化成制品。
这种棉塑布具有极好的耐磨、防滑、隔热、绝缘和透汗性能,制成的手套更是当今世界流行趋势,是各种针织、尼龙、帆布和劳保手套的换代产品。
2、应用于汽车行业。
车用塑料已进入强度更高、质量更轻的第二代材料。
利用PVC糊树脂配制的增塑糊经搪塑、旋转模塑、浸渍成型等工艺可以制作汽车座手靠、仪表板表皮、方向盘表皮等等汽车内装饰件,这些内装饰件都能如实复制精致的模具表面图案和构型,都具有良好的耐热、抗冲击、抗撕裂性,而且手感和外观都给人以自然和谐之感。
由于PVC糊树脂成型加工与悬浮PVC树脂相比具有加工设备价廉、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别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地进行生产等优点,所以目前在塑料加工行业形势看好。
我国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这个行业的年产能迅速增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必须及早加以重视并解决:
1. 市场竞争压力大。
虽然我国引进了国外的生产技术,但技术水平仍落后一定距离,国内同牌号重复生产,产品质量不稳定;加上受到电力、国际原油等
能源涨价的影响,市场价格起落不定。
2. 市场空间需扩展。
PVC糊树脂的应用领域较宽裕,但是目前其在市场份额占有量上仍是寥寥无几;产品的结构拘泥在均聚物,共聚物较少。
综合分析国内外PVC糊树脂生产现状,我们认为,今后国内PVC糊树脂应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工艺配料和聚合条件做好通用品种牌号的生产,力求达到产品质量高、消耗定额低等;同时,针对人造革、运输带、装饰体、汽车胶粘剂、建筑涂料、专用手套等专有用途开发一些专用树脂品种,形成各公司自己的特色产品来满足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各生产厂家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在力所能及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多种PVC糊树脂的生产技术装置,以满足不同用户对PVC糊树脂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断加大应用开发力度,拓宽PVC糊树脂的应用范围,以PVC糊树脂的应用来促进PVC 糊树脂的生产,把我国PVC糊树脂的生产向系列化、高品质、大规模、低成本方向发展,及早赶上国外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欧京阳. 国内外PVC糊树脂生产现状、市场需求与预测. 中国氯碱:2002,16-18.
[2] 刘岭梅. 混合法PPVC生产技术要点的研究. 聚氯乙烯:2002, 61-62.
[3] 马芝英. 微悬浮法制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 聚氯乙烯:1989,20-23.
[4] 谢雷. 混合法PVC糊树脂糊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聚氯乙烯:2005,13-16.
[5] 朱伟平, 刘艳. PVC糊树脂生产及应用概况. 弹性体:1995,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