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照明和应急照明的定义和区别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事故照明系统的9种设计方案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事故照明系统的9种设计方案一.照明系统设计一般原则1.照明负荷应根据其中断供电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失,合理地确定负荷等级,并应根据照明的类别,结合电力供电方式统一考虑,正确选择照明配电系统的方案。
2.正常照明电源宜与电力负荷合用变压器,但不宜与较大冲击性电力负荷合用。
如必须合用时,应由专用馈电线供电,并校核电压波动值。
对于照明容量较大而又集中的场所,如果电压波动或偏差过大,严重影响照明质量或灯泡寿命,可装设照明专用变压器或调压装3. 备用照明(供继续和暂时继续工作的照明)应由两路电源或两回线路供电。
二. 照明系统设计9种方案说明1.供电方式:一台变压器。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疏散照明线路与正常照明线路分开。
2.供电方式:一台变压器及一路备用电源。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暂时继续工作用的备用照明可由备用电源供电。
3.供电方式:一台变压器及蓄电池组。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暂时继续工作用的备用照明可由蓄电池组供电。
4.供电方式:两台变压器。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由不同变压器供电。
5.供电方式:变压器(一台)-干线。
对外无低压联络线时,正常照明电源接自干线总断路器之前。
6.供电方式:变压器(两台)-干线。
两段干线间设联络断路器,照明电源接自变压器低压总开关的后侧,当一台变压器停电时,通过联络开关接到另一段干线上。
7.供电方式:由外部线路供电。
适用于不设变电所的重要或较大的建筑物,几个建筑物的正常照明可共用一路电源线,但每个建筑物进线处应装带保护的总断路器。
8.供电方式:由外部线路供电。
适用于次要的或较小的建筑物,照明接于电力配电箱总断路器前。
9.供电方式:低压供电(多层建筑)。
在多层建筑物内,一般采用干线式供电,总配电箱装在底层。
应急照明与安全照明的区别

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不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
应急照明不同于普通照明,它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三种。
备用照明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
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1)断电后不进行及时操作或处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及中毒等事故的场所如制氢、油漆生产、化工、石油、塑料、赛璐璐及其制品生产、炸药生产及溶剂生产的某些操作部位。
(2)断电后不进行及时操作或处置将造成生产流程混乱或加工处理的贵重部件遭受损坏的场所。
如化工、石油工业的某些流程、冶金、航空航天等工业的炼钢炉、金属熔化浇铸、热处理及精密加工车间的某些部门。
(3)照明熄灭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或严重经济损失的场所。
如重要的通信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发电厂与中心变电所、控制中心、国家和国际会议中心、重要旅馆、国际候机楼、交通枢纽、重要的动力供应站(供热、供气、供油)及供水设施等。
(4)照明熄灭将妨碍消防救援工作进行的场所。
如消防控制室、应急发电机房、广播室及配电室等。
(5)重要的地下建筑因照明熄灭将无法工作和活动。
如地铁车站、地下医院、大中型地下商场、地下旅馆、地下餐厅、地下车库与地下娱乐场所等。
(6)照明熄灭将造成现金、贵重物品被窃的场所。
如大中型商场的贵重物品售货区、收款台及银行出纳台等。
安全照明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人员的安全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
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1)工业厂房中的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而熄灭时,在黑暗中可能造成人员挫伤、灼伤等严重危险的区域。
如刀具裸露而无保护措施的圆盘锯等。
(2)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熄灭时,使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延误急救时间而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
如医院的手术室、危重患者的抢救室等。
(3)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而熄灭后,由于众多人员聚集,且又不熟悉环境条件,容易引起惊恐而可能导致人身伤亡的场所,或人们难以与外界联系的电梯内等。
应急照明照度

应急照明照度一、前言应急照明是指在灾难或紧急情况下,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保护,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照明措施。
应急照明照度是指在应急情况下,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保护,需要提供的最低照度要求。
本文将从应急照明的概念、应急照明标准、应急照明设备、应急照明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应急照明概念1. 应急照明定义应急照明是指在灾难或紧急情况下,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保护,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照明措施。
它是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措施。
2. 应急照明作用(1)提供基本光源:在停电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提供基本光源,确保人员能够看清周围环境。
(2)引导逃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通过合理设置和设计应急灯具来引导人员顺利逃生。
(3)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必要的照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三、应急照明标准1. 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0052-2009规定了建筑物应急照明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
根据该标准,应急照明的最低照度为5lx。
2. 行业标准《建筑物消防设施设计规范》GB 50016-2014规定了建筑物消防设施的设计要求。
根据该标准,应急灯具应当设置在安全出口、安全通道、楼梯间、走廊等区域,并且应当满足一定的亮度和持续时间要求。
四、应急照明设备1. 应急灯具(1)自动开关式:在停电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应急状态,为人员提供必要的光源。
(2)手动开关式:需要手动开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光源。
2. 应急电源(1)蓄电池:能够在停电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为应急灯具提供必要的电源。
(2)发电机:在停电时间较长或需要保障大功率设备正常运行时,能够为建筑物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持。
五、应急照明设计1. 设计原则(1)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2)合理选用应急灯具和应急电源,确保其可靠性和持久性。
(3)合理设置应急灯具,能够覆盖所有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安全通道、楼梯间、走廊等区域。
应急照明系统

应急照明系统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急照明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应急照明系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照明,确保人们的安全。
它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各种场所,为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救援提供必要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应急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和设计要素。
一、应急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应急照明系统是一种在常规电力供应中断时自动启动的紧急照明系统。
它通过电池或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当主电力供应中断时,自动转换至备用电源供电。
该系统通过灯具或指示灯将照明信号传递给人们,以便安全地疏散和行动。
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源供电的监测,一旦检测到中断,系统将自动启动备用电源,确保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应急照明系统的功能1. 照明功能:应急照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照明,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仍能清晰地看见周围环境,以保障其安全疏散。
2. 指示功能:应急照明系统通常包括指示灯,用于指示出口、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的位置,以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安全通道。
3. 自动启动功能:应急照明系统能够感应到主电力供应中断,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同时启动照明系统,保证照明信号的及时传递。
4. 持久供电功能:备用电源通常采用电池或发电机,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提供电力供应,确保灯具长时间持续亮起。
三、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素1. 灯具选择:应急照明系统的灯具应具备较高的亮度和可靠性。
常用的照明灯具包括LED灯、荧光灯和射灯等,选择合适的灯具能够更好地满足紧急照明需求。
2. 系统布置:应急照明系统的灯具布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保证照明能够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建筑物内。
关键位置如楼梯口、走廊、出口等应设置明显的指示灯,以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3. 电源选择:备用电源是应急照明系统的核心部分,可选用电池组或发电机。
电池组能够提供一定时间的持续电力,而发电机则可以在外部电力中断时快速启动,为系统提供长时间稳定的电源。
消防应急照明灯的功能常识

消防应急照明灯的功能常识消防应急照明灯是一种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提供照明的设备,它具有多种功能,以下是其常见功能的详细介绍:1. 提供照明:消防应急照明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照明,帮助人们在黑暗环境中看清周围的情况。
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照明能够帮助人们迅速找到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避免发生意外。
2. 显示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消防应急照明灯通常被安装在建筑的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其具备指示功能,通过发光或发出特定的信号,指示人们正确的逃生方向,帮助人们快速、安全地离开火灾现场。
3. 防止恐慌和混乱:火灾等紧急情况会导致人们恐慌和混乱,消防应急照明灯的亮光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紧张情绪,让人们保持冷静和理性,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提高逃生的成功率。
4. 维持基本照明:消防应急照明灯通常配备有备用电池或发电机,并且在停电等情况下能够提供持续的照明。
这对于消防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非常重要,也能够保持基本的照明条件,减少事故的发生。
5. 薄弱电力供应时的备用照明:在一些地区或场所,电力供应不稳定或容易中断,消防应急照明灯可以作为备用照明设备使用,在电力中断时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场所内的安全。
6. 增加可见性:消防应急照明灯通常具备高亮度、广范围的照明效果,可以大大增加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可见度,使人们更容易找到出口。
7. 广播系统:一些消防应急照明灯也带有广播系统,可以用于发出紧急广播信息,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行动或提供逃生指示,进一步增强逃生效果。
8. 防水、防护功能:消防应急照明灯通常具备防水和防护功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如水灾、化学泄漏等情况。
9. 自动检测和报警:一些消防应急照明灯配备有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可以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
10. 长寿命和高效能:消防应急照明灯通常采用节能和高效的LED灯具,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低能耗,节约能源并减少更换频率。
总结起来,消防应急照明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照明、指示方向、减少恐慌、维持基本照明、作为备用照明、增加可见性、发出紧急广播、防水、防护、自动检测和报警、节能高效。
事故照明原理

事故照明原理事故照明是指在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下提供照明的设备,其作用是为人们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逃生的照明。
事故照明原理是指事故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照明效果的实现原理。
了解事故照明原理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事故照明设备至关重要。
事故照明设备通常采用LED灯作为光源,LED灯具有高亮度、低能耗、长寿命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事故照明的光源。
事故照明设备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紧急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位置,以确保在发生火灾、地震、停电等紧急情况时,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并安全疏散。
事故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置的电池或外接的电源供电,当主电源中断时,事故照明设备能够自动启动,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照明。
事故照明设备还具有自检功能,能够定期自动进行测试,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事故照明设备的照明效果主要取决于灯具的亮度和照射范围。
事故照明设备需要具有足够的亮度,以确保在照明范围内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和安全出口的位置。
同时,事故照明设备的照射范围也需要足够广阔,能够覆盖整个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在选择和使用事故照明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事故照明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达到要求;其次,要定期对事故照明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后,要合理设置事故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照明范围,确保能够有效地为人们提供照明。
总之,事故照明原理是指事故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照明效果的实现原理,了解事故照明原理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事故照明设备至关重要。
选择符合标准的事故照明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并合理设置安装位置和照明范围,能够有效地提高事故照明设备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照明和安全保障。
应急照明的施工方案

应急照明的施工方案应急照明是为了在发生事故导致正常照明中断时提供照明。
它的功能分为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
备用照明是为了保证继续工作而设置的照明,安全照明是为了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的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照明,疏散照明是为了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安全撤离而设置的照明。
应急照明还分为火灾应急照明和非火灾应急照明。
不同功能的应急照明有不同的要求。
应急照明的安装部位有所不同。
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应安装在人群安全疏散线路上,如走道、楼梯间和拐角处;备用照明应安装在消防控制室、变配电室、消防用电设备机房、通信机房等重要设备用房以及人员密集的场所;安全照明多安装在大型商场、银行营业所、医院手术室、急救室及危险的工作场所。
应急照明的照度水平也有不同的要求。
用于继续工作的备用照明的照度不小于正常照度水平,如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计算机室或通信机房等;用于暂时继续工作的备用照明,其照度不小于正常照度的10%~50%,如餐厅、营业厅、观众厅等人员密集处;安全照明的照度不低于正常照度的5%~10%。
应急电源转换时间也有限制。
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的电源转换时间不应超过15秒(用于防盗的备用照明转换时间应在1.5秒内);安全照明的电源转换时间不应超过0.5秒。
应急照明的供电时间也有要求。
备用照明至少继续工作8小时以上;暂时工作的备用照明应保证继续工作1小时以上;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应保证继续工作20分钟以上;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则不应少于30分钟。
标准应急照明灯具的工作时间不低于90分钟。
应急照明的电源也需要特别注意。
应急照明的电源应当与正常照明的电源分开。
应急照明的电源可以采用蓄电池、发电机等方式,但要保证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急照明的线路敷设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疏散照明需要采用耐火电线或电缆,电线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750V,并且采用铜芯绝缘电线。
然而,对于备用照明和安全照明线路的敷设,规范并没有要求采用耐火电线或电缆。
事故照明原理

事故照明原理
事故照明是指在发生火灾、爆炸、地震、台风等灾害事故时,为了保障人员疏散、逃生和救援工作的需要,采用特殊的照明设备和照明系统,使人员在灾害事故中能够及时、安全地疏散和逃生的一种照明方式。
事故照明的原理主要包括照明设备、照明系统和应急照明。
首先,事故照明的原理之一是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是指用于在灾害事故中提供照明的设备,包括手持式应急灯、应急照明灯具、应急照明灯具等。
这些设备通常具有便携、易操作、耐用等特点,能够在灾害事故中提供必要的照明支持,帮助人员疏散和逃生。
其次,事故照明的原理还涉及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地下空间、交通隧道等场所设置的应急照明系统,用于在灾害事故中提供照明支持。
照明系统通常包括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标志、应急疏散指示灯等设备,通过自动控制或手动操作,在灾害事故中提供必要的照明支持,帮助人员疏散和逃生。
最后,事故照明的原理还包括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是指在灾害事故中,通过特殊的照明设备和照明系统,为人员疏散、逃生和救
援工作提供必要的照明支持。
应急照明通常具有自动启动、长时间
照明、防水防爆等特点,能够在灾害事故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保障
人员的安全。
总的来说,事故照明的原理是通过照明设备、照明系统和应急
照明,为人员疏散、逃生和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照明支持,保障人
员在灾害事故中的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
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照明系统,合理设置应急照明,确
保在灾害事故中能够及时、安全地疏散和逃生。
事故照明的原理对
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照明和应急照明的定义和区别
关于事故照明在《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89年制定,2008年最后一次印刷)。
第十八章照明部分,事故照明定义: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供事故情况下暂时继续工作或安全疏散用的照明装置为事故照明。
在由于工作中断或误操作容易引起爆炸、火灾以及人身事故或者会造成严重政治后果和经济损失的场所应设置事故照明。
事故照明灯一般宜布置在可能引起事故的场所、设备、材料周围以及主要通道和出入口处。
DL/T5390-2007《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中应急照明定义: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而启用的照明。
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
疏散照明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于确保处于疏散通道被有效地辨认和使用的照明。
安全照明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于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照明。
备用照明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于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
在下列情况下应设应急照明:
1.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
2.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
的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
3.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入口和通道,应设置疏散照明。
4.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