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年轮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
「年轮」科学课教案,带你掌握大班生命教育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树木年龄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树干年轮的分布特点。
(2)运用测量工具,计算树木的年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树木年龄的关系。
2. 观察树干年轮的分布特点,学会识别不同年龄段的树木。
3. 运用测量工具,计算树木的年龄。
4. 探讨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树木年龄的关系。
(2)观察树干年轮的分布特点,学会识别不同年龄段的树木。
2. 教学难点:(1)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树木年龄的关系。
(2)运用测量工具,计算树木的年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年轮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测量工具(如卷尺、标尺等)。
2. 学生准备:(1)提前观察身边的树木,了解树木的基本特征。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颗大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树干上的环状结构。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环状结构是什么吗?它们与树木的年龄有什么关系?”2. 探究年轮的形成原因:(1)教师播放关于年轮形成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年轮的形成过程。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讨论年轮与树木年龄的关系。
3. 观察年轮的分布特点:(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不同树木的年轮分布情况。
(2)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学会识别不同年龄段的树木。
4. 计算树木的年龄:(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测量工具计算树木的年龄。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计算周围树木的年龄。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环保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否解释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树木年龄的关系。
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通用16篇)

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通用16篇)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1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二、活动设计思想: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很多学生整天忧心重重,或者脾气暴躁,心神不宁,更严重的,患抑郁症、自闭症,甚而有自杀倾向。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三、活动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请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不要忽视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四、具体过程设计:(一)活动热身:播放短片《珍贵的绿》(二)活动开始:主持人请大家猜谜:“她像一支离弦的箭,像一只越燃越亮的蜡烛,是一笔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她是最宝贵的。
”下面的同学回答“生命”,主持人通过提出“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
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揭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引出本次班会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三)活动过程:诗歌朗诵:《生命》图片展示由主持人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阐述那些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失去生命的人和故事。
突出一个人失去生命以后,他们身边的亲人是多么地痛心和无奈,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爱惜,并结合班会主题提出观点:生命不是一个人的,而是父母赋予的,我们应该爱自己,爱身边所有关心着我们的人。
数据展示由主持人展示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数据以及自杀的原因,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举出一些例子。
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自己在遇到最令自己痛苦并难以忍受的事情时是如何处理的。
游戏:“情景续说”将同学们平常遇到的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一次再现,以PPT的形式播放几种情景,请同学们讨论并发言,例如:(1)有一天晚上,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将手中的东西放下,立刻走进厨房准备做饭,此时的你会怎样——(2)星期六的晚上,外面下着大雨,我浑身湿漉漉的刚跑进家,妈妈就对着我发火,“说好6点回家的,现在都8点了,你这个人真是毫无诚信可言。
「年轮」科学课教案,带你掌握大班生命教育知识点!

「年轮」科学课教案,带你掌握大班生命教育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树木年轮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并了解年轮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3.通过掌握年轮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关注和爱护环境,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件素材:树木年轮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年轮图;2.实物展示:年轮横截面的树木样本。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学生小组自由活动,观察和收集自己身边的树木和树叶等植物资源,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直观感知和认识。
引出课题:今天的课程,我们将学习树木的年轮,了解年轮的形成原因和作用。
2.理论学习通过展示PPT,向学生讲解年轮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讲解林学中的营养学、生长学、解剖学和环境学相互关系。
介绍年轮分析的应用,如年代测定、环境演变记录、林木红外线检测等。
3.实物展示使用年轮横截面的树木样本,向学生展示树木的年轮,并引导学生分辨不同年份的年轮。
4.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重新回顾所学内容,并巩固掌握的知识点。
5.总结带领学生对年轮进行总结和评价。
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发言,表达对所学内容以及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思考。
四、教学方式:1.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直观展示年轮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实物展示使用年轮横截面的树木样本,向学生展示年轮的形成以及不同年份的年轮,让学生亲身感受年轮。
3.互动探究通过互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年轮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的感受和思考,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心得:通过教学关于「年轮」的生命科学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神秘之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态环保的认知和意识。
希望通过科学教育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关注、爱护自然环境,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探求年轮的意义和价值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探求年轮的意义和价值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年轮,了解年轮的生长规律及其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究欲望,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年轮,了解年轮的生长规律及其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年轮样本、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树木图片,引发幼儿对树木生长的好奇心。
2. 基本环节:a. 展示年轮样本,让幼儿观察并触摸,感受年轮的纹理。
b. 讲解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c. 让幼儿观看年轮生长的视频,加深对年轮生长规律的理解。
d.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年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3. 总结环节:引导幼儿总结年轮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1. 作业设计: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附近的树木,记录下树干上的年轮,并与家人分享年轮的知识。
2. 评价方式:通过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价幼儿对年轮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展示真实的年轮样本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年轮的外观特征。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触摸年轮样本,感受年轮的纹理,增强幼儿的实证意识。
七、教学步骤:1. 展示年轮样本,让幼儿观察并触摸,感受年轮的纹理。
2. 讲解年轮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 观看年轮生长的视频,加深对年轮生长规律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年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5. 总结年轮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心理课教案勾勒我的生命线

心理课教案勾勒我的生命线XXX初一年级心理健康课认识自我:课题勾勒我的生命线主备人:XXX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1-18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茫的生命线是你我都有的东西,人手一份,不多不少。
人间设计理念有多少条性命,就有多少条生命线。
生命线就是每人生命走过的路线。
教认知目标让学生明白生命是有限的,应该学会规划人生。
学目态度和情感目标了解人从生到死的心理历程。
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通过勾勒自己的生命线,发现自己成长的足迹。
标讲授重点经由过程画生命线让学生从过去汲取经历和教训,并为未来做好合理规划。
教学难点如何在生命线中呈现可能影响自己的童年早起事件,合理的规划以后的生命线。
教学流程1、导入: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我想先带领大家做个冥想活动,大家知道什么是冥想吗?请想像自己坐着车去机场,你的车停在了机场的入口。
你下了车,走进大厅。
四下张望,你看到了值机柜台,你走到台前,入手下手管理登机手续。
换好登机牌,托运行李后,你又通过了安检,坐在候机室里等待登机。
广播开始播放你搭乘的航班即将起飞,于是你跟着人群陆续登机。
进入机舱,你将座位卡交给空服人员,她将你带到了座位。
机舱满座后,空中小姐亲切地提示乘客系上安全带,关闭手机。
飞机缓缓起飞了,你感觉很开心,因为美好的旅行就此开始了。
飞机在万米的高空平稳地前行翱翔。
突然,机身发抖,像个咯血的肺结核病人一样连续抖动,颠簸如此厉害。
广播里传来机长的声音。
他通知大家说飞机发生了严重的机械故障,正在紧急排除。
但为了预防最危急的情况,现在将由乘务小姐分发纸笔,你有什么最后的遗言要向家人交代,请留在纸上。
一切要尽快,乘务小姐会在三分钟后收取大家的纸条,然后统一密闭在特制的匣子里,这样即便飞机坠毁,遗言也可完整保存下来。
乘务员小姐托着盘子走过来,惨白的面颊上,职业性的微笑已被僵硬的抽搐所代替。
珍爱生命的心理辅导课教案(精选8篇)

珍爱生命的心理辅导课教案珍爱生命的心理辅导课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爱生命的心理辅导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珍爱生命的心理辅导课教案篇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一、交待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二、新授部分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
”说完就上学去了。
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生答:师板书:不卫生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小结学法:(略)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
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
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活动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活动本章要点: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翔珍爱每一个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生命与死亡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目标通过生命教育心理辅导,使学生明确生命的含义及意义,学会珍爱生命,从而提高生命质量,感悟人生。
班级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涉及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仰、感悟人生、珍爱生命等。
活动一:沧海一粟----树与人活动目标:1.协助学生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2.协助学生检视自已的生命历程。
3.协助学生领悟人生命的可贵。
主题:生命存在的意义活动目的:体验人生的短暂活动内容:1.参天大树。
2.树与人的对话。
3.分享时刻。
理论分析:生命教育在生理与身体层面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仆人生理与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增进身体的健康;并学习对物质适度的感受与期待,使个人得以减少对物质的沉迷,以使有限的人生不至于过度耗费在追逐仆人感官的享受与物欲的满足上,而能投注精力在心理层面的成长与发展上。
以便发展出更具独特性与社会性的生命意义,提升个人的人生与生命的价值。
活动方式:绘画法活动材料:纸、彩笔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自然界中都有哪些种类的树?你喜欢哪种树?二、分组:按树的种类分组(杨树组、松树组、白桦树组、柳树组、苹果树组等)。
三、发展活动(一)参天大树每个同学画出自已喜欢的大树,想象它有多少岁,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饱受了多少世间沧桑,它都有哪些价值?自已和它相比,是怎样的感觉?(二)树与人的对话每个同学与自已画的树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并将对话写在树的下方。
(三)分享时刻1.小组分享与讨论。
2.全班分享与讨论。
3.辅导教师结合大家的“作品”进行总结。
活动二:意外人生----盲人打棒球活动目标:1.协助学生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2.促使学生珍惜现在的生命和健全的感官。
主题:珍惜现在的生命和健全的感官活动目的:1.体验眼盲者的不方便之处。
2.了解并珍惜自已的生命。
活动内容:1.盲人打棒球。
大班课程故事《年轮》

大班课程故事《年轮》
一、主题由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树也是有年龄的,就像我们人类一样。
树也会经历从发芽到死亡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生命之轮”。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个神秘的生命之轮吧!
二、主题目标
1. 了解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轮的形成过程。
2. 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探究年轮的秘密。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活动设计
1. 观察年轮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观察树木的年轮。
引导幼儿发现年轮的形状和分布规律。
2. 年轮的形成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幼儿展示年轮形成的全过程。
让幼儿了解树木如何通过一年的生长,形成一圈圈的年轮。
3. 年轮的秘密
通过实验和推理,让幼儿了解年轮中隐藏的信息。
例如:年轮宽窄与气候的关系,年轮颜色与土壤湿度的关系等。
4. 年轮的故事
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轮在其中的意义。
例如:一颗小树苗慢慢成长为大树,每年都会留下一个年轮,就像我们成长的足迹一样。
四、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年轮的形成和秘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探究方法。
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更多自然现象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年轮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
作者:刘鹏志金琦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第19期
〔关键词〕绘画疗法;生命年轮;心理辅导课
生命年轮是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摸索出来的一项主题活动,这项主题活动以曼陀罗绘画疗法为理论基础,操作简单,易于实施,且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一、理论基础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以各种艺术的媒材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
这些媒材可能是游戏、声音、身体、故事文本、书写、绘画、舞蹈、音乐等,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是意识或潜意识层面的内容。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基本理念为相信每个团体成员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自我引导。
在一个支持的环境中,透过外在的创作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情感,借以发现深层的情绪,提供机会给自己更多的力量。
表达性艺术治疗以绘画、隐喻、行动演剧、叙说等方式来处理当事人情绪上的压力,以一种非纯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在创伤者的心理重建方面尤为有效。
而绘画艺术治疗中的曼陀罗绘画疗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有绘画基础也可以进行操作。
曼陀罗被心理学家荣格联想为自我及整体个性的核心,个体绘画曼陀罗具有暗示其潜能和独特性的力量。
操作方法是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画同心圆并涂上不同的颜色,也可以画些装饰(见图1)。
曼陀罗绘画疗法可以激发个体的如下自性功能: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开悟。
具有强大的自我疗愈功能,这是它与其他艺术疗法的不同之处。
总之,曼陀罗绘画疗法同时具有评估与治疗的功能,而最重要是它激活了人格的核心即自性原型的功能,所以具有神奇的治愈效果。
二、实施过程
笔者在教学中思考如何将曼陀罗绘画疗法与自我意识和生命教育相结合,使人的潜意识和意识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笔者将同心圆赋予意义,即每一个圆环代表一个年龄阶段,让学生在画生命年轮的过程中得到领悟、得到治愈,最终完善自我、健康身心。
步骤如下。
(一)画同心圆
学生在一张A4纸上画多圈的同心圆(见图2)。
(二)在同心圆上标注年龄
在同心圆上标注年龄,一圈可以代表一岁,也可以代表某个年龄阶段。
最内圈代表最小的年龄,越往外圈年龄越大(见图3)。
(三)回忆过去,为每一个年轮确定一个成长主题
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静静地回忆过去:这一时期发生了哪些事,遇到了哪些人;哪些人、哪些事对你影响最大;用一个词或者几个关键词概括这一年。
依次确定成长主题,并在年轮上标注(见图4)。
(四)涂色
根据成长主题的不同,按自己的理解为每个年轮涂上不同的颜色。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一些装饰,让成长年轮看起来更加漂亮(见图5)。
(五)命名
经过思考,为自己的生命年轮命名,并写在年轮的下方。
(六)分享
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并反思参与这项主题活动感受。
三、效果分析
(一)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参与生命年轮主题活动,学生需要回忆过去,反思过往,他们会更加透彻地了解自己。
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在回忆过去的时候,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将以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我发现了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我更加了解我自己了。
”
(二)学生更加了解生命的历程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加深了对生命历程的理解。
正如学生所言:“回首来路,或深或浅地留下了我歪歪斜斜的脚印,我明白了人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挫折磨练了我,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
(三)缓解心理创伤
曼陀罗绘画疗法可以治愈心理创伤,缓解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而生命年轮主题活动以曼陀罗绘画疗法为基础,有着同样的功效。
正如学生所言:“之所以我把这一圈涂成黑色,是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挫折、痛苦与悲伤。
涂抹的过程中,我发现遗留在记忆深处的负面情绪被激活,经过不断的涂抹以后,这些负面情绪好像都被涂抹在了纸上,而我感觉轻松多了。
”
(四)自我得到统一
曼陀罗绘画疗法还可以使自我得到统一。
正如学生所言:“我在绘制的过程中,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变得越来越接近,我觉得他们慢慢地融合在了一起。
”说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得到了统一,获得了成长。
四、实施建议
第一,教师可提供打印好同心圆的纸张。
这样可以节省学生自己绘制同心圆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学生回忆过去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静静地回忆,教师也可以做一些开放式的引导,以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情境。
第三,涂色环节必不可少。
有些教师在听了笔者的讲座以后,在自己的班级尝试这个活动时,因为涂色环节用时比较长,就自作主张把这个环节去掉了,结果很难实现理想效果。
涂色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环节,这项活动也不能被称为曼陀罗绘画疗法,曼陀罗绘画疗法的治愈功效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第四,生命年轮主题活动亦可用在生涯教育课程中。
笔者设计这项活动的最初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和总结,所以强调的是从出生到现在这一年龄阶段。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但画下了过去,而且也画下了未来。
笔者因此受到了启发,于是在生涯教育课上也应用了这个活动,只是第三环节“回忆过去”改成了“设想未来”,要求最内圈是从现在开始。
五、部分学生作品
1.回首来路(图6)
2.七彩棒棒糖(图7)
(作者单位:1.浙江省温州中学,温州,325014;2.浙江省温州市九山学校,温州,325005)
编辑/王晶晶终校/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