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项目一工业机器人概述任务一导入●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目录学习目标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主题讨论12学习目标了解工业机器人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了解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特点知识目标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一、概述工业机器人是继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一代生产工具。

1954年,美国人George Devol首次申请了工业机器人专利,1956年。

他和Joseph Engelberger成立了Unimation公司,1959年,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

1961年Unimate机器人安装运行,这是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从那以后,人类进入了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时代。

工业机器人Unimate一、概述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全球各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逐步起动。

发展得最成功的是日本.成为长期领跑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市场的国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欧洲和北美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期,研发能力与产业规模不断增强与扩大。

经过60年左右的发展,形成了目前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导品牌,主要分为欧系与日系的格局。

一、概述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进一步增长,比2014年增加15%.共计253 748台,如图所示为2003~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2013-2015全球机器人销量图一、概述全球75%的工业机器人被销往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五个国家,预计到2019年,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将突破40万台,如图所示为2010~2014年全球五大工业机器人使用国销售量。

2010-2014年全球五大工业机器人使用国销售量一、概述在五个国家中,美国是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地,日本享有机器人王国美誉,韩国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最大(2015年为531台,世界平均水平为69台),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国,中国自2013年起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简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简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简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操纵机器,拥有一系列复杂的功能,已经在工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史也从未间断过。

从20世纪50年代末发明到21世纪机器人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飞跃。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该时期标志着工业机器人的诞生。

1954年,美国的科学家维克多布莱恩特(Victor Blunt)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有手的机器人,命名为“Unimate”。

它拥有一个夹爪,可以运动起来,并用热压装配砖瓦。

后来,工业机器人经历了几年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1966年,“Unimate”机器人被应用到英国的萨默塞特自动化有限公司(Summers Automation Ltd),这是机器人在英国的首次工业应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外形更新更加精致,功能也更加强大。

1970年,日本的“佐里”机器人(Sory robot)诞生,它拥有一个完整的手臂,可以完成一些基本动作,如抓取物体和放置物体。

1982年,德国SSI公司发明了第一台有电脑控制系统的机器人,名为“Cougar”。

它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功能,并能更加精确地操作物品。

进入21世纪之后,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迅猛,更多新型机器人也陆续出现。

例如“AlphaRex机器人”,一种多功能机器人,它拥有六个关节,可以实现更多复杂功能。

另外,“Baxter和UR5机器人”等软体机器人也得到了应用,它可以实现人性化的操作。

今天,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也更加成熟,机器人也更加智能。

它们正在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化工工业、冶炼工业、电子制造业以及其他各种工业领域。

它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自20世纪50年代起,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未来,机器人技术将会继续发展,不断开发新型机器人,为人类发展更加便利和安全的环境做出贡献。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工业机器人是指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机械臂到现代智能化的机器人系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将在生产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历程1. 早期机械臂早期的机械臂是工业机器人的鼻祖。

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机械臂在汽车工业投入使用。

这些机械臂能够进行简单重复的操作,如焊接、喷漆等。

它们采用基本的控制方法,由固定程序控制工作,功能有限。

2. 可编程机器人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机器人出现,具备可编程功能,可以根据生产要求进行灵活的操作。

这些机器人开始使用数字控制系统,能够进行TCP/IP通信,并且可以协同工作。

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3. 全面自动化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进入全面自动化阶段。

机器人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进行判断。

同时,机器人的精度和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机器人可以进行车身焊接、装配和喷涂等工作。

4. 智能化机器人21世纪初,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机器人开始出现。

这些机器人可以进行自主决策,并且能够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智能化机器人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精度,为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二、未来展望1. 人机协作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多地与人类进行协作。

目前,传统的机器人需要在安全围栏内进行工作,人类不能直接与之接触,而人机协作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中共同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 柔性制造柔性制造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进行灵活的生产。

这种柔性制造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工厂的转换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算法的优化,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并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的几个重要事件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的几个重要事件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的几个重要事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以下是几个重要事件:1. 1954年,美国首个工业机器人诞生1954年,美国泰科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被命名为“UNIMATE”,它是一种大型、电力驱动的机械手臂。

UNIMATE的诞生标志着工业机器人的开始,它在汽车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

2. 1969年,日本推出工业机器人1969年,日本发明家佐贺丰广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部采用电子技术控制的工业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被称为“SERA”。

SERA的推出引领了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为日本成为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国奠定了基础。

3. 1980年代,工业机器人开始商业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工业机器人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用于汽车制造业,还被应用于电子、机械、化工等各个行业。

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重复动作,而是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任务。

4. 1990年代,工业机器人实现智能化20世纪9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

此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使得机器人具备了学习和决策的能力,使得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各种任务需求。

5. 21世纪,工业机器人实现协作与柔性制造进入21世纪,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协作与柔性制造。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是单独工作的,而现代工业机器人则可以与人类工人共同工作,实现协作生产。

另外,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工业机器人也在不断发展柔性制造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快速调整生产线,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见证了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制造的革新。

从最初的简单机械手臂到智能化的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不断演变和改进,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和便利。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将在未来发展出更多的创新应用,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下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关键时刻:1.195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概念首次由美国数学家兼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

他在1950年的科幻小说《机器人学三大定律》中首次使用了“机器人”这个词汇。

•1954年,美国工程师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和他的合作伙伴乔瑟夫·恩格尔伯格(Joseph Engelberger)共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数字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命名为“非常规机械工具”(Unimate)。

这被认为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创性发明。

2.1960年代:•1961年,第一个Unimate机器人被引入了一家汽车制造工厂,用于执行焊接任务。

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首次应用于生产环境。

•在这个时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逐渐扩大,涉及到装配、焊接、喷漆等多个领域。

3.197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逐渐从硬连线的控制过渡到了更灵活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提高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精度。

•这个时期见证了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电子工业和其他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

4.1980年代:•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机器人应用的多样化。

机器人开始在医疗领域、食品加工、化工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得到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FMS)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能够适应生产线的灵活性需求。

5.1990年代至今:•进入90年代以后,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涌现出各种形态和功能的机器人,包括平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

•机器人的感知、导航和协作能力不断提升,使得机器人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执行任务。

•当今,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汽车制造到电子产品组装等。

总体而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进化的过程,经历了从简单任务执行到复杂任务处理、从硬连线控制到智能化控制的演变。

工业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工业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工业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是指能执行不同任务的可编程自动化机器人,用于在工业制造领域代替人力完成重复、繁重或危险工作。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起源工业机器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美国的控制工程师George Devol和商业家Joseph Engelberger共同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名为Unimate。

Unimate是一种大型的电气液压系统,可以用于在汽车制造厂中进行焊接、装配等工作。

1959年,Unimate首次在一家汽车制造厂投入使用,标志着工业机器人的诞生。

二、发展从Unimate问世以后,工业机器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 第一阶段:基础研究与试验(1950年代-1970年代)在工业机器人初期,科学家们主要进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试验。

他们尝试开发出可以执行多种任务的多功能机器人。

然而,当时的技术限制以及高昂的成本使得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 第二阶段:模块化和可编程机器人(198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降低成本,工业机器人开始向模块化和可编程方向发展。

这使得机器人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和工作环境进行调整和编程。

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汽车制造,还用于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

3. 第三阶段:智能化和协作机器人(21世纪以来)进入21世纪,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进入了智能化和协作机器人的阶段。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视觉系统,机器人可以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做出更加智能的决策。

此外,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也得到了重视,出现了能够与人类工人安全合作的协作机器人。

三、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制造业、物流、医疗等。

以下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1. 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可以完成焊接、装配、上下料、包装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1.1.工业机器人发展史1.1.1.1959-1978 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1956年,美国发明家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和物理学家约瑟•英格柏格(Joe Engelberger)成立了一家名为Unimation的公司。

公司名字来自于两个单词“Universal”和“Animation”的缩写。

1959年,乔治·德沃尔和约瑟·英格柏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命名为Unimate(尤尼梅特),意思是“万能自动”。

英格伯格负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和完成操作部分;由德沃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

Unimate重达两吨,通过磁鼓上的一个程序来控制。

它采用液压执行机构驱动,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臂可绕轴在基座上转动,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小机械臂,它相对大臂可以伸出或缩回。

小臂顶有一个腕子,可绕小臂转动,进行俯仰和侧摇。

腕子前头是手,即操作器。

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手臂功能相似。

Unimate的精确率达1/10000英寸。

次,由美国、欧洲或亚洲的某个国家机器人协会主办。

1973年,第一台机电驱动的6轴机器人面世。

德国库卡公司(KUKA)将其使用的Unimate机器人研发改造成其第一台产业机器人,命名为Famulus,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机电驱动的6轴机器人。

1973年,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开发出为混凝土桩行业使用的自动螺栓连接机器人。

这是第一台安装有动态视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

它在移动的同时能够认识浇铸模具上螺栓的位置,并且和浇铸模具的移动同步,完成螺栓拧紧和拧松工作。

1974年,第一台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走向市场。

1974年,美国辛辛那提米拉克龙(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理查德·霍恩(Richard Hohn)开发出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命名为T3,即“The Tomorrow Tool”。

工业机器人概述知识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工业机器人概述知识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1.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2.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学习目标
1.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1948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始搬运核原料的遥控机 械操作手的研究。
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受美国空军委托,成功研制出 一台实验型数控铣床,这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
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1969年,Unimation公司的工业机器人进入日本市场。 川崎重工公司成功开发了Kawasaki-Unimate 2000机器人, 如图所示,这是日本生产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1973年,德国库卡公司(KUKA)将其使用的Unimate机 器人研发改造成机电驱动的6轴机器人,命名为Famulus,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机电驱动的6轴机器人。
同年,AMF制造的6台Verstran机器人 应用于美国坎顿的福特汽车生产厂。
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1967年,一台Unimate机器人安装运行于瑞典,这是在
发展史
196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其洛兹敦装配厂安装了首台点焊 机器人Unimation。Unimation机器人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大部 分的车身焊接作业由机器人来完成,只有20%-40%的传统焊接 工作由人工完成。
2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2.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上世纪1970年初期,经过20多年的
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70年代 萌芽期
80年代 开发期
90年代 适用化期
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 50年代:萌芽期 • 60年代:成长期 • 70年代:实用化时代 • 80年代之后: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工业机器人发展史
1.1.1.1959-1978 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
1956年,美国发明家乔治•
德沃尔(George Devol)和
物理学家约瑟•英格柏格
(Joe Engelberger)成立了
一家名为Unimation的公
司。

公司名字来自于两个单
词“Universal”和
“Animation”的缩写。

1959年,乔治·德沃尔和约
瑟·英格柏格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命名为
Unimate(尤尼梅特),意思
是“万能自动”。

英格伯格负
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
“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
分和完成操作部分;由德沃
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
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
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
置。

Unimate重达两吨,通
过磁鼓上的一个程序来控
制。

它采用液压执行机构驱
动,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
大臂可绕轴在基座上转动,
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小机械
臂,它相对大臂可以伸出或
缩回。

小臂顶有一个腕子,
可绕小臂转动,进行俯仰和
侧摇。

腕子前头是手,即操
作器。

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
人手臂功能相似。

Unimate
的精确率达1/10000英寸。

1971年,日本机器人协会(Japanese Robot Association)成立。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机器人协会。

日本机器人协会最初是一个非官方的自发组织,以开展工业机器人座谈会的形式成立。

1972年,工业机器人座谈会改名为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apan Industrial Robot Association ,JIRA),1973年正式注册成立。

1994年改为现名――日本机器人协会(Japanese Robot Association,JARA)。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更名为日本机器人协会,是因为机器人领域的重大进展导致了对机器人需求的多样化,机器人由制造业扩展到非制造业,例如,核电站、医疗服务及福利事业,民用工程及建筑业以及海洋事业等方面。

1974年,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在日本投入运行。

日本川崎Array
重工公司将用于制造川崎摩托车框架的Unimate点焊机器人改造成弧焊机器人。

同年,川崎还开发了世界上首款带精密插入控制功能的机器人,命名为“Hi-T-Hand”,该机器人还具备触摸和力学感应功能。

这款机器人手腕灵活并带有力反馈控制系统,因此它可以插入一个约
10微米间隙的机械零件。

Industries Association,RIA)授予给世界各地在机器人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自1977年首届恩格柏格机器人奖颁布以来,至今该奖项已授给世界上17个不同国家的114名杰出个人。

1978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rogrammable Universal Machine for Assembly,PUMA),应用于通用汽车装配线,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厂第一线。

1978年,日本山梨大学(University of Yamanashi)的牧野洋(Hiroshi Makino)发明了选择顺应性装配机器手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SCARA)。

SCARA机器人具有四个轴和四个运动自由度(包括X、Y、Z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和绕Z轴的转动自由度)。

SCARA系统在x、y方向上具有顺从性,而在Z轴方向具有良好的刚度,此特性特别适合于装配工作。

SCARA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串接的两杆结构,类似人的手臂,可以伸进有限空间中作业然后收回,适合于搬动和取放物件,如集成电路板等。

1.1.
2.1979-2011 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