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对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一点体会

对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一点体会
李东垣是明代医学家,他的脾胃内伤学说提出了关于脾胃功能失调与疾病发生关系的观点。
从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 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体运化的中心,控制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
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这在今天的医学中也有着相应的依据,消化系统的健康对整体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2. 强调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李东垣强调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护脾胃健康至关重要。
他主张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不过度饮食、不过度进食油腻食物、不暴饮暴食等。
这些观点在现代医学中也有相应的研究结果支持。
3. 强调“内伤”的概念:李东垣认为脾胃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疾病。
他将脾胃功能失调称为“内伤”,并提出了中医辨证的方法来判断脾胃内伤的表现。
这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些思路。
总的来说,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以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对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脾胃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在理解和应用他的学说时也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综合思考和判断。
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导语: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目录:
第一章: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第二章:一味锁阳助大将军死里逃生
第三章:晚间一盆汤乾隆喜欢泡脚
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说到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自然我们会想到一个问题:李东垣是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痞证的?
后世治痞名方中有一张方剂为枳实消痞丸,出自李东垣之手。
我们不妨从分析这张方剂入手,看看李东垣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
《兰室秘藏心腹痞门》:“失笑丸,一名枳实消痞丸,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干生姜一钱,炙甘草、麦蘖面、白茯苓、白术,以上各二钱,半夏曲、人参,以上各三钱,厚朴四钱(炙),枳实、黄连,以上各五钱。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白汤下,食远服。
”从方剂组成看,此方为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去黄芩、大枣加枳实、厚朴、麦蘖面而成。
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如此使用半夏泻心汤,在后世经方家临床上应该是极为少见的。
本方也见于《东垣试效方》一书。
在该书“心下痞门”中,在方剂前。
李东垣升阳法之研究概述

李东垣升阳法之研究概述
李东垣(1315-1390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以升阳法(温
阳法)为主要治疗方法而著称。
升阳法是指通过温补肾阳、提高机
体代谢水平来增强人体抵抗力,达到治疗一系列病症的方法。
李东垣认为升阳法对于治疗疾病有着广泛的适应症,包括肾阳虚、阳虚型糖尿病、阳虚岔气等。
他认为,肾阳虚是导致体内各种
病症的根本原因。
通过升阳法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代谢水平,从
而改善身体健康。
在实践中,李东垣通常使用温阳的药物来治疗肾阳虚。
这些药
物有一定的毒性,需要严密的掌握剂量和用法。
他还特别强调了辨
证施治的重要性,强调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辨证才能采取有
效的治疗措施。
在升阳法的理论基础上,李东垣也对其他医疗领域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
他在脉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风翻、脉沉而无沉者,内有寒湿、瘀血”等原则,对于脉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东垣的升阳法在医疗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于推进中医
药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一个大补脾胃的千古名方,脾胃不好的人看过来

一个大补脾胃的千古名方,脾胃不好的人看过来今天文小叔要隆重介绍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的方子: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芳百世近千年,堪称补气第一方。
李东垣是富二代,通常富二代会成为纨绔子弟,但李东垣没有,反而选择了从医这条艰难的道路,真是很难得。
李东垣对医学最大的贡献是他写的一本医学著作《脾胃论》。
把脾胃单独拿出来写一本书,李东垣是第一人。
把脾胃的重要性写得如此深刻他也是第一人,他的脾胃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了好多人。
李东垣对脾胃所有的看法可以归结于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想,李东垣发明了一个方子,专门来调理脾胃之气,这个方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子是气虚之人必须要知道的方子,它可以补一身的气,脾气、肝气、肺气、心气、肾气,但这个方子重点补的是你的脾气。
补中,补中,补的就是中焦脾胃之气,益气,益气,益的就是中焦脾胃之气,所以叫补中益气汤。
现在气虚的人很多,女性朋友十个有八个都会有些气虚,因为气为阳,女人属阴。
现在脾胃不好的人更多,所以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大有用武之地,现代人尤其是女人太需要它了。
补中益气汤到底可以调理哪些症状呢?小叔想,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然千古名方摆在眼前也是枉然。
现在小叔就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服用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中成药叫做补中益气丸,几乎所有的药店都有卖的。
当你的舌头臃肿胖大的时候,舌头两边有齿痕的时候,可以吃点补中益气丸,齿痕越多,越适合吃。
舌头是一个小胖子,说明身体湿气重。
舌头有齿痕说明气虚。
当脾胃气虚的时候,脾胃运化就会不利,吃进去的水谷可能就会变成湿气,湿气慢慢的把舌头泡大了,舌头变胖了,就会挤压牙齿,舌头与牙齿经常摩擦,舌头边缘就会出现齿痕。
舌头出现齿痕告诉你该调理脾胃了,该补中益气了,但舌头齿痕不是那么容易消掉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补中益气丸最适合那种不愿意说话的人服用这种不愿意说话不是心理上的,不是性格内向造成的,而是有说话的欲望却没有说话的力气,就是有心无力那种。
一文读懂李东垣“脾升胃降”的精髓

一文读懂李东垣“脾升胃降”的精髓名家介绍李东垣,名杲,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的先驱,脾胃学说是其学术思想的精华,对脾胃学说的阐述集中于《脾胃论》中,而脾升胃降学说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脾升胃降即指消化饮食主要是脾胃升清降浊的过程,心肺在上,上者宜降;肝肾在下,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中气轮转,通连上下,为升降之枢纽。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注重脾升胃降的论述;其治脾胃,在调理脾升胃降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升阳。
本文试从《脾胃论》中发掘脾升胃降的生理作用、病理意义及临床应用要点。
一、脾升胃降是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1人体气机升降失是生命活动的气机,是气的运动及其机制。
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气机的升降出入。
”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也”。
在这句话里,李东垣高度概括了气机升降运动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2脾升胃降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居中央,禀气于胃浇灌四旁,为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因此李东垣说:”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脾胃同居中焦。
脾主司运化且升清,将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而营养全身。
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与输布,气血生化有源,机体生命活动旺盛。
胃主司受纳且降浊,将其腐熟的水谷向下传输于小肠,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大肠而最后排出体外。
胃能降浊,整个六腑才能传化水谷,完成其生理功能。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正是从脾胃阴阳升降与人体整体关系角度展开,而强调脾升胃降是全身气机之枢纽。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

李东垣《脾胃论》第一方,调理一切虚劳的基本方金元时期,中医的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百家争鸣时期,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四位名医并称“金元四大家”,其中尤以李东垣的《脾胃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其深远。
李东垣宗法《黄帝内经》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学术思想,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著名脾胃学说论断,并由此创立了“脾胃学派”(又称补土派),并创立了诸多奇效良方,其中“补中益气汤”还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
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脾胃论》,还以为“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的第一个方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脾胃论》中,第一个方子名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简称升阳汤。
这个方子由“柴胡一两五钱,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各七钱,黄连(去须,酒炒)五钱,石膏少许”组成,煎服方法是水煎,“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
这个方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李东垣认为,“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这种情况下,使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就比较合适。
李东垣强调,“人之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这个方子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中药补脾胃;李东垣认为,“脾胃一伤,阳气日损”,所以用羌活、升麻、柴胡三味中药升阳气;李东垣指出,“脾胃之清气下陷,浊阴之火得以上乘”,所以用石膏、黄芩、黄连三味中药泻阴火。
表面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全方十味药,实则是一个圆运动周流图。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味补益脾胃的中药居于中土;而左边以羌活、升麻、柴胡升腾阳气的中药形成左旋之势;而右边以石膏、黄连、黄芩三味清泻阴火的中药形成右降之态,正如李东垣所说“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而这个方子,却能很好的进行升降浮沉,使得“阴不病阳气伸”,则诸证可愈。
脾胃虚弱,劳倦内伤,其实就是一切虚劳的根源,而这个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以说是调理一切虚劳的基础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东垣认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在调理虚劳的时候,首先要用温法,在李东垣的眼中,“人参、黄芪、炙甘草之甘温,益元气而泻阴火”,再加白术健脾益气,四味药起到了“甘温除热”和“甘温补虚”的妙用。
金元名医李东垣:调理胃病的千古名方,愿你的脾胃如旭日东升!

金元名医李东垣:调理胃病的千古名方,愿你的脾胃如旭日东升!西医发明了很多胃病,有浅表性胃炎,有糜烂性胃炎,有胃溃疡,有反流性胃炎,有非萎缩性胃炎,有萎缩性胃炎等等,那么离胃癌最近的一种胃病是哪一种呢?毫无疑问就是萎缩性胃炎。
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萎缩性胃炎,饭量越来越少,人越来越瘦,自己说自己有可能会得胃癌,可是他比较顽固,不太信中医,长期吃西药。
工作又不好,情绪也不好,总是怨天尤人。
人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
胃越来越小了,为什么越来越小呢?因为胃里面全被垃圾占据了,就好比一个房子,本来很宽敞明亮的,现在却拥挤不堪,新的东西根本进不来。
胃一旦萎缩,胃主受纳的功能就会减弱,食之无味,胃口越来越小,吃了也很难消化,就会胃胀胃痛。
但这种胃胀又不是实症,不能消食,不能用保和丸之类的药。
萎缩性胃炎,从中医角度来说,首先是脾胃虚弱在先,然后是脾胃运化不好,产生大量湿邪,湿气阻碍了脾胃的气机,导致脾阳不升,胃阴不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减弱,整个胃里充满了湿气,胃气也无法正常流动,于是形成各种痞块,进一步堵塞胃部,从而胃越来越小,导致萎缩性胃炎。
总的来说,萎缩性胃炎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寒热交错,以寒为主,胃里面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邪气就是湿邪,湿邪又会生痰,各种痰湿堵在胃里,又会郁而化热,所以萎缩性胃炎不好调理,需要系统性的调理,全面调理。
看到这,有萎缩性胃炎的人郁闷了,难道我们这些人就只能等死吗?别急,别郁闷,郁闷会导致肝气不舒,肝气不舒会进一步伤害脾胃。
今天分享一个调理萎缩性胃炎的千古名方,虽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拿下你的萎缩性胃炎,但是这个名方是很多老中医验证过的,治好过很多萎缩性胃炎患者,总的有效率达到90%哦。
看看,是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这个方子叫做升阳益胃汤,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发明的,李东垣是脾胃专家,在脾胃方面的建树至今无人超越,他老人家还专门写了一部专门论述脾胃的医学专著,叫做《脾胃论》。
药店到处都有卖的中成药、十大名方之一的补中益气丸就出自李东垣之手,可见李东垣的厉害。
补土派李东恒的脾胃论

补土派李东恒的脾胃论李东垣,又名李杲,晚年自号东恒老人。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今河北省正定人。
他是中医界金元四大家之一,开创补土派。
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等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内伤病中,李东恒认为,人的脾胃在五行学说属土,位于中央,无论哪脏劳损或受邪,都会伤及脾胃。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是李东恒脾胃论的核心点。
文 | 罗大伦李东恒本是富家子弟,奈何生活在金末的动乱年代。
元好问就曾经记载道:“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
”三个月一百万人,平均每一天就是一万多人。
大家都以瘟疫论或伤寒病来治,李东恒思考,他说哪有这么巧,一百万人一起感受伤寒?李东垣推测,围城的时候,人们没有饭吃,却还要饿着肚子干活、守城,城解围了以后,突然有东西吃了,就拼命往肚子里塞食物,结果导致脾胃受伤。
正是在民生疾苦时期,李东垣创立了几个方子: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等,然后把这些方子中的药磨成粉末,或者做成药丸,给当时的灾民吃,“其所济活者,不可遍举”。
很多脾胃受伤的人,吃了李东垣的药以后,身体都逐步恢复了。
而李东垣则在这次大劫难中创立了自己的脾胃学说,这是中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说。
李东垣根据脾胃学说所创立的药方,不仅在当时救活了无数人的性命,而且还一直流传至今,对现代人的养生保健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些方子里都有些什么药,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疗效?这些方子里最著名的要数补中益气汤。
今天在中国的每一家药店几乎都能看到李东垣首创的这种药,叫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组成是这样的:君药是黄芪。
黄芪大家都知道,有益气固表的功效;再加入人参、白术和炙甘草用来补气。
这三味药如果再加入一味茯苓,就是我们中医补气的一个著名的方子,叫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是中医补气的一个祖方,所有补气的方子基本都是从这个方子演化而来的。
但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里没有用茯苓,为什么呢?因为茯苓泻脾湿,而此时病人的脾胃极虚,不需要再泻了,所以他把茯苓去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医学家李东垣养生秘诀
导语: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目录:
第一章: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第二章:一味锁阳助大将军死里逃生
第三章:晚间一盆汤乾隆喜欢泡脚
半夏泻心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病药方。
当然提到半夏泻心汤,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发现者李东恒。
李东恒是如何来运用这李东恒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吧!
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说到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自然我们会想到一个问题:李东垣是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痞证的?
后世治痞名方中有一张方剂为枳实消痞丸,出自李东垣之手。
我们不妨从分析这张方剂入手,看看李东垣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
《兰室秘藏心腹痞门》:“失笑丸,一名枳实消痞丸,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
干生姜一钱,炙甘草、麦蘖面、白茯苓、白术,以上各二钱,半夏曲、人参,以上各三钱,厚朴四钱(炙),枳实、黄连,以上各五钱。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白汤下,食远服。
”从方剂组成看,此方为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去黄芩、大枣加枳实、厚朴、麦蘖面而成。
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如此使用半夏泻心汤,在后世经方家临床上应该是极为少见的。
本方也见于《东垣试效方》一书。
在该书“心下痞门”中,在方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