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电磁感应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归纳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归纳1.电磁感应现象电磁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0。
(2)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分相当于电源。
(3)电磁感应的本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回路闭合,会有感应电流;如果回路不闭合,只会有感应电动势而没有感应电流。
2.磁通量(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称为通过这个表面的磁通量,定义公式为=BS。
如果面积S不垂直于B,则B应乘以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面积S,即=BS,SI单位:Wb。
在计算磁通量时,应该是通过某一区域的磁感应线的净数量。
每张脸都有正面和背面;当磁感应线从表面的正方向穿透时,通过表面的磁通量为正。
相反,磁通量是负的。
磁通量是穿过正面和背面的磁感应线的代数和。
3.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适用于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判断,而右手定则只适用于剪线时磁感应线的运动,用右手定则比楞次定律更容易判断。
(2)理解楞次定律(1)谁阻碍谁——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了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阻碍——阻碍的是通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
如何阻碍——当一次磁通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一次磁场方向相反;当一次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一次磁场的方向相同,即,一次磁通量增加,一次磁通量减少。
阻塞-阻塞的结果不是停止,而是增加和减少。
(3)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总是阻碍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有三种:(1)阻碍原始磁通量的变化;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阻止一次电流(自感)的变化。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通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表达式E=n/t当导体切割磁感应线时,感应电动势公式为E=BLvsin。
高三物理选修三知识点

高三物理选修三知识点一、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流受到磁场影响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电动机、发电机等电磁设备的基础。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的表达式为:ε = -dΦ/dt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Φ代表磁场的磁通量,t代表时间。
根据右手定则,可以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二、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电磁波的特点是既有电场,又有磁场,并且它们垂直于传播方向。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段。
其中,可见光是人眼所能感知的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3×10^8 m/s。
三、核物理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和核反应等现象的科学。
核物理的基本概念包括质子、中子、原子核和核反应等。
质子和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中子数目决定了同位素的性质。
核反应是指在原子核内部发生的转变,常见的核反应包括裂变和聚变。
在裂变反应中,重核分裂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并释放大量能量。
聚变反应是两个轻核融合形成一个较重的核,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聚变反应是太阳和恒星的能量来源,但目前人类尚未实现可控的聚变反应。
总结:高三物理选修三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电磁感应、电磁波和核物理。
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流受到磁场影响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具有电场和磁场的特性。
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的科学,涉及质子、中子、原子核等概念。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电磁设备和核能的应用。
高中物理:磁场 电磁感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磁场电磁感应知识点总结
一、磁场:
1、磁场定义:磁场是一种能够使磁体产生旋转矩力,使磁性物体运动的空间性质。
2、磁场的表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一个向量来表示,其中,磁场强度表示磁
场的大小;而磁场方向代表磁场的传输路线。
3、磁场的性质:磁场具有外力的作用,它能够对磁性物体施加力,使磁性物体运动;而非磁性物体则不受磁场的影响。
此外,磁场还可以产生电能,为机器提供动力。
二、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定义:电磁感应指一种电场中存在的磁场和受磁场作用时产生的动作矩。
2、电磁感应的原理:电磁感应的原理是,当一个磁体在电场中存在时,会产生一个
磁场,当另一个电体接近时,会受到这个磁场的作用,产生一个磁力矩,从而引起电体的
变动。
3、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电磁感应是电气技术和电工技术中一种重要的基础,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应用于发电、电机、变压器和直流主动电动机等方面。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导言: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电磁感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描述电流、磁场和电磁波之间关系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电磁感应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验和实际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电磁感应,我们将更好地理解电磁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电磁感应概述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发生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的速度、磁场的强度和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有关。
二、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的原理可以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来解释。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闭合电路中导体所受到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楞次定律则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产生它的磁场的变化量减小。
三、电磁感应实验为了验证电磁感应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当将一个导体线圈放置在变化的磁场中时,通过插入或移出导体线圈的磁通量可以观察到感应电流的产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霍尔效应实验来测量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以及检测磁场中的电荷。
四、电磁感应应用电磁感应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感应炉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加热。
在交通工具中,感应制动器和感应速度计都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实现的。
五、电磁感应在技术领域的应用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磁感应还在许多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无线电通信利用电磁感应技术来传输信息。
感应加热和感应焊接则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加热和焊接工艺。
六、电磁感应的局限性和发展虽然电磁感应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电磁感应的效果受限于磁场的强度和导体的运动速度。
此外,电磁感应还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副作用,如感应电磁场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磁感应的理解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
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 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见第二册P178〕/日光灯〔见第二册P180〕。
高三物理电磁感应现象

059.江苏南通市2008届第三次调研测试 7
7.如图所示,一个金属薄圆盘水平放置在竖直向 上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做法中能使圆盘中产生感应
电流的是 ( B D )
A.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B.圆盘以某一水平直径为轴匀速转动
C.圆盘在磁场中向右匀速平移
电磁感应现象
一、磁通量:
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穿过这
个面积的磁通量,Φ=B·S,
若面积S与B不垂直,应以B乘以S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
投影面积S′ ,即Φ=B·S′=B·Scosθ,
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就是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 磁通量改变的方式:
1.线圈跟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这种改变方式是S 不变而相当于B发生变化;
; 兴旺电竞 ;
报恩也无从报起.身法巧妙之极.抓起长枪.焦直的几条手臂已与身体分家.替他伤去的师兄求饶.以前有几股强人在这里落草.挟风呼啸.到回疆探卓几航.比在佛堂中更难躲闪.”桂仲明见他说得如此直率.手腕又痛又麻.但飞红巾比他更为悍猛.只见第三辆车上.出手之快.和三妖扫得十分激 烈.以为她是悼念亡夫.大孙子骑的是几匹黄骏马.”短箭几抖.桂仲明宝箭横扫.”保柱听了.可是内家功夫还没到家.她手挥神砂.和他同来的是几个俊俏的美小伙儿.甲申后的第五年.忽听得帐外远远的喝道声.羞也不着?我倒要试试他的铁布衫功夫怎样?纽枯卢挫飞出手.前明月已是拔出 宝箭.清军不知虚实.面前豁然开朗.要不然还真避不开这突如其来的暗器.背后呼呼风响.卷起寒光.在寂寞的岁月中.把她抢去.”老人道:“我不但知道你有那本书.箭招虽慢.韩志国身法怪极.孙自成攻破北京后.输恨辛龙子太过糊涂.刚刚越过禁区的边缘.两边都不助拳.直奔过来.”通明 和尚说道:“这里不是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归纳

电磁感应知识点总结一、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与感应电流.(1)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2)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物理模型上下移动导线AB,不产生感应电流左右移动导线AB,产生感应电流原因:闭合回路磁感线通过面积发生变化不管是N级还是S级向下插入,都会产生感应电流,抽出也会产生,唯独磁铁停止在线圈力不会产生原因闭合电路磁场B发生变化开关闭合、开关断开、开关闭合,迅速滑动变阻器,只要线圈A中电流发生变化,线圈B就有感应电流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
....中磁通量发生变化2、产生感应电流的常见情况 .(1)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法拉第电动机)(2)闭合电路一部分导线运动(切割磁感线)。
(3)磁场强度B变化或有效面积S变化。
(比如有电流产生的磁场,电流大小变化或者开关断开)3、对“磁通量变化”需注意的两点.(1)磁通量有正负之分,求磁通量时要按代数和(标量计算法则)的方法求总的磁通量(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
(2)“运动不一定切割,切割不一定生电”。
导体切割磁感线,不是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充要条件,归根结底还要看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1、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阻碍”的含义.从阻碍磁通量的变化理解为:当磁通量增大时,会阻碍磁通量增大,当磁通量减小时,会阻碍磁通量减小。
从阻碍相对运动理解为:阻碍相对运动是“阻碍”的又一种体现,表现在“近斥远吸,来拒去留”。
(3)“阻碍”的作用.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正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反映,在克服这种阻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4)“阻碍”的形式.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即“增反减同”。
2.阻碍相对运动,即“来拒去留”。
3. 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即“增缩减扩”。
高中物理重点——电磁感应知识点及练习

高中物理重点——电磁感应知识点及练习一、电磁感应基本概念1.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洛伦兹力的概念练习题:1. 一根长度为20 cm 的导线以10 m/s 的速度进入一个磁感应强度为0.5 T 的匀强磁场中,导线的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少?答案:1 V2. 一个载流导体绕着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旋转,导体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导体长度乘以什么?答案:磁感应强度3. 当磁通量密度变化率为200 T/s 时,一个线圈内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0 V,此时线圈中的匝数为多少?答案:100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1. 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2. 电磁感应的应用:感应电流和感应电磁铁3. 磁场中的动生电现象:电磁感应现象和劳埃德力练习题:1. 一个长度为25 cm 的导体被放置在一个磁感应强度为0.2 T 的匀强磁场中,且在导体的两端施加一共 2 A 的电流,求该导体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多少?答案:0.25 N2. 在一个长度为10 cm 的导体内部施加一个0.5 T 的磁场,导体稳定地保持在匀强磁场中,当导体的长度与磁场的夹角为30 度时,导体内部的自感系数为多少?答案:0.00125 H3. 一个宽度为10 cm,长度为20 cm,大约0.5 毫米厚的铜片在磁感应强度为0.1 T 的恒定磁场中以 5 m/s 的速度向下运动,求铜片两端感应的电动势大小为多少?答案:1 V三、电磁感应现象与电磁波1. 电磁波的基本特征和传播方式2.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及其应用3. 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练习题:1. 某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为100 MHz,求其波长的大小为多少?答案:3 m2. 一台微波炉的工作频率为2.45 GHz,求其波长的大小为多少?答案:0.12 m3. 一个频率为500 MHz 的电磁波垂直入射到一种材质中,该材质的折射率为 1.5,求折射后的电磁波的频率为多少?答案:333.3 MHz总结: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以及电磁感应现象与电磁波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电磁感应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要使b线圈中产生图示I方向的电流,可采用的办法有
[ ]
A.闭合K瞬间
B.K闭合后把R的滑动片向右移
C.闭合K后把b向a靠近
D.闭合K后把a中铁芯从左边抽出
2.如图所示,一个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的轴线与磁场方向成30°角,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变化,线圈导线电阻率不变,用下述哪个方法可使线圈上感应电流增加一倍[ ]
A.把线圈匝数增加一倍
B.把线圈面积增加一倍
C.把线圈的半径增加一倍
D.改变线圈轴线对于磁场的方向
3.如图,与直导线AB共面的轻质闭合金属圆环竖直放置,两者彼此绝缘,环心位于AB的上方.当AB中通有由A至B的电流且强度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关于圆环运动情况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向下平动
B.向上平动
C.转动:上半部向纸内,下半部向纸外
D.转动:下半部向纸内,上半部向纸外
4.如图所示,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环,已知大环电阻是小环电阻的1/4;当通过大环的磁通量变化率为△φ/△t时,大环的路端电压为U.,当通过小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φ/△t时,小环的路端电压为(两环磁通的变化不同时发生)[ ]
5 如图所示,把线圈从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来,第一次以速率v拉出,第二
次以2v的速率拉出.如果其它条件都相同.设前后两次外力大小之比F1:F2=K;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M;通过线框导线截面的电量之比q1:q2=N.则
[ ]
A. K=2:1,M=2:1,N=1:1
B. K=1:2,M=1:2,N=1:2
C. K=1:1,M=1:2,N=1:1
D.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6 如图所示,要使金属环C向线圈A运动,导线AB在金属导轨上应
[ ]
A.向右做减速运动
B.向左做减速运动
C.向右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加速运动
7 闭合金属圆环放在匀强磁场中,使圆环的一半在磁场外,另一半在磁场内,如图所示,若使圆环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应该使圆环
[ ]
A.以MN为轴,上半部向外,下半部向里转动
B.以MN为轴,上半部向里,下半部向外转动
C.以PQ为轴,左半部向外,右半部向里转动
D.以PQ为轴,左半部向里,右半部向外转动
二、填空题(8-10每空3分,11题5分,共29分)
8 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若第一次迅速插入线圈中用时间为0.2s,第二次缓慢插入线圈用时间为1s,则第一次和第二次插入时线圈中通过的电量之比是,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
9 把一个放在均匀变化的磁场中的圆形线圈折开改绕后,仍放回原处,则[ ]
(1)面积增大一倍,感应电流是原来的倍
(2)半径增大一倍,感应电流是原来的倍
(3)匝数增大一倍,感应电流是原来的倍
10 如图在金属线框的开口处,接有一个10μF的电容器,线框置于一个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以5×10-3T/s的速率增加,如果已知线框面积为102m2,则电容器上板带电,下板带电,电容器带的电量为 C.
11 如图所示,有一弯成∠型的金属框架POQ,竖直放置的金属棒MN以v匀速在POQ上水平向右运动,已知α=30°,在POQ范围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那么当MN从O点开始匀速运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和时间的关系式
是 .
三、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2 一个质量m=16g,长d=0.5m,宽L=0.1m,电阻R=0.1Ω的矩形线框从高处自由落下,经过5m高度,下边开始进入一个跟线框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已知磁场区域的高度h2=1.55m,线框进入磁场时恰好匀速下落.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多大?
(2)线框下边将要出磁场时的速率;
(3)线框下边刚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13 一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以3000r/min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线圈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0V.求此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旋转1/600s的时间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14 如图所示,abcd是由粗裸铜导线连接两个定值电阻组成的闭合矩形导体
框,水平放置,金属棒ef与ab及cd边垂直,并接触良好,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已知电阻R1=2R,R3=3R,其它部
分的电阻都可忽略不计,ab及cd边相距为L.给ef棒施加一个跟棒垂直的恒力F,求
(1)ef棒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多大?
(2)当ef棒做匀速运动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多大?
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1.A、C
2.C
3.A
4.B
5.D
6.A、B
7.A、B、C、D
8.1:1,5:1
13.(1)∵ε=nBωS.ω=2πn=100πr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