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的经济推动效应及SWOT分析

合集下载

重庆的产业发展趋势

重庆的产业发展趋势

重庆的产业发展趋势重庆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山城”、“山水之城”、“桥都”等美誉。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市逐渐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

在过去几年中,重庆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在未来几年中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本文将对重庆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重庆的产业基础重庆作为一个大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医药、航空航天等。

此外,重庆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 汽车制造业重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以重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日产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集群。

随着重庆市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汽车制造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未来有望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

2. 电子信息产业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以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重庆市政府近年来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等。

这些举措将会进一步提高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

3. 装备制造业重庆的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以重型机械、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重庆的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4. 化工医药产业重庆的化工医药产业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重庆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和生物制药为主的化工医药产业体系。

随着我国化工医药产业的加速转型和升级,重庆的化工医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 航空航天产业重庆的航空航天产业也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和航天装备为主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

汽车行业swot分析

汽车行业swot分析

汽车行业swot分析汽车行业SWOT分析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该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进行SWOT分析,以确定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优势:1. 技术领先:汽车行业在创新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安全性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品牌价值:汽车行业中有一些知名的品牌,如宝马、奔驰、丰田等,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这些品牌可以吸引消费者,并建立忠诚度。

3. 市场需求稳定:人们对汽车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来说,汽车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这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需求。

劣势:1. 环境压力: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有害,是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汽车行业面临来自环保组织和政府的监管压力,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重资产和高成本: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高昂的生产成本。

汽车制造商需要投资大量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渠道,这要求他们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3. 激烈的竞争: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的汽车品牌和制造商。

这导致了价格战和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得企业难以保持利润率。

机会:1. 新能源汽车: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2. 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会。

例如,车载导航系统、智能交通管理和智能驾驶技术等,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汽车使用习惯。

3. 科技创新: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科技创新的机会,如3D打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

这些创新有助于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消费者对更好驾驶体验的需求。

威胁:1. 市场饱和:汽车市场已经相对饱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有限。

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

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

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Strengths(优势):1. 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汽车行业拥有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和高效的制造能力,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及时交付。

2. 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汽车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3. 品牌价值和消费者忠诚度:许多汽车品牌拥有强大的品牌价值和消费者忠诚度,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4. 养车服务和售后支持:汽车行业提供全面的养车服务和售后支持,增加了消费者购买车辆的信心和满意度。

5. 高度竞争和市场发展: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增长空间。

Weaknesses(劣势):1. 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传统汽车排放尾气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消耗大量石油资源,难以持续发展。

2. 供应链风险和成本压力:全球化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会给汽车行业带来供应链风险和成本压力。

3. 新技术威胁: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可能对传统汽车行业造成威胁。

4. 产品同质化:许多汽车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难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Opportunities(机会):1.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对于环保出行的需求,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 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出行的兴起,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新的商机,例如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汽车等服务。

3. 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市场需求。

4. 新兴市场的增长: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Threats(威胁):1. 政策调整和法规限制: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调整和法规限制,可能会对汽车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竞争加剧和价格压力: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可能会对企业利润率造成压力。

汽修行业的swot和pest分析

汽修行业的swot和pest分析

PEST分析: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E是经济,S是社会,T是技术。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针对汽修的实际情况,其外部竞争的PSET分析主要有如下方面:㈠政治法律环境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局,政府的态度等;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E是经济,S是社会,T是技术。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㈡经济环境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战略要素: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

㈢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

人口环境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种族结构以及收入分布等因素。

㈣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不仅包括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市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背景。

(1)我国汽车修理行业政治因素:在汽车行业,一些技术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与外国同行业差距不小.北京吉普的"切诺基"就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在国内能得到的技术支持很少.技术低下,导致成本和污染双高,这是和自然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相联系的.(2)汽车修理行业法律环境因素:对汽车行业的立法逐渐建立和健全,这些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除了规范汽车生产和经营的正常秩序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在法律法规层面,对汽车尾气的要求越来越严格.(3)汽车修理行业经济环境因素:经济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环境因素,但在案例中并不占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归入"其他"之列.汽车价格越来越低,高档汽车增多,买车人增多,这些给车维修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

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

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持续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节能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

重庆市是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最早的城市之一,又是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代表,研究分析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对重庆市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一、重庆市电动汽车发展基本状况重庆市的电动汽车开发工作主要是在国家“863”、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下开展的研发及产业化准备工作。

经过10多年的努力,重庆市在电动汽车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

在电动汽车自主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初步建立了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

2008年,科技部将重庆市列为全国首批“十城千辆节能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重庆市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广应用1000辆混合动力轿车。

目前,重庆市已经在相关部门示范运行10辆杰勋混合动力汽车,运行状况良好。

重庆市政府规划2000亩土地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园区,还将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重庆市正在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及出租车采购,并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

同时重庆也在国内地方政府中首个出台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电动汽车实施免收路桥费等财政补助。

二、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 内部优势分析1. 汽车产业集群优势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重庆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24家。

其中制造类(有底盘生产权)企业10家,生产轿车、微型车、轻型卡车、重型卡车等;改装类企业14家,生产客车、自卸车、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车、防弹运钞车等特种车和专用车等。

重庆市又是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最早的城市之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在全国处于技术领先水平。

企业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增强,加快了产业化步伐。

这些企业为发展电动汽车提供了开发、生产、试验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生产汽车的经营、销售市场运作的宝贵经验。

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重庆汽车工业产值10年来年均增长6%

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重庆汽车工业产值10年来年均增长6%
10月19日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称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好质量发展10年来汽车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6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126
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重庆汽车工业产值10年来年均增长6%
来源:重庆日报发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2022-10-2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0月19日,市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称,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好质量发展,10年来汽车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6%,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12.6%。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2016年03期总第810期一、引言“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出访哈塞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提出来的。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在新时期在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开放格局和提升开放层次的方向上的重要指针。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50多个国家,共44亿人口占全球63%,21万亿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球29%。

目的是提高成长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地位,推进东部沿海地域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增进我国中西部地域和边境地域对外开放,从而构成东方和西方的互济、海洋和陆地的兼顾,面向环球开放的新格局。

作为西部中心重庆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城市全部开放、加快建设铁、空、水“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与建设成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积极把自己放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考虑和规划。

本文提出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定位,同时详细分析重庆自身优势劣势及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与威胁,并提出重庆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因为受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即使西部地区积极实施赶超战略,使得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加速向西开放程度从而助推内陆沿边地域由对外开放的边沿迈向前沿同时晋升向东开放程度是“一带一起”构建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西部地区加快形成衔接南北方、横贯东中西的对外经济走廊而且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释放开发开放与创新创造的活力。

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和要明确自身优势与作用,特别是拥有黄金水路、三峡水库的地理优势条件,更好地坚持六大发展路径。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重庆已经有空前发展的机遇,但是要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个机遇,是重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劣势和“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机遇与威胁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个机遇发展重庆。

我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工具。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SWOT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关于中国汽车行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1.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能够为汽车企业提供稳定的需求。

2.成本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在成本方面具有竞争力。

3.技术进步:中国汽车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在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上下功夫,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4.产业链完整: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从造车到销售服务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布局。

这使得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劣势:1.品牌知名度较低:相对于国际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和声誉还有待提高。

这给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尽管中国汽车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较弱。

这可能影响到产品的创新和竞争力。

3.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汽车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压力。

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环保技术的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要求。

三、机会:1.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快速增长。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潜力。

2.增长型经济转型: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这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机会,因为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创新,而不仅仅是价格。

3.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企业有机会出口汽车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并与国际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d. Error
t- Statistic
197. 629 9
5. 815 228
0. 782 736
11. 714 47
M ean dependent v ar
S. D. dependent var
A ka ike info cr iterion
Schw arz c riter ion
F - statistic
量, 初步 建 立一 元 回归 模 型。其
万辆 (其中专 用改装 车 8 万辆 ), 1. 1 重庆市汽车产业对经济影响 中: Y = 重 庆 市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市场占有率达 15% 左 右。整 车销 售收入达到 1 350亿元。努力扩大
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 ( regression ana lysis)
口量均稳居全国首位。目前, 长 安福特、长安铃木和庆铃集团等 合资企业看好中国及西部汽车市 场的前景, 纷纷扩大产能; 长安 集团、力帆汽车也计划推出更多 新车以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福特 新工厂、红岩重汽和意大利依维 柯、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也将在 2010 年前 在重 庆建 成 投产 。 重庆 市的汽车整车产量必将维持高速 增长的势头。
200 8
43 974. 15 4. 41 14. 3 0. 63
由表 3 可见, 2003 ~ 2008 年 重庆市汽车产业对经济的产业贡献
率在 4% ~ 21% 之间波动, 平均的 贡献 率 为 10. 15%, 比 重 非 常 巨
大。以 2007 年为例, 经过计算重 庆市工业增加值排名靠前、数额较
200 3
14. 4 282. 81 5. 09 11. 4 0. 58
20 04
50. 3 419. 99 11. 98
12. 2 1. 46
2 005
17. 1 377. 68 4. 53 11. 5 0. 52
200 6
80. 3 381. 65 21. 04
12. 2 2. 57
20 07
92. 7 670. 37 13. 83 15. 6 0. 61
200 3 2 272. 82
117. 6 5. 17
2 004 2 692. 81
167. 9 6. 24
20 05 3 070. 49
18 5 6. 03
200 6 3 452. 14
265. 3 7. 69
2 007 4 122. 51
3 58 8. 68
20 08 5 096. 66
40 1 7. 87
同比增长 11%; 规模以上企业实 2)。除 2004 年销量排名全 国第 3
现工业 总产值 1 931 亿元, 同比 位之外, 2000 ~ 2008 年重庆 市的
增长 11. 4%,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 汽车销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一直居第
业的 34. 5%; 汽车工业完成主营 4位, 2008年销量为 111. 98万辆,
冷眼观察
表 2 Y 对 X 的 E - V iew s回归分析计算结果
D ependent V ar iable: Y
M ethod: L east Squares D ate: 04 /12 /04 T im e: 12: 14 Sam ple: 2002 2008 Inc luded observations: 7
28 汽车工业研究 /2010. 1
造的全车型、宽系列汽车生产体 系。整车产业在全国形成一定的 规模和很大影响, 对零部件产业 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
2001~ 2008年, 重庆市汽车 产量以年均 13% 的速度增长 (图 1)。 2008 年, 重 庆 市生 产 汽 车 109. 17万辆, 占全国汽车总产量 的 11. 68% , 在全国各城市排名 居第 4 位。而 2008 年重 庆市 摩 托车产量 更是 高达 1 063 万辆, 累计出口 351. 2万辆, 产量及出
为了研究重庆市汽车工业对经 济总量 的影 响 程度, 可 以 根据 2003~ 2008 年重 庆市汽车 产业增 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出重庆市 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量与地区生产总 值增量, 再计算出重庆市汽车产业 贡献率 ( 表 3) 。
年份
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量 (亿元 ) 地区生产总值增量 (亿元 ) 产业贡献率 (% )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 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 )
V ariab le C X
R - squared A djusted R - squared
S. E. o f reg 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 lihood D urb in- W atson stat
Coe fficient 1 149. 263 9. 169 337 0. 964 845 0. 957 814 223. 380 1 249 493. 4 - 46. 617 04 2. 274 650
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 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 运用十分广泛。为了研究重庆 市汽车工 业对经 济总 量的影 响程
群已经成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
重庆市汽车产业实力强大并且 度, 对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和重庆
之一。 根据 ∀重庆 市 十一 五 ! 汽
保持高速增长, 对重庆市整体经济 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可以通过回
P rob( F - statistic)
P rob. 0. 002 1 0. 000 1 3 242. 491 1 087. 584 13. 890 58 13. 875 13 137. 228 9 0. 000 080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得出初始回 归模型方程:
Y = 1149. 263+ 9. 169337* X Se 197. 6299 0. 782736 t 5. 815228 11. 71447 P 0. 0021 0. 0001 DW = 2. 274650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 y = 1149. 263 + 9. 169337* x, 说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重庆市 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每增加 1个单 位, 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上升 9. 169337 个 单位。重庆 市汽 车产 业工业增加值与重庆市地区生产总 值息息相关, 并且地区生产总值随 着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而增
年重庆市汽车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 10的水平, 比重十分巨大。
动效应。
增长拉 动的百分点在 0. 52~ 2. 57
由产业贡献率及对产业的拉动
表 4 2007年重庆市部分重点产业的产业贡献率
行业
食品 饮料业
医药 制造业
纺织及其 制造业
化学原 料及 制品制 造业
金属冶炼及 压延加工业
产业贡献率 (% )
图 1 2001~ 2008年重庆市汽车产量
注: 数据来自 ∀重庆统计年鉴 2008#
根据 ∀2008 年重庆汽车工业 9. 9%, 其中, 汽车整车 759. 2亿
运行情况 简析 #, 2008 年重 庆汽 元, 改 装 车 34. 3 亿 元, 摩 托 车
车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401亿元,
452. 4亿元, 零部件 716亿元 (图
30 汽车工业研究 /2010. 1
冷眼观察
大的部分产业的产业贡献率均低于 之间波动, 平均的产业拉动水平为 作用分析可见, 重庆市汽车产业的
汽车产业 (表 4)。
1. 06个百 分点, 占据 整个重庆市 发展对整个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产生
在产业拉动方面, 2003~ 2008 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百分 点接近 1 / 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着巨大的推
长。
T 检验方面, 对于给定的显著 水平 = 0. 05, 自变量 X的统计量 的值为 11. 71447, 对应的概率 P = 0. 0001< = 0. 05, 即在 0. 05的显 著水平下 X 对 Y 的影响显著。F 检 验 方 面 , F统 计 量 的 值 为 137. 2289, 较大, 并且所对应的概 率为 0. 000080, 说 明 解释 变量 X 与 Y 之间的相关度非常高, 整个 回归效果比较好。 R检验方面, 可 决系数 R2 = 0. 964845, 表明 模型 在整体上拟合较好, 汽车产业工业 增加值 的变动可 解释 96% 以上重 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 说明重 庆市汽车产业对全市经济有着十分
深远的影响。
表 3 2003~ 2008年重庆市汽车产业贡献率
1. 2 重庆市汽车产业对经济的产 业贡献率分析
产业贡献率是用来分析经济增 长中各个产业作用大小的指标, 它 是指产业 可比价增加 值增量与 GDP 可比价增量之比。比例越高, 该产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便越大。 而产业拉动 是 GDP 增长速度与产 业贡 献 率 之 乘 积, 它 代 表 着 在 GDP 增长速度中该产业的贡献率。
注: 数据来自 ∀重庆统计年鉴 2008#。
为了更正确地建立需求模型, 先对自变量与应变量作散点图, 以
大致确定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存在
的关系 (图 2) 。
由图 2可以看出, 因变量 Y 与 自变量之间 大致 符合简 单线 性关 系。因此, 可以假设模型的函数形 式为:
Y = 0 + 1 X 1+
图 2 Y 对 X的散点图
冷眼观察
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的经济推动效应及 SWOT分析
王连芬 吴一帆 何志军
重庆市汽车产业 ( 包括汽车 整车、摩托车及汽摩零部件 ) 起 步于 20世纪 60年代, 经过几十 年的发展, 汽车产业实力不断增 强, 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制造 业已经成为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 之首, 被视为带动重庆市经济全 面、快 速、 健 康 发 展 的 火 车 头 !。 2006~ 2008年, 重庆 市汽 车产业产值连续 3年实现 30% 以 上高速增长。重庆市汽车、摩托 车工业不断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通 过多种途径合作, 成功引进世界 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 进一步发 展壮大了重庆市汽车产业。截止 2008年底, 重庆市有汽车生产企 业 21 家, 其 中整车 企业 10 家, 即 长 安、庆 铃、 重 汽、铁 马 集 团、力帆、嘉陵等, 主要生产轿 车、微型车、轻型货 车、重型货 车等产品; 改装类企业 11家, 主 要生产客车、自卸车、汽车起重 机、高 空 作 业 车、 防 弹 运 钞 车 等。另外, 重庆市还有汽车摩托 车零部件企业 973 家, 主要生产 发动机、底盘及零部件、车身及 附属装置等。重庆市已经形成了 轿车、微型车、轻卡、重卡、客 车、农用车、改装车及专用车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