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各时期重点考点
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点讲解

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点讲解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点讲解:第一节先秦时期一、早期的人类(l)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已学会使用天然火。
(4)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会钻石取火和制造骨针。
二、氏族公社(1)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
(2)河姆渡氏族,发现于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
(3)大坟口文化中晚期,发现于山东泰安,距今四五千年,处于父系氏族,晚期出现私有财产和明显的贫富分化。
三、夏、商、西周王朝1.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亲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以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建立了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夏架统治后期,社会矛盾激化,商汤起兵灭夏。
2.商朝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实行残暴的奴隶制,如“人牲”和“殉葬”制度。
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自商朝。
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十分发达,代表作品为司母戊大方鼎和四蚍阶稹?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封王残暴异常,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反抗,周武王兴兵,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
3.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这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四、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1,大国争霸与战国七雄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齐国的齐桓公第一个成就霸业,因其北伐戎狄,南御荆楚,成为公认的霸主。
齐桓公去世后,宋国的宋襄公欲继其霸业,被楚国打败而身亡。
晋国的晋文公、楚国的楚庄王又相继称霸中原,后晋、楚长期争霸。
接着,秦国的秦穆公想争霸中原被晋国打败,遂专力经营西方,成为西霸。
中国古代史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学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涵盖了从上古时期到清朝结束的几千年时间。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兴亡,文化的繁荣与沉寂,以及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迁。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核心内容。
一、夏商周三代1.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个朝代。
夏朝的启蒙君主是禹,他治理黄河流域,开启了中国的大一统时代。
2. 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中国的第二个朝代。
商朝的都城是安阳,政治制度逐渐向中央集权发展,出现了青铜器文化的鼎盛时期。
3.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中国的第三个朝代。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了封建制度,东周时期则发展出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是《左传》和《国语》的记载,也是各个小国争霸的阶段。
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七雄争霸,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家活跃的时期。
三、秦汉隋唐时期1.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王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封建制度,统一货币和文字,修筑长城,开创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2. 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中国的第二个统一王朝。
汉朝的最著名的统治者是刘邦和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
3.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中国的第三个统一王朝。
隋朝的最著名的统治者是隋文帝和隋炀帝,完成了南北朝的统一。
4.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中国的第四个统一王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繁盛,被称为“盛唐”。
四、宋明清时期1. 宋朝:公元960年至1279年,中国的第五个统一王朝。
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的初步阶段,包括夏、商、西周等朝代。
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央集权衰落和诸侯割据的局面。
3. 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央集权进行了极端强化,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法家思想和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等。
4. 汉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繁荣和强盛的朝代,采取了黄老统治和儒家政策的结合,实行分封制。
5.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进入了农民起义和战乱频仍的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南北分裂。
6. 隋朝和唐朝推行了大一统的封建制度,统一了南北,其间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辖境庞大、社会经济繁荣。
7. 宋朝开始在中国推行科举制度,士人由此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封建社会达到高峰。
8. 元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非汉人王朝,源自蒙古,对汉人进行了许多征服和压迫。
9. 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国,部分时期经历了繁荣和边界扩张,同时也有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的问题。
10. 清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在统治中国期间,实行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
二、近代史1. 近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的明亡清兴,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2.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列强入侵提供了契机。
3.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解放运动的开端,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5. 中国的建立和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导致了中共在中国的执政。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实施了共产主义的目标。
7.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最为混乱和动荡的时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
8.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的又一次重要转折,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现代史1. 当代中国经历了经济改革和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古代史要点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史要点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璀璨,涵盖了众多朝代和文化的演变。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史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时间顺序为基础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其中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
夏朝以启禀夏启为君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和文化传统,商王朝的代表性人物商汤、商湜等君主扩大了商朝的疆土。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的代表性人物周武王、周文王等,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东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割据、国家纷争的阶段,也是中国思想与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
春秋时期,各诸侯争霸,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孔子、墨子、荀子等。
他们对于政治、经济、伦理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更加激烈。
各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激烈的战争,例如楚国、齐国、秦国等。
秦国最终取得胜利,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有很多重大事件和改革发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秦始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
西汉时期,政治稳定,农业生产繁荣,科技文化发达。
东汉时期,外族入侵和内部分裂导致政治动荡。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的阶段,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三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刘备、曹操、孙权等。
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21年)1. 夏朝(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传说中的建立者是大禹,实行世袭制。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青铜器文化达到高峰,有成熟的甲骨文。
- 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的暴政导致周朝的兴起。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 实行分封制,诸侯国逐渐强大,导致中央权力衰弱。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修筑长城。
2.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中间由新朝短暂中断。
- 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开辟丝绸之路,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魏、蜀、吴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分裂时期。
- 著名的历史事件有赤壁之战、诸葛亮的北伐等。
2. 两晋(公元265年-公元420年)-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东晋时期出现了“八王之乱”。
3.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分裂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四、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60年)1.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重新统一中国。
- 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高峰。
- 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
五、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912年)1.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面临辽、金、西夏的威胁。
中国古代史考点复习

中国古代史考点复习考点1:商鞅变法:主要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作用:①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②军队战斗力持续增强。
③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我国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秦始皇增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3)秦朝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文字,把小篆做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P58页图)(4)秦始皇为了增强思想控制。
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秦朝反击匈奴的著名将领是蒙恬,并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考点3:理解北魏孝文帝促动民族融合的措施北魏孝文帝促动民族融合的措施: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③将鲜卑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④鼓励贵族与汉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考点4: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的内容或唐太宗的措施)(P8页,人物图和名言)①唐太宗吸取隋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赋税劳役。
②他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的欲望。
③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④他注意重用人才和虚心讷谏,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重用魏征,并称他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⑤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考点5:知道“开元盛世”时的经济概况。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高频常考点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高频常考点一、原始社会1. 原始人群(1)元谋人: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北京周口发现的一个完整的远古人头盖骨化石2. 氏族社会(1)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半坡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半坡村,河姆渡遗址位于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龙山文化和大汶龙山文化遗址在今山东龙山镇,出土很多黑陶,也称为“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今山东泰安。
二、奴隶社会1. 夏朝(1)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2. 商朝(1)汤建商,武王灭纣(2)商已有文字,甲骨文可证3. 周朝(1)西周: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宗法制度:族制(2)东周春秋: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战国: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废田亩、建县制三、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开始1. 秦朝(1)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2)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秦长城(3)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2. 汉朝(公元前202元-公元220年)西汉:刘邦建汉,定都洛阳汉武帝“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公元25年,刘秀在鄗城称帝3. 三国(1)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破曹(3)三国鼎立“魏、蜀、吴”4. 隋唐时期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开凿大运河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安史之乱:持续八年5.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6.元朝:(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2)元朝是我国疆域最辽阔,民族最多7.明清时期:(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专制统治加强,设六部三司,规定八股文取士(2)清朝:“康雍乾盛世”,康熙平三藩,文字狱,册封达赖喇嘛(3)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中国古代史6大专题考点大汇总

中国古代史6大专题考点大汇总考点 1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1.半坡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业文化的代表。
2.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河姆渡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文化的代表。
考点 2 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考点 1 夏朝的建立 西周分封制1.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等,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考点 2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政治上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
商鞅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考点 3 秦统一中国 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2.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地方上建立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文化上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
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统一度量衡制度。
交通上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修筑道路;开凿灵渠。
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考点 4 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
2.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3.汉武帝在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