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与代数部分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

知识点一:整数1, 整数的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 零, 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自然数的意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5,…..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

“0”的含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0”还可以表示起点, 分界点等。

“0”是最小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两种意义:假如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就叫基数;假如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就叫序数。

(2)正数正数的定义以前学过的8, 16, 200……..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的写法和读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8读作:正八。

“+”号一般可以省略不写。

(2)负数负数的定义像-1, -5, -13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一”叫负号。

负数的写法和读法负数前面加“一”号,例如:-15读作:负十五。

数字越大的负数反而越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整数及自然数的联系及区分自然数全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还包括负整数。

2,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分级依据我国的计数习惯,整数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 十位, 百位, 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 十万位, 百万位, 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位;亿位, 十亿位, 百亿位, 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计数单位整数, 小数都是依据十进制写出的数,其中一(个), 十, 百…….是整数的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是按肯定依次排列的。

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如9357中的“5”在右起第二位,即“5”所在的数位是十位。

位数指一个数是由几个数字组成,是含有数位个数,如1234占有四个数位,就是四位数。

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指满十进一,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位百,十个百进为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

数与代数知识点知识点一整数1、整数的定义:像-3,-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在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数的范围:除自然数外,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但在小学阶段里,整数通常指的是自然数。

3、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知识点二自然数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

知识点三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1、数位不同的正整数的比较方法: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

2、数位相同的正整数的比较方法: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

知识点四整数的改写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个比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的尾数,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知识点五倍数和因数。

1、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自然数a(a≠0)乘自然数b(b≠0),所得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2、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知识点六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1、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一、数的认识。

1. 整数。

- 自然数:像0、1、2、3……这样的数叫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

- 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计数单位分别是一(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例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 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如3005读作三千零五。

- 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例如,5678>3456,89>78。

2. 小数。

-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例如,0.3表示十分之三。

-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0.00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如3.25读作三点二五。

-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3.2 = 3.20。

-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大的数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以此类推。

例如,3.56>3.28。

3. 分数。

-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例如,把一个蛋糕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1)/(4)。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一、数与运算1.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2.顺序数的比较:大小比较、比大小的符号3.加法与减法: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加法和减法的性质、整数的加减法4.乘法与除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乘法和除法的性质、整数的乘除法5.数的倍数和因数:整数的倍数、整数的因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6.小数: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7.分数: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8.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相互转化、百分数的加减乘除二、代数式和方程1.代数式的认识: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运算、多项式2.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约分、代数式的化简、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3.代数式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编写代数式、代数式的求值4.方程的认识: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5.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意义、方程的实际应用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实际应用7.解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的意义、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三、数的性质和运算1.数的分类:分数、小数、整数及其运算2.数的性质: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3.定量关系:数与长度的关系、数与面积的关系、数与体积的关系4.倍数与公约数:整数的倍数和倍数的性质、整数的公约数和公约数的性质5.比例: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6.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相互转化、加减乘除百分数的方法7.降幂与乘方:降幂与升幂的意义、乘方及其运算法则、次乘方的意义和运算四、数据的应用1.数据的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统计资料2.数据的整理:频数表、频数图、折线图3.数据的分析:数据的中心趋势、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的比较4.数据的应用:数据的解读、数据的预测、数据的比较和判断五、几何基础1.点、线、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基本图形的命名2.直线与线段: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和性质3.角的认识: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性质4.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5.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6.圆: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7.空间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棱台、球体等的性质六、图形的应用1.图形的绘制:使用尺规作图仪器绘制图形2.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对称、放缩等图形的变换3.图形的投影:直线的平行投影、线段的视、上、右投影、线段的和、差投影以上是小学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知识点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知识点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知识点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小学数与代数知识点

小学数与代数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 12、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如17075400=1707.54万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近似数:17075400≈1708万 3、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4、怎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数的大小比较(略)(2)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3)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比较分子大小,异分母的先通分再比较,又或者比较两个数距离到“1”的大小,例如:43和54,43距离“1”是41,54距离“1”是51,因为41>54,所以54>43 5、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 小不变。

6、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注意不是小数点后)添加或减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缩小;移动一位扩大(缩小)10倍,两位扩大(缩小)100倍······8、因数和倍数:如果一个数能表示成两个数的乘积,那么这两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这个数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例:a×b=c a,b是c的因数,c是a, b的倍数。

注:因数和倍数只针对整数来说,不包括小数,1是任何数的因数9、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求多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者最小公倍数都可以用短除法求10、质数,合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教合数。

注: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

11、质因数:既是因数同时也是质数的1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是奇数。

所有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0是偶数。

13、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结尾是0、2、4、6、8的数14、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的数15、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结尾是0或者5的数二、数的运算1、四则运算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3)常用规律:①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②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③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④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⑤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⑥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一、数的大小和比较1.数的比较: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于。

2.数的顺序: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大小顺序。

二、数的性质和运算1.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

2.数的性质: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3.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4.数的整除性:倍数、约数、公因数、最大公约数等概念。

三、数的分数表示和运算1.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

2.分数与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分数相比较:大小比较和等值判断。

四、数的小数表示和运算1.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概念。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小数部分的读法和写法。

3.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

4.小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五、数的倍数和约数1.倍数的概念:一个数能整除另一个数。

2.约数的概念: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最大公约数:两个数公共的约数中最大的那个数。

4.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共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

六、数的代数式和数的应用1.代数式的概念: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组合。

2.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代数式的应用:通过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的方程式1.方程式的概念:等号连接的代数式。

2.一元一次方程式: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3.方程式的应用:通过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八、数的图形的认识与应用1.数的图形的概念:点、线、面。

2.平凡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

3.图形的属性:边、角、面积、周长等。

4.图形的运算:图形的加法和减法。

总结: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大小和比较、数的性质和运算、数的分数表示和运算、数的小数表示和运算、数的倍数和约数、数的代数式和数的应用、数的方程式以及数的图形的认识与应用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与代数部分知识点
数和数的运算
四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 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二)小数四则运算
1. 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 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例如 3 × 3 =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1. 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
a-b-c=a-(b+c) 。

(五)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六)运算顺序
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6. 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