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内容

合集下载

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

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

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

那么中秋节的手抄报怎么做呢?下面是的中秋佳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大家能喜欢!1. 中秋月,故土圆。

团圆夜,心相连。

明月明,彩。

团圆节,望月圆。

中秋节,祝福满。

祝愿你,合家欢,百事乐,美,比蜜甜!2. 我把我所有的思念和对你的关心寄给明月,希望中秋的给你带去了我所有的祝福,希望你看见那皎洁的月光,也会开心快乐3. 月很亮,天空很美,天天快乐很重要;花在开,草在长,愿你天天喜洋洋;杯里送真情,信息送祝福,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祝你中秋快快乐乐!4. 月亮=嫦娥+玉兔,月饼=把月亮拍成饼,代入:月饼=把嫦娥+玉兔做成饼,结论:月饼=嫦娥的纯情+玉兔的精灵。

送你此月饼,愿你变成人中精。

中秋快乐!5. 中秋来了,思念“月”浓了,团圆的心情“月”急迫了,也“月”想着吃月饼了。

祝你在中秋节也“月”来“月”,“月”来“月”快乐!最近几天的六朝古都,不知怎的阴连绵强欲望的阳光,不给时机穿过云层细缝惟能穿透夜里的梦,在明月与乌云之间徘徊虽然不是朗月,却多了几分朦胧的醉意金秋的慰问必然包括金装的月饼礼盒可我们没有,有的只是三天的中秋假期与一些灰色阴雨时节的凄凄凉凉,或是闲敲文字时键入闾巷的片片落花我想单独出去走走,外面的风声渐染秋的颜色我知道,秋风没有和家人团圆,黎明也没有升起金灿灿的太阳,或是游子在外漂泊那片朦胧的月光背后,定然刻着故土的殷殷期盼盼星星,盼月亮,盼不到金秋的月宫婵娟千里之外是否还有一轮明月,你相信我也相信在酒览月华微醉后,画一个水水月饼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美好的回忆,和一整个故土猜你喜欢:1.2.3.4.5.6.7.。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通用6篇)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通用6篇)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通用6篇)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单篇一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事象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明清时期的民俗大节。

中秋节在宋元时代是一般性节日,明朝以后中秋地位显著上升,清代成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四大节之一。

明清时期的中秋节俗内容较前代有了显著的扩充,节俗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1、祭月、拜月,庆祝丰收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

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与经济关系。

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对丰收的庆祝。

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2、分享、馈送“团圆饼”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

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

月饼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民间流传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饼反抗统治者的传说虽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说明了明初以来中秋吃月饼的事实。

明代中秋节馈送月饼是全国普遍通行的重要节俗。

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饼习俗,民间城乡更是以月饼为节礼互相馈送。

现代月饼生产形成地域风格,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甬式月饼等,它们在月饼内馅、月饼形制及加工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北京月饼,酥皮、冰糖馅;广式月饼以糖浆面为主,有酥皮、硬皮两种,月饼有咸甜两味,馅有肉类与莲蓉、豆沙等;苏式月饼,也是酥皮,饼馅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甬式月饼(宁波),酥皮,多用苔菜为馅。

传统月饼糖多油重,近年来多流行以果类为馅的低糖月饼。

3、家人团聚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

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较早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

家庭成员的团聚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节日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时机。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背景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它是人们欢聚一堂、赏月祈福的时刻,也被称为“团圆节”。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内容,供您参考。

月亮与中秋节1. 月亮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中秋节的传统俗中,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的祝福。

2. 月亮有着圆满、明亮的形状,是中秋节团圆之意的象征。

中秋节传统食品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食品之一,有很多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互赠月饼,传递着祝福和团圆的情感。

2. 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特别喜爱的水果之一,因为它的形状和发音与“遇”字相似,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中秋节传统俗1. 赏月: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赏月、赏月亮的盛况。

有时还会举办诗词比赛、猜谜语等活动。

2. 点灯笼: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挂灯笼,以示庆祝和喜庆。

3. 做花灯:一些地方会举办花灯展览和制作比赛,展示各种精美的花灯作品。

中秋节传说故事1. 嫦娥奔月:嫦娥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女,在中秋节的故事中,她因为偷吃了仙丹而被贬到了月亮上,成为月亮中的仙女。

2. 后羿射日:后羿是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他曾使用神弓神箭射下九个太阳,为人们带来了太阳的光明和温暖。

中秋节与家庭团聚1.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一节日,分享团圆的喜悦和温馨的时刻。

2. 中秋节也是表达亲情和友情的时候,人们会互赠礼物、祝福和关心。

以上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内容资料,希望对您的中秋节手抄报有所帮助。

在设计手抄报时,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创意的排版和展示。

祝愿您在中秋节过得愉快!。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于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九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之间)举行。

以下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
1. 赏月:中秋节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中秋之夜,月亮圆满明亮,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在户外赏月。

有的地方会举办赏月活动,如登山、宴会、诗词比赛等。

2. 吃月饼:中秋节的重要传统之一是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常见的口味有豆沙、莲蓉、蛋黄等。

人们会在家庭聚餐或赠送亲友时一起分享月饼。

3. 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中国家庭团聚的节日。

在中秋节,人们会努力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欢乐时光。

这种团聚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4. 儿童游戏:中秋节还有一些特色的儿童游戏,如打陀螺、放风筝、猜灯谜等。

这些游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5. 点燃孔明灯:为了祈福和表达祝愿,有些地方会点燃孔明灯。

孔明灯是一种薄纸制成的灯笼,内部装有蜡烛。

人们将其点燃后放飞上天,寓意祈求好运和顺利。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以上这些活动来庆祝和传承这一节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祈祷团圆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精选5张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精选5张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精选5张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大全1、中秋月儿圆,团圆乐无边。

硕果喜来乐,玉米逐笑颜。

高歌全家福,两人慢步舞。

举杯邀明月,中秋共此时。

美酒注相思,短信寄平安,祝中秋快乐!2、秋云秋霜秋落叶,秋风秋雨秋明月,落叶印相思,秋月照我心,中秋佳节还没到,祝福提前送给你,祝你收获多多,好事满满,祝你快乐多多,幸福满满,祝你成功多多,钱币满满,祝你喜事多多,笑声满满。

3、平分秋色一轮满,中秋祝福千里明。

一明住进快乐城,二明成功好运行,三明事事皆太平,四明莫忘朋友情,五明花好月圆幸福永不停。

中秋快乐!4、仰首是春,俯首为秋,抬头低头话中秋;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十五明月空中挂;问候是茶,祝福是酒,茶浓酒香添盈袖。

中秋了,祝您中秋愉快,合家欢乐!5、评分记录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鉴于你生活快快乐乐,工作勤勤恳恳,特批准你在中秋期间携妻带子赏美月,邀朋会友饮美酒。

看短信的,说你呢,还不赶快谢主隆恩!6、月到中秋分外明,秋色明媚月动听,花好月圆人欢庆,温暖康泰万家心。

中秋佳节到了,祝你月来月开心,月来月幸福,月来月甜蜜,月来月美丽!7、月儿圆圆天边挂,梦想圆圆都成真,荷叶圆圆水中立,情谊缘缘永不变。

祝福源源短信传:中秋花好月又圆,幸福快乐两团圆。

祝你中秋快乐!8、月亮圆,月饼圆,团团圆圆人团圆;家人圆,幸福圆,快快乐乐合家圆;爱情圆,事业圆,顺顺利利好梦圆;今日圆,明日圆,岁岁年年总团圆。

中秋到,恭祝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事事圆圆满满!9、月儿圆,中秋送喜,菊花香,秋色娇艳,十五重逢在今朝,生意兴隆合作妙,借中秋来临之际,诚心的表示你对公司的照顾,祝你中秋快乐,身体健康,何家团圆,幸福安康。

10、中秋将至,我偷得东海龙王的稀世珍鲜,太上老君的灵芝仙丹,月老的幸福美满,秘制了工艺赛嫦娥美味绝对hold住你的稀世月饼,回复短信即可领取哦!11、有一种幸福沏在茶里与家人品尝;有一种幸福凝在月光中待团圆时一同守望。

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7篇)

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7篇)

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7篇)篇1: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一)赏月: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

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

篇2: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大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节黑板报资料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6篇整理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6篇整理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6篇整理(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为秋季的其次个月,而八月十五的月亮圆满,象征家庭团聚,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欢迎查阅!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今日是中秋节,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

晚餐后我们一家五口坐在院子里,期盼着月亮的到来。

最终,月亮消失了,只是,它被一层乌云遮住了,若隐若现。

一阵风吹过,乌云被吹散,月亮的容貌把我深深地吸引了!它圆溜溜的,犹如一个甜美的月饼,高悬在空中;皎洁的月光泻在我的身上,使我舒适无比。

认真看着月亮,这个“白玉盘”中好像有个漂亮的女子,望着人间,身边还有只活蹦乱跳的兔子。

那就是嫦娥,她正急迫地查找着后羿,可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只能一人,孤独地待着月宫。

“吃月饼啦!”她妈妈端着盘子走出来。

月饼都被切成了五份,这使我迷惑不解,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原来,吃月饼时,月饼要切出来,每人一份,才能表示团聚。

晚上的月亮并不是特殊亮,可是,我们全家的心里都藏着一个最光明的月亮。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文字2盼星星,盼月亮,最终盼来了中秋节。

早晨,我早早的起床,穿衣洗漱完毕。

看了看窗外,天上飘着毛毛细雨,真担忧晚上看不见圆圆的月亮。

突然发觉桌上放着一个小月饼,外皮金黄闪光,上面刻着四个字“中秋欢乐。

”我馋得口水直流,忍不住咬了一小口。

妈妈见了说:“小馋猫,月饼是晚上吃的。

”我对妈妈说:“就吃一小块嘛。

”妈妈笑了笑,刮了刮我的小鼻子,我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了爷爷奶奶家,一进门,就看到一桌丰富的晚餐,都是我爱吃的,有红烧肉、炒河虾、小公鸡……哇!还有我最爱的大闸蟹。

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晚饭桌上,爷爷讲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他讲得绘声绘色,我听的津津有味,仿佛坐上了神舟飞船登上了浩渺的太空。

晚饭后,爷爷奶奶在门外长桌上摆上了大月饼、苹果、菱角、柿子,还有一碗清茶。

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

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

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秋节黑板报内容(9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或使用过黑板报纸,黑板报纸属于“报纸”的范畴,具有“报纸”的特点和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内容【篇一:2015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1、中秋节的简介2、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3、中秋节的习俗4、中秋节的古诗词5、中秋的歇后语6、关于中秋节的作文7、中秋节祝福语8、中秋节手抄报图片一、中秋节简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由来的传说中秋节有丰富浪漫的神话传说,围绕着名为嫦娥的美丽仙女。

她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版本也非常之多。

相关联的有后羿、吴刚、玉兔、捣药、伐桂等等。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

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

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

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无数版本的意外让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来飘忽不定。

有传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有人说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说嫦娥是故意盗之;一种悲伤的说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还有的传说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嫦娥危急中将宝物吞下无论如何,这个意外,造就了千古传说中一位最美丽浪漫、也最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

服下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邈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嫦娥飞向了月亮,无疑是传说中最精彩浪漫的一笔。

美丽、孤独的仙女,与清冷、无垢的明月,她们的搭配,给传说写下了既完美又残缺的结局。

无论是那飘逸而去的身影,而是那若有若无的一丝寂寞,千百年来拨动着人们的内心,神话因此而拥有了永恒的诗情。

三、中秋节的习俗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兔儿爷,中秋宴俗等也是各地中秋习俗。

四、中秋节的古诗词1、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五、中秋的歇后语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六、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关于中秋节的优秀作文精选4篇七、中秋节祝福语1、月到是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祝你节日愉快,身体安康!分的祝福:中秋快乐!3、拨动真诚的心弦,铭记成长的辛酸,成功的道路上永远离不开您,亲爱的老师,祝您中秋快乐,永远幸福!4、亲爱的老师,一年一度中秋节到了,在此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忙中有闲,兜中永远有钱,身边好人相伴,容颜永驻今天,人生目标一直向前,日子越过越甜,如此年复一年!中秋快乐!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秋佳节之际,祝中秋节快乐!让圆月圆你的梦!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

中秋节快乐!八、中秋节优秀手抄报图精选【篇二:2016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中秋之夜中秋节手抄报中秋节介绍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习俗两大主要习俗1、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起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人)”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

该传说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大致内容是: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

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

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

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篇二:有关国庆节手抄报画有关国庆节手抄报画国庆节对联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来临,抚今思昔,过去的现在的一些吟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在飞跃。

这时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庆贺胜利,挥毫作了两副对联,其中一联云: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上联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下联则借唐代李白《蜀道难》之诗,歌颂时代变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无限广阔。

读之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四川人刘师亮于民国10年“双十节”时,撰联直刺反动军阀:你在拖,我也在拖,中华版图竟此弄成两块;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国幸福硬算饱受十年。

刘师亮还作了一幅四字联:“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

”他巧用双关谐音,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政府横征暴敛的罪恶行径,看似歌颂,实则是辛辣讽刺和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放,并用对联形式歌颂新中国的诞生:物换星移,万里山河尽归人民所有;眉开眼笑,五亿人民共祝祖国新生。

此联吟出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喜悦情怀,对仗工稳,词情并茂。

自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些年每逢国庆,人们都爱用对联形式,歌颂党和祖国。

如:民富国强数今朝欢笑迎国庆; 山南海北赞改革歌舞颂党恩。

有人撰颂联云:一步一歌五十二载,歌歌唱不尽山清水秀故园美一朝一曲三个代表,曲曲道不完国富兵强万民情上联:碧空月圆逐花影,龙灯笑舞闹中秋下联:国强民富显龙威,彩旗飘扬迎国庆国庆节手抄报画篇三:中秋国庆黑板报题目:迎中秋庆国庆(喜迎中秋欢度国庆)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