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的功能主治和功效

四环素的功能主治和功效1. 什么是四环素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它是由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2. 四环素的功能主治2.1 治疗细菌感染四环素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或阻止细菌的繁殖。
因此,四环素常被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喉炎:四环素可以用于治疗由化脓性链球菌或白喉杆菌引起的喉咽炎症,有助于杀灭细菌和缓解症状。
•尿路感染:四环素对尿路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表皮感染:四环素可以用于治疗脓疱疮、痤疮等表皮感染,有助于抑制皮肤上的细菌繁殖和减轻炎症。
•呼吸道感染:四环素对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2.2 控制炎症反应除了杀灭细菌外,四环素还具有调节机体炎症反应的功能,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过度,减轻相关疾病的炎症症状。
以下疾病常用四环素进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四环素可以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
•炎性肠病:四环素可以用于治疗炎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减轻肠道黏膜的充血与水肿。
•结缔组织病:四环素可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减轻炎症反应和相关症状。
2.3 预防心血管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四环素还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潜力。
四环素可以通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保护血管血管内壁的完整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这使得四环素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四环素的功效3.1 广谱抗菌作用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四环素能够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杀灭或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这使得四环素在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3.2 减轻炎症反应四环素不仅可以杀灭细菌,还能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减轻相应疾病的症状。
简述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简述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包括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及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和米诺环素。
本类药物曾广泛用于临床,由于病原菌的耐药性增高及不良反应多见,现临床已少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不稳定,四环素类药物中含有许多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与钙或镁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钙盐或镁盐,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在体内药物与钙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呈黄色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小儿服用会发生牙齿变黄,孕妇服用后其产儿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骼生长抑制。
因此小儿和孕妇对此药因慎用或禁服。
四环素为抑菌性广谱抗生素,除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外,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均有作用。
成人可口服,静滴时,用葡萄糖液稀释后滴注。
注意:口服时盐酸盐比碱吸收好,但刺激性较大;宜空腹服用,以免与食物发生作用;过期后严禁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乳妇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具有抑菌作用并在极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的一大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
其不良反应有:①消化道反应。
②肝损害。
③肾损害。
④影响牙齿及骨骼的发育,故8岁以下小儿禁用。
⑤有局部刺激,故不可肌注,静滴宜充分稀释。
⑥有过敏反应。
⑦使用时间稍长,易致肠道菌群失调。
⑧含钙及二价以上金属离子之药物、食物,均可形成络合物而阻碍其利用。
所以,我们在服用此类药物时要慎重考虑利弊,再决定是否去服用。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使用注意事项

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的使用注意事项一、作用机制四环素类属于广谱抗菌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临床常用的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
二、抗菌作用抗菌谱:G+与G-需氧菌和厌氧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及某些原虫细菌敏感性:G+ >G-,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抗菌活性: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因为米诺环素的脂溶性明显高于其他四环素类,其抗菌活性更强)三、不良反应1.米诺环素前庭毒性大:脂溶性明显高于其他四环素类,对组织的渗透性更好,但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较高的浓度,因此前庭和耳毒性大。
前庭反应包括头晕、眩晕,服药期间建议不要驾驶、高空作业等。
2.米诺环素治疗粉刺时,可诱导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风险低,但是证据充分。
3.长期服用米诺环素可引起皮肤、黏膜、指甲、甲状腺、口腔、眼及骨的色素沉着,也有短期内使用出现色素沉着的报道,维生素C可以减轻色素沉着。
4.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与钙的结合力较低,可以与食物和牛奶同服,但不能与含铝、铋、钙、铁、锌、镁的药物同服。
5.四环素类可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滞留于食管可引起食管损伤,因此至少需用250ml以上的水送服。
四、临床使用五、临床新用途1.抗炎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具有抗炎作用。
多西环素:20mg bid,可用于牙周病、玫瑰痤疮的治疗。
多西环素的亚抗菌剂量(40mg/d)具有抗炎作用而无抗菌作用,可最大程度避免使用抗生素所致的菌群失调。
2.神经保护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米诺环素对脑卒中、大脑和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米诺环素200mg/d,连服5d,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
3.抗肿瘤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呈正相关,锌离子是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中心,钙是辅助离子,四环素是强的金属离子螯合剂,抑制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对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学课件)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常见,与剂量疗程相关,停药可恢 复。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与剂量疗程无 关。
严格掌握适应症,定期检查血象。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⑵灰婴等合征:是指早产儿、新生儿大剂量应用氯
霉素,因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及肾排泄能 力低下所致的蓄积中毒。表现为腹胀、吐奶、呼吸 不规规则、面色灰紫、循环衰竭等。
⑶影响骨、牙生长 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生长抑制。
⑷其它反应 口服剂量较大或静注时,与药物沉积在线粒体有关, 导致急性肝细胞脂肪坏死,孕妇尤其伴有肾功能障碍 易发生,导致致死性肝中毒。
实例分析
下列处方合理吗?
某医生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气管炎,给患者服用四 环素片和牛黄解毒片(含石膏)。试分析该用药是否合理?
【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可 逆性结合,阻止P位上肽链的末端羧基A位上氨基酰发生反应, 从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合成受阻。 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产生钝化酶以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临床用途】
作为一种高效的抗生素,曾广 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 但由于其抑制骨髓作用,其临 床应用受到严格控制。凡有合 适的抗生素替代,一般不主张 选用氯霉素。
H3C O OH-
O OH CH3 O OO
O OH
CH3 O
OO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C10酚-OH和C12烯 醇羟基)
与钙或镁形成不溶性盐。 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 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与钙离子形成黄色螯合物,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
药物学基础-四环素类

二、氯霉素作用和用途抗菌谱广,对革兰 阴性菌作用强,如 伤寒沙门菌、流感 嗜血杆菌、厌氧菌 、百日咳鲍特菌、 布鲁杆菌等作用较 强,对立克次体、 沙眼衣原体、肺炎 支原体、螺旋体等
主要用于: ①伤寒、副伤寒。 ②立克次体感染。 ③细菌性脑膜炎。 ④眼科感染的局部 用药。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一是与 剂量和疗程有关的可逆性白细 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多 在用药5~7天后发生,及时停 药可以恢复;二是与剂量和疗 程无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表 现有瘀斑、瘀点、鼻出血及高 热、咽痛等症状,难以治疗, 死亡率高。为防止上述反应, 应避免滥用,在用药期间应每 隔3天检查血象,剂量每日不 超过lg,疗程不超过5~7天。
3
口服常见胃肠反应, 宜饭后服用,但应 注意乳制品、碳酸 氢钠和多价金属离 子(如钙、镁、铁、 铝)均能减少吸收, 必须合用时,应间 隔3小时以上。
半合成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特点: ①脂溶性高,吸收好,抗 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4 倍,与天然品无交叉耐 药性。 ②半衰期长,每日给药 1~2次。多用于呼吸道、 胆道、泌尿道感染、皮 肤软组织感染等。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2.灰婴综合征:主要发 3.其他:有消化道反应、 二重感染、中毒性精神 生在新生儿和早产儿, 症状等。 表现为腹胀、呕吐、呼 吸不规则、发绀、循环 衰竭等,原因是肝脏药 酶系统发育未完善,肾 排泄能力差造成蓄积中 毒。早产儿、2周内新 生儿、妊娠末期妇女禁 用;新生儿如病情需要, 每日剂量不应超过25 mg/kg。
肠道感染。
2
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品。
3
不良反应
二重感染
影响骨、牙 生长 肝肾损害 过敏反应 局部刺激性
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是细菌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作用失效。
具体来说,细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性:
1. 靶点变异:四环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但当细菌产生靶点变异时,四环素类药物就无法与其结合,从而失去抗菌效果。
2. 流出泵:细菌可以产生特殊的蛋白质泵,将四环素类药物从细胞内迅速排出,从而降低四环素类药物的浓度,使其失去抗菌力。
3. 酶水解:一些特殊的酶可以将四环素类药物分解为无效的代谢产物,使其不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4. 耐药基因:细菌可以通过水平转移或突变获得耐药基因,从而使其对四环素类药物等抗菌药物具有耐药能力。
总之,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突变、泵、酶和耐药基因等多种途径导致对这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抗菌药临床定位:四环素类

抗菌药临床定位:四环素类天然四环素类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去甲金霉素。
半合成四环素包括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甲烯土霉素等。
半合成四环素因抗菌作用较强、耐药菌株较少、口服吸收较好、半减期长、用药次数少、不良反应轻,有取代天然四环素的趋势。
四环素类的特点为:①为快速抑菌剂,抗菌谱广。
不仅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具一定抗菌作用,而且对厌氧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某些原虫也有良好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优于阴性菌。
②抗菌作用以米诺环素为最强,多西环素其次,四环素和土霉素最差。
③细菌耐药性明显,各品种呈不完全交叉耐药。
④半合成四环素口服吸收好,受进食影响小。
⑤能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与体液中,并储存在肝、脾、骨、牙齿中。
在胆汁、前列腺中浓度较高,能透过胎盘,可透入脑脊液。
⑥主要经肾脏排泄,清除半减期较长。
肾功能不全者易在体内积聚,但多西环素仍可安全应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布鲁菌病、霍乱、回归热、兔热病、衣原体感染和立克次体病等特殊感染,且为这些感染的首选药。
其次用于支原体肺炎、座疮、酒糟鼻、兔热病、鼠咬热,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炭疽、鼠疫。
目前临床上也作为选用药用于性传播性疾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和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尿路感染及金葡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前列腺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肠炎等。
半合成品种可作为万古霉素治疗MRSA 等感染的替代药,甚至可用于某些耐万古霉素金葡菌感染。
替加环素(Tigecycline)为米诺环素的衍生物,对MRSA.PRSP和VRE的体外作用优于万古霉素和利奈嗖胺,口服与静脉给药用于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腹腔感染等,成人静脉给药常规剂量50mgql2h,最初剂量100mg o不良反应较多。
①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伪膜性肠炎。
②肝毒性,大剂量给药、孕妇或伴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
③肾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用天然四环素可加重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四环素片的功能主治和功效

四环素片的功能主治和功效1. 什么是四环素片?四环素片,又称四环素盐酸盐片,是一种抗生素药物,是一种四环素类的广谱抗生素。
它的主要成分是四环素,是一种从链霉菌(Streptomyces)中提取的抗菌物质。
2. 四环素片的功能主治四环素片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和疾病。
以下是四环素片的主要功能主治:•抗菌作用:四环素片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等。
它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抗病毒作用:四环素片对某些病毒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因此,四环素片有助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等。
•抗炎作用:四环素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牙周炎、皮肤炎症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组织炎症病变来发挥作用。
•抗变态反应作用:四环素片可以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导致的症状,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抗螺旋体感染作用:四环素片对螺旋体感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肾小管酸中毒、尾蚴病等与螺旋体感染相关的疾病。
3. 四环素片的功效除了上述的功能主治之外,四环素片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效,包括:•改善皮肤状况:四环素片可用于治疗一些与细菌感染有关的皮肤病,如痤疮、粉刺等。
它可以抑制皮脂腺的分泌,减少皮肤油脂的产生,改善皮肤的状况,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的红肿症状。
•预防青春期骨骺不闭合:四环素片具有一定的骨骺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青春期骨骺不闭合。
•改善术后伤口愈合:四环素片可促进伤口的愈合过程,加速创面新生组织的形成,减少感染和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防止晒斑形成:四环素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皮肤受紫外线辐射的损伤,预防和抑制晒斑的形成。
总之,四环素片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并且还具备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对多种感染和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炫皓 第二组
简绍
四环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一类广谱抗生素,包括金霉素 (chlotetracycline)、土霉素 (oxytetracycline)、四环素 (tetracycline)及半合成衍生 物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二 甲胺基四环素等,其结构均含 并四苯基本骨架。
甲烯环素:体内、外抗菌力均较四环素为强 金霉素: 土霉素:
谢谢
四环素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可吸收但不完全,约30%~40%的给药量可从胃肠道 吸收。主要在胃和小肠上段
口服吸收受食物和金属离子的影响,后者与药物形成络合 物使吸收减少。
四环素的半衰期为8.5小时 阈浓度1.45ug/ml 单剂口服该品25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2~4mg/L
。多剂口服该药250mg或500mg(每6小时服药1次后) ,稳态血药浓度分别可达1~3mg/L和1.5~5mg/L。
其未吸收部分自粪便以原形排出,少量药物自胆汁分 泌至肠道排出,故肾功能减退时可明显影响药物的清 除。
该品可自血液透析缓慢清除,约可清除给药量的10% ~15%。
常见的四环素类药物
多西环素:抗菌作用更强,二重感染少,不受食物影 响,对肾的损失更低,半衰期长
米诺环素: 其半衰期较长,米诺环素的血药浓 度是其他同类型药物高2至4倍
黄色结晶性粉末,味苦,微溶 于水,为两性化合物
作用机制
对于G-菌,药物首先以被动扩散的方式经细胞壁外 膜的亲水性通道转运,再以主动运输方式经胞浆膜的 能量依赖系统泵入胞浆内
药物进入格兰阳性菌的机制并不清楚。 药物进入细胞胞浆后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
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 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也可改变细胞壁通透性
临床应用
首选: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以 及回归热
考虑首选:鼠疫,布鲁菌热,霍乱,幽门螺旋杆菌引 起的溃疡等
用药首选西环素
副作用
四环素的副作用相当大,以至于在近年来已几乎停止使 用,主要副作用有
局部刺激作用:恶心,呕吐,腹泻等 二重感染: 对骨骼与牙齿生长的影响 变态反应 有肝毒性
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和体液,易渗入胸水、腹水、胎 儿循环
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能沉积于骨、骨髓、牙齿及牙釉质中
该品可分泌至乳汁,乳汁中浓度可达母血浓度的60% ~80%
蛋白结合率为55%~70%
主要自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功能正常者血消除半 衰期(t1/2)为6~11小时,无尿患者可达57~108 小时,
细胞外
亲水性通道
被动运输
细胞膜能量依赖系统
主动运输
胞浆内
与核糖体30亚基a白质 合成
抗菌谱
四环素属于广谱抗菌药 对格兰阳性与阴性菌均有快速抑菌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还可抑制某些螺旋体
耐药性
细菌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增强 大肠埃希菌染色体突变,细胞壁的通透性改变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泵出基因 产生灭活酶 完全交叉耐药性 半合成类可能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