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荨麻 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出 现过敏性休克。
肝肾损伤
长期或大量使用四环素类抗生 素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损 伤。
牙齿和骨骼发育不良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对儿童牙 齿和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不适用于儿童患者。
04 研究进展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发
研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当前研究 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克服现有药物 的耐药性问题,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 用。
通过研究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过程和机制,为新药研发提 供理论支持。
目前克服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包括开发新型药物、联合用药、改变用药方式等,这些方法有助 于提高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疗效和降低耐药性。
05 安全使用建议
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
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时应严格遵 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行 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药物外排
细菌通过增加药物外排泵的表达, 将药物排出细胞外,降低药物在 细胞内的浓度,从而产生耐药性。
靶位点突变
细菌核糖体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 作用靶点,细菌通过靶位点突变, 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从而产 生耐药性。
03 临床应用
常见疾病治疗
呼吸道感染
四环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呼吸 道感染病原体具有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 等。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
在治疗某些细菌感染时,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联合使用,以覆盖更广泛的病原体。
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
在治疗某些耐药细菌感染时,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抗 菌效果。
四环素

谢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类抗生素
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一类具有菲烷母核的广谱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革兰阳性和 阴性细菌、细胞内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感染。此外,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四环素还被大量 用作生长促进剂投喂给动物。随着临床上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菌的大量产生及对其不良反应的深入了解,部分四 环素类抗生素逐渐从临床应用退出,因此,临床上急需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以及能克服耐药菌的新型四环 素类抗生素。
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对广泛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菌具有明显抑 制作用的替加环素上市(结构式见图1),以它为代表的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代四环素的诞生。 由于第三代四环素抗耐药菌活性的必需药效团是在D环上要有多种取代基,如甘氨酰基、二甲氨基、氟代等。该类 结构用以往的半合成方法构建非常困难,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的全合成方法构建D环多取代的四环素骨架,这也标 志着对四环素的研究从半合成迈入了全合成新时代。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四环素类抗生素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金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为天然抗生素,因其广谱、 使用方便、经济等特点被广泛使用。
后来发现这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不够稳定,且易产生耐药现象。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导致迫切需要研发新型四 环素类抗生素。通过对其进行广泛结构修饰,发现了以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 素。这类抗生素亲脂性更强,有利于细胞吸收,但近年来也不断出现其耐药菌株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在用传统方法对四环素进行改造的同时,有一些化学家致力并最终完成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全合成。然而, 冗长的全合成路线、繁复的化学反应和艰难的色谱纯化过程使得这些全合成方法难以得到工业应用。直到2005年, 有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条全新高效的全合成路线(见图2),即首先分别合成 AB环烯酮和有负离子的D环,然后通 过特定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含ABCD环的四环素类衍生物。这条全合成路线比以往的更简单实用,反应过程大大缩 短,通过此路线现已合成了3000多个四环素衍生物,其中多数衍生物用以往的改造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环素类抗生素

作用机理
本品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除了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外,多数立克次 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杆菌属、螺旋体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优于革兰阴性 菌。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等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淋 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但耐青霉素的淋球菌对四环素也耐药。本品对弧菌、鼠疫杆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 耶尔森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良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对部分厌氧菌属细菌具一定抗菌作用,但远 不如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氯霉素,因此临床上并不选用。多年来由于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包括葡 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肠杆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四环素多数耐药,并且,同类品种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本品作用 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链 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口服后直接刺激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不适感、食欲明显减退等症状。饭 后虽可减轻,但影响药物吸收。局部刺激性大,甚至可引起食管溃疡。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婴儿及合用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患者。 (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4)肝损害 (5)维生素缺乏 (6)肾毒性 此外,四环素类抗生素偶尔还可引起药热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3、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气、积液:顽固性自发性气胸多需手术修补,但年迈体弱或有合并症者手术危险极大。 对此,应用本品0.5克加入2%普鲁卡因8毫升,再加50%葡萄糖40毫升,经胸穿或引流管内3缓慢注入患侧胸腔, 在4小时内不断变换体位,尔后引流出胸腔内气体和液体,5天后胸透未复张可重复一次,100%可愈。如在纤支镜 引导下找到破口,直接喷酒药液于局部,术后1-5天即可痊愈。
四环素类抗生素

3、主要作用:对各种G(+)菌有强抗菌活性。 (透入G(-)菌的浓度明显高于G(+)菌、约100倍)。 是耐药金葡萄感染的首选药。 4、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二. 三.
稳定性(270页) 代表药物
红霉素 Erthromycin
结构特征:272页 抗菌成分——红霉素A(即是通常所说的红霉素) 杂 质——红霉素B、红霉素C(271~272页 ),其毒性较大。 作用特点——强抗G(+)菌、易产生耐药(用药不宜超过一周)。 理化性质 :水溶性小(只能口服;与乳糖醛酸成盐供注射用), 在酸介质中不稳定(易被胃酸破坏) 稳 定 性:主要不稳定部位——C-9羰基、C-6羟基 结构改造:成酯——增加稳定性和水溶性(273页) 。 保护C-9羰基、C-6羟基——获得半合成红霉素。 (273~274页) 临床应用:耐药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273页)。
试 题
1. 青霉素钠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 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B. 遇碱使β-内酰胺环破裂 C. 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D. 具有α-氨基苄基侧链 E. 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效
答案:B、C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
A. 氨苄青霉素 C. 头孢氨苄 B. 克拉维酸 D. 舒巴坦 E.阿莫西林
答案:B、D
• (3) 两性化合物 酸性基团:酚羟基、烯醇羟基 碱性基团:二甲氨基(制备成盐酸盐供临床应用)
*(4)
稳定性(266页)
四环素类药物在干燥条件下稳定。 但遇光色加深。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不够稳定,或药效显 著降低、或产生毒性(密闭、防潮、避光保存)。
① PH<2条件下,易发生消除(水)反应,生成无效脱水产物。
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学课件)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常见,与剂量疗程相关,停药可恢 复。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与剂量疗程无 关。
严格掌握适应症,定期检查血象。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⑵灰婴等合征:是指早产儿、新生儿大剂量应用氯
霉素,因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及肾排泄能 力低下所致的蓄积中毒。表现为腹胀、吐奶、呼吸 不规规则、面色灰紫、循环衰竭等。
⑶影响骨、牙生长 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生长抑制。
⑷其它反应 口服剂量较大或静注时,与药物沉积在线粒体有关, 导致急性肝细胞脂肪坏死,孕妇尤其伴有肾功能障碍 易发生,导致致死性肝中毒。
实例分析
下列处方合理吗?
某医生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气管炎,给患者服用四 环素片和牛黄解毒片(含石膏)。试分析该用药是否合理?
【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可 逆性结合,阻止P位上肽链的末端羧基A位上氨基酰发生反应, 从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合成受阻。 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产生钝化酶以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临床用途】
作为一种高效的抗生素,曾广 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 但由于其抑制骨髓作用,其临 床应用受到严格控制。凡有合 适的抗生素替代,一般不主张 选用氯霉素。
H3C O OH-
O OH CH3 O OO
O OH
CH3 O
OO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C10酚-OH和C12烯 醇羟基)
与钙或镁形成不溶性盐。 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 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与钙离子形成黄色螯合物,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
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排泄:存在肝肠循环;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
• [体内过程] • 1、食物显著减少四环素吸收; • 2、碱性药、H2受体阻断药或抗酸药降低药物的溶
解度 • 3、酸性药如维生素C可促进四环素吸收; • 4、食物中的铁、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可与药物络
• 假膜性肠炎:万古霉素治疗
3、影响骨、牙生长:与新生骨、牙中钙结合,引起牙齿色 素沉着,抑制婴幼儿骨骼成长(妊娠5个月以上 孕妇、8 岁以下儿童禁用)
4、长期大剂量应用,肝、肾毒性
氯霉素
氯霉素
氯霉素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得,目前临床 使用人工合成的左旋体。1950年发现氯霉素诱发致命性不良 反应(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后 ,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衰竭、面色灰紫,故称灰婴综合症。 • (2)原因:早产儿、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
酸基转移酶缺乏,肾排泄功能不完善,对 氯霉素解毒能力差。。
• (3)故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 3. 其它:作用(对绿脓 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 [临床应用]
• 1、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首选。 • 2、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首 选
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 • 3、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以
霉素
• (3) 对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有较强作用
• (4)对结核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 3.耐药性
• 耐药性逐年增加,耐药菌株逐渐增多。 • 天然四环素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半合成
四环素和天然四环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二、四环素类----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

目 录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概述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放线菌产生 的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的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 感染。
质量控制标准
纯度要求
四环素类抗生素应符合相应的纯度标 准,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含量测定
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四环素类抗生 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药物的质量 和稳定性。
杂质控制
严格控制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杂质含 量,防止杂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 影响。
稳定性考察
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确保药物在储存 和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公众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认 识和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和误用,降低耐药性的 产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微生物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 行分离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的优点。
通过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法或代谢产物法测 定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浓度,适用于环境样 品和生物体内的药物浓度检测。
荧光光谱法
免疫分析法
利用荧光光谱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荧 光标记,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进行定量分 析。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采用免疫 学方法测定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浓度,具有 高特异药物合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碱性环 境中易被破坏,不宜与碱 性药物合用。
与铁剂合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与铁形 成络合物,影响吸收,不 宜与铁剂合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课件

长期或过量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对肝 脏造成损害,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药物性肝 炎。
胃肠道不适
过敏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胃 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部分人可能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过敏,出现 皮疹、荨麻疹、红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 出现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01
02
03
04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 失调,增加真菌感染的 风险。
预防性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四环素类 抗生素可作为预防性用药, 用于预防术后感染或预防 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联合用药
四环素类抗生素常与其他 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 治疗效果或扩大抗菌谱。
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制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 包括细菌产生四环素降解酶、外 排泵等,导致药物在细菌内浓度
降低或无法发挥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研究
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食物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和排泄。例如,长期大量摄 入酒精可能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
06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未来展 望与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
开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
针对不同病原体和耐药机制,研究开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以 提高疗效和降低耐药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等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产生拮 抗作用,降低抗菌效果。
03
药物浓度变化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某些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药物浓度变化,影响药效。
例如,与强利尿药合用时,可能导致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肾小管重吸收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霉素
盐酸四环素
盐酸金霉素
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土霉素
[用途]用于防治巴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炭疽及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猪支原体肺炎等。
对敏感菌所致泌尿道感染,宜同服维生素C酸化尿液。
亦常用作饲料药物添加剂,除可一定程度地防治疾病外,还能改善饲料的利用效率和促进增重。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碳酸氢钠同用,可能升高胃内pH值,而使四环素类的吸收减少及活性降低。
(2)与钙盐、铁盐或含金属离子钙、镁、铝、铋、铁等的药物(包括中草药)同用时可与四环素类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
(3)与强利尿药如呋噻米等同用可使肾功能损害加重。
(4)四环素类属快效抑菌药,可干扰青霉素类对细菌繁殖期的杀菌作用,宜避免同用。
[注意]
(1)本品应避光密闭,在凉暗的干燥处保存。
忌日光照射。
忌与含氯量多的自来水和碱性溶液混合。
不用金属容器盛药。
(2)内服时避免与乳制品和含钙、镁、铝、铁、铋等药物及含钙量较高的饲料伍用。
食物可阻滞四环素类吸收,宜饲前空腹服用。
(4)患畜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忌用四环素类药物。
(5)休药期,内服猪5日。
注射猪20日。
[用法与用量]内服一次量每lkg体重猪10~25mg 一日2—3次连用3~5日
静脉注射一次量每lkg体重猪5~10mg 一日2次连用2—3日
[制剂与规格]土霉素片(1)0.05g(5万单位) (2)0.125g(12.5万单位) (3) 0.25g(25万单位) 注射用盐酸土霉素(1)0.2g(20万单位) (2)1g(100万单位)
盐酸四环素
[药理】【用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参见土霉素。
内服后血药浓度较土霉素略高,对组织的透过率亦较高。
[用法与用量]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猪10~25mg 一日2~3次连用3~5日静脉注射一次量每lkg体重猪5一l0mg 一日2次连用2~3日
[制剂与规格]盐酸四环素片(1)0.125g(12.5万单位) (2)0.25g(25万单位) 盐酸四环素胶囊0.25g(25万单位) 注射用盐酸四环素(1)0.25g(25万单位)
(2)0.5g(50万单位) (3)1g(100万单位)
盐酸金霉素
金霉素由链霉菌(Streptomycesaureo/dciens)的培养液中取得。
常用盐酸盐,其水溶液在四环素类中最不稳定,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很快被破坏。
抗菌作用同土霉素,因刺激性强现已不用于全身感染。
多作为外用制剂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原料。
盐酸
金霉素眼膏可防治四环素类敏感菌引起的浅表眼部感染。
规格为0.5%,涂人眼睑内,每2~4h一次。
虽用于局部也可能使四环素类过敏动物发生过敏反应,并能促进耐药菌株生长。
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用途]适应症同土霉素。
尤适用于肾功能减退患畜。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参见土霉素。
[用法与用量]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猪3~5mg 一日1次连用3~5日
[制剂与规格]盐酸多西环素片(1)0.05g (2)0.1g。